時間:2023-03-06 16:03:11
序論:速發(fā)表網(wǎng)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jīng)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英語論文開題報告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chuàng)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lián)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二、研究現(xiàn)狀:
對于課堂互動與英語口語教學之間的關系,國內(nèi)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構建主義模式它是以構建主義理論為基礎的互動模式,司洪海在《構建主義理論與英語口語教學》中從對現(xiàn)有教學模式的“反思”入手,探討將構建主義引入英語課堂教學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意義和作用。盧艷春和路雅琴在《構建主義與大學英語口語課堂教學》中則分別“從構建知識觀”“構建學習觀”“構建教學觀”入手,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中心的主動性、構建性。(2)角色扮演模式徐志敏、王瑛在《大學英語課堂互動教學中角色扮演探究》中著重探討了在角色扮演的互動教學中教師的作用,對指導教學實踐具有重要的意義。而黃玉蘭在《角色扮演引入英語專業(yè)口語教學中》從角色扮演是“多為互動英語口語教學模式的應用”探討了角色扮演這一教學方法的目的、步驟和利弊等方面。(3)以學生為中心模式這一模式被單獨研究的較少,黃影秋在《以學生為中心提高英語口語課堂教學效果的探索中》通過對學生口語課堂學習存在的問題的分析,提倡“以學生為中心”,實現(xiàn)教與學的“雙邊互動”。并提出闡述如何運用其他“教學策略提高口語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交際能力的提高。而劉蓉在《談英語口語課堂互動》中則提出了互動可以創(chuàng)造“以學生為中心的口語課堂和整體小組作業(yè)模式”,提高口語交際能力。(4)合作性學習模式這種模式的研究較為普遍和盛行,它興起于美國,在后來取得實質(zhì)性的進展的一種教學理論與策略。黃艷在《合作性學習在大學英語課堂的應用》中提出了以下幾種合作模式,從而的出該模式的優(yōu)勢所在。顧曉樂在《合作性學習與情景劇表演》中從情劇表演的角度來證明合作性學習的有效性。肖巧玲在《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合作學習》中則通過合作學習在口語教學中的實踐探究合作學習應注意的原則。而慕東文在《合作性學習的特點、目標、內(nèi)容和實踐策略》一文中,他用“人文精神和平等民主合作”原則,對待新的理念,指導英語口語教學。(5)情景設置模式它主要是根據(jù)gillianbrown&georgeyuled的語言情景對第二語言習得者的交際緊張、焦慮的研究表明口語情景設置不適當,會影響學生用目標語進行交流,進而強調(diào)進行口語教學情景設置的重要性。張舍茹、孫邊旗在《英語口語教學的情景設置>>中就論述我們應注意“情景互動教學中應遵循的原則”,及如何設置“英語口語教學中情景設置的形式”兩個小方面局部性的探討了情景設置這種互動模式。孫久榮在《論英語口語課的情景教學》中對情景設置這個模式從宏觀上進行了分類,進而得出“開放式情景”和“封閉式情景”,為情景設置互動模式研究開辟了一個小領域。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通過對目前已經(jīng)發(fā)展起來并比較成熟的幾種互動模式的歸納來看:關于人際互動這種互動模式在目前的互動性研究中被單獨研究還比較少,沒有被當作一種獨立的模式應用到英語口語課堂教學中,它更多的是被貫穿到其他幾種互動模式當中。因此,本論題認為它還有進一步研究的空間。
四、研究的理論依據(jù)和研究方法:
本論題將以教育心理學的理論為基礎,以互動理論和構建主義理論為依據(jù),運用歸納總結的方法對已有的研究進行宏觀上的概述,從而引出本文論題,通過例證分析、驗證人際互動模式對課堂英語口語教學效果的提高所具有的重要意義。
五、提綱:
introduction
chapteronedefinitionandtheoreticalbasisofinteraction
1.1definitionofinteraction
1.2theoreticalbasisofinteraction
1.3somemaininteractivemodesinthepresentclassroom
chaptertwothenecessityandtheprinciplesoffollowinginteraction-teachingmode
2.1thedisadvantageoftraditionaloralenglishteachingmode
2.2thenecessityandmeritoftakinginteraction-teachingmode
2.3oralenglishinteraction-teachingmodeshouldfollowtheprinciples
chapterthreepersonalinteractionintheoralenglishteaching
3.1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teacherandstudents
3.2twotypesofpersonalinteraction
3.3classroomclimate
3.4classroomsize
chapterfourtheevaluationoftheinteractiveoralenglishteachingmode
4.1someprinciplesshouldfollowwhenevaluating
4.2theconceptofevaluating
4.3thetechnologyofevaluating
conclusion
六、參考文獻
jonssen,dh..thinkingtechnology:towardaconstructivistdesignmodel[j].educationaltechnolgy.3(1994):34-35.
littlewood,william.communicativelanguaget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1.
盧艷春,路雅琴.“構建主義與大學英語口語教學.”前沿雜志.11(XX):98-100.
司洪海.“構建主義理論與英語口語教學.”基礎英語教育.4(XX):8-9.
吳蕾.“構建主義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東華大學學報(社科版).7(XX年):23-24.
范雄飛,黃玉蘭.“把角色扮演引入英語專業(yè)口語教學之中.”讀與寫雜志.9(XX):35-37.
徐志敏,王瑛.“大學英語課堂互動教學中角色扮演探究.”外語研究.8(XX):56-57.
黃影秋.“以學生為中心提高英語口語課堂效果.”濟南職業(yè)學院學報.3(XX年):81-88.
何亞娟.“中學英語課堂互動教學的探索與實踐.”渭南師院學報.12(XX):72-73.
顧曉樂,黃芙蓉.“合作學習與情景劇表演.”國外外語教學.2(XX):55-56.
黃艷.“合作性學習在大學英語課堂的應用.”長沙大學學報.10(XX年):145-146.
院(系)名稱專業(yè)名稱年級
外國語學院英2009肖靜語級靜
學生姓名學號
2009932125劉麗
指導教師姓名
填表時間:
2012年12月24日
擬選題目選題依據(jù)及研究意義TheScarletLetterisan1850romanticworkoffictioninahistoricalsetting,writtenbyNathanielHawthorne.Itisconsideredtobehismagnumopus.Setin17th-centuryPuritanBoston,Massachusettsduringtheyears1642to1649,ittellsthestoryofHesterPrynne,whoconceivesadaughterthroughanadulterousaffairandstrugglestocreateanewlifeofrepentanceanddignity.Throughoutthebook,Hawthorneexploresthemesoflegalism,sin,andguilt.Hawthorneisafamousromanticnovelistofthe19thcentury,hewasadeptatusingromanticimagination,symbolism,aplentyofmoralsubjectivecolorandPsychologicalanalysistoexploretheinnerworldofthecharactersandpresentthetheme.InhismasterpieceTheScarletLetter,Hawthornemakesfulladvantagesofthoselanguageskills.Mostimportantly,symbolismisthroughoutthewholenovelandhasvarietiesmeaning.So,Hawthorneisregardedasapioneerofthemodernsymbolismliterary.ThisthesisbrieflyfocusesonanalyzingthosesymbolismsinTheScarletLetter.Symbolismisakindofspeechwhichdependsontheinnerlinkoftwothings,usessomespecificimagestopresentabstractconcepts,thoughtsandemotions.Symbolismplaysaveryimportantroleinliterarywriting.Itbringsaloftysignificancetothearticleandmakesthearticlehaveasubtleandprofoundtheme.ThisthesisconcentratesontheapplicationofsymbolisminTheScarletLetter,whichisregardedasthemajorwritingcharacteristicinthenovel.Wecanfindsymbolisminthechangemeaningof“A”,inthesymbolofthenameofthecharacters,inthemeaningofthescenes.Itisnodoubtthatonlybyanalyzingthosesymbolismindetail,canwehaveaoverallsenseofthethemeandgetabetterunderstandingofsymbolism.
SymbolisminTheScarletLetter
選題的研究現(xiàn)狀TheScarletLetteristhefirstnovelofHawthorne,afterthebookadventin1850,Hawthornebecamefameandrecognizedasthemostimportantwriteratthattime.Further,Hawthornecalledhis“romance”as“psychologicalromance”,thisisenoughshowsthatHawthornehadpaidmuchattentiontopsychologicaldescription,thereasonwhyheattachmuchimportancetopsychologicaldescriptionisthat:ononehand,hewasaffectedbythetimesandreligious,confusedwiththespiritandthesoul,hethoughtsincethesoulhavegoodandevil,loveandhate,andhavesins,theyareshouldberevealedsoastopunishingevilandpromotingvirtue,awardingloveandsuppressinghate.Butontheotherhand,people’spsychologicaldependonpeople’sbehavior,ifwenotanalyzethecharacter’spsychologicalwecannotunderstandtheinnerofthecharacter,wewillinevitablyseemedsuperficial.Forreaderswhoareaccustomedtoreadingourtraditionaltechniquestodrawcharacters,theymayfeelThestoryrhythmistooslow,butheistheoriginatoroftheAmericanpsychologicalnovels.Aftersomanyyears,thebookalwaysunderworship,thecriticsneverstoppedconcerningaboutthisnovel.TheScarletLetterisnowrecognizedasanimmortalmasterpieces,Hawthornealsoreceivedahighrating.TheScarletLetterisan1850romanticworkoffictioninahistoricalsetting,writtenbyNathanielHawthorne.Itisconsideredtobehismagnumopus.Setin17th-centuryPuritanBoston,Massachusettsduringtheyears1642to1649,ittellsthestoryofHesterPrynne,whoconceivesadaughterthroughanadulterousaffairandstrugglestocreateanewlifeofrepentanceanddignity.Throughoutthebook,Hawthorneexploresthemesoflegalism,sin,andguilt.Indomestic,manyscholarshavedeeplyresearchedTheScarletLetter,someanalyzedit’sthemefromtheperspectiveofthesocietybackgroundandstoryStructure,somefocustheirresearchonhowwomenpursuingmarriageandamourunderthatsocietysetting,somescholarspayattentiontothesymbolismusedinthenovel,but,amajorityofscholarsputmainenergyonanalyzingthepsychology,character,imageoftheheroandheroininTheScarletLetter,byanalyzingthehumanityofthethreemaincharacters,wecanunderstandtheabominableinfluenceonhumanityresultedfromPuritanism.Inourcountry,therearemanyworksaboutresearchingthescarletletter.Forexample,Hawthorne’sfeministthoughtreflectedonHesterPrynnewrittenbyChengShuHua.PaltielguliIsaac’sworkfromChinesefeministliterarycriticismperspectiveviewHesterPrynne’simagein
TheScarletLetter.ForeignscholarshavealongerhistoryinresearchingHawthorne,intheearly1836,ParkerBenjaminpublishedthefirstarticlemadecommenceonHawthorne’sworksontheNewEnglandjournal.In1932,RandallStuarteditedandpublishedHawthorne’sAmericandiary,thispushedtheresearchofHawthornetoahigherclimax.Atthattime,theresearchbegantoinvolveHawthorne’sbeautytheoryandpoliticalpoint.In1976,Americanestablished“researchinstituteofHawthorne”especially,payattentiontoHawthorne’sromanceprinciple.SomehavesuggestedthatTheScarletLetterisfartoodescriptive,tothepointthatthewordsloosemeaning,andthereaderisdesensitizedtothemessagethattheauthoristryingtoconvey.Thisalsocausesthebooktolosepace,andturnoffreaderstoreadingHawthorne’sworkentirely.Whichissomewhatapity,consideringHawthornewasquitetheauthorinwritingshortstories,andpoems.Perhapshefeltheneedtowriteabookonthesubjectbecauseitwaspersonal,however,manyfeelitisashortstorywiththelengthandpaceofagreattome.Hawthorne’sworksreallyaregood,butsomedidfindthatthisbookdidusetoomanywordswhenjust1or2wouldhavebeensufficient.Methinksthat’smorearesultofromanticstylethanitishisindividualwordchoice.Theexcessofwordscanbefoundinotherbooksofthatera,likeFrankenstein(particularlyPercy’sedit)--MaskedSheik,6January2007(UTC).Contrarytowhatsomebelieve,thisisagoodbook,Ithinkitisfineinthemethodsofdescriptions,thoughIwillagreethatattimesyoudogetboredwithit.Thenagain,everybookhasit’slessinterestingparts.Ifyouliketofigureoutsymbolismoryouliketoseehowpeoplereactincertainsituations,psychology,itisinteresting.Oryoumightreaditduetothesimplefactthatitisrequiredforschool.Irrelevantofwhetheryouguysthinkthatthisbookisgoodornot,thecriticismsectionneedsreferences.Perhapsincludingarticlesofliterarycritics,orsomeotherdocumentedcriticismofthenovel,Justsaying“thisisagoodbook”doesn’tnegatetheneedforsuchasection,andsaying“Somehavesuggested”isborderingonweaselwords.Let’suseactualcitations,notourownopinions.AlthoughIpersonallyagreethatthisbooksucks,Iagreewiththecommentabove.Ifthearticlecontainsanyopinions(whichisdebatablewhetheritshould),theymustbebalanced,andbefromcrediblesources.(Wikipedia:Describingpointsofview).MostreviewersgaveHawthorne’snovelhighpraiseatthetimeofitspublication.EvertA.Duyckinck,oneofthemostinfluentialcriticsofhisday,calledthetalea“psychological
romance”,astudyofcharacterinwhichthehumanheartisanatomized,carefully,elaborately,andwithstrikingpoeticanddramaticpower.HealsopraisedHawthorne’sdeparturefromtheoverlyornatewritingstylepopularatthetime,whichdisplayed“artificeandeffortattheexpenseofnatureandease.”Duyckinck’sreviewwassupportedbymostwesternscholars.(Wikipedia:Neutralpointofview)
擬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和思路TheScarletLetterisregardedasthefirstsymbolismnovelinAmericanliterature.Wecanfindsymbolismthroughoutthewholenovelandhavevarietiesmeaning,suchasthesymbolof“A”,thesymbolofthecharacter’sname,thesymbolofdifferentscenes,onlybyanalyzingthosesymbolismindetail,canwehaveaoverallsenseofthethemeandgetabetterunderstandingofsymbolism.Thisthesismainlyinvolvesfollowingtopics:1.IntroductiononHawthorneandTheScarletletter.1.1IntroductiononHawthorne.1.2IntroductiononTheScarletletter.1.3IntroductiononTheThemeofTheScarletLetter.2.IntroductiononSymbolism.2.1DefinitionofSymbolism.2.2CharacteristicsofSymbolism.2.2.1Polysemy2.2.2Uncertainty3.TheUsageofSymbolisminTheScarletLetter.3.1TheSymbolof“A”.3.1.1“A”standsfor“adultery”3.1.2“A”standsfor“alienation”3.1.3“A”standsfor“able”3.1.4“A”standsfor“angel”3.2TheSymboloftheCharacters.3.2.1HesterPrynne3.2.2ArthurDimmsdale3.2.3RogerChillingworth3.2.4Pearl3.3TheSymboloftheScenes.3.3.1Thescaffold3.3.2Thejailandthetomb3.3.3Thevalley4.Conclusion
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及重、難點ThisthesislaystheemphasisonanalyzingsymbolismusedinTheScarletLetter.Asweallknown,TheScarletLetterisregardedasthefirstsymbolismnovelintheAmericanliterature,therearevarietiesofsymbolisminthestory,suchasthesymbolof“A”,thesymbolofthecharactersname,thesymbolofdifferentscenes.AmongThem,itisdifficulttounderstandthesymbolof“A”,because“A”variesconstantlywiththedevelopmentoftheplot,andtheyareoftenemergedinthecriticalperiodoftheplot’sdevelopment.Besides,thisthesisisontheuniquepositiontorevealthesymbolismofthescenes,whichisveryinnovative.Throughoutthewholenovel,therearedifferentscenes,carryingdifferentmeanings,thoughtheyhaveprofoundsymbolism,theyrarelybediscussed.Thisthesistryingtomakeupfortheshortageinthisaspect.
研究進程安排December20-January16:January17-February28:March7-March27:March28-April10:April11-May8:posingquestionsoftheresearchandcollectingmaterialsanalyzingthematerialsandwritinganoutlinecompletingthefirstdraftandseekingthesupervisor’sadvicerefiningthepaperaccordingtosupervisor’ssuggestionsfinalizingthethesisbasedonthesetrequirements
主要參考文獻[1]Brown,Gillian.“Hawthorne,Inheritance,andWomen’sProperty”,StudiesintheNovel23.1(Spring1991):107-18[2]Brodhead,RichardH.Hawthorne,Melville,andtheNovel.ChicagoandLondon: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73[3]ChangYaoXin.ed.ASurveyofAmericanLiterature[M].NanKaiUniversityPress.1990[4]GeorgeMcMichael,ed.1985,ConciseAnthologyofAmericanliterature(SecondEdition)[M].MaemillanPublishingCompanyNewYork,181.[5]Perry,R.B.PuritanismandDemocracy[M].NewYork:VanguardPress.1944.[6]霍桑.霍桑作品集——紅字[M].周曉賢,鄧延遠譯,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5[7]霍桑.紅字[M].熊玉鵬,賈文淵,賈文浩譯,太原:北岳文藝出版,2000[8]李儒壽.《紅字》女主人公海絲特·白蘭性格特征探析.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5
[9]任曉晉,魏玲.《紅字》中象征與原型的模糊性、多義性和矛盾性.外國文學研究,2000
其他說明
指導教師意見
(一)課題名稱
課題名稱就是課題的名字。這看起來是個小問題,但實際上很多人寫課題名稱時,往往寫的不準確、不恰當,從而影響整個課題的形象與質(zhì)量。這就是平常人們所說的“只會生孩子,不會起名字”。那么,如何給課題起名稱呢?
第一,名稱要準確、規(guī)范。
準確就是課題的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是什么,研究的對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課題的名稱一定要和研究的內(nèi)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準確地把你研究的對象、問題概括出來。
規(guī)范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要規(guī)范、科學,似是而非的詞不能用,口號式、結論式的句型不要用。因為我們是在進行科學研究,要用科學的、規(guī)范的語言去表述我們的思想和觀點。課題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正在探討,正開始研究,不能有結論性的口氣。
本課題擬在外語教學法的范疇內(nèi),通過探討如何運用課堂提問技巧,一方面為學生能夠根據(jù)問題更快,更準確地把握對文章的綜合理解,更好地獲取文章的內(nèi)在信息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本課題的內(nèi)容在目前的英語閱讀教學中出現(xiàn)很少,而本課題的研究將彌補這一方面的不足,也為廣大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所采用的教學技巧提供了一項參考。它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將會十分顯著。
2,研究目標:針對課文內(nèi)容的不同,在閱讀課堂教學的各環(huán)節(jié)中精心設計問題,為引導學生能夠積極參與閱讀教學,使其能夠帶著疑問對文章進行閱讀,并向?qū)W生提供盡可能多的直接使用語言的機會,讓學生回答問題,分析問題或就某一問題進行討論,幫助學生在有限的課堂中最大限度地獲取文章的內(nèi)在信息,提高其閱讀速度,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改善閱讀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
3,研究的內(nèi)容:主要探討如何在閱讀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設計課堂提問來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盡可能地引導學生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參與閱讀教學,在活躍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本課題研究主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對閱讀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提出通過精心設計課堂提問來改善閱讀教學的必要性。
(2),根據(jù)閱讀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情況,探索和總結適合于閱讀教學的課堂提問的技巧特征。
(3),總結和探索在閱讀課堂教學中適當運用課堂提問的技巧能否有利于優(yōu)化閱讀課堂教學的各環(huán)節(jié)。
4,研究的方法和手段:(1),方法:調(diào)查法,歸納總結法,例證法,教學觀摩法,查閱文獻資料法。(2),課題的研究手段主要是以實際應用為主,兼以完善這一理論研究。
5,研究的進度安排:統(tǒng)一按照院系領導和指導老師的安排,并結合論文寫作的實際情況,認真完成論文協(xié)作的每項步驟。
參考文獻:
1。 程曉堂,鄭敏。英語學習策略[m]。 上海: 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 XX
2。 桂詩春。新編心理語言學[m]。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XX
3。 胡春洞,王才仁。英語閱讀論[m]。 南寧: 廣西教育出版社, 1998
4。 束定芳,莊智象。現(xiàn)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6年10月第1版
5。 施建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五種問題設計[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XX(2): 41。
6。 遲克曉。設計創(chuàng)新問題 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XX(7): 128。
7。 沈正南。高中"開放式"課堂教學初探[j]。中小學外語教學,XX(4): 11。
8。何文琴。高中英語課堂提問藝術初探[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XX(2):18。
9。楊李花。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問題設計[j]。天津教育,XX(11): 54。
10。范煜華。精心設計課堂問題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j]。中小學外語教學,XX(6): 22。
11。余冰清,謝建珍。充分利用新教材 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j]。中小學外語教學,XX(6): 21。
12。孫曼麗。高中閱讀課導入與小結的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j]。中小學外語教學,XX(9): 21。
13。 周春敏。談談高中英語任務型課堂教學設計[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XX(5): 20。
14。 林松青。創(chuàng)設教學活動情境 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個性[j]?;A教育外語教學研究,XX(9): 56。
15。 葛文山,朱俊爽。淺談課文教學中問題的設置[j]。中小學外語教學,XX(3): 6。
一、論文題目:ClassroomInteractionAndOralEnglishTeaching
二、研究現(xiàn)狀:對于課堂互動與英語口語教學之間的關系,國內(nèi)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1)構建主義模式它是以構建主義理論為基礎的互動模式,司洪海在《構建主義理論與英語口語教學》中從對現(xiàn)有教學模式的“反思”入手,探討將構建主義引入英語課堂教學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意義和作用。盧艷春和路雅琴在《構建主義與大學英語口語課堂教學》中則分別“從構建知識觀”“構建學習觀”“構建教學觀”入手,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中心的主動性、構建性。
(2)角色扮演模式徐志敏、王瑛在《大學英語課堂互動教學中角色扮演探究》中著重探討了在角色扮演的互動教學中教師的作用,對指導教學實踐具有重要的意義。而黃玉蘭在《角色扮演引入英語專業(yè)口語教學中》從角色扮演是“多為互動英語口語教學模式的應用”探討了角色扮演這一教學方法的目的、步驟和利弊等方面。
(3)以學生為中心模式這一模式被單獨研究的較少,黃影秋在《以學生為中心提高英語口語課堂教學效果的探索中》通過對學生口語課堂學習存在的問題的分析,提倡“以學生為中心”,實現(xiàn)教與學的“雙邊互動”。并提出闡述如何運用其他“教學策略提高口語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交際能力的提高。而劉蓉在《談英語口語課堂互動》中則提出了互動可以創(chuàng)造“以學生為中心的口語課堂和整體小組作業(yè)模式”,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4)合作性學習模式這種模式的研究較為普遍和盛行,它興起于美國,在后來取得實質(zhì)性的進展的一種教學理論與策略。黃艷在《合作性學習在大學英語課堂的應用》中提出了以下幾種合作模式,從而的出該模式的優(yōu)勢所在。顧曉樂在《合作性學習與情景劇表演》中從情劇表演的角度來證明合作性學習的有效性。肖巧玲在《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合作學習》中則通過合作學習在口語教學中的實踐探究合作學習應注意的原則。而慕東文在《合作性學習的特點、目標、內(nèi)容和實踐策略》一文中,他用“人文精神和平等民主合作”原則,對待新的理念,指導英語口語教學。
(5)情景設置模式它主要是根據(jù)GillianBrown&GeorgeYuled的語言情景對第二語言習得者的交際緊張、焦慮的研究表明口語情景設置不適當,會影響學生用目標語進行交流,進而強調(diào)進行口語教學情景設置的重要性。張舍茹、孫邊旗在《英語口語教學的情景設置>>中就論述我們應注意“情景互動教學中應遵循的原則”,及如何設置“英語口語教學中情景設置的形式”兩個小方面局部性的探討了情景設置這種互動模式。孫久榮在《論英語口語課的情景教學》中對情景設置這個模式從宏觀上進行了分類,進而得出“開放式情景”和“封閉式情景”,為情景設置互動模式研究開辟了一個小領域。
應該說,論文的開題報告,把論文中主要的東西進行了高度概括,讓人通過開題報告基本能了解論文的主要論點、論據(jù)和大致輪廓,開題如能通過基本上論文已經(jīng)完成一半,接下來就是一些細節(jié)處理了。開題報告包含“寫作提綱”或“論文結構”,但它又不等于“寫作提綱”或“論文結構”,而是把其內(nèi)容分別進行介紹和說明。寫論文開題報告,是為了通過這種介紹和說明,來論證論文選題、論據(jù)、意義、寫作、創(chuàng)新等是否具有合理性,以期達到通過論文開題報告和最后完成畢業(yè)論文寫作的目的。
2、注意教育碩士論文與其它論文的區(qū)別
論文的格式是什么?
計算機中的進?33? 二進制表示?3第二? 計算機文化基?.6 其中:“章”部分使? 宋粗體四? 字;“節(jié)”部分采? 宋?5? 字引言(或序言)(宋?5號譩55排版)? 內(nèi)容為本研究領域的國內(nèi)外現(xiàn)狀,本論文所要解決的問題,該研究工作在經(jīng)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唬門類很全?4、論文帝國 門類較全。 二、 教育類 1、教研論文交流中心 以中小學教育為主,基礎教育、英語教學文章居多。 2、教育教學 以教育論文為主,包含:語文論文 美術論文 物理論文 化學論文 英語論文 歷史論文 德育論文 教學論文 數(shù)學論文 .論文的格式是什么畢業(yè)論文的格式是什么樣子的?論文的格式是什么,還有寫論文要注意什么啊,有那種專業(yè)寫論文的嗎?日語小論文的格式是什么一般論文的格式是什么樣的啊我們要寫論文,好像還要參賽!拜托各位,那是我最喜歡的老師,幫幫偶亞論文的格式是什么?老師要我們從身邊選題.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蓬勃發(fā)展,碩士研究生的招生規(guī)模迅速擴大,增幅甚至達10倍左右。結果,碩士生的基礎、學風均有所滑坡。如何使碩士生在畢業(yè)后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層次人才,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以英美文學專業(yè)為例,初步探討如何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這一問題。
一、引導碩士生繼續(xù)保持刻苦、認真的學風
當前,不少人上碩士研究生只是為了拿張文憑,以便找份較為理想的工作,而不是為了從事研究,因而,讀研期間的學研態(tài)度非常散漫。在一年多的課程學習期間,一些碩士生上課經(jīng)常遲到,甚至經(jīng)常曠課。碩士生的許多課程屬選修課,一些授課教師為了吸引足夠的學生上自己的課,平時出勤管理和期末成績考核都不嚴格,個別學生甚至數(shù)月或整年不上課,期末考核仍然過關,甚至還能得不低的成績。遇上出勤管理較嚴的老師,一些碩士生為了出去代課或打工掙錢,甚至還找無關的人“替其上課”。基本課程學習結束后,在醞釀畢業(yè)論文開題的半年里,更多的碩士生外出代課或打工,把開題的事兒拋到腦后;待到開題前三五天,才慌忙到優(yōu)秀碩博士上看別人的畢業(yè)論文,把某些論文改造成自己的論文框架――開題報告,蒙混過關。開題后近一年時間里,一些碩士生要么代課或打工,要么忙著考各種證書,而且在最后半年多的時間里,又四處跑著找工作,很少查閱與畢業(yè)論文相關的資料,也不認真考慮論文寫作,直到離答辯前一個月左右,才開始上網(wǎng)搜索別人的論文,以拼湊自己的論文;結果拿出的英語論文語言錯誤到處都是,內(nèi)容觀點或站不住腳,或邏輯漏洞百出,更有甚者,一些人的畢業(yè)論文絕大部分是抄來的……
針對如此的讀研風氣,碩士生導師在其指導學生入校之日起,就應嚴格要求,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讓其珍惜讀研機會,鼓勵其繼續(xù)保持準備考研階段的刻苦、認真的學風,并讓其明白,若不踏踏實實地學習,達到最基本的學業(yè)水平,畢業(yè)時連按時拿到文憑也會成問題。其次,導師要根據(jù)所指導碩士生的研究方向,給其推薦一些必讀書籍,更重要的是,要經(jīng)常與所帶的碩士生就其最近學習的內(nèi)容、研讀的書籍等進行座談。這樣不僅可以適時地答疑解惑,避免一些碩士生“常年見不到導師的面”的抱怨,又可以督促碩士生,讓其不敢偷懶,以避免一些碩士生該畢業(yè)了導師推薦的書還“沒來得及”看的現(xiàn)象。第三,導師不僅自己上課要加強考勤管理,而且要與其他授課導師經(jīng)常溝通,了解所指導碩士生的課堂出勤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個別學生經(jīng)常缺課的原因,以便及時地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第四,導師要至少提前半年開始指導碩士生的畢業(yè)論文開題,在開題之后一年左右的畢業(yè)論文寫作時期,要督促其繼續(xù)認真查看相關文獻資料,盡早動手寫論文,并經(jīng)常了解和幫助解決他們在論文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第五,相關授課教師和培養(yǎng)單位要嚴格碩士生的課程考核、開題和答辯管理,使任何不合格的碩士生都不能畢業(yè),以對下屆碩士生起警示作用。
二、指導碩士生拓寬知識面,奠定扎實的研究基礎
在本科階段,許多學生只滿足于學習幾本相關教程,考研時,又只是反復復習幾門必考課程,因而成為碩士生后,知識面非常有限。有的導師在其碩士生入校后,就給其確定了明確的研究對象,僅推薦了與其畢業(yè)論文直接相關的書籍,完全忽視許多碩士生實際上對自己的研究領域缺乏全面、透徹的了解這一事實。就英美文學專業(yè)來說,不少碩士生連“什么是文學”都說不清楚,別說用英語就是用漢語寫文章也不完全能寫通順,甚至連標點符號也不完全能恰當運用。鑒于此,碩士生入校后,英美文學專業(yè)的導師應引導其拓寬知識面,奠定扎實的研究基礎。應讓碩士生清楚,從一定意義上說,文史哲“不分家”,研究文學有看不完的書籍;同時,應圍繞“英美文學”既是“英美”的文學,又是“文學”,且是“西方”的文學這一特質(zhì),給碩士生推薦一些必讀書籍。這些書籍可涉及以下類型:
第一,英美文學背景知識類。包括外國文學史(或歐美文學史);世界文化史(或文明史),英國通史(或文化史),美國通史(或文化史);西方哲學史,西方美學史。這類書籍導師可鼓勵碩士生讀英文版的。
第二,文學原理、文學批評方法、文學理論史類。這類書導師應要求碩士生讀英文版的,例如Rene Wellek等所著Theory of Literature,Jean Paul Sartre的What is Literature?,I. A. Richards的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Wilfred L. Guerin等所著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Richard Harland的Literary Theory from Plato to Barthes,Raman Selden等所著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英美作家從小潛移默化地受到了西方文化(包括文史哲)的影響,較全面地了解西方文化背景和西方文論史,可以深化研究者對有關作家、作品的理解。而較全面地了解西方現(xiàn)當代文論,可以增強研究者的洞察力,為評論自己感興趣的作家、作品提供適宜的理論基礎。
第三,中國文學作品、中國文學史、中國美學史(或文論史)類。鑒于國內(nèi)絕大多數(shù)外國文學論文是用漢語寫作和發(fā)表的,倡導英美文學專業(yè)的碩士生讀一些中國的文學作品、文學史、文論史,不僅可以使其開闊視野,加深對文學的認識,提高文學欣賞水平,而且可以使其具有較好的文學功底和漢語文學水平,使其在文學鑒賞和方面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第四,與導師的研究方向相關的文學理論和作品類。比如說,導師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女性主義文學批評,一般就要給自己的碩士生推薦較多的女性主義批評論著,及女性主義經(jīng)典文學作品和最新作品。碩士生多看一些與其導師研究方向一致的書籍,研究方向或畢業(yè)論文選題與導師的研究方向一致或接近,將有助于導師發(fā)揮其特長,提供更多建設性的指導意見。
三、培養(yǎng)碩士生的科研選題和進行研究的能力
一些碩士生畢業(yè)論文該開題了,還沒找到題目,讓導師給找題目;題目確定了,卻不知如何寫,反而輕信“天下論文一大抄”的謬論,東抄西拼,整篇論文沒有自己的觀點。為此,導師應從以下四方面努力:
第一,引導碩士生在了解背景知識、基本理論的基礎上,根據(jù)自己的興趣,確定一個切入點,然后圍繞這個點有針對性地、以批判的眼光去看書。比如說,引導碩士生把英國或美國文學的某一體裁的某一個作家作為具體的研究對象,以便集中精力,閱讀該作家的代表作、其傳記、可行的文學理論及相關文獻。同時,要提醒碩士生擯棄“印在書本上的話都是完全正確的”觀念,看書時要敢于質(zhì)疑。如果碩士生對某一作家的作品以及相關文獻非常熟悉,又具有質(zhì)疑精神,他們就會發(fā)現(xiàn),他人的相關評論并非“定論”,有很多問題需要研究,自己有很多的話可說。
第二,要告誡碩士生,他們所選定的研究課題應是自己有獨到見解可陳述的――要么是沒有人研究的作品,要么用獨特的視角去研究經(jīng)典性作品,但無論如何,要有一些新發(fā)現(xiàn),要得出一些獨到的結論。這一點以第一點為基礎――只有集中精力,基本讀遍某一特定領域里的相關文獻,才能掌握該領域的國內(nèi)外動態(tài),確定既富創(chuàng)新性又有價值的研究課題。
第三,引導碩士生進一步廣泛地收集、有效地閱讀和分析相關文獻。除從本地圖書館和從網(wǎng)上收集文獻外,導師可告知碩士生從我國的國家圖書館收集資料的便捷方式(實際上,不用去北京,就可通過一些機構,獲得相關材料的復印件);如果導師的科研經(jīng)費較為充足,也可資助碩士生通過“卓越亞馬遜網(wǎng)”直接從美英兩國購得最新英文原版著述。要建議碩士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對于收集來的大量相關文獻資料,一部分需反復細讀,大部分只需有選擇性地閱讀,比如說,可通過相關著述的“索引”,查到并閱讀和自己研究內(nèi)容直接相關的頁碼的內(nèi)容。閱讀文獻時,對他人的觀點應始終秉持“批判揚棄”的態(tài)度:面對有瑕疵的論斷,可做些修正,從而提出自己的論點;對自己同意的觀點,可拿來引用,但要作為自己提出更高一層論斷的論據(jù)。
第四,鼓勵碩士生在鑒賞作品和研讀文獻的基礎上,敢于提出自己的觀點,并練就既能充分論證、合乎邏輯,又做到條理清晰、不乏文采的文學論文寫作能力。要正告碩士生,搞科研、寫論文,只要能提供充分的證據(jù),在真理面前,沒有長幼,沒有尊卑,在文學欣賞和批評領域更是如此。要基于反復細讀所研究的文學作品的感悟,并以相關參考文獻為佐證,形成自己獨到的觀點;然后就是有理有據(jù)地陳述自己的觀點過程――此即論文寫作。論文要做到觀點明確,論述充分,層次分明。同時要建議碩士生,既然學文學專業(yè),自己寫論文時就要發(fā)揮平時閱讀英、漢文學作品所積聚的文學能量,盡量使論文文筆流暢,且不輸文采。
總之,碩士生招收院校、負責培養(yǎng)的院系、所有授課老師,尤其是責任導師,要努力提高教學和科研水平,嚴格管理,善于引導,使碩士生能繼續(xù)保持刻苦、認真的學風,拓寬知識面,奠定扎實的研究基礎,培養(yǎng)獨立地進行選題和從事研究的能力。通過這樣有針對性、有步驟的耐心、艱苦、綜合努力,碩士生才能培養(yǎng)較強的獨立從事科研的能力,畢業(yè)后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層次人才。
參考文獻
[1] 聶珍釗.“中國的英美文學研究:回顧與展望”全國學術研討會閉幕詞[J].外國文學研究,2004(5).
[2] 束少軍.弱勢族群的崛起與中國學者的學術自覺――記全國英語文學研究高層論壇[J].當代外國文學,2013(1).
1.0 前言
近15年,體裁(genre)和體裁分析(genre analysis)成為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教學領域里的熱門話題(Hyon 1996)。我國不少專家、學者都試圖把這種理論應用在具有特定交際目的的篇章上,如分析農(nóng)業(yè)英語論文摘要(易興霞,2006),分析應用語言學領域?qū)W術文章的宏觀和微觀結構(楊瑞英,2006)畢業(yè)論文模板,分析商務促銷類語篇(王宏俐, 郭繼榮,2006)等。本文擬從Bhatia的英文促銷信的體裁分析模式入手,分析主要交際目的為說服潛在客戶購買商家所提供的產(chǎn)品或接受其服務的英文促銷信的表現(xiàn)形式,圖式結構和特殊信息,并通過分析語義的文化預設和搭配意義,加深對促銷信的語言表面特征的認識。
2.0理論依據(jù)
2.1體裁
語言學中的體裁(genre)不同于文學中的體裁。Swales (1990: 45-58) 認為體裁是在特定社會文化背景下對人類交際事件進行分類的結果。所謂交際事件就是人們按照特定目的和特定程式運用語言在社會中辦事的實例。新加坡的Bhatia (1993:13-16)在 Swales的體裁理論基礎上做了進一步的完善, 認為:1)體裁是一種可辨認的交際事件;2)體裁不是一般的交際事件 ,而是一種內(nèi)部結構特征鮮明,高度約定俗成的交際事件;3)在建構語篇時 ,必須遵循某種特定體裁所要求的慣例;4)盡管體裁有其慣例和制約性, 內(nèi)行人仍可在體裁規(guī)定內(nèi)傳達個人意圖和交際目的。因此交際目的往往決定應該使用哪種體裁,而體裁的常規(guī)性又維我們提供了可以遵循的體裁結構潛勢。
2.2體裁分析
體裁分析是20 世紀90 年代由Swales (1990)和Bhatia (1993)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分析方法。他們認為任何體裁都是由一系列的語輪構成,語步(move)和步驟( step)是語篇分析的出發(fā)點論文開題報告范文。Swales的層次動向法(move approach)常用在具體的體裁分析中,即根據(jù)不同的交際目的,對某一語篇按照意義與功能劃出層次,然后再根據(jù)層次來考察分析語言的表達形式。Swales 沒有對語步和步驟提出明確的定義,但Nwogu (1997)認為語步是一個由一系列詞匯,主題意義和修辭特征所標明的具有統(tǒng)一意義傾向的語篇片斷,步驟是實現(xiàn)語步的可供選擇的修辭策略,一個語步可以由一個或多個步驟來實現(xiàn)。例如畢業(yè)論文模板,Bhatia (1993:62)根據(jù)體裁“ 語步 (moves) 和步驟( steps)”分析理論,將推銷體裁概括成七個 “語步” (move) :1. Establishing credentials (確立資格證明) ; 2. Introducing the offer (介紹推銷內(nèi)容):⑴offering the product orservice (介紹產(chǎn)品或服務) ,⑵ Essential detailing of the offer (介紹推銷內(nèi)容的重要細節(jié)) , ⑶Indicating value of the offer (指明推銷內(nèi)容的價值) ; 3. Offering incentives (激勵購買) ; 4.Enclosing documents (附寄文件) ; 5. Soliciting response(請求回復) ; 6. Using pressure tactics (采用壓力策略) ; 7. Ending politely (禮貌收尾)。在以上七個“語步” 中 ,第二語步 Introducing the offer 又是由三個步驟(step)組成的。
體裁分析模式為語篇研究提供了新的考察視角與方式。使用體裁和體裁分析理論對某個特定語篇進行分析,是對語篇宏觀結構和微觀結構分析的有機結合,既注重語篇結構的宏觀結構和認知結構,也注重特定的體裁結構在詞匯和語法層面的特定表現(xiàn)。
3.0體裁分析在英文促銷信中的應用
3.1促銷信的體裁界定
促銷信是商務英語中常見的一種語篇,它是以書信的格式由促銷人員向顧客傳遞商品或服務的存在及其性能、特征等信息,幫助顧客認識商品或服務所帶來的利益,從而達到引起顧客的注意和興趣、喚起需求、采取購買行為的目的。因此它的本質(zhì)是銷售者和消費者之間的信息溝通,主要交際目的就是通過向消費者的宣傳、誘導和提示,促進消費者產(chǎn)生購買動機,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實現(xiàn)產(chǎn)品由生產(chǎn)領域向消費領域的轉(zhuǎn)移。這樣的交際目的決定收信人和寫信人通常為并不熟悉的雙方,因此語言上謙虛有禮、簡潔明晰是必不可少的。
3.2 促銷信的內(nèi)在宏觀結構
一封成功的促銷信在內(nèi)在結構上 ,基本遵循Bhatia 的七個 “語步”的模式 ,通過吸引客戶的注意、向客戶詳細介紹所推銷的產(chǎn)品或服務并索求回復等語篇片斷來實現(xiàn)說服潛在客戶購買所推銷產(chǎn)品或服務的交際目的。下面我們從Bhatia的英文促銷信的體裁分析模式入手畢業(yè)論文模板,來具體討論促銷信的層次動向。。
Dear customer,
⑴Theunion bakers would like to announce a great offer this Valentine day. Every two kg cakeyou buy you get raffle ticket which allows you to enter into a draw which willgive you a chance to win a dinner for two at a three star hotel. You can have awonderful dinner with your loved one on the eve of Valentine’s Day.
⑵ Thebakers will arrange for the pickup and drop to the venue and you can enjoy thedinner along with the dance party at the three star hotels.
⑶Don’tyou think it will be fun to take your girlfriend or boyfriend out for dinner ona valentine’s day and make the day a special one? Imagine all that fun you havewith your loved one with tasty cuisine and exciting and thrilling dance party.To top it all you can meet famous singer and dancer who is the guest of honorthat day.
⑷Visitany of our outlets to get more information. Hurry and buy a wonderful tastycake for your loved one.
⑸Sincethe offer is valid till (time how long).please act now.
⑹Sincerely,
這封促銷信由五段組成,第一段的第一句是第一個語步: Establishing credentials (確立資格證明),通過提及在情人節(jié)要提供的一項服務來吸引顧客的注意力;第一段的第二句到第三段是第二個語步:Introducing the offer (介紹推銷內(nèi)容)。第二個語步由三個步驟組成:⑴offering the product or service (介紹產(chǎn)品或服務) ,⑵ Essentialdetailing of the offer (介紹推銷內(nèi)容的重要細節(jié)) , ⑶Indicating value of the offer (指明推銷內(nèi)容的價值) 。第一段的第二句是第一個步驟,主要介紹了即將推出的服務——每買兩公斤蛋糕就能抽簽,就有機會贏得在三星級賓館的兩人晚宴;第一段的第三句和第二段是第二個步驟,詳細介紹推銷服務的細節(jié)——情人節(jié)前夕在三星級賓館和摯愛共進晚餐、共舞;第三段是第三個步驟,主要指出推銷服務的精神價值——使情人節(jié)過得特別,并能遇到明星。第二個語步是促銷信最為重要的部分,決定能否幫助顧客認識商品或服務所帶來的利益,從而達到引起顧客的注意和興趣、喚起需求、最終采取購買行為的目的。第四段是第三、四個語步:Offering incentives (激勵購買)和Soliciting response(請求回復)。第四段第一句是請求顧客做出回復——到銷售點尋求更多信息;第二句是鼓勵有購買傾向的顧客下定決心。第五段是第五個語步:Using pressure tactics (采用壓力策略),Sincerely和簽名是第六個語步:Ending politely (禮貌收尾),作為傳統(tǒng)信件獨特的結尾方式,這一語步在促銷信中也很常見。
與Bhatia的七個語步模式略有不同的是:這封促銷信并沒有Enclosing documents (附寄文件)這一語步;而且Offeringincentives (激勵購 買)和Soliciting response(請求回復)的順序也有所不同。王宏俐, 郭繼榮(2006)認為,在語篇構建中常使用的語步是核心語步畢業(yè)論文模板,不太出現(xiàn)的輔語步是外圍語步,在促銷信中,第一、二、四語步是核心語步,由于Enclosing documents (附寄文件)這一語步是外圍語步,銷售者可根據(jù)情況決定是否使用;至于語步順序,盡管促銷信是專門用途英語里的一種,有其慣例和制約性,但我們?nèi)钥稍隗w裁規(guī)定內(nèi)傳達個人意圖和交際目的論文開題報告范文。
3.3 促銷信的文化預設和搭配意義
這實際是一封是以西方文化為背景的抽獎促銷信。促銷信的最主要部分——第二語步也是以這個文化預設為先決條件的。銷售者想要促銷的商品是蛋糕,但在促銷信里,抽獎有可能贏得情人節(jié)的晚餐卻是描述的重點,這主要是商家抓住了顧客消費過程中的僥幸獲大利心理——以抽獎贏得與摯愛在情人節(jié)共進免費晚餐的機會,設置中獎機會,利用抽獎的形式畢業(yè)論文模板,來吸引消費者購買商品蛋糕。令人心動的抽獎活動成功地把顧客的注意力指向拉到了本應大力宣傳的產(chǎn)品——蛋糕上面。如果收信人不了解這個文化預設,就不容易達到促銷信的交際目的。
Leech(1981:17)認為:搭配意義是指一個詞與另一個詞連用搭配時使得該詞的意義隨語境而發(fā)生的變化。因此促銷信在詞的搭配上非常注意。促銷信使用的形容詞大多是描述性和評價性的,多為褒義詞,例如:great, wonderful, special, tasty, exciting, thrilling, famous,wonderful, 這些形容詞為收信人勾勒出一幅浪漫、激情、美味的晚餐情景。盡管這是一封書信,但口語詞匯多余書面語詞匯,淺顯易懂、簡潔明晰。銷售者為了推銷商品或者服務,常常直接使用反問疑問句和祈使句,增強引導功能,說服或敦促收信人采取購買行動。
3.4 總結
體裁分析超越了對語篇語言特征的簡單描述,力求解釋語篇的理據(jù), 探討語篇結構背后的社會文化因素和心理認知因素, 揭示實現(xiàn)交際背景的特殊方式和語篇結構的規(guī)范性。促銷信具是專門用途英語的一種,把促銷信這一體裁語篇看作是一個有規(guī)律的有結構的層次動向的組合的思想, 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這種信函體裁,寫出目的明確、結構清晰、用詞準確的促銷信。
參考文獻:
1.Hyon, Sunny. Genre in Three Traditions:Implications for ESL [J]. TESOL Quarterly, 30/ 4 :693-722, 1996.
2.易興霞.體裁分析與農(nóng)業(yè)英語論文摘要[J]. 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9):28-31.
3.楊瑞英.體裁分析的應用:應用語言學學術文章結構分析[J].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10):29-34.
4.王宏俐,郭繼榮.體裁分析與商務促銷類語篇[J]. 外語教學,2006(7): 32-37.
5.Swales, J. M. 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6.Bhatia, V. K. Analyzing Genre: Language Usein Professional Settings [M]. London: Longman, 1993.
7.Nwogu, K. N. The Medical Research Paper: Structureand Function [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99 16 (2): 119-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