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貿易評論》(World Trade Review)是一本以Multiple綜合研究為特色的國際期刊。該刊由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出版商創(chuàng)刊于2002年,刊期4 issues/year。該刊已被國際重要權威數據庫SCIE、SSCI收錄。期刊聚焦Multiple領域的重點研究和前沿進展,及時刊載和報道該領域的研究成果,致力于成為該領域同行進行快速學術交流的信息窗口與平臺。該刊2023年影響因子為2.2。CiteScore指數值為2.3。
The World Trade Review was established in close collaboration wi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t the initiative of the Secretariat of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This is an independent journal with editors and all members of the editorial committee from university departments, including articles written from economic, legal, politic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issues related to the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Prioritize papers that are academically rigorous, accessible to government policy official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The magazine also includes short articles seeking to refute or question published papers.
The content of the magazine covers various aspect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cluding in-depth theoretical discussions and extensive empirical research. It encourages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methods to promote the cross integr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with other disciplinary fields. At the same time, the magazine also emphasizes the originality and innovation of its articles, encouraging scholars to propose new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d research methods 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research.
《世界貿易評論》是在世界貿易組織(世貿組織)秘書處的倡議下,與劍橋大學出版社密切合作成立的。這是一份獨立的期刊,編輯和編輯委員會的所有成員都來自大學院系,其中包括從經濟、法律、政治和跨學科角度撰寫的關于多邊貿易體系相關問題的文章。優(yōu)先考慮那些學術嚴謹、政府政策官員和廣大公眾也能閱讀的論文。該雜志還包括尋求反駁或質疑已發(fā)表論文的短文。
雜志的內容涵蓋了國際貿易領域的各個方面,既有深入的理論探討,也有廣泛的實證研究。它鼓勵跨學科的研究方法,以促進國際貿易與其他學科領域的交叉融合。同時,該雜志還注重文章的原創(chuàng)性和創(chuàng)新性,鼓勵學者提出新的理論觀點和研究方法,以推動國際貿易研究的不斷進步。
《World Trade Review》(世界貿易評論)編輯部通訊方式為World Trade Rev.。如果您需要協助投稿或潤稿服務,您可以咨詢我們的客服老師。我們專注于期刊咨詢服務十年,熟悉發(fā)表政策,可為您提供一對一投稿指導,避免您在投稿時頻繁碰壁,節(jié)省您的寶貴時間,有效提升發(fā)表機率,確保SCI檢索(檢索不了全額退款)。我們視信譽為生命,多方面確保文章安全保密,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泄露您的個人信息或稿件內容。
2023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社會學 | 3區(qū) | LAW 法學 ECONOMICS 經濟學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國際關系學 | 3區(qū) 4區(qū) 4區(qū) | 否 | 否 |
2022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經濟學 | 3區(qū) | ECONOMICS 經濟學 LAW 法學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國際關系學 | 3區(qū) 3區(qū) 4區(qū) | 否 | 否 |
2021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經濟學 | 3區(qū) | LAW 法學 ECONOMICS 經濟學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國際關系學 | 2區(qū) 3區(qū) 3區(qū) | 否 | 否 |
2021年12月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經濟學 | 3區(qū) | LAW 法學 ECONOMICS 經濟學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國際關系學 | 2區(qū) 3區(qū) 3區(qū) | 否 | 否 |
2020年12月舊的升級版
大類學科 | 分區(qū) | 小類學科 | 分區(qū) | Top期刊 | 綜述期刊 |
經濟學 | 2區(qū) | ECONOMICS 經濟學 LAW 法學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國際關系學 | 2區(qū) 2區(qū) 3區(qū) | 否 | 否 |
基礎版:即2019年12月17日,正式發(fā)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qū)表》;將JCR中所有期刊分為13個大類,期刊范圍只有SCI期刊。
升級版:即2020年1月13日,正式發(fā)布的《2019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qū)表升級版(試行)》,升級版采用了改進后的指標方法體系對基礎版的延續(xù)和改進,影響因子不再是分區(qū)的唯一或者決定性因素,也沒有了分區(qū)的IF閾值期刊由基礎版的13個學科擴展至18個,科研評價將更加明確。期刊范圍有SCI期刊、SSCI期刊。從2022年開始,分區(qū)表將只發(fā)布升級版結果,不再有基礎版和升級版之分,基礎版和升級版(試行)將過渡共存三年時間。
JCR分區(qū)等級:Q1
按JIF指標學科分區(qū) | 收錄子集 | 分區(qū)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ECONOMICS | SSCI | Q2 | 187 / 597 |
68.8% |
學科: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SSCI | Q1 | 36 / 165 |
78.5% |
學科:LAW | SSCI | Q1 | 28 / 421 |
93.5% |
按JCI指標學科分區(qū) | 收錄子集 | 分區(qū) | 排名 | 百分位 |
學科:ECONOMICS | SSCI | Q1 | 102 / 600 |
83.08% |
學科: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SSCI | Q1 | 41 / 165 |
75.45% |
學科:LAW | SSCI | Q1 | 101 / 421 |
76.13% |
Gold OA文章占比 | 研究類文章占比 | 文章自引率 |
35.59% | 100.00% | 0.07... |
開源占比 | 出版國人文章占比 | OA被引用占比 |
0.19... | 0.04 | 0.05... |
名詞解釋:JCR分區(qū)在學術期刊評價、科研成果展示、科研方向引導以及學術交流與合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價值。通過對期刊影響因子的精確計算和細致劃分,JCR分區(qū)能夠清晰地反映出不同期刊在同一學科領域內的相對位置,從而幫助科研人員準確識別出高質量的學術期刊。
CiteScore | SJR | SNIP | CiteScore 指數 | ||||||||||||||||
2.3 | 0.343 | 0.958 |
|
名詞解釋:CiteScore是基于Scopus數據庫的全新期刊評價體系。CiteScore 2021 的計算方式是期刊最近4年(含計算年度)的被引次數除以該期刊近四年發(fā)表的文獻數。CiteScore基于全球最廣泛的摘要和引文數據庫Scopus,適用于所有連續(xù)出版物,而不僅僅是期刊。目前CiteScore 收錄了超過 26000 種期刊,比獲得影響因子的期刊多13000種。被各界人士認為是影響因子最有力的競爭對手。
歷年中科院分區(qū)趨勢圖
歷年IF值(影響因子)
歷年引文指標和發(fā)文量
歷年自引數據
2019-2021年國家/地區(qū)發(fā)文量統(tǒng)計
國家/地區(qū) | 數量 |
USA | 41 |
Switzerland | 23 |
England | 19 |
Australia | 8 |
Italy | 8 |
South Korea | 8 |
CHINA MAINLAND | 7 |
GERMANY (FED REP GER) | 7 |
Canada | 6 |
Belgium | 5 |
2019-2021年機構發(fā)文量統(tǒng)計
機構 | 數量 |
COLUMBIA UNIVERSITY | 9 |
GEORGETOWN UNIVERSITY | 7 |
EUROPEAN UNIVERSITY INSTITUTE | 6 |
UNIVERSITY OF BERN | 5 |
UNIVERSITY OF LONDON | 5 |
ADVISORY CTR WTO LAW | 4 |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 4 |
AMERICAN UNIVERSITY | 3 |
CEPR | 3 |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 3 |
2019-2021年文章引用數據
文章引用名稱 | 引用次數 |
The Content of 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 | 7 |
How Should WTO Members React to Their WT... | 4 |
What Are We Talking about When We Talk a... | 3 |
Three Wrongs Do Not Make a Right: The Co... | 3 |
Determinant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 3 |
The Politics of 'Dolphin-Safe' Tuna in t... | 3 |
The Treatment of Regulatory Convergence ... | 3 |
Trade Gains from Legal Rulings in the WT... | 2 |
Governing Digital Trade | 2 |
Slamming the Door on Trade Policy Discre... | 2 |
2019-2021年文章被引用數據
被引用期刊名稱 | 數量 |
J WORLD TRADE | 48 |
WORLD TRADE REV | 36 |
J INT ECON LAW | 17 |
INT COMP LAW Q | 14 |
WORLD ECON | 8 |
ASIAN J WTO INT HEAL | 6 |
INT STUD QUART | 6 |
REV INT ECON | 6 |
CAN J AGR ECON | 5 |
SUSTAINABILITY-BASEL | 5 |
2019-2021年引用數據
引用期刊名稱 | 數量 |
WORLD TRADE REV | 36 |
J WORLD TRADE | 28 |
J INT ECON LAW | 27 |
INT ORGAN | 10 |
J INT ECON | 9 |
WORLD ECON | 8 |
Q J ECON | 6 |
REV INT ORGAN | 6 |
AM ECON REV | 5 |
AM J INT LAW | 5 |
中科院分區(qū):3區(qū)
影響因子:1.6
審稿周期:
中科院分區(qū):3區(qū)
影響因子:3
審稿周期:
中科院分區(qū):3區(qū)
影響因子:1.6
審稿周期:
中科院分區(qū):3區(qū)
影響因子:3.6
審稿周期:
中科院分區(qū):3區(qū)
影響因子:2.4
審稿周期:
中科院分區(qū):3區(qū)
影響因子:2.4
審稿周期: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World Trade R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