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区在线播放国内精品自产拍,亚洲欧美久久夜夜综合网,亚洲福利国产精品合集在线看,香蕉亚洲一级国产欧美

  •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學術 出書 購物車

    首頁 > 優(yōu)秀范文 > 保險擔保書

    保險擔保書樣例十一篇

    時間:2022-09-17 23:57:04

    序論:速發(fā)表網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保險擔保書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chuàng)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lián)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保險擔保書

    篇1

    -------------------------------------------------------

    |被保險人 |

    |-----------------------------------------------------|

    | 標記或發(fā)票號碼 | 保險貨物名稱 |件 數(shù)| 提單或通知單號次 | 保 險 金 額 |

    |-----------|----------|----|------------|------------|

    | | | | | |

    | | | | | |

    | | | | | |

    |----------------------------------------|------------|

    |運 輸 工 具| | 約 啟 |賠款償| |

    | | | 年 月 日 | | |

    |(及轉載工具)| | 于 運 |付地點| |

    |-------|---------|-----------------------------------|

    | | | 轉載 | |

    |運 輸 路 線| 自 經 到 | 地點 | |

    |-----------------------------------------------------|

    |要保險別:基本險 附加險別 基本險費率 ‰ 附加險費率 ‰ |

    |---------------------------------------------------- |

    | | 投保單位簽章 |

    | | |

    | | 年 月 日 |

    篇2

    一、本保證書為無條件不可撤銷的保證書,擔保金為________________元整(大寫),以及貸款項下所發(fā)生的借款利息和費用。

    二、本保證書保證歸還借方在________字第________號借款合同項下不按期償還的全部或部分到期借款本息,并同意在接到貴行書面通知后十四天內代為償還借款方所欠借款本息和費用。如我單位不能履行上述擔保責任,接受你行委托我單位開戶行從我單位賬戶中扣收全部借款本息和費用。

    三、本保證書在貴行同意借款方延期還款時繼續(xù)有效。

    四、本保證書是一種連續(xù)擔保和賠償?shù)谋WC,不受借款方接受上級單位任何指令和借款方與任何單位簽訂的任何協(xié)議、文件的影響,也不因借款方是否破產、無力清償借款、喪失企業(yè)資格、更改組織章程以及關、停、并、轉等各種變化而有任何改變。

    五、本保證人是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成立、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發(fā)給營業(yè)執(zhí)照的法人,并有足夠償還借款的財產作保證,保證履行本保證書規(guī)定的義務。

    六、本保證書自簽發(fā)之日起生效,至還清借款方所欠的全部借款本息和費用時自動失效。

    保證人:(公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3

    被申請人:

    申請事項:

    請求貴院裁定拍賣或變賣被申請人抵押給申請人的“蘇房權證園區(qū)字第XXXXX號”房產及“蘇工園國用(2006)第XXXXX號”國有土地使用權,拍賣或變賣所得價款在被申請人擔保的范圍內優(yōu)先受償。

    事實及理由:

    2013年7月17日,申請人與被申請人簽訂借款抵押合同一份,雙方約定被申請人向申請人借款人民幣貳佰叁拾萬元,借款期限為十二個月(自2013年7月17日起至2014年7月17日止),借款期內的借款月利率為千分之十五。

    另外,被申請人自愿將其自有的位于蘇州工業(yè)園區(qū)盛景華庭X幢XXX室房屋及相應的土地使用權經依法抵押登記后抵押予申請人(蘇房他證園區(qū)字第XXXXXX),作為擔保被申請人按期歸還申請人人民幣貳佰叁拾萬元整貸款本金及支付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和實現(xiàn)抵押權的費用等債權得到清償?shù)膿?。后經申請人與被申請人共同申請,江蘇省蘇州市中新公證處對上述事實作出(2013)蘇中證民內字第XXXXXX號公證書。

    綜上,申請人為實現(xiàn)抵押擔保物權,依據民事訴訟法及物權法相關規(guī)定,特向貴院提出申請,望依法支持申請人申請請求。

    此致

    蘇州工業(yè)園區(qū)人民法院

    篇4

    應用纖維膽道鏡進行保膽取石術和膽囊息肉摘除術是近幾年膽道外科開展的一項新技術,與傳統(tǒng)的膽囊取石相比,具有創(chuàng)傷小、操作方便、恢復快等優(yōu)點;與腹腔鏡取石相比,病人痛苦少,且保留原有器官,術前又不需要腸道準備,不用插胃管、尿管,不打氣腹,這樣大大降低了術后感染幾率和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我院自2003年開始,成功應用該技術對156例膽石癥患者實施了保膽取石術、對31例膽囊息肉患者實施了膽囊息肉摘除術,效果滿意。現(xiàn)將手術配合體會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組共187例患者,其中男性107例,女性80例,年齡21~69歲,病史1~20年。全組患者術前均做了B超檢查,配有口服造影劑膽囊片一張?;颊咧写_診膽石癥156例,膽囊息肉31例,其中膽石癥伴息肉患者11例。

    1.2 手術方法

    采用氣管插管麻醉,取去枕平臥位,常規(guī)消毒皮膚,鋪無菌手術巾,行右肋緣下切口,2~3 cm。切開表皮,電刀逐層切開皮下脂肪、肌肉等組織,注意止血。電刀輸出功率不宜過大,以防止刀口延期愈合。用方頭拉鉤拉開切口,暴露術野尋找膽囊。用5 ml無菌注射器抽取少許膽汁(約1 ml),確定膽囊,用4×12小圓針、0號絲線,縫3針指示線,線端用蚊式鉗夾緊固定,用11號尖刀切開膽囊約1~3 cm,刀口根據B超提示的結石、息肉大小而略有變化,后用膽道鏡取出結石或息肉,同時用0.9%的生理鹽水沖洗囊腔,完畢用0/4薇喬可吸收線縫合膽囊,逐層縫合各層組織,全程20~40 min。

    2 術前準備

    2.1 心理護理

    本組患者病程長短不一,但都接受過多種治療,效果不佳,尤其是息肉患者,總擔心惡變的可能,思想負擔很重,對手術存在恐懼心理。護士于手術前1 d向患者著重介紹手術室環(huán)境、手術成功的病例,穩(wěn)定患者情緒,使其堅定信心,配合手術。

    2.2 藥品的準備

    手術前1 h,靜脈滴注抗生素,以提高患者的機體抗菌能力。

    2.3 物品器械的準備

    使多功能高頻電刀、吸引器、膽道鏡等處于應用狀態(tài),各項物品齊備。

    3 術中配合

    3.1 器械護士

    將臺上物品準備齊備,提前30 min刷手;了解手術程序,準確快速地傳遞各種器械,避免浪費時間,增加患者的感染幾率;保留好取出的膽石等物品,對于息肉等需快速冷凍的組織應及時請巡回護士送出。

    3.2 巡回護士

    去病區(qū)接患者,核對準確無誤;帶好病人術中需要的物品,如B超單等;將病人固定在手術床上,盡可能使病人舒適;連接各種設備,使之處于完好的備用狀態(tài);將負極板等貼于患者肌肉豐滿處,且盡量在離術野較近處;配合麻醉師施麻;與器械護士共同清點器械、紗布等物品,做好詳細記錄;隨時供應臺上所需物品;術畢,送病人回病房,與病房護士做好交接。

    篇5

    二、信息披露:投資型保險說明義務的延伸

    雖然保險人的說明義務對保險產品的全面信息進行了解釋說明,但是僅憑這一點還不能有效地維護投保人的利益。保單合同中記載的投資事項只是單純反映投資型保險的基本內容。涉及投資事項以外的信息,在保單合同中極少表述。因此,有必要對保險人的說明義務加以延伸,保險人應當將自己的投資經營方式、賬戶財務狀況、資金流動方向等涉及投資的其他事項向投保人及時披露。國際保險監(jiān)督官協(xié)會要求保險人的信息披露原則具有及時有效性和全面性。④保險市場上的信息在數(shù)量上和質量上有著很大的差異性,信息不對稱是保險人與投保人之間最大的不平等?!巴侗H藷o法準確掌握保險合同的全部信息,致使他們在保險交易過程中一定成為弱勢群體?!雹菪畔⒉粚ΨQ突出表現(xiàn)在保險人掌控著更多的關于投資經營和產品保單的全部信息。作為非一般意義上投資者的投保人對產品的需求,較為看中投資利益,忽視投資風險和保險人的經營風險。保險人必須將產品重要事項中的保險公司投資回報率、產品獨立帳戶的運行情況等信息全面地向投保人進行披露。因此,在保單條款的設計上應該將保險人說明義務做以延伸,設計信息披露事項,使得投保人全面了解相關產品信息,保護投保人利益免于損失。從信息披露內容上看,我國投資型保險主要側重于披露投資收益,披露形式單一,屬于靜態(tài)披露。而涉及投資重要事項的投資方式、運營管理和資金流動等動態(tài)披露鮮有法律約束。信息披露的不及時影響著投保人對產品的認知與調整。從維護保險市場安全穩(wěn)定和保護投保人利益角度來看,保險人的信息披露義務有著重要作用。合理的信息披露有助于投保人獲知可能承擔的風險。在設計投資型保險的信息披露規(guī)則內容時,應該要求保險人遵循以下原則:第一,真實可靠性。保險人的信息披露不僅應該如實地反映涉及投資事項的基本內容,而且也要反映整個投資交易的過程?!八袑嵸|性信息都應當是可核實的、中性的(不至于產生實質性錯誤或偏差)和充分的?!雹偻侗H藦谋kU人那里應該可以獲得真實完整的信息披露。真實可靠性要求信息對投保人必須準確,理解程度以在民法上具備完全民事責任能力的人所接受清楚為標準。第二,及時有效性。保險人應該根據市場的變化及時信息,使投保人清楚地了解到自己投資產品處于何種營運狀態(tài)。保險人應當以可行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報告有關重要信息。這使得投保人能夠在知曉信息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損失。新加坡《關于投資連結壽險保單的通知》中規(guī)定:“保險公司應當在變化發(fā)生一個月前,通知現(xiàn)有保單持有人關于產品將要發(fā)生的任何重大變化,包括投資連結壽險子基金管理人、投資目標或基金關閉等方面的變化?!雹诖艘?guī)定是把產品將要發(fā)生的變化進行披露,而我國的信息披露只是事后披露。從風險分擔平衡角度來說,應增設對未來投資變化的披露,使投保人以最小的成本根據保險人及時披露的內容,對市場的現(xiàn)狀做以理性的判斷,實施有效措施。保險人的信息披露要保證質量,國際保險監(jiān)督官協(xié)會規(guī)定了七項信息披露質量標準。③這七項標準的應用某種程度上有助于保險市場的平穩(wěn),減輕市場的波動強度。第三,全面實質性。保險人應當披露投資事項的所有信息。信息披露不得誤導和隱瞞投保人。保險人向投保人宣傳介紹保險產品的過程中,不能隨意夸大產品投資功能,也不能刻意隱瞞產品的投資風險。涉及到對投保人合法權益有重大影響的產品信息更不得有任何隱瞞和遺漏。保險人的信息披露必須充分有效,盡量避免將沒有實質性內容的信息浪費在有效地披露時間內。投保人通過全面實質的信息披露對所購產品信息以及相關其他事項有一個總體認識,并做出合理的選擇和調整。

    篇6

    北京考試報訊(記者 曹金良) 2009年北京成考現(xiàn)場確認已經結束。北京教育考試院成招辦提醒,考生要妥善保存報名復核單,在隨后的專業(yè)課加試報名、領取準考證等環(huán)節(jié)還要用到。

    考生在現(xiàn)場確認時,區(qū)縣成招辦會根據其網上報名時填寫的個人信息、報考信息等內容,為每位考生打印出報名復核單,經考生現(xiàn)場核對無誤后簽字確認。報名復核單上有考生當年參加成考的完整信息,也是考生獲得北京成考報名資格的重要憑證。如果復核單丟失,將無法補辦。

    根據規(guī)定,需要參加專業(yè)課加試的考生,報名復核單是其到校報名的重要依據??忌驅W校出示報名復核單,學校即可了解到該考生個人和專業(yè)信息,確定其是否需要參加專業(yè)課加試。如果考生沒有報名復核單,將無法報名參加學校的專業(yè)課加試。

    報名復核單也是考生領取準考證的憑證。報名復核單上,印有各區(qū)縣發(fā)放準考證的確切時間??忌I取準考證時,要出示報名復核單、身份證等證件。

    據了解,報名復核單是考生順利通過北京成考報名的標志。有的招生院校在新生報到時,也會根據實際需要,要求考生出示報名復核單。因此,如果復核單丟失,還會給考生被錄取后的入學報到注冊帶來麻煩。

    篇7

    1、我國淡水資源總量較多,但按人口、耕地平均占有水平很低與世界上許多國家相比,我國淡水資源問題比較嚴重,盡管我國河川徑流總量居世界第六位,僅低于巴西、蘇聯(lián)、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但是由于我國國土遼闊,人口眾多,按人口、耕地平均,人均和畝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左右,畝均占有量僅為世界畝均占有量的3/4。據對149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最新統(tǒng)計,中國人均占有量已經退居世界110位。因此,正確處理好水及人和人及于水兩方面的關系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艱巨復雜。

    2、我國淡水資源在地區(qū)上分布不均,水土組合不平衡。我國的水量和徑流深的分布總趨勢是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并且與人口數(shù)耕地的分布不相適應。81%集中分布在長江及其以南地區(qū),而耕地面積僅占全國的36%;淮河及其以北地區(qū)耕地面積占全國64%。

    3、我國降水及河川的年內分配集中,年際變化大,連豐連枯年份比較突出。我國主要河流都出現(xiàn)過幾年來水較豐和幾年來水較枯現(xiàn)象。例如黃河在過去幾十年中曾出現(xiàn)過連續(xù)9年(1943—1951)的豐水期;在近幾十年內也曾出現(xiàn)過連續(xù)28年(1972—1999)的少水期,其中斷流21年,而且在1991到1997年間是年年斷流,總斷流時間是717天,平均每年斷流102.4天。降水量和徑流量在時程上的這種劇烈變化,給淡水資源的利用帶來困難。要充分利用淡水資源勢必修建各種類型的水利。

    4、是淡水資源污染波及全國。如果從淡水資源人均占有量上說,中國缺水主要是指北方區(qū)域的話,那么,淡水資源的污染卻是一個具有全國性的問題。而且,越是豐水區(qū)和大城市,越是人口密集地區(qū),往往污染越是嚴重。結果豐水區(qū)出現(xiàn)水質性缺水的現(xiàn)象。這是中國淡水資源更為嚴重的問題。最近,中國水利部門對全國約700條大中河流近10萬公里的河段進行水質檢測,結果是近1/2的河段受到污染,1/10的河段被嚴重污染,不少河水已失去使用價值。另據調查,目前全國有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部分流域和地區(qū),水污染已從江河支流向干流延伸、從地表向地下滲透、從陸域向海域發(fā)展、從城市向農村蔓延、從東部向西部擴展。近年來中國廢水、污水排放量以每年18億噸的速度增加,全國工業(yè)廢水和生活污水每天的排放量近1.64億噸,其中約80%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水域。

    5、用水效率低和過度開發(fā)并存。首先是用水效率低,而且,越是缺水的地方,效率就越低。比如,嚴重缺水的黃河流域,農業(yè)灌溉大量采用的還是大漫灌方式。寧夏、內蒙灌區(qū),每畝農地平均用水量都在1000立方米以上,比節(jié)水灌區(qū)高幾倍到十幾倍;農業(yè)用水利用率普遍偏低,目前,生產單位糧食的用水量是發(fā)達國家的2倍~2.5倍。農業(yè)用水如此,工業(yè)用水也是如此。目前中國工業(yè)用水重復利用率遠低于先進國家75%的水平,單位GDP用水量是先進國家的十幾倍到幾十倍,一些重要產品單位耗水量也比國外先進水平高幾倍,甚至幾十倍。

    6、對淡水資源過度開采的情況日趨嚴重。比如海河流域,海河流域是中國人口最密集的地區(qū)之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分地區(qū)和山東、山西、內蒙、河南部分地區(qū),區(qū)域內有26個大中城市。這個地區(qū)也是中國最為缺水的地區(qū),人均只有293立方米。這些年來,這里的社會經濟的狀況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同20世紀50 年代比,人口增加一倍,灌溉面積增加6倍,GDP增加30多倍,使得總用水量增加了4倍,大大超過淡水資源的承載力。結果,地表水、地下水長期過度開采,開采率達到98%,遠遠超出40%的警戒線。據水利部提供的數(shù)據顯示,全國地下水超采區(qū)已從20世紀80年代的56個,擴展到目前的164個,超采面積也由8.7萬平方公里擴展到18萬平方公里;年均地下水超采量超過100億立方米,有6萬多平方公里的地面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沉降。一方面,中國的淡水資源就不夠豐富;另一方面,用水的浪費,水質的嚴重污染,使得可用淡水更加緊張。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缺水現(xiàn)象由局部逐漸蔓延至全國,對農業(yè)和國民經濟帶來了嚴重影響。據統(tǒng)計,在正常年景下,中國缺水總量估計已達400億立方米,“十五”期間,農田受旱面積年均達到3.85億畝,平均每年因旱減產糧食350億公斤。全國農村有3.2億人飲水不安全。有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較為嚴重缺水的有110座,缺水和水的污染,對環(huán)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產生嚴重的影響。

    二、淡水資源開發(fā)利用和保護措施

    面對淡水資源的嚴峻挑戰(zhàn),中國的決策層和普通百姓都開始行動起來。在“十一五”規(guī)劃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政府已經清醒地認識到中國淡水資源對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制約和挑戰(zhàn),告誡人們要增強憂患意識,并提出了樹立科學發(fā)展觀、改變經濟增長方式等非常重要的、有針對性的指導方針。值得注意的是,“十一五”規(guī)劃,第一次提出了有關淡水資源必須完成的具體管理指標,比如,單位工業(yè)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農業(yè)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shù)提高到0.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減少10%。

    (一)是加快南水北調工程進度。

    中國鬧水荒,主要是指北方。特別是近20年來的自然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淡水資源南多北少的趨勢更加嚴重。這種由自然、地理、氣象等因素所形成的淡水資源分布情況,單用軟科學的辦法是很難解決問題的。必須用硬辦法。正在進行中的南水北調工程,就是硬辦法之一。“十一五”規(guī)劃明確提出,要加快南水北調工程。

    (二)是進一步全面推進節(jié)水型社會建設。

    建設節(jié)水型社會,是“十五”計劃就提出的一項戰(zhàn)略措施。并且取得了明顯成效。它是解決中國干旱缺水問題最根本、最有效的戰(zhàn)略舉措,也是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徑。進入“十一五”以后,同過去相比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在深化節(jié)水型社會的建設中,特別強調了以科學發(fā)展觀為統(tǒng)領和改變經濟增長方式,不再是GDP決定一切,而是把包括節(jié)水指標、治污指標在內的綜合性指標,作為考核干部政績的依據。

    (三)是加快淡水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和機制創(chuàng)新。

    1、完善流域管理與行政區(qū)域管理相結合的淡水資源管理體制。重點是合理劃分流域與區(qū)域管理的事權。加強流域取用水總量控制、水功能區(qū)監(jiān)督和水量調度管理職能,探索建立流域科學決策民主管理機制。同時,加快淡水資源統(tǒng)一管理進程,對有關資源管理的職能進行歸并,強化各區(qū)域淡水資源監(jiān)督管理的能力。鼓勵用水戶參與用水管理,通過多種形式使用水戶參與到水量分配、水價制定等水管理事務中來,促進政府調控、市場引導、公眾參與的節(jié)水型社會管理體制的形成。

    2、推進水務體制改革。重點是,建立健全政企分開、政事分開、責權明晰、運轉協(xié)調的水務管理體制。在國家政策指導下,積極推進水務產業(yè)化與市場化進程,逐步建立政府主導、社會籌資、市場運作、企業(yè)開發(fā)的水務良性運行機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層次的水務投融資機制。加強政府對水務市場的監(jiān)管,構建有利于水務行業(yè)市場化、產業(yè)化發(fā)展的宏觀政策環(huán)境和配套改革措施。整合水務產業(yè),培育跨區(qū)域的大型水務集團,推進水務行業(yè)產權制度改革。

    3、創(chuàng)新淡水資源管理的內在機制。其中包括,充分發(fā)揮市場在淡水資源管理中的作用,通過經濟手段的運用,促進全社會建立節(jié)水防污的內在激勵機制。積極推進水價改革,建立科學合理、促進淡水資源高效利用的水價形成機制。開征中央電廠和農業(yè)用水淡水資源費,研究制定促進節(jié)水的淡水資源費收取機制。合理提高水利工程供水水價和城市供水水價。全面開征污水處理費,并調整費用水平。實行用水超計劃、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適當拉開高耗水行業(yè)和其他行業(yè)用水差價。制定水權交易市場規(guī)則,規(guī)范水權轉讓價格,推進水權有償轉讓,實現(xiàn)超用加價、節(jié)約有獎、轉讓有償。據了解,到2010年,中國將初步建立起我國節(jié)水型社會的法律、行政、經濟技術政策、宣傳教育體系,萬元GDP用水量降低20%;全國農業(yè)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shù)從0.45提高到0.5,全國農業(yè)灌溉用水基本實現(xiàn)零增長;單位工業(yè)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服務業(yè)用水效率接近同期國際先進水平。我們堅信,這些目標一定能夠達到。

    篇8

    膽囊結石是發(fā)展中國家的常見病,發(fā)病率達10~15%[1]。在我國其發(fā)病率達7~10%。1882 年德國醫(yī)生 Langenbuch 施行首例膽囊切除術 ,此術式得到廣泛推廣,其提出著名的“溫床學說”一直以來飽受爭議,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其忽視膽囊功能的局限性及膽囊切除后的眾多并發(fā)癥展露無疑。Philipe Mouret在1987年完成了首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LC) ,因手術創(chuàng)傷小、切口小、恢復快而得到普及。至今 LC已成為治療膽囊良性疾病的首選術式和金標準。隨著腔鏡技術的發(fā)展和對膽囊功能及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的進一步認識,近年來國內有學者提出了微創(chuàng)保膽取石的理念,又一次掀起了 “保膽派”與“切膽派” 之間強烈的學術爭議。本文就我國現(xiàn)階段微創(chuàng)保膽術的發(fā)展現(xiàn)狀作一綜述。

    1 雖然膽囊切除是治療膽囊結石的金標準,但由此而帶來的問題不可忽視,保留有功能的膽囊是保膽手術的理論依據。

    1.1膽囊作為消化系統(tǒng)的器官具有以下功能

    1.1.1參與膽汁酸肝膽腸循環(huán) 膽汁酸由肝臟分泌,經膽囊儲存,進食后排入小腸,約95%膽汁酸在回腸末端重吸收,循環(huán)6~10 次/d。未被重吸收的少量膽汁酸由肝臟分泌來補充[2]。

    1.1.2舒張收縮功能 膽囊結石成因復雜,肥胖、胰島素抵抗、高胰島素血癥、代謝綜合征、非酒精性脂肪肝等都與膽囊結石密切相關,具體機制尚不明確[3]。膽囊結石大部分是膽固醇類,發(fā)病條件是膽固醇過飽和,具體機制尚不清楚,與肝膽管內膜ATP結合盒(ATP binding cassette, ABC)G5/G8(膽固醇轉運蛋白)表達增加相關[4-5] 。膽囊結石形成亦與膽囊粘膜上膽囊收縮素CCK受體的信號傳導減弱密切相關[6]。膽囊功能紊亂,膽汁不能排出,使膽固醇結晶易于形成,促進了膽囊結石的發(fā)生。

    1.1.3濃縮作用 肝臟每天正常分泌膽汁800~1000 ml ,膽囊容積僅20~30 ml,其濃縮功能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膽囊結石患者其粘膜轉運吸收膽固醇能力降低,粘膜下常伴有膽固醇沉積,常表現(xiàn)為彌漫性或息肉樣,具體機制尚不清楚,尚需深入研究。保膽取石術后,膽囊粘膜病變系列現(xiàn)象與術后結石復發(fā)率的關系亦需更進一步研究考證。

    1.1.4膽囊免疫功能 膽囊作為人體的器官,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分泌免疫球蛋白(IgA),但并不是人體主要的免疫器官。

    1.2膽囊切除及其帶來的問題

    1.2.1消化不良 膽囊切除術后常見的消化道癥狀包括腹瀉、腹脹、對油膩食物耐受性差等癥狀。其中腹瀉最常見[7]。

    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即術前原有的癥狀未消失,亦或在此基礎之上發(fā)生新癥狀的臨床綜合征。包括特異性(發(fā)熱、黃疸、腹痛、膽絞痛等膽道癥狀)和非特異性(惡心、嘔吐、腹脹、腹瀉、食欲不振等)癥狀,據報道其發(fā)生率在5%~40 %之間[8]。

    1.2.2反流性胃炎及食管炎 Walsh等[9]報道:膽囊切除后,膽道系統(tǒng)失去膽囊這個膽汁儲備池,膽汁持續(xù)排入十二指腸,增加了膽汁反流入胃的幾率,且食管下段括約肌張力下降明顯。

    1.2.3膽道損傷 對于LC來說,膽道損傷是最嚴重的并發(fā)癥。盡管其發(fā)生率較低(0.4~0.7%),因是醫(yī)源性損傷,在我國目前的醫(yī)療環(huán)境下一旦發(fā)生將是災難性的[10]。而微創(chuàng)保膽術不會發(fā)生膽管損傷。

    1.2.4膽總管結石 正常膽囊能有效的調節(jié)肝內外膽道壓力,膽囊切除后,膽道系統(tǒng)的流體力學發(fā)生改變,膽汁流動過程中易出現(xiàn)瑞流,從而容易產生膽總管結石。

    1.2.5惡性腫瘤的發(fā)生 膽囊切除后導致結直腸癌的發(fā)生具體機制尚不清楚,據報道,大腸癌的發(fā)生與膽囊切除后次級膽酸生成增加密切相關,次級膽汁酸為致癌因子誘導大腸癌的發(fā)生[11-12] 。膽囊切除后亦會增加胰腺癌、食管腺癌、肝癌的發(fā)生幾率[13] 。

    2 保膽取石的方法

    保膽取石的方法有①小切口腹外內鏡微創(chuàng)保膽取石術;②腹腔鏡聯(lián)合膽道鏡腹外保膽取石術;③腹腔鏡聯(lián)合膽道鏡腹內保膽取石術。

    2.1小切口腹外內鏡微創(chuàng)保膽取石術 該術式又稱小切口保膽取石術,B超引導下直接在膽囊體表投影點切開入腹,提出膽囊,切開插入膽道鏡取石。該法操作簡便,但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微創(chuàng)。該術式的缺點在于:①無法觀察膽囊周圍黏黏情況,適時調整手術策略;②操作過程中易造成出血、膽囊及膽囊床撕裂以及膽漏的發(fā)生;③定位不精確:如遇到膽囊較小,位置較深等情況,B超定位困難,往往需要擴大切口。

    2.2腹腔鏡聯(lián)合膽道鏡腹外保膽取石術 該術式先用腹腔鏡探查膽囊周圍情況,再在膽囊體表投影位置置入Trocar,抓取膽囊用膽道鏡取石。該方法目前最常用,具有以下優(yōu)點:①手術定位準確;②操作簡單、方便易于開展;③并發(fā)癥少;④手術時間短。

    2.3腹腔鏡聯(lián)合膽道鏡腹內保膽取石術 該方法和4孔法或3孔法腹腔鏡LC的空間建立方式基本相似,直接在內鏡下切開膽囊,膽道鏡處理結石。該方法不足之處:①腹腔鏡技術要求較高;② 完全腹腔鏡下操作,手術時間長,出血、膽漏等并發(fā)癥較常見。

    3 目前尚存爭議的問題

    3.1理論依據 膽囊結石成因復雜,機制尚不明確,保膽手術只去除結石,而未去除病因,對此有“治標不治本”之說。尚無證據證明,結石取出后膽囊黏膜組織學改變轉為完全正常。既然保膽是保留有功能的膽囊,目前國內術前判斷膽囊功能的方法不規(guī)范,用于測量膽囊功能的方法有:①B超,應用最為普遍;②ETC 掃描,儀器設備要求高,尚難以普及;③膽囊造影,已廢棄。根據改良三維B 超膽囊功能檢測與判斷標準[14],功能正常的膽囊必須滿足以下條件,缺一不可:“膽囊收縮率(≥ 75%)、膽囊壁厚(≤ 3 mm)。但國內多數(shù)開展保膽手術的醫(yī)院將脂餐后2 h 膽囊收縮≥30%定為功能良好是不準確的。保膽術后也缺乏膽囊功能恢復的完整隨訪依據。

    3.2適應癥和禁忌癥

    3.2.1適應癥 目前國內開展保守手術的醫(yī)院等級參差不齊,有大型三甲醫(yī)院,也有縣級醫(yī)院等基層醫(yī)院。保膽適應癥尚無統(tǒng)一標準。保膽手術復發(fā)率與嚴格手術指征的把握是密不可分的。經查閱國內保膽相關文獻,較為認可等適應癥如下:①膽囊炎癥較輕,無急性炎癥發(fā)作;②膽囊結石≤3枚,直徑

    3.2.2禁忌癥 禁忌癥標準較為統(tǒng)一,如下:①膽囊充滿型結石;②膽囊積液;③膽囊萎縮、磁化膽囊;④膽囊癌;⑤反復發(fā)作并發(fā)膽源性胰腺炎、膽總管結石;⑥合并嚴重心肺功能障礙。以下情況慎行保膽手術:有糖尿病、高脂血癥等代謝綜合癥、膽結石病家族史。

    3.3術后處理的問題

    3.3.1復發(fā)率 這是保膽手術最受關注和質疑的問題。從詢證醫(yī)學的角度來看,微創(chuàng)保膽術是否能大規(guī)模開展應從下面5個方面來評鑒[17]:①可行性;②功效;③效力;④效率;⑤能否成為金標準。功效即療效,包括復發(fā)率、生存率等。關于復發(fā)率的問題國內各家報道不一,差異巨大。劉京山等[18],應用生存分析法統(tǒng)計612例(1992~2006年)用纖維膽道鏡行保膽術患者的復發(fā)率:1、3、5、7、10年的復發(fā)率分別為0.49%、 5.83%、 6.60%、 7.21%、10.11%。結果相對比較可靠。張寶善報道的1520 例(1999~2008年)聯(lián)合14家醫(yī)院內鏡保膽取石術患者,隨訪15年,失訪率為33.68%,術后復發(fā)率為2%~10%[19]。2006年鄒一平等(總醫(yī)院)報道 439 例,術后1年復發(fā)率為 9.57%、3年為27.33%、5年為37.59%、7年復發(fā)率41. 90% 、10 年復發(fā)率43.21%[20-21]。報道 148 例,隨訪6~12 年,統(tǒng)計總復發(fā)率為 36.49%。從國內目前文獻來看,報道的復發(fā)率相差甚遠,難以綜合評價。大多為腹腔鏡聯(lián)合膽道鏡行保膽取石術的回顧性分析,文章水平參差不齊,并且病例納入標準、保膽的適應癥不統(tǒng)一,復發(fā)率計算方法、隨訪制度不規(guī)范。關于內鏡微創(chuàng)保膽復發(fā)率,國內尚無高級別的詢證醫(yī)學證據。

    3.3.2隨訪 查閱相關文獻,目前保膽術后隨訪相當不規(guī)范,存在①隨訪內容單一(結石是否復發(fā)),缺乏膽囊功能、膽囊粘膜、術后生活習慣改變、其他不適等隨訪內容;②術后隨訪時間長短不一,大多數(shù)報道隨訪時間過短,甚至少于6個月也在統(tǒng)計;③資料不齊全;④隨訪率低;⑤隨訪方式及手段各異;⑥統(tǒng)計學方法不合理。

    3.3.3術后預防結石復發(fā) ①改善生活習慣;②藥物治療,目前微創(chuàng)保膽術后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為熊去氧膽酸(UDCA) 及?;切苋パ跄懰幔?TUDCA)。熊去氧膽酸(UDCA) 能增加肝臟膽汁酸的分泌,減少膽固醇的吸收,使其轉換為膽汁酸量增加,降低膽汁膽固醇的含量[22]。但UDCA在人體內需轉換成TUDCA才能發(fā)揮生理效應,轉換率僅10%,所以在臨床上UDCA溶石慢,療效不是非常滿意。而TUDCA本身是參與肝腸循環(huán)的天然活性膽酸之一,具有親水性較強、溶解性較好,能有效吸收入膽汁。據報道[23],對預防保膽術后患者結石的復發(fā)效果TUDCA 優(yōu)于UDCA。預防保膽術后結石復發(fā)TUDCA 優(yōu)于UDCA,尚需更加嚴謹?shù)那罢靶匝芯考癛CT研究來證實。

    4 微創(chuàng)保膽術發(fā)展前景及展望

    21世紀是外科的微創(chuàng)時代,腹腔鏡聯(lián)合膽道鏡微創(chuàng)保膽術順應時代潮流。從第一例膽囊切除術開始,便存在保膽與切膽之爭,延續(xù)有100多年,符合科學發(fā)展的規(guī)律。不管切膽還是保膽,都是對患者病程發(fā)展的不同階段及具體情況所采取的不同治療方案,都應遵循其基本治療原則(最小創(chuàng)傷、最佳策略和最少成本、最大程度解除痛苦)。盡快建立規(guī)范統(tǒng)一的適應癥、禁忌癥以及術前術后流程,開展大規(guī)模長期前瞻性研究,筆者相信,微創(chuàng)保膽術會在膽囊結石的治療標準術式中占有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Stinton L M, Shaffer E A. Epidemiology of gallbladder disease: cholelithiasis and cancer[J]. Gut and liver, 2012,6(2):172.

    [2]Chiang J Y L. Bile acids: regulation of synthesis[J]. Journal of lipid research,2009,50(10): 1955-1966.

    [3]Ahmed M H,Hamad M A,Routh C,et al. Statins as potential treatment for cholesterol gallstones: an attempt to underst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actions[J].Expert opinion on pharmacotherapy,2011,12(17):2673-2681.

    [4]Jiang Z Y,Parini P,Eggertsen G,et al.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LXR偽,ABCG5,ABCG8, and SR-BI in the liver from normolipidemic, nonobese Chinese gallstone patients[J]. Journal of lipid research,2008,49(2):464-472.

    [5]Kuo K K,Shin S J,Chen Z C,et al.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of ABCG5 604Q and ABCG8 D19H polymorphisms with gallstone disease[J]. 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2008,95(8):1005-1011.

    [6]Wang D Q H,Schmitz F,Kopin A S,et al.Targeted disruption of the murine cholecystokinin-1 receptor promotes intestinal cholesterol absorption and susceptibility to cholesterol cholelithiasis[J].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2004,114(4):521.

    [7]Fisher M,Spilias D C,Tong L K. Diarrhoea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cidence and main determinants[J]. ANZ journal of surgery,2008,78(6):482-486.

    [8]Girometti R,Brondani G,Cereser L,et al. 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 spectrum of biliary findings at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J].The British journal of radiology,2010,83(988):351-361.

    [9]Madácsy L,F(xiàn)ejes R,Kurucsai G,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functional biliary pain and dyspeptic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 effect of papillotomy[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WJG,2006,12(42):6850-6856.

    [10]Lau W Y,Lai E C H,Lau S H Y. Management of bile duct injury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a review[J]. ANZ journal of surgery,2010,80(1\2):75-81.

    [11]Chiong C,Cox M R,Eslick G D. Gallstones are associated with colonic adenoma: a meta-analysis[J]. World journal of surgery,2012,36(9):2202-2209.

    [12]Shao T,Yang Y X. Cholecystectomy and the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5,100(8):1813-1820.

    [13]孫誠誼,朱海濤.膽囊功能的新認識[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2,20(33):3181-3185.

    [14]韓天權,乙芳,張圣道.改良的 B 超三維膽囊功能檢測與判斷標準[J].肝膽胰外科雜志, 2013,25(3):229-231.

    [15]姜皓,施維錦.保膽取石術的現(xiàn)狀分析[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4,05(30).

    [16]盧綺萍.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行保留及切除膽囊的爭議與共識[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15,1:018.

    [17]傅賢波.遵循循證醫(yī)學原則發(fā)展我國微創(chuàng)外科[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0,(1):1-2.

    [18]劉京山,李晉忠,趙期康,等.纖維膽道鏡下膽囊切開取石保膽治療膽囊結石612 例隨訪結果分析[J].中華外科雜志,2009,47(4):279-281.

    [19]張寶善,劉京山.內鏡微創(chuàng)保膽取石1520例臨床分析[J].中華普外科手術學雜志(電子版),2009,3(1):39-41.

    [20]鄒一平,蕭蔭祺.保膽取石術有關問題的探討[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09,15(1):1-3.

    篇9

    3、對于用鹽水腌制的咸蛋,煮熟前不宜長期浸泡在腌制罐里,把生咸蛋拿出煮熟并晾干后可以再放回到鹽水里,隨吃隨取,這樣既能保證熟咸蛋長時間放置不變質,也不會讓鴨蛋越放越咸。

    篇10

    1、煮熟的咸鴨蛋能放多長時間與溫度有關,常溫下煮熟的咸鴨蛋要在保鮮袋中放置保存,在10攝氏度下可以保存20天,在20攝氏度環(huán)境下能保存10天,一旦放在冰箱冷藏,溫度在0-2度就可以保存2個月。

    2、如果煮熟的咸鴨蛋切開了,它的保質期會很短,特別是咸味不足的,很快就會變質,放在冰箱也是多能保存4至5天。煮熟的咸鴨蛋原則上是味道越咸保存時間越長,味道越淡保存時間越短。還有一個土方法,將煮熟的咸鴨蛋,放在鹽水里,也能長時間的保存。隨吃隨取,不易變味變質。

    (來源:文章屋網 )

    篇11

    擔保物權制度是商品經濟高度發(fā)展的產物,在保障債權的實現(xiàn),促進資金融通和商品流通等方面有著不可取代的積極作用。擔保物的所有人為了充分地實現(xiàn)擔保物的融資功能,往往希望在最大限度范圍內對擔保物的擔保價值進行利用,因此,在實踐中常常會出現(xiàn)同一標的物上存在數(shù)項擔保物權的情況。此時,應如何確定各擔保物權的行使序位,對各擔保權人的債權實現(xiàn)有著重大影響,我國《擔保法》及相關的司法解釋未對此作出明確的規(guī)定,本文將通過對各擔保物權間不同形態(tài)的沖突及其解決機制的分析,就擔保物權效力沖突及其實現(xiàn)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

    一、擔保物權效力沖突問題概述

    (一)擔保物權效力沖突、擔保物權效力沖突實現(xiàn)的概念

    擔保物權效力沖突指在同一標的物上成立數(shù)項擔保物權且其效力間發(fā)生矛盾的現(xiàn)象,其本質就是多個擔保物權間效力的爭優(yōu)或相斥的關系,又有學者稱之為“擔保物權的競合”、“擔保物權的競存”。

    在數(shù)個擔保物權發(fā)生效力沖突之時,各擔保物權人為實現(xiàn)自己的債權,都希望能優(yōu)先行使自己的權利,如果沒有行之有效的效力排序規(guī)則,數(shù)權利間就必然會產生矛盾,極可能導致各債權人無序地分割標的物,不利于各債權人合法利益的順利實現(xiàn),有悖于民商事法律公平效率原則的精神。擔保物權效力沖突的實現(xiàn)就是一種沖突解決機制,指為化解擔保物權效力沖突、平衡各方利益而設定的各擔保物權人行使權利的規(guī)則,保證債權的公平合理、順暢有序地實現(xiàn),最終充分體現(xiàn)擔保物權作為“商品經濟安全閥”的社會價值。

    (二)擔保物權效力沖突要件

    數(shù)個擔保物權間發(fā)生沖突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1.兩項或以上擔保物權存于同一擔保物之上。只有在同一標的物上存在兩個或以上的擔保物權時,才會發(fā)生數(shù)個擔保物權間產生沖突的情形,存在于不同擔保物上的數(shù)個擔保物權不發(fā)生沖突問題。

    2.存于同一擔保物上的數(shù)個擔保物為合法有效,即各擔保物均為合法有效且其共存為法律所許可。

    3.共存的數(shù)項擔保物權因不同的法律事實而成立且存續(xù)期有交叉。同一個法律事實不可能引起兩個擔保物權的產生,自然不可能發(fā)生沖突,且產生沖突的不同法律事實須構成兩個或以上彼此獨立的擔保法律關系,所擔保的債權須為不同。同時,并存的數(shù)個擔保物權還須在存續(xù)期內發(fā)生交叉,在前一擔保權滅失后再設定新?lián);蛟袃蓚€擔保物權其中一個滅失的情況下,均不存在擔保物權沖突問題。

    4.共存的數(shù)項擔保物權間,須發(fā)生或可能發(fā)生效力上的沖突。如果各擔保物權間不存在效力上的沖突,則不存在如何實現(xiàn)及序位問題,也無須對其進行討論。

    5.有學者認為數(shù)項擔保物權人須為不同人,筆者持不同觀點。因為不同的擔保物權的實現(xiàn)方式不同,效力強弱也不同,哪項權利優(yōu)先行使往往會影響擔保權人最大化地實現(xiàn)其各項擔保權。

    (三)擔保物權效力沖突的分類

    擔保物權初肇于羅馬法,包括信托質、質權、抵押權三種,后為了保護弱者,維護公平正義,還設立了妻之嫁資返還優(yōu)先權和受監(jiān)護人優(yōu)先權,后來發(fā)展成優(yōu)先權。優(yōu)帝時期信托質歸于消滅。現(xiàn)代各國民法大多沿襲了羅馬法的上述規(guī)定,只是個別之處有些許不同,但總結各國的立法實踐來看,擔保物權基本可以歸納為四種:抵押權、質權、留置權和優(yōu)先權。其中前三種為理論界的通論,而對于優(yōu)先權是否屬于擔保物權學術界存在爭議。因此,本文未將優(yōu)先權納入討論范圍。

    根據相沖突的擔保物權是否同種,可將其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同種擔保物權間的沖突,包括數(shù)個抵押權間、數(shù)個質權間及數(shù)個留置權之間的沖突;二是異種擔保物權間的沖突,包括抵押權與質權、抵押權與留置權及質權與留置權。但由于優(yōu)先權有不同于其他擔保物權的特殊性,因此將其單列出來進行論述。

    二、擔保物權效力沖突的比較研究

    (一)同種擔保物權間的效力沖突及其實現(xiàn)

    1.抵押權間的效力沖突的發(fā)生及實現(xiàn)

    為充分發(fā)揮抵押物的擔保效用和融資功能,各國均承認抵押人得以同一財產向兩個以上債權人抵押,由此產生抵押權沖突,并從立法上對抵押權的順位排序問題加以規(guī)定。

    各國對各抵押權的順位排序問題進行了規(guī)定,均以登記作為抵押權的公示方法,但對于登記的效力,則有登記要件主義和登記對抗主義之分。如《瑞士民法典》就采用了登記要件主義,日本民法典則采用了登記對抗主義,我國《擔保法》借鑒了臺灣地區(qū)民法的做法,根據抵押物的性質與種類的不同,規(guī)定了強制登記和自愿登記兩種抵押方式,采用登記要件主義為原則、登記對抗主義為例外的公示方法。因此,抵押權間沖突的類型有三種:已登記的抵押權間的沖突;未登記的抵押權間的沖突;已登記的抵押權與未登記的抵押權間的沖突。

    數(shù)個已登記的抵押權發(fā)生沖突時,無論是登記要件主義國家還是登記對抗主義國家通常都按“先登記原則”和“同時同序原則”來確定抵押權人的受償順序。我國《擔保法》采用了上述兩個原則,規(guī)定“抵押合同以登記生效的,按抵押物登記的先后順序清償;順序相同的, 按債權比例清償”。

    已登記抵押權與未登記抵押權發(fā)生沖突時,依非登記簿的對抗原則,理論上及立法上各國多采用“登記在先原則”,即登記的抵押權優(yōu)先于未登記的抵押權,我國《擔保法》也采用了此原則,規(guī)定“抵押物已登記的先于未登記的受償”。

    數(shù)個未登記的抵押權發(fā)生沖突時,理論上和立法上有“設定在先”和“次序等同”兩種觀點。我國《擔保法》第五十四條也采用此原則,規(guī)定“抵押合自簽定之日起生效的,……,未登記的,按照合同生效時間的先后順序受償,順序相同的,按債權比例清償”。多數(shù)學者反對該原則,認為該原則賦予未經登記的抵押權對抗后位抵押權的效力,有悖于“非經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的“登記對抗主義”精神。最高人民法院隨后出臺的《關于適用〈擔保法〉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第七十六條改采用“次序同等”原則,規(guī)定“同一動產向兩個以上債權人抵押的,當事人未辦理抵押物登記,在實現(xiàn)抵押權時,各抵押權按債權比例受償”。

    2.質權間的效力沖突的發(fā)生及實現(xiàn)

    質權有動產質權、權利質權,因此質權間發(fā)生效力沖突的情況有三種:質權與轉質權間的效力沖突、動產質權間的效力沖突、權利質權間的效力沖突。

    轉質,是指在質權存續(xù)期間,質權人為擔保自己的債務,將質物移交于其債權人而設定的新質權。質權與轉質權間的效力沖突是一種特殊的擔保物權效力沖突,與其他同類擔保物權效力沖突不同的地方在于原質權與轉質權的債務人不是同一人。各國對轉質權的規(guī)定不同,德國、法國及我國均承認轉質權的效力,但對轉質是否須得到原出質人的同意而分為承諾轉質與責任轉質兩種,但不論是承諾轉質還是責任轉質,都認為質權人轉質的行為本身就意味著其放棄了對轉質權的對抗力,故在此種情況下,轉質權的效力當然優(yōu)先于原質權。

    對同一動產之上能否設立兩個以上的質權,各國態(tài)度不同。允許以指示支付的方式設定質權的國家一般采取肯定說,如德國、瑞士、日本等國,并規(guī)定數(shù)質權間存在效力沖突時,依質權設定的時間先后順序受償。我國擔保法規(guī)定質權以質物轉移占有之時成立,但對該占有是否包括間接占有沒有明確規(guī)定,而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中承認了間接占有的方式設定質權。但我國學者對此多持否定態(tài)度,理由有三:一、依指示交付的方式設定質權,不符合質權的特性及擔保機能。質權的優(yōu)勢就在于質權人通過直接占有控制質物對出質人產生心理壓力從而促使債務的積極履行,同時在債務屆期未能履行的情況下可靠地保障債權的實現(xiàn)。如果采取依指示交付的方式設定質權,質權人不直接占有質物,就會導致這一優(yōu)勢的喪失。二、動產物權的的享有與變動以占有為公示,允許以指示交付的方式設定質權違反了物權法的公示公信原則,他人無法從外部特征知曉質權的存在,不能保護質權人與善意第三人的權利。三、允許以指示交付的方式設定動產質權會帶來一系列難以解決的現(xiàn)實問題,如質物占有人擅自就質物出質時,質權人有何救濟措施、如何防止當事人惡意串通虛設質押,以對抗排斥他人的抵押權或其它正當權利的現(xiàn)象、質物保管不善的責任由誰承擔等。筆者也認為從保證質權人利益和維護交易安全的角度出發(fā),應否定以指示交付的方式設定質權。

    同意在同一動產上設立兩個以上質權的國家一般都承認在同一權利質權標的設立兩個以上權利質權。我國擔保法對此亦無明確規(guī)定。筆者認為權利質權與動產質權的標的物及公示方式不同,權利的轉移占有靠登記公示,同一權利可以登記數(shù)次,而同一動產在不承認間接交付的情況下不可能同時為兩人占有,因此,為了充分實現(xiàn)權利質權在現(xiàn)代社會的融資功能,應允許在同一權利上設置兩個或以上的權利質權。

    3.留置權間的效力沖突的發(fā)生及實現(xiàn)

    同一動產上是否可以同時共存數(shù)個留置權,理論界存在爭論,焦點與動產質權間的沖突一樣,即留置權中的占有是否應當包括間接占有。我國擔保法也未對數(shù)個留置權能否共存于同一留置物之上進行明確規(guī)定,給實踐帶來困擾。筆者認為數(shù)個留置權同時存在是可能的,對其加以承認也是符合社會最大利益的,但并非所有相繼發(fā)生的留置權都能同時共存,前一留置權是否因后一留置權的產生而滅失要看前留置權人是否仍對留置物享有支配權。至于數(shù)個共存留置權的效力次序問題,筆者認為,由于留置權的產生往往以留置物價值的增加為前提,后成立的留置權往往是為了在前一個的基礎上增加留置物的價值,且前留置權人將標的物交給后手留置權人也意味著其已認可后手的優(yōu)先地位,因此,應以后發(fā)生的留置權優(yōu)先。

    (二)異種擔保物權間的效力沖突的實現(xiàn)

    1.抵押權與質權間的沖突及其實現(xiàn)

    絕大多數(shù)國家對抵押權與質權能否同存于同一物上未作明確規(guī)定,但在立法解釋或司法實踐上均對此予以承認。我國的《擔保法》未對此作出規(guī)定,但司法解釋就承認抵押權與質權可以同存于同一物上,同時規(guī)定,抵押權優(yōu)于質權,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擔保法〉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第七十九條規(guī)定:“同一財產法定登記的抵押權與質權并存時,抵押權人優(yōu)于質權人受償?!庇捎诘盅簷嗟某闪⑿枰怯?,而質權僅以交付作為成立要件,這一解釋就防止了抵押人與第三人惡意串通,設定虛假質權以逃避實現(xiàn)抵押權損害抵押權人權利的情形。但有學者提出交付的質權與已登記的抵押權均是依法成立的擔保物權,僅因兩者的公示方法存在差別就規(guī)定后者優(yōu)于前者與法理不符。⑥筆者同意后一說法,質物在質權人占有和控制之下,質權人出于保證自己債權實現(xiàn)的目的會盡最大努力保管質物,若規(guī)定抵押權優(yōu)于質權受償不利于質物得到妥善保管,歸根結底就會不利于抵押權及質權的最終實現(xiàn)。另,立法雖然保護了抵押權人的利益,但卻忽視了對質權人的保護,在抵押人與第三人惡意串通設定虛假抵押時,質權人的利益得不到保護,對質權人不公。有學者為解決此難題,提出廢除動產抵押,以動產質權代替動產抵押。但筆者認為此法不妥,抵押與質權在轉移占有方面相異,在動產抵押的情況下,抵押權人不必承擔對抵押物的保管風險,抵押物也可以繼續(xù)在原持有人——抵押人的手中發(fā)揮使用價值,與質權中債務人將質物交給質權人占有使用保管不同,若廢除動產抵押,則不能適應現(xiàn)代經濟生活中不同的需求,不利于擔保物的充分利用,妨礙經濟的發(fā)展。筆者認為,對抵押物的剩余擔保價值再予出質或對質物的剩余價值再予抵押都能充分發(fā)揮物的擔保效用,符合擔保法的立法旨意,因此,對于先抵押后質押或先質押后抵押都應予以承認。在抵押權與質權發(fā)生沖突的情況下,對占有和登記兩種公示方法應一視同仁,按同時同序原則,以成立的先后決定受償順序,同日成立的按比例受償。在抵押權未進行登記之時,則無論成立時間先后,已轉移占有的質權有對抗第三人的效力,應優(yōu)先于抵押權受償。

    2.抵押權與留置權間的沖突及其實現(xiàn)

    抵押權無需交付即可成立,因此其與留置權發(fā)生沖突的情形在實踐中時有發(fā)生,如甲在所有物上設立抵押權后,又將該物送去乙處維修,因不能清償維修費用而發(fā)生留置,此為先抵押后留置;又如,甲將所有物放于乙的倉庫進行保管無法償還保管費后,又將此物作為欠丙債務的抵押物,此為先留置后抵押。由于留置物只能是動產,因此抵押權與留置權間的沖突只存在于動產擔保物上。對于抵押權與留置權間的沖突的實現(xiàn),各國有不同規(guī)定,多數(shù)國家根據“法定擔保物權優(yōu)于意定擔保物權”的原則,無論是先抵押后留置還是先留置后抵押,均規(guī)定留置權優(yōu)先于抵押權。我國在司法解釋中明確規(guī)定:“同一財產抵押權和留置權并存時,留置權人優(yōu)先于抵押權人受償?!币灿袊乙?guī)定在留置權人善意的情況下,留置權才優(yōu)于抵押權,否則就次于后發(fā)生的抵押權。如臺灣的《動產擔保交易法》和美國的《統(tǒng)一商法典》均有類似的規(guī)定。筆者認為,留置權的優(yōu)先地位不須以留置權人的善意為條件。首先,留置權往往是留置權人在正常的生產服務業(yè)務過程中產生的,法律并未規(guī)定留置權人在同意對標的物進行加工、保管或運輸?shù)确涨坝辛x務對標的物上是否有其他權利負擔進行審查,其次,留置權人收取的費用往往少于其附加在留置物上的增值部分,留置權的優(yōu)先行使對抵押權造成的影響極之有限。最后,即使留置權人知道標的物上已設抵押之事,也不影響其接受業(yè)務同意對抵押物進行加工、維修、保管、運輸?shù)确?,否則這不但不利于市場經濟條件下各服務行業(yè)的發(fā)展,也必將導致留置權制度功能逐漸減弱甚至消失。

    抵押權與留置權發(fā)生沖突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留置權人以留置物向第三人設定抵押,此時,有學者認為該抵押行為無效,也有學者認為在第三人為善意的情況下抵押行為有效,抵押權優(yōu)先于留置權。筆者同意前者,留置權人僅就留置物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并不享有留置物的所有權和處分權,此時若承認其有權以留置物設定抵押,必然損害所有人利益。

    3.質權與留置權間的沖突及實現(xiàn)

    只有動產才能同時成為質權和留置權的標的,由于動產質權與留置權均以占有為生效條件,因此,在同一個債務人與數(shù)個債權人間一般不會發(fā)生質權與留置權的沖突。

    參考文獻

    [1]王利明.物權法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1998.

    [2]陳本寒.擔保物權法比較研究[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 2004.

    [3]梁慧星,陳華彬.物權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

    [4]肖厚國,孫鵬.擔保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8.

    [5] [日]田山輝明.物權法[M].

    [6] [德]迪特爾.梅迪庫斯.德國民法總論[M].

    [7]楊紅.法定擔保物權競合的實現(xiàn)[J].教育探索與實踐, 200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