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区在线播放国内精品自产拍,亚洲欧美久久夜夜综合网,亚洲福利国产精品合集在线看,香蕉亚洲一级国产欧美

  •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學術 出書 購物車

    首頁 > 優(yōu)秀范文 > 病房護理論文

    病房護理論文樣例十一篇

    時間:2023-03-21 17:12:57

    序論:速發(fā)表網(wǎng)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jīng)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病房護理論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chuàng)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lián)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病房護理論文

    篇1

    海洛因依賴危害極大,依賴者藥物濫用更為嚴重。由于海洛因依賴者的人格特征和行為模式與正常人有極大的差異性,使自愿戒毒病房難以管理。為此我們針對自愿戒毒者自制力差、易沖動,對有強烈的心理渴求,依從性差等特點,制定了一系列戒毒病房護理管理措施,現(xiàn)介紹如下。

    1護理管理措施

    1.1建立健全各項管理規(guī)章制度。杜絕來源是自愿戒毒病房管理的重點,也是管理的難點,戒毒者一方面想戒除毒癮,一方面又無法忍受強烈渴求的精神煎熬,使他們千方百計、想方設法夾帶,或叫人送入病房,因此我們制定了一系列的規(guī)章制度來約束病人的行為,切斷與外界毒友的聯(lián)系,以保證脫毒治療的順利進行。

    1.1.1簽署知情同意書。對入院戒毒者詳細說明自愿戒毒病員知情同意書的內容、目的,取得自愿戒毒者的認可與合作。主要內容包括:在戒毒期間應遵守病房管理制度,接受封閉式管理;遵醫(yī)囑服藥,不私自服藥,不藏藥;住院期間隨時允許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檢查;嚴禁攜帶、私藏,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立即銷毀,經(jīng)教育不聽勸阻,交公安機關處理;對住院期間傳遞、唆使他人吸食、注射、提供用具、販賣者,交公安輯毒處處理。戒毒期間不準探視接見,不準對外打電話及接電話,不準攜帶水果、煙、飲料、食品等。入院者如能接受以上條款,服從管理者,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后辦理入院手續(xù),否則勸其到公安強制戒毒所,避免患者入院后因違反規(guī)定而造成的矛盾沖突。

    1.1.2入院前的安全檢查。檢查由兩名工作人員進行,仔細檢查自愿戒毒者隨身攜帶的物品,嚴把入院關,防止的夾帶。自愿戒毒者所帶現(xiàn)金及貴重物品全部由工作人員代為保管,建立現(xiàn)金使用帳本,不允許相互轉帳,杜絕自愿戒毒者之間的交易。

    1.1.3嚴格病區(qū)管理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員嚴格遵守病區(qū)管理制度,認真履行各自職責,每周定期對病區(qū)的環(huán)境、物品及病員進行安全檢查,對病房內出現(xiàn)的可疑現(xiàn)象,立即組織工作人員進行檢查,及時發(fā)現(xiàn)安全隱患。

    1.2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1.2.1注重服務意識的轉變。自愿戒毒者屬特殊人群,他們既是違法者又是受害者,既是行為越軌者又是藥物依賴者[1],他們也能切實體會到吸毒的危害,而主動要求戒毒。如果對吸毒者的吸毒經(jīng)過作一個客觀的、全程的、細致的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吸毒者是受害者,并且是年輕的受害者。他們因各種原因誤入歧途,成為“癮君子”。我們不應將吸毒者看成染有陋習的壞人,而應把他們當成病人來看待,以誠懇、寬容、克制的態(tài)度關心他們,不冷淡、不歧視,尊重他們的人格,理解他們的痛苦,從思想情感上接納他們,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人性化濃厚的戒毒環(huán)境。

    1.2.2密切觀察病情。認真觀察病情變化,正確識別戒斷癥狀,發(fā)現(xiàn)異常應及時報告醫(yī)師處置,對病人的討藥行為要認真分析并作好相應處理,必要時使用安慰劑。靜脈穿刺時力求一次成功,贏得病人的信任。

    1.2.3加強營養(yǎng)護理管理。長期吸毒者飲食無規(guī)律,食欲下降,胃口差。為此營養(yǎng)食堂專為戒毒者增開了小灶,滿足不同的需求。特別注重飯菜、營養(yǎng)的合理搭配,并送餐到床邊。對不能正常進食者給予靜脈補液,并指導他們飲用營養(yǎng)豐富的流汁飲食如牛奶、麥片等。

    1.2.4加強健康教育。我們在病區(qū)走廊墻壁上粘貼了各種宣傳板塊,內容有國家的禁毒法律法規(guī)、的危害、如何脫毒、警示語等,形成一種戒毒的氛圍,同時也美化了病區(qū)的環(huán)境。在活動室內建立了健康園地,宣傳戒毒知識,每季度更換一次內容。工作人員經(jīng)常主動與病人聊天、談心,耐心解答他們提出的問題,在閑聊中潛移默化地傳授有關吸毒的危害等知識,強化吸毒對軀體的損害和成功脫毒的事例與成功經(jīng)驗,幫助吸毒者樹立起戒除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療。對出院病人,規(guī)勸他們遠離,回避毒友,每人贈送一張連心卡,以方便病人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同時我們也定期與他們電話聯(lián)系,了解他們的現(xiàn)狀,指導解決病人在康復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2結束語

    一般情況下,戒毒病人均能切實體會到吸毒的危害而主動要求戒毒,但他們對的心理需求太大,常常無法遏制自己的求藥行為[2]。因此理解、寬容的接納,嚴格的管理和人性化的服務,以及良好的誡斷治療是矯正患者的行為、改變吸毒者人生觀的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打開戒毒者主動配合治療局面的一劑良藥。

    篇2

    (1)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監(jiān)測患者各項體征變化;

    (2)使患者保持足夠的休息和活動時間,病情危重的患者保持絕對臥床休息,恢復期可在醫(yī)護人員的指導下進行下床適量運動;

    (3)給予合理的飲食營養(yǎng)搭配,嚴重發(fā)熱或病情非常危重的患者可以食用半流質食物;

    (4)保持病房環(huán)境良好,每天要進行開窗通風2~3次,每次通風時間15~30min,病房的空氣質量進行定期檢測,定期進行消毒;

    (5)呼吸困難患者給予輔助呼吸,護士在輔助呼吸操作時操作一定要規(guī)范;

    (6)呼吸衰竭患者如出現(xiàn)譫妄、煩躁或興奮等情緒時應謹慎使用鎮(zhèn)靜劑類藥物;

    (7)健康教育工作,宣傳呼吸內科疾病的相關知識,詳細講解預防呼吸內科疾病的各種手段,適時指導患者進行適量的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8)心理護理,主動和患者溝通,了解他們的主觀訴求并盡量去解決,隨時關注患者的情緒,及時進行排憂解難。

    1.2觀察組觀察組采用安全文化護理方法,將安全文化融合到呼吸內科病房的日常護理工作中。

    (1)明確服務標準,感悟工作責任。加強護理人員崗前安全教育培訓,樹立安全意識,新護士在入院工作前要先進行培訓,在培訓中了解護理的工作內容、工作流程、工作制度等。建立以人為本的護理思想,提高積極護理的意識形態(tài),護理部管理人員應簽署相關的護理責任書,合理組織,公平評判,持續(xù)改進,實現(xiàn)所制定的護理目標。定期組織醫(yī)護人員學習相關法律,如《護理安全管理》《護理質量標準》《護理應急預案》等,使護士的風險意識及法律意識得到提高,同時針對科室可能存在的護理風險定期組織學習,并進行情景模擬,不斷提升安全防范意識,由“要我安全”轉變?yōu)椤拔乙踩?。加強護理人員的自身素質,提高護士的專業(yè)技能及溝通能力,強化服務意識。護理人員要以醫(yī)學理論為指導,逐漸強化自身的操作技能水平,在護理工作中保持敏銳的洞察力,以及應變能力,同時擁有高度的護理責任感,只有這樣在面對護理問題時才能沉著、有效的進行處理。組織新護士分批的進行規(guī)范培訓,定期進行素質考核,可以指定獎罰制度,考核的結果可以作為護士的個人績效,大大增強了她們的學習興趣與動力,營造一種強烈的職業(yè)安全氛圍。

    (2)洞察一切護理風險,倡導預防為主,風險最小的理念。護理風險就是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任何意外情況。老年患者的反應較遲鈍,因此有時無法通過患者自身的敘述來了解的患者的病癥狀況,這就要求護士長及責任護士應參與危重患者、老年患者、新患者的查房,識別每位患者現(xiàn)存的或潛在的風險并進行評估,提高護理人員的預見能力,熟悉每一位患者的身體狀況及疾病的發(fā)作規(guī)律,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病情情況,并根據(jù)異常及時的進行判斷及給予相應的處理。主要安全文化的護理措施:醫(yī)護人員登記每一位患者家屬的聯(lián)系方式,對于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的患者夜間一定要有家屬進行陪護,使用護欄;患者在外出活動或其他需求需要下床一定要專人進行陪護和攙扶,有防滑措施及警示標識;長期臥床的患者及處于強迫的患者應該使用氣墊床并建立翻身卡,可以協(xié)助翻身并進行定時翻身;對于壓瘡高危患者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出現(xiàn)皮膚破損情況要先進行評估再進行處理;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安全用藥宣傳,確保患者的用藥安全;對咳痰、乏力及咯血的患者及時準備吸痰用物:組織護理人員定期學習危重患者病情觀察及護理要點,嚴格遵守交接班原則,仔細進行病房巡視,全面觀察病情,并將安全防范體現(xiàn)在護理文書上。

    (3)加強護理質量控制,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整改??苾瘸闪⒆o理質量監(jiān)督小組,隨機對病房進行護理檢查,了解病房的護理工作進展,發(fā)現(xiàn)護理問題并給予正確的處理和糾正。每周對存在的護理缺陷進行原因分析總結,制定有效的改進措施,并檢查整改效果。每月開展討論會,對于護理工作中所凸顯的問題進行集中處理解決,提高護理質量,強化服務意識,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

    1.3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經(jīng)不同護理方式,觀察組護患糾紛發(fā)生率為8.33%,患者及家屬對于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97.62%;對照組護患糾紛發(fā)生率為19.05%,患者及家屬對于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77.38%,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討論

    篇3

    將地震傷員與普通擇期手術患者分開,相對集中的安置于病區(qū)的兩端。將地震傷員安置在近護士站的病房,日間患者安置在距離日間患者接待室較近的病房。

    1.2人力分配

    為保證地震傷員的專科觀察和護理質量,眼科護理人員的基礎上增配腦外科護士5名。組織眼科護士利用床旁查房和病案討論等形式學習腦外傷患者的相關臨床表現(xiàn)和治療,通過書本學習和與腦外科護士的臨床經(jīng)驗交流,學習腦外傷患者的觀察和護理要點。將護理人員分為2個護理組分別為眼科患者和地震傷員進行護理服務。各設1名高年資護士為組長,負責各組的護理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指導與質量把關。眼科護理組(1名護士)分管≤8名患者,地震傷員護理組(1名護士和1名實習護士/進修護士)分管≤7名患者。同時,護士長排班應保證每個班次均有眼科和腦外科護士在班,注意護士高低年資和能力的搭配,保證護士足夠的休息,避免疲勞工作。

    1.3醫(yī)護配合

    責任護士每日參加醫(yī)生的早晚查房,及時掌握患者病情并制定護理計劃,并配合醫(yī)生完成相關治療。護士及時將患者的病情變化匯報醫(yī)生,避免醫(yī)生遺漏患者病情,促進患者恢復。如在鼓勵1例進入康復期3歲男患兒下地走路時發(fā)現(xiàn)其走路姿勢異常,通知醫(yī)生經(jīng)X線放射檢查后發(fā)現(xiàn)有左側股骨骨折,及時給與石膏固定;在為1例老年男性患者治療時,發(fā)現(xiàn)其左耳聽力喪失,詢問病史得知地震前聽力正常,地震受傷時左耳有出血,報告醫(yī)生進一步檢察提示:左側鼓膜穿孔,予抗生素滴耳液抗炎治療并觀察。

    1.4病情處置及護理

    ①嚴密觀察病情。地震傷員護理組分管5~7例患者實施全面整體責任制護理,保持患者的清潔、病房環(huán)境的整潔,保證護理及治療的質量。嚴密觀察病情,避免患者情況遺漏。

    ②壓瘡護理。高度重視患者壓瘡的護理,使用Braden量表對每例高危壓瘡患者進行壓瘡評估,其中壓瘡評分≤14分患者為壓瘡高?;颊撸扇♂槍π缘淖o理措施。在其床尾設置翻身牌,護士每2小時為其翻身1次,護士執(zhí)行后需在翻身記錄單上寫明翻身時間并簽名。對高危患者每周進行至少1次再評估。

    ③醫(yī)院感染防控。嚴格無菌操作。做好手衛(wèi)生,每個床旁備快速手消毒液,醫(yī)護人員接觸患者及其環(huán)境后進行手消毒;每個治療車上配備銳器盒,以方便護士治療時銳器的處置,避免銳器的分揀和傳遞,有效預防針刺傷;在收治患者前后使用空氣消毒機和移動式床旁消毒機對病房空氣和病床單元進行消毒,病床、床旁柜、床旁椅用5000mg/L的含氯溶液擦拭消毒。

    ④心理護理。與心理衛(wèi)生中心聯(lián)合對地震傷員進行心理評估及疏導。因地震災害具有突發(fā)性、危險性、恐懼性,及身邊親人或朋友突然的受傷或離去,可使部分經(jīng)歷者發(fā)生受傷后應激障礙。支持性心理護理是鼓勵患者改變憂郁悲觀情緒的重要措施之一。為患者建立社會支持系統(tǒng),鼓勵其與家人、朋友或其他幸存者在一起,盡力讓其回到“該做什么就做什么”的狀態(tài),給予希望和傳遞樂觀精神,鼓勵其積極參與各種體育活動,用心做事去淡忘回憶,并適當?shù)貙⑶榫w發(fā)泄出來。護士經(jīng)常接觸患者,可通過主動地、有耐心地與患者交流、談心,了解關心患者受傷情景、家庭成員近況,感知患者心理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導患者,給予其心理護理,以增強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⑤飲食護理和健康宣教。對危重患者加強體外營養(yǎng)支持,如靜脈輸注胃腸外營養(yǎng)液。對恢復期患者囑其加強營養(yǎng),鼓勵進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纖維飲食,以促進恢復。

    ⑥護士針對壓瘡高危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保證營養(yǎng)的攝入,指導并協(xié)助翻身;按摩受壓部位,如指導頸椎牽引患者按摩枕骨粗??;保持皮膚清潔、干燥,為大小便失禁患者使用橡膠單、中單,并加蓋一次性尿墊,囑照護人員在患者便后及時清潔皮膚。

    1.5充分的后勤保障

    醫(yī)院建立地震物資后勤保障綠色通道流程,在后勤保障部的協(xié)助下抗震救災各項物資按迅速到位;患者的生活物資、膳食等問題,由工會、膳食科等多部門聯(lián)合解決;病房提前準備腦外傷患者治療和護理所需相關物資,如床旁心電監(jiān)護儀、霧化器、濕化瓶、烤燈、換藥需要的敷料和拆線剪、一次性尿墊、靜脈治療所需的留置針和各類500mL靜脈注射液體等。

    2結果

    眼科共收治日間患者233例,完成手術232臺次,無不良事件發(fā)生。收治地震腦外科傷員21例,其中16例康復出院,2例因病情平穩(wěn)轉入下級醫(yī)院繼續(xù)治療,3例因需康復治療轉入康復科繼續(xù)治療;無院內壓瘡、跌倒/墜床、院內感染等意外事件發(fā)生;收到表揚信1封。于患者出院后1個月進行電話隨訪,患者康復情況均良好。

    3討論

    地震是突發(fā)的應急事件。大量傷員涌入醫(yī)院時,醫(yī)院會緊急增設地震臨時病房,根據(jù)眼科住院患者短、平、快的特點,病房臨時征用較為快捷。但在短時間內收治大量地震腦外傷患者,要保證患者治療和護理的有效性,對護理管理提出了較高要求。地震腦外傷患者常常具有病情重,復合病、并發(fā)癥多,心理問題復雜等特點。在整個救護過程中,護士分工明確,各司其職,認真落實各項護理措施,保證了危重傷員的基礎護理質量及??谱o理質量,對降低其傷殘率和病死率有重要的意義。

    眼科病房對不同種類患者進行分開安置,使同種類型患者相對集中,即方便護士對地震患者的治療和護理,又方便了對日間患者的收治和宣教,提高了護士工作效率。地震傷患者的病情特點要求護理人員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較好的護患溝通能力。壓瘡的預防是護理質量的重要評價指標,對患者的康復有重要的意義。地震腦外科傷員臥床時間長,其中有脊椎復合傷患者是發(fā)生壓瘡的高危人群。對壓瘡高?;颊呒霸绮扇〈胧掷m(xù)監(jiān)控及護理,可有效地降低壓瘡發(fā)生率。

    篇4

    1.2納入標準(1)年齡<70歲;(2)無明顯相關手術禁忌證;(3)固定家屬住院期間全程陪護;(4)簽署知情同意書。

    1.3排除標準(1)伴意識障礙、心、腎功能重度衰竭等病情危重者;(2)伴有言語障礙、精神、智力障礙等不利于交流者;(3)中斷治療者。1.4護理措施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基礎護理,觀察組采用優(yōu)質護理模式,具體措施如下。

    1.4.1加強業(yè)務學習:組織護士學習相關文件及示范案例,了解優(yōu)質護理模式進展及必要性,明確崗位職責,落實各項護理規(guī)章制度,變被動為主動。每周5下午集中培訓,講解神經(jīng)外科各病種護理特點、疾病相關知識,提高護理人員業(yè)務素養(yǎng)。根據(jù)護理人員不同工作能力及工作年限,分為基礎組、中級組、高級組三個層級,制定不同崗位培訓計劃?;A組以低年資護士構成,以基礎知識培訓為主,扎實業(yè)務能力;中級組以主治護師、高年資護士為主,培訓先進護理技術,提升中堅力量業(yè)務水平;高級組以副主任護師、護士長為主,提升管理理念,了解前沿護理知識,指導下級工作。

    1.4.2轉變護理模式:根據(jù)優(yōu)質護理文件要求制定優(yōu)質護理模式實施方案,轉換護理模式。①變功能制護理為責任制護理:根據(jù)層級設定護理小組,每小組包含高級組1名,中級組2~3名,低級組4名以上,以患者為中心,低級組每名護士負責1例患者,每小組彈性排班,節(jié)假日無休,24h全面負責若干患者護理工作,連續(xù)、全程護理。在責任制護理基礎上進行協(xié)同式護理,使患者及家屬參與到護理工作,②變模板式護理為個性化護理:根據(jù)患者病情、心理、職業(yè)等個體差異及患者需求,制定包含飲食護理、健康宣教、心理護理等在內的個性化護理方案。每周4下午組織患者及家屬進行座談會,著重解決疑難問題,③簡化護理文書,還護士于患者:配合電子病歷系統(tǒng),簡化護理文書項目及書寫量,可以電子化、表格化模式對相關護理文書進行轉換,提高護士在病房工作時間,并配合護理工具齊全的流動護理車,將護理常態(tài)工作在病房進行。

    1.4.3加強績效考核:根據(jù)護理層級、工作難度、患者數(shù)量及滿意度,以“多勞多得、公平公開”為原則進行護理績效考核??冃Э己伺c科室二次獎金分配制度、職稱晉升、評定等掛鉤,每月進行1次,年終再進行總結,對1a內連續(xù)考核優(yōu)秀的護理小組進行獎勵。護理層級根據(jù)績效考核成績及工作資歷進行變動,考核成績不佳者給予降層級處罰,并根據(jù)不足之處加強學習。

    1.5觀察指標對比2組住院期間病房紅燈平均每天呼叫次數(shù)及呼叫情況構成;患者出院時由實習醫(yī)師(非護理工作人員)向患者陪護家屬或患者發(fā)放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護士態(tài)度、護士言行、護士儀容、護理巡視、住院告知、檢查告知、治療告知、需求處理、健康教育、病房環(huán)境進行調查,每項分為非常滿意、較滿意、一般、不滿意、非常不滿意等5個量度,每個量度分別計為2、1、0、1、2分,滿分20~-20分,分數(shù)越高,護理滿意度越高。

    1.6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5.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狓珚±狊)表示,采用狋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犘<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病房紅燈呼叫次數(shù)及呼叫情況構成對比觀察組平均每天紅燈呼叫率較對照組明顯降低,在輸液、病情變化、尋求幫助等構成方面降低明顯,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犘<0.05)。

    2.22組護理滿意度對比對照組發(fā)放問卷105份,回收105份,觀察組發(fā)放問卷130份,回收130份,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17~18分,平均(7.39±3.47)分,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3~19分,平均(14.12±2.93)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狋=16.1175,犘<0.05)。

    3討論

    隨著近年來護患矛盾日益嚴重,護患關系成為重點研究課題之一,也是改善護患矛盾的突破點及關鍵點,而滿足患者需求、提高護理滿意度是改善護患關系的關鍵。優(yōu)質護理模式的優(yōu)點:

    (1)醫(yī)院配合得力:優(yōu)質護理模式為衛(wèi)生部倡導發(fā)起,醫(yī)院各級領導重視、各科室專家配合,政策利于執(zhí)行,配置便于完善,可及時處理患者疑難問題,提高患者滿意度。

    (2)改善護理質量:優(yōu)質護理模式通過小組責任制與個人責任制相結合的辦法,每組各年資護理人員合理搭配,全方位對患者實施護理,熟知患者病情變化,及時對應處理,發(fā)揮“技能好、會溝通”的專業(yè)素質,改善護理質量。

    篇5

    2對護士的人性化管理

    護士是實施人性化護理的主體,直接決定著人性化護理成效。在對患兒實行人性化護理的同時,對護士也應該實行人性化管理。首先護士長關心和體貼護士,積極營造寬松和諧的工作環(huán)境,對護士以公正、公平、待人寬、管理嚴為原則;生活上多一份關心和理解,如為護士申請住房、操辦婚事、給老護士協(xié)調工作、合理分崗;對家庭貧困護士組織援助等。因此多元化關懷緩解了護士的心理壓力,使護士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更加激發(fā)了她們的工作熱情,增強他們的愛崗敬業(yè)情感。其次為護士創(chuàng)造寬松的工作環(huán)境。兒童恢復病房的護士每天面對的是哭鬧的患兒、苦惱的家長,患兒如果治療效果不理想,護士都有可能成為家屬發(fā)泄怨氣的對象。為了減輕護士的壓力,我們應堅持每月召開民主生活會,護士把在工作中的壓力釋放出來或者平時護士間存在誤會或矛盾,也借助民主生活會,使矛盾通過良好的溝通化解。當工作出現(xiàn)差錯時,執(zhí)行懲罰要注意以事論事,對事不對人,懲罰是手段不是目的,最終目標是幫助當事人分析原因,把差錯作為寶貴的經(jīng)歷讓全體護士分享,舉一反三,降低同類事件的發(fā)生機會,讓消極事件發(fā)揮積極作用。明確護理職責及理念,護士是患者的管理者、指導者,護理工作的實施者,護理管理者只有在保證其身心健康的情況下,才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護士長應確立明確的護理職責和護理理念,能夠深入到每個護理人員的心中,使他們有明確的工作方向,用精神力量鼓勵護士。工作制度規(guī)范化合理規(guī)范的工作制度是實行人性化管理的最基本、最先決的條件。規(guī)范的工作制度又是建立在公平、科學、高效、全面的基礎之上。作為管理者要有光明磊落、公正決斷的作風;在制訂制度上,要體現(xiàn)群策群力;在執(zhí)行制度時,要公平、公正;這樣才能樹立人性化管理制度的權威。樹立自覺性、正義感。人際關系和諧化護士每天要面對的是患者的病痛,甚至是死亡,因而,沒有很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是難以支撐的。護士管理者要經(jīng)常教導,以便護士能夠有好的心態(tài)去面對醫(yī)護、護患、護護關系。護理管理者可為他們搭建良好的溝通平臺。解決沖突和緩解壓力,引導其進行換位思考,確保人際關系的和諧。

    3結果

    篇6

    1.1收住對象

    特需病房是隨著改革開放以來應運而生的一個特殊病房,是醫(yī)院為滿足社會生活中的一部分特殊群體病人對醫(yī)療護理較高要求而專設的病房。所收住病人有外賓、海外僑胞、港澳同胞,有外資、合資企業(yè)的白領階層,也不乏有一定經(jīng)濟實力并有特殊要求的病人,相對于國內一般社會階層來說,在總體上,所收住對象有一定的社會地位,較強的經(jīng)濟支付能力,較高的文化層次。

    1.2環(huán)境要求

    病房應有較好的適合病人的生活環(huán)境和條件。如:寬敞、獨立成套、清潔整齊的病房,良好的生活娛樂,通訊聯(lián)絡設施,可隨時提供醫(yī)療監(jiān)護設備、專家的隨訪,并考慮到病人的特殊要求,提供必要的包房和會客室等。

    1.3技術要求

    1.3.1全科性綜合病房

    由于收治病人病種的多樣性,包括血液、腎臟、消化、心血管內科、泌尿、血管、普外科、神經(jīng)內外科、婦產(chǎn)科、小兒科、骨科、眼耳鼻喉科、皮膚科等,醫(yī)療護理涉及多科室,具有綜合性。

    1.3.2全面的高質量的醫(yī)療護理服務

    努力滿足病人和家屬隨時會提出的一些特殊要求,及時提供必要的幫助和健康指導。因為這些特殊群體有選擇治療醫(yī)院的自由,對所患疾病有一定的認識,比較注重個人治療需要的特殊性和保健指導,在醫(yī)院的選擇上注重適合自己疾病治療的醫(yī)療護理質量和特色服務。因此特殊病房的建設只有在醫(yī)療護理服務方面保持優(yōu)良傳統(tǒng),并不斷進取,努力創(chuàng)造新的特色,才能提高信譽,增強競爭力。

    1.4病房應具有較強的人文氛圍病房管理中既要嚴格執(zhí)行醫(yī)療護理,有關外事,干部保健等制度,又應更多地為病人著想,適應他們的需要,為病人的治療創(chuàng)造較為寬松的條件和文化氛圍,如在文化生活、外出活動、病人伙食、來訪接待、家屬陪伴、代辦事宜等方面表現(xiàn)出一定的靈活性和主動性。

    2特殊病房護理特色

    護理服務是病房重要的基礎工作,特需病房更應努力滿足病人對醫(yī)療護理高質量,廣泛多樣的需要,提供最佳護理,在創(chuàng)造護理服務特色上下功夫。

    2.1全科護理

    全科就是護理服務工作除了有一些常規(guī)的、共性的基本內容外、還應有各??萍膊〉囊恍┨厥獾募夹g要求和一定的特色服務。要求護士在業(yè)務技術上下功夫,要嚴格認真貫徹醫(yī)囑,既要踏踏實實地做好常規(guī)護理工作,又要努力對患有不同病種的病人特殊的護理要求落實完成好,增強護理本身應有的實力,使病人對病房的全科護理建立起一種時時在在的信任感。由于特需病房收住對象的特殊性,病種復雜多樣性,且各專科無固定醫(yī)生在病房內,有時患者病情來勢兇險,時間緊迫,著無疑給給護理服務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和一定的難度,但也最能體現(xiàn)護理質量。有一位香港百歲老人,因糖尿病并發(fā)嚴重感染、應激性潰瘍消化道大出血、機體因嚴重失血而致腎功能損害,腦組織缺氧,全身皮膚由于重度失血營養(yǎng)循環(huán)障礙而致褥瘡等,對這位多臟器功能衰竭的高齡病人,全科醫(yī)護人員共同配合搶救,經(jīng)70天治療護理,病人終于康復出院。

    2.2全程護理

    全程就是從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全過程中要盡可能通過

    我們的護理服務讓病人得到身心兩方面優(yōu)質護理,除了做好病人入院、特殊檢查、手術前后護理、心理護理及健康指導外,每位護士對所負責病人身心問題要了如指掌,不放過病人治療過程中病情變化,使病人與病房醫(yī)護人員密切配合,樂于接受治療,增強治療信心。護士應做到任勞任怨,冷靜地對待病人在治療過程中發(fā)生的種種情況,善于觀察進行心理分析,耐心做好相關工作,以情動人,以誠感人。如從病人入院時的接機服務甚至是外籍病員不治而亡的尸體托運回國等系列服務就是全程護理的一個縮影。

    2.3全方位護理

    全方位護理是既要為患者,也要為其家屬;既要在患者治療護理過程中,又要在其非治療過程中;既有涉及院內,也有涉及院外等的各項聯(lián)系服務,都要努力盡可能地為患者及家屬提供方便、指導,及時解除后顧之憂,滿足一定文化需求。由于病人來自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擔任著不同社會角色,對所患疾病有不同的認識,對醫(yī)療、護理水平有不同的需求,文化差別形成了人們在觀念和意識上的區(qū)別,因此我們在護理服務中應注重病人的社會性,注重多元文化在護理服務中的體現(xiàn),以現(xiàn)代先進護理觀和技術為指導,以病人對護理服務的需求為出發(fā)點,充分貫徹整體護理思想,為病人提供多方面、多層次、全方位、高水平的護理,如為患者及家屬提供導醫(yī)、導購、導游、做禮拜、參觀寺廟等信息。

    2.4護理服務藝術

    由于特需病房所收住對象的特殊性,面臨這樣一些經(jīng)濟富裕、社會地位高的群體及面對競爭激烈的醫(yī)療市場,怎樣開展高質量的護理服務?經(jīng)過多年護理服務實踐與研究,形成了“不、情、忍、樂、全、換”六字服務藝術。“不”即不斷提高對病人及家屬說一個不字,想方設法解決所提出的困難和疑問?!扒椤奔凑媲橄鄬?,情義無價,以情動人,以誠感人?!叭獭奔磳^分要求,挑剔的病人,忍讓在先?!皹贰奔辞Х桨儆嬜尣∪说玫綕M意、快樂?!叭奔刺岢旌颉⑷轿?、全過程的服務?!皳Q”以心換心、換位思考,以適應不同層次病人的特殊需求。幾年來,由于護理特色的形成,使病人滿意率100%,病人周轉率快,病人入住率逐年增加,與歷年同期比較:1998年較1997年增加30%,1999年較1998年增加70%,1999年較1997年增加了120%,連年來,特需病房多次獲得市級“三八”紅旗集體、“巾幗文明崗”、衛(wèi)生系統(tǒng)“共青團號”、市“十佳特色班組”等光榮稱號。

    3體會

    篇7

    血源性疾病是指致病因子可以通過血液傳播引起易感者感染的疾病或綜合征。許多致病因子都可以通過血液傳播,血液中潛在的具有傳播性的致病因子有10多種,最為重要的有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艾滋病病毒(HIV)。HBV、HCV和HIV在患者及帶菌者末梢血液中大量存在。所以,血源性疾病的傳播對職業(yè)性接觸血源性疾病的護理人員的危害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1.1乙型肝炎乙型肝炎是護理人員面臨傳播危險性最大的血源性疾病。我國為乙型肝炎高發(fā)區(qū)之一,到目前為止,我國有乙型肝炎病人(HBV)感染者1.2億,基本上占我國總人口9.09%,其中有1/4是慢性乙肝,大約3000萬。不僅給國家和患者帶來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還成為社會主要的傳染源。乙肝的傳播途徑主要是血液和血制品的傳播,慢性感染及病毒攜帶者血液中HBV濃度很高。臨床護理人員感染HBV甚多。此外,日常生活接觸、性接觸及母嬰傳播亦是乙肝傳播的重要方式。

    1.2丙型肝炎人類對丙肝普遍易感,我國丙肝的感染率一般為3%,受血者或接受血制品、血液透析患者和接觸血液的醫(yī)護人員感染率高達50%~60%。近年來輸血引起的丙肝時有發(fā)生,即使是最輕微的血液接觸也可被感染。護理人員在醫(yī)院特定的環(huán)境中,被感染的機會大大增加。且感染后約有半數(shù)病例可形成慢性肝炎。

    1.3艾滋病艾滋病是一種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近年來發(fā)病率逐年上升。自從1985年我國發(fā)現(xiàn)首例艾滋病患者以來,截至2006年12月?lián)袊A防醫(yī)學科學院公布,中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達100萬!確認由患者使護理人員感染的人數(shù)也隨之增加,廣大護理人員面臨職業(yè)感染的危險。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是血液傳播,其次是性傳播和母嬰傳播。但無癥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對護理人員構成更人的威脅,此類感染者沒有自覺癥狀,沒有陽性體征,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但是每一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都是傳播艾滋病的危論文險傳染源。

    2護理人員感染血源性疾病的危險因素

    2.1自我防護意識淡漠我國目前醫(yī)院職工普遍缺乏系統(tǒng)的感染控制知識的教育,相應的對醫(yī)院感染自我防護知識認識不足,是護理人員發(fā)生血液傳播疾病的重要原因。另外,護理技術操作不熟練及操作時沒有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等,都可導致護理人員血源性疾病感染率升高。

    2.2護理人員皮膚黏膜破損皮膚黏膜有破損,天然屏障消失,接觸帶病毒的血液體液即有被感染的危險。據(jù)美國有關報道,接觸過HIV血污的護理人員有4.2%的血清HIV抗體陽性。

    2.3被帶有病毒血液污染的器械損傷護理人員在進行手術配合、注射、穿刺、清洗器械等操作時,均有可能被如刀、剪、針頭等各種銳器所損傷,使病毒直接進入血液而被感染,是血源性疾病傳播的主要原因,給護理人員的健康造成極大威脅。這也是護理人員肝炎患病率高于其他人群的重要原因。

    3護理人員的職業(yè)防護

    護理人員感染血源性疾病多系意外接觸有傳染性的血液所致,而在護理服務與操作中,一些意外事件又難以杜絕,同時無論是致死性或非致死性疾病,都會嚴重威脅護理人員的生命健康。因此,護理人員為降低因職業(yè)關系所致血源性疾病,應采取有效的措施預防其傳播。

    3.1加強護理人員的自我防護意識對護理人員進行常見的血源性傳播疾病知識的培訓,充分認識血源性傳播疾病的危害,了解其傳播途徑及危險因素,引起思想上的高度重視,是護理人員防止血源性疾病傳播的首要措施。另外,護理人員必須要熟練掌握各項技術操作及操作時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降低血源性傳播疾病的發(fā)生。

    3.2樹立全面屏障性隔離和標準預防的觀念這種全面屏障性隔離觀念主要是為保護醫(yī)護人員而提出的,隔離對象是所有患者,強調醫(yī)護人員戴手套,為醫(yī)護人員進行必要的預防接種。標準預防是認為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均具有傳染性,須進行隔離,凡接觸上述物質者均必須采取防護措施,而不論是否具有明顯的血跡污染或是否接觸非完整的皮膚與黏膜[1]。標準預防既防止血源性疾病的傳播,也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傳播;還強調雙向防護,既防止疾病從患者傳至醫(yī)護人員,又防止疾病從醫(yī)護人員傳至患者。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防止血源性疾病傳播的重要手段。

    3.3器械損傷的預防要預防器械損傷的發(fā)生,必須嚴格執(zhí)行各項護理操作程序。對有傳染性污染物消毒、清洗、運送、處理的過程中,應特別小心謹慎,分門別類,避免意外損傷。為患者進行注射和采集血液時,應預防帶血針頭意外刺傷?;颊哂眠^的針頭等銳器必須妥善處理,裝入耐刺收集容器,消毒毀形處理,減少針刺傷的機會。操作者皮膚黏膜破損時更應采取積極防護措施。對HBV、HCV、HIV等陽性患者,要使用一次性醫(yī)療器械或用品,減少二次接觸造成的血源性疾病的傳播,嚴格按照特殊感染管理的要求處理所用物品。

    篇8

    整體護理是功能制護理、責任制護理之后的一種新型的科學管理模式,其特點是按照護理程序的科學工作方法,為病人解決問題,使病人的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工作是以解決病人的健康問題為主,而不是足以“技術操作”為主。護士長在明確護理觀念后及時地轉變了管理思路,按照整體護理的軌跡運作,把以護理工作為中心轉向以病人為中心,以疾病為中心向以病人的生理、心理、社會為中心,在管理措施和檢查方法上也做了相應的改進。

    1合理排班,明確責任護理的工作職責

    根據(jù)內科病房人多,病情重、變化快的特點分4個組,每個組分管7~10張床位,責任組長由學歷較高,素質較好,責任心強,職稱在護師以上的護士擔任,相對固定(3個月內2個月做責任組,1個月參加夜班)的工作職責除完成規(guī)定的治療、護理操作外,需每天對分管病人進行評估,提出護理診斷,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并對存在的問題做出評價。對入院、出院病人做好入院介紹和出院宣教。平時深入病房,對分管病人做好健康宣教、疾病知識宣教及藥物知識宣教,并及時幫助病人解決生理、心理等問題。責任護士在自己分管的病房應簽寫自己的名字,以便病人好找。

    2制定宣教計劃、督促實施

    2.1入院宣教計劃目的是使病人盡快熟悉環(huán)境,適應病人角色,內容包括環(huán)境的介紹,各項規(guī)章制度的介紹及個人衛(wèi)生宣教,并在24h內協(xié)助完成個人衛(wèi)生,包括三短:指、趾甲、須發(fā)短;六潔:口腔、頭發(fā)、手腳、皮膚、會陰、清潔。

    2.2疾病標準宣教計劃對心腦血管等常見病,多發(fā)病如:高血壓心臟病,冠心病,風心病及做心臟介入治療的病人制定出標準的健康宣教計劃,其內容包括疾病的誘發(fā)因素,癥狀發(fā)作的自我評價,藥物治療的作用和副作用,良好的行為習慣等。

    2.3飲食指南包括住院病人的飲食種類及適應范圍,心腦血管病人的飲食綜述,膳食原則等。

    2.4出院指導對今后疾病的康復至關重要,必要時需家屬配合,內容包括藥物的指導,飲食的要求,康復鍛煉及生活中應注意的事項等。

    3改變交班方式

    篇9

    隨著醫(yī)學模式由生物模式轉向生物―社會―心理模式轉變的時候,護理的理念也在改變。近年來,人性化的概念正在深入護理的工作中,以病人為中心的指導思想正深深地滲入護理工作者的心中。自從2003年以來,本院骨科病房根據(jù)人性化護理服務的要求,結合骨科患者的特點,深入開展人性化護理取得良好社會與經(jīng)濟效益?,F(xiàn)將體會總結如下。

    1人性化護理理念的教育

    要進行人性化護理服務,首先要理解人性化服務的理念,只有充分了解了什么是人性化服務,才能在骨科的護理工作中自覺地開展人性化護理。為此,我院特別開設了人文關懷以及人性化護理相關的課程,讓每一個護理人員充分了解護理發(fā)展的趨勢,了解人性化護理服務的理念和要求,為在病房開展人性化護理工作打下理論基礎。同時,還請了專業(yè)禮儀老師進行護理人員的行為和語言培訓,制定詳細的行為規(guī)范標準。

    2人性化護理在骨科病房的體現(xiàn)

    2.1入院時人性化護理骨傷??漆t(yī)院收治的患者多數(shù)有骨折,入院時,患者承受著疼痛的折磨,來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需要時間去適應。有些患者入院后就進行骨牽引或石膏、夾板外固定,這些操作會增加患者的恐懼感。因此,護理人員要主動關心和安慰患者,視患者如親人,做到換位思考,設身為患者利益著想,用親切、熱情的態(tài)度向患者詳細介紹住院環(huán)境、主管醫(yī)生、主管護士,做好定餐等工作,并讓患者了解到主管醫(yī)生有豐富臨床經(jīng)驗,一定能幫助其解除病痛,減輕思想負擔,產(chǎn)生并增強他們對醫(yī)療服務的信任感,安心地接受治療?;颊叱V髟V疼痛,護理人員要主動安慰患者,注意疼痛的性質、部位及進展,患肢腫脹、末端血運、指(趾)活動、感覺情況。耐心地向患者解釋疼痛的原因、規(guī)律性。讓他們心情放松、注意力轉移,增強戰(zhàn)勝疼痛的信心。

    2.2圍手術期的人性化護理

    2.2.1術前護理在手術之前,增強患者的自信心和克服術前的恐懼感是非常必要的。使患者更快更好地掌握健康知識,穩(wěn)定情緒,可以增強對手術治療的信心[1]。因此筆者耐心、細心地向他們介紹將要進行手術的情況,盡量用簡明易懂的語言,讓患者獲得健康知識,同時可以適當運用鎮(zhèn)靜藥物來幫助他們渡過這個時期。主管護士向患者做好術前宣教,解釋術前做好皮膚準備的重要性,術中如何配合醫(yī)生和護士的工作及術后的注意事項。同時在做術前準備時,動作盡量輕柔,避免術前準備工作引起的不適導致患者情緒的變化。

    2.2.2術后護理手術之后,患者麻醉清醒后回到病房,護士要及時到床邊,跟麻醉師做好交班。主動跟患者及其家屬溝通,說明手術已做好了,讓他們知道手術是成功的。了解患者的心理及情緒變化,盡量滿足他們的需要。始終保持微笑,以端莊的儀表,關懷性的語言,熱情、誠懇的態(tài)度,來緩解患者手術帶來的痛苦;通過關心、尊重患者來達到減輕痛楚和增強康復的信心;通過細心的觀察,及時向醫(yī)生反映患者的情況,使用止痛藥物及其他方法來緩解術后疼痛。

    .3人性化護理與功能鍛煉術后的功能鍛煉對骨科患者的康復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通過日常護理課程的授課,讓每一位護士了解到骨科功能鍛煉的重要性以及各種骨折后的功能鍛煉的方法。同時,也要讓患者了解功能鍛煉的必要性。護士要用激勵的語言來鼓勵患者克服疼痛,正確地運用功能鍛煉的方法,來配合醫(yī)生的指導,爭取早日康復。如膝關節(jié)全膝置換術后,膝關節(jié)需要進行屈曲功能鍛煉?;颊哌M行屈曲鍛煉是比較痛苦的,這時候,護士要發(fā)揮其優(yōu)勢,通過日常的溝通及教育,讓患者了解術后進行屈膝鍛煉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鼓勵他們忍受痛苦,配合鍛煉,爭取早日康復。護士要掌握人體機能解剖和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熟練運用生物力學原理,正確選擇和應用運動療法或其他療法。這樣,骨關節(jié)的康復治療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2.4護理人員的人性化語言藝術護士的語言行為是心理護理的重要手段,必須注意到語言的雙向作用。溫柔、親切的笑容,鼓勵和激勵的語言能充分調動患者的積極情緒,減輕其思想負擔,起到配合治療的作用。反之,粗魯、生硬的語言則可對患者產(chǎn)生不良刺激,甚至導致醫(yī)源性疾病的發(fā)生[3]。筆者的做法是: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時,使用禮貌性的語言;當患者遇到疼痛或者缺乏自信時,運用安慰性及鼓勵性的語言;當患者緊張時,采用引導性的語言,使患者放松。避免使用生硬的語調,以免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2.5人性化護理在患者家屬中的運用當患者因骨科疾病住院時,家屬同樣有急切的心情,此時需要對他們進行人性化的疏導。筆者的做法是: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的同時,主管護士及時與患者家屬溝通,進行健康教育指導。如年老的臥床患者,預防三大并發(fā)癥的重要性;術后患者的營養(yǎng)對疾病康復的重要性;骨折患者在骨折早、中、后期中醫(yī)飲食調護;并及時將治療的情況告訴家屬,讓其了解治療的目的。達到家屬支持、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的目的,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3對護理人員的人性化管理

    所謂人性化管理指在管理活動中把實現(xiàn)以人為本的管理作為指導思想,堅持一切從人出發(fā)。以調動和激發(fā)人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為根本手段,達到提高效率和人的不斷發(fā)展的目的[4]。對護理人員實施人性化管理,并不斷深化人性化管理是必要的[5]。護理人員承受較大的壓力,日常工作繁重,患者與社會對護理人員工作的要求不斷提高。因此,我院對廣大護理人員采用理解、激勵、贊賞的方法,充分調動護理人員的積極性;減輕她們的心理壓力,及時發(fā)現(xiàn)她們的情緒變化,盡快幫她們找到心理宣泄的途徑,讓她們輕松地、主動地、更好地為患者服務;研究每一位護理人員的特點,根據(jù)她們各自的優(yōu)勢來安排工作。通過這些人性化的措施,極大地提高護理人員的精神面貌,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人性化護理服務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尊重患者的需要。我院通過開展人性化護理,以病人為中心,調動了護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颊邔ψo理工作的滿意度也有了較大的提高,護理工作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屬的肯定,極大地提高了護理服務質量,增加了我院的經(jīng)濟效益,提升了社會效應,推動了護理工作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艷麗,劉麗珍.骨科圍手術期的健康教育.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05,14(2):31-32.

    2李萍.骨關節(jié)康復護理發(fā)展與臨床缺口.廣州醫(yī)藥,2005,36(5):75-76.

    篇10

    頸椎間盤突出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脊柱病之一。此病多見于20~40歲的青狀年。臨床以從事長期保持固定姿勢的職業(yè)人群多見,如辦公室職員、電腦操作員、會計、打字員、教師、司機、銀行職員、交通警察等。我院采用牽引、針灸、推拿按摩、理療等非手術治療方法,再配合積極有效的康復護理措施,均收到了滿意的療效。

    護理內容如下。

    一、對癥護理

    根據(jù)頸椎間盤突出癥的發(fā)病機理及臨床表現(xiàn),進行有效的治療和護理。

    隨著年齡的增長,頸椎間盤髓核、纖維環(huán)、軟骨板,尤其是髓核,發(fā)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纖維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處突出或脫出椎管內容,壓迫相鄰的組織,護理原則以指導預防保健為主。

    1.1端正坐姿

    經(jīng)常伏案工作的人頸椎病發(fā)病率高,這提示坐姿不良是頸椎病的重要誘因之一。因此端正坐姿是非常重要的預防措施。正確的坐姿應為:保持自然舒適的端坐位,上身挺直,收腹,下頜微收,兩下肢并攏,頭部略微前傾,頭、頸、肩、胸保持正常生理曲線為準。同時還要注意桌與椅的比例適中。

    1.2科學的功能鍛煉

    長時間伏案工作者,應每工作0.5~1h就要進行適當活動。頸部脊柱的解剖結構決定了頸部脊柱具有前屈和后伸、左側屈和右側屈、左側環(huán)轉和右側環(huán)轉的運動功能。根據(jù)頸椎運動功能的特點,我們教會每個病人做前屈后伸、左側屈和右側屈、左側旋轉和右側旋轉、左環(huán)轉和右環(huán)轉、聳肩的十字操和雙臂劃圈等的功能鍛煉。在做的過程中,注意動作輕柔、緩慢、重復的連慣性,運動范圍要達到最大。隨著運動的適應逐漸增加運動的幅度和次數(shù)。這個方法既有利于消除疲勞感,防止勞損,又能起到預防頸椎疾病和促進患者康復的作用。

    1.3補充鈣質

    當血液中的鈣含量達不到生理需要時,鈣會從骨質中解離到血液中以滿足身體的需要。久而久之就會造成骨質中缺鈣,導質頸椎骨的退行性改變。及時補充鈣質,可延緩頸椎的退行性變和骨質疏松的進程。除口服補鈣品外,飲食中要多吃含鈣量高的食品,如牛奶、瘦肉、魚、蝦等。

    1.4遠離香煙

    香煙中的尼古丁可使毛細血管阻斷狹窄,影響血液循環(huán),使頸部血液供應減少:香煙燃燒產(chǎn)生的一氧化碳使椎間盤本來就不足的營養(yǎng)更加缺乏,促進頸椎退變過程加快。所以,遠離香煙也是預防頸椎病重要的一環(huán)。

    1.5防治咽部炎癥

    積極防治咽部急、慢性感染,以免引起頸部肌張力降低,韌帶松弛,從而影響頸椎動力平衡而誘發(fā)頸椎病。

    1.6睡硬床,使用合適的枕頭

    預防頸部生理彎曲的異常改變是預防該病的關鍵。我們指導病人睡硬板床,并選擇使用符合頸椎生理曲度要求的,質地柔軟,透氣性好的,圓柱形的頸椎健康枕。臥床休息時,將枕頭放在頭頸下,這樣可使頸后部的肌肉松弛,頸椎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枕頭形成中間低兩端高的形狀,既可以相對固定頭部,以減少睡眠中頭部的異常活動,同時還可以對頸部起到保暖作用。

    1.7防止外傷

    要謹防頭頸部跌打傷、碰擊傷,特別是急剎車時的“揮鞭損傷”,均易造成頸椎及其周圍組織的損傷,直接或間接引起頸椎病。要注意保護自己,坐車時不要打瞌睡,可適當側身坐在座位上。一旦發(fā)生應及時檢查和徹底治療,以消除頸部慢性勞損的誘因。平時生活和工作中,還應注意頭部擺動的幅度不要過大和負重,手提重物上下樓也不要用力過度,患病期間禁止做某些使頸椎過度的活動,如擦高處的玻璃、仰望高處等,這些都是引起和加重頸椎病的原因。

    1.8注意保暖

    頸部經(jīng)常暴露在外面,容易遭受寒冷的刺激。頸肩部受寒,人會本能地縮頸、聳肩、彎腰,使肌肉收縮以減少熱量的散失。而這種不良姿勢極易致頸椎病的發(fā)生,而且寒冷的刺激引起局部組織血管收縮、缺血和痙攣,使血循環(huán)發(fā)生障礙,這也是頸椎病產(chǎn)生的重要原因。

    1.9自我按摩

    經(jīng)常自我按摩腕骨、外頭、肩中、風池等穴位,并緩緩轉動頭頸部,對預防頸椎病的發(fā)生也有一定的作用。

    二、心理護理

    篇11

    心內科由于它自己的特點,例如,年齡偏大,病情的變化快,死亡率高等等原因,已經(jīng)讓心內科成為了醫(yī)療中的高??剖摇.斎涣?除了這樣一些病情上的因素,還是有一些問題在不斷的提升著心內科病房護理中的風險。

    1.1護理的專業(yè)人員的素質

    在治療過后,最為重要便是恢復。甚至可以說,在成功的手術,沒有有效的護理,那么也會有可能導致病情的嚴重。由此可見,護理對于一個病人的幫助,更何況病情瞬息萬變的心內科呢?由于臨床的護理人員的技術操作的失誤以及責任心的不夠,都有可能為病人帶來不可預估的損失。特別是忽視責任心不強,不按規(guī)章制度進行規(guī)范的查房,在無菌操作的時候不戴口罩,接班交頭接耳等等一些情況,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心內科病房護理的風險。而在另一方面科技的日新月異,帶來的便是醫(yī)療技術手段的不斷變化,這些新技術的應用對于護理人員都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特別是一旦心內科的病人出現(xiàn)情況,一般都是危及性命的,這對與護理人員的專業(yè)素質都是相當高,護理人員需要面對瞬息萬變的病情做出有效的病情分析,幫助救護人員做好緊急搶救。

    1.2護理人員缺乏有效的溝通交流

    在另一個方面來說,護理人員的社會的人際交往能力也會在一定程度上給心內科的病房護理帶來一定的風險。護理人員和病人家屬缺乏有效的溝通,未能及時有效的將病人的詳細的情況傳達給病人家屬,或者是沒有將護理記錄記錄在案,這些都是在出現(xiàn)突況時,都會導致病人家屬出現(xiàn)投訴的現(xiàn)象??梢哉f,最為一名優(yōu)秀的護理人員不僅僅具備一些專業(yè)的護理的知識,同時還具有便是基本的信息傳達能力,能夠有效的將病情告知病人家屬。病房的護理人員在臨床護理中沒有真正的做到“以病人為中心”,對于病人以及病人的家屬采用一種較為冷漠的態(tài)度,在一定程度會影響病人的心情,這些都是有可能會造成醫(yī)患糾紛的。所以,我們要建立良好的服務理念,以病人為中心,提高護理的質量。

    1.3心內科病人的自身的因素

    眾所周知,心內科的病人病情變化較快,并且年齡較大等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病房護理的風險。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律不齊等等這些都是會造成猝死的,可以說,這些猝死的出現(xiàn),對于病房的護理難度有了一定的增大,病房的護理人員需要能夠進行專業(yè)的有效的觀察。同時,心內科病人由于年齡偏大,不適應臥床的生活,都有可能發(fā)生墜床、跌倒等等一些危險情況的發(fā)生。

    1.4其他因素

    病房中的一些我們所顧及不到的原因,都是有可能增加病房護理中的危險的。病房中的光線原因,地面有積水,病床沒有護欄等等這些我們容易忽視的問題,都有可能造成病房護理中的危險,但是這些危險的避免是需要我們各方面的力量的參與,而僅僅依靠病房中的護理如人員明顯是不夠的。我們要積極主動地規(guī)避客觀原因的出現(xiàn),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醫(yī)護環(huán)境。

    2降低心內科病房護理中風險的對策

    2.1定期組織培訓,提高醫(yī)護人員的專業(yè)素質

    病房中護理人員的素質是相當重要的,我們需要的便是積極組織各種活動,有效的提高護理人員各方面的素質。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學習一些先進護理理念以及相應的搶救措施,能夠確保在危險發(fā)生的第一時間,護理人員能夠有效的提供更為專業(yè)的搶救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病情的,對于治療時間起到一定的幫助。同時進行有效的宣傳,幫助各護理人員樹立一種“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將病人放在心上,能夠和病人以及病人家屬進行一種積極有效的溝通,做好病情的傳達。

    2.2規(guī)范規(guī)章制度,加強護理人員的管理制度的落實程度

    在一定程度都會影響到護理的質量以及安全的程度。所以,我們在建立健全制度的基礎上,還要對于護理人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做好有效的監(jiān)督,將這些規(guī)定落到實處。特別是護士長一定做好監(jiān)督管理工作,例如病房的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分級護理的制度等等,對于出現(xiàn)的問題能夠進行有效的指導,避免問題的再次發(fā)生。同時,還可以定期組織一些安全問題的研討大會,讓每一位護理人員能夠及時的反思自己護理過程中的問題,進行有效的改正。

    2.3進行重點保護,加強重點病人的護理

    護士長作為管理人員,對于整個的管理能夠具備一種宏觀調控的能力,江湖里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有效的管理。在危急重患者,手術患者,無人陪護的老年患者等等一些高風險的患者,進行重點保護,加強病人的護理。派遣較為有經(jīng)驗的護理人員,而對于那些新的護理人員,要不斷的進行知識的考核,不定期的檢查,確保病人護理中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