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区在线播放国内精品自产拍,亚洲欧美久久夜夜综合网,亚洲福利国产精品合集在线看,香蕉亚洲一级国产欧美

  •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學術 出書 購物車

    首頁 > 優(yōu)秀范文 > 競買申請書

    競買申請書樣例十一篇

    時間:2023-03-14 15:21:34

    序論:速發(fā)表網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競買申請書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chuàng)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篇1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深圳經濟特區(qū)(以下簡稱特區(qū))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的管理,根據《深圳經濟特區(qū)土地使用權出讓條例》的規(guī)定,制定本規(guī)定。

    第二條  特區(qū)內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適用本規(guī)定。

    第三條  本規(guī)定所稱招標人、拍賣人,是指深圳市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市土地主管部門)。

    本規(guī)定所稱投標人,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的公司、企業(yè)、其他組織和個人。但招標公告或招標邀請書對投標人的范圍有限制規(guī)定的,按規(guī)定辦理;本規(guī)定所稱中標人,是指按本規(guī)定所規(guī)定的程序和條件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投標人。

    本規(guī)定所稱競買人,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的公司、企業(yè)、其他組織和個人。但拍賣公告中對競買人的范圍有限制規(guī)定的,按規(guī)定辦理;本規(guī)定所稱競得人,是指按本規(guī)定所規(guī)定的程序和條件以最高應價取得土地使用權的競買人。

    第四條  本規(guī)定所稱招標、投標,是指招標人為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按本規(guī)定的規(guī)定,由投標人競投土地使用權的行為。

    本規(guī)定所稱拍賣,是指拍賣人為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按本規(guī)定的規(guī)定,以公開競價的方式,將土地使用權出讓給最高應價者的行為。

    第五條  招標人、拍賣人根據深圳市人民政府批準的年度土地供應計劃和市場的需求情況,實施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

    第六條  除按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情形外,下列經營性項目用地應采用招標、拍賣的方式出讓:

    (一)居住用地

    (1)獨棟住宅、別墅用地;

    (2)多層住宅用地;

    (3)中高層住宅用地;

    (4)商業(yè)、住宅混合用地;

    (5)辦公、公寓混合用地。

    (二)商業(yè)用地

    (1)飲食業(yè)用地;

    (2)商業(yè)、辦公混合用地;

    (3)百貨批發(fā)零售用地;

    (4)生活用品批發(fā)零售業(yè)用地;

    (5)生產資料批發(fā)零售業(yè)用地;

    (6)企業(yè)經營的市場用地;

    (7)渡假及娛樂用地。

    (三)加油站用地

    (四)招標人、拍賣人認為適宜采用招標、拍賣方式出讓的其他項目用地。

    招標人、拍賣人對上述項目用地,可根據市場情況采取招標或拍賣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

    第七條  招標、拍賣應當遵守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遵循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八條  中標人或競得人取得土地使用權后,持《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書》(以下簡稱《出讓合同》)和《房地產證》逕向市計劃部門申領《投資許可證》,向招標人、拍賣人申領《房地產開發(fā)資質證書》,向有關部門申辦其他證照。

    第九條  招標、拍賣應成立招標、拍賣委員會。委員會由市土地主管部門、監(jiān)察部門和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組成。委員會主席由市土地主管部門的行政首長或其他主要負責人擔任。

    第十條  中標人或競得人應在簽定《出讓合同》五日內一次性付清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土地開發(fā)和市政配套設施費(以下簡稱中標價或成交價)。

    第十一條  對招標、拍賣出讓的土地,中標人和競得人應嚴格按《出讓合同》的規(guī)定進行建設,不得擅自改變規(guī)劃。市土地主管部門未經市規(guī)劃委員會同意,不得更改《出讓合同》規(guī)定的規(guī)劃要點。

    第二章  招標、投標

    第一節(jié)  招  標

    第十二條  招標可采用公開招標和邀請招標方式。

    公開招標是指符合招標條件的投標人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將標書投入標箱,由招標人對標書進行評審,標價最高者或綜合評分最高者中標的招標方式。

    邀請招標是指招標人向特定投標人發(fā)出招標邀請書,并對被邀請投標人的標書進行評審,標價最高者或綜合評分最高者中標的招標方式。

    第十三條  采用公開招標或者邀請招標,由招標人根據實際情況決定。但采用邀請招標的,被邀請的投標人不得少于三人,并應根據規(guī)劃情況、開發(fā)強度、商業(yè)信譽和資金狀況綜合選擇。

    第十四條  招標委員會由七人組成。其主要職責是:編制招標文件,審定招標最低中標價(以下簡稱底價),確定被邀請投標的對象,審查投標人資格,主持開標、評標和定標工作,確認中標人并發(fā)出中標確認書。

    招標評審采用綜合評標的,應聘請兩名來自社會各界的專家參加招標委員會的評審工作。

    招標委員會履行職責時,以招標人的名義進行。

    第十五條  招標的底價應當保密。招標委員會的委員和參加招標工作的工作人員對底價負有保密的責任。

    全部投標價均低于底價時,招標人應當宣布投標無效。但采用綜合評標的,對優(yōu)秀的規(guī)劃設計方案,經出席開標的委員全體同意的,可以確定中標價。

    第十六條  招標文件包括招標公告、招標邀請書和標書。

    公開招標的招標公告應在投標截止日前三十日在《深圳特區(qū)報》或《深圳商報》登載。招標公告應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一)土地的位置、地塊現狀、面積、使用年期、用途、規(guī)劃設計要求;

    (二)投標人的范圍及資格;

    (三)投標人索取標書的時間、地點及標書工本費;

    (四)投標地點和截止時間;

    (五)給付中標價的方式和數額;

    (六)評標方法;

    (七)開標地點、時間;

    (八)招標人認為需要公告的其他事項。

    邀請招標應在投標截止日前三十日向被邀請投標人發(fā)出招標邀請書。招標邀請書應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一)本條第二款(一)、(四)、(五)、(六)項規(guī)定的內容;

    (二)招標人認為需要增加的其他內容。

    標書格式由招標人編制。

    《出讓合同》的樣式應在提供標書的同時提供給投標人。

    第十七條  招標人更改招標公告或招標邀請書內容的,應在投標截止日七日前作出相應公告。

    第二節(jié)  投  標

    第十八條  投標人投標時應填寫標書,并由法定代表人簽名和加蓋公章后密封。投標人為個人的由投標人簽名。

    投標人應在投標截止日期前將標書投入標箱。投標人的標書應當包括下列附件和履約保證金:

    (一)營業(yè)執(zhí)照副本、法人代表證明書、法人代表的身份證影印件(個人投標的為身份證影印件);

    (二)不低于公告數額的履約保證金。

    本條所稱履約保證金是指自簽訂《出讓合同》之日起五日內有效的,能在招標人指定的銀行即時兌現的銀行支票或匯票。

    按公告規(guī)定可以郵寄標書的,投標人可以掛號郵寄。但須在投標截止日前招標人收到的方為有效標書。

    第十九條  標書投入標箱后,不可撤回。投標人應對標書和有關書面承諾承擔責任并全面履行。

    第二十條  投標人應勘察招標的土地。對土地現狀有異議的,應在投標前提出。標書一經投入標箱的,視為無異議。《出讓合同》簽訂后,視為招標人已交付土地。

    第二十一條  招標人按本規(guī)定第十七條規(guī)定變更招標文件的,投標人可在投標截止日前作出變更修改或者撤銷標書。

    第二十二條  投標的費用,由投標人承擔。

    第三節(jié)  開標和定標

    第二十三條  招標人應按招標公告或招標邀請書規(guī)定的時間、地點開標。定標時,應有招標委員會三分之二的委員通過。

    第二十四條  招標按以下程序進行:

    (一)點算標書;

    (二)開啟標書;

    (三)對標書和標書附件進行審查,對不符規(guī)定的標書宣布無效;

    (四)評標和定標,確定出價最高者或綜合評分最高者為中標人;

    (五)對中標人發(fā)出《中標確認書》;

    (六)中標人應在中標后即時與招標人簽訂《出讓合同》。但由于工作程序的原因,不能即時簽訂的,可延至下一個工作日。

    第二十五條  下列標書為無效標書:

    (一)超過投標時間所投的標書或截止日后所收到的郵寄標書;

    (二)標書或標書附件不齊全或不符合規(guī)定的;

    (三)標書或標書附件字跡不清,無法辨認的;

    (四)投標人不具備資格的;

    (五)委托他人的,委托文件不齊全或不符合規(guī)定的;

    (六)重復投標的。

    對被認定為無效標書的,招標人無須對投標人進行解釋。

    第二十六條  對按本規(guī)定第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宣布投標無效的,招標人應確定再次招標的時間。

    第二十七條  標底被泄露的,招標人應在開標前終止招標。終止招標應當公告或通知投標人。

    第二十八條  在招標過程中,發(fā)生中標人被取消中標資格情形的,招標委員會可重新確定中標人或另行組織招標。

    第三章  拍  賣

    第二十九條  拍賣委員會由五人組成。其主要職責是:編制拍賣文件、審定拍賣最低成交價(以下簡稱保留價)、審查競買人資格、指定拍賣主持人、確認競得人并簽訂《拍賣成交確認書》。

    拍賣委員會履行職責時,以拍賣人的名義進行。

    第三十條  拍賣人在拍賣前可設定保留價。競買人的最高應價未達到保留價時,該應價不發(fā)生效力,主持人應當終止拍賣。

    保留價應當保密。拍賣委員會委員和參加拍賣工作的工作人員對保留價負有保密的責任。

    第三十一條  競買人應勘察拍賣的土地。對土地現狀有異議的,應在申請競投時提出。競買人參加拍賣應價的,視為無異議。《出讓合同》簽訂后,視為拍賣人已交付土地。

    第三十二條  拍賣文件包括拍賣公告和競買申請書

    拍賣公告于拍賣前三十日在《深圳特區(qū)報》、《深圳商報》刊登。拍賣公告應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一)土地的位置、地塊現狀、面積、使用年期、用途、規(guī)劃設計要求;

    (二)競買人的范圍及資格;

    (三)拍賣的地點和時間;

    (四)給付成交價的方式和數額;

    (五)競買人索取競買申請書的時間、地點及工本費;

    (六)參加競買的申請方法和申請的截止時間;

    (七)查詢競買資格的時間和地點;

    (八)拍賣人認為需要公告的其他事項。

    競買申請書由拍賣人編制。

    《出讓合同》的式樣應在提供競買申請書的同時提供給競買人。

    第三十三條  拍賣人更改拍賣公告內容的,應在競買申請截止日七日前作出相應公告。競買人可在拍賣申請截止日前作出變更修改或者撤銷競買申請。

    第三十四條  競買人應在競買申請截止時間前提出競買申請,并提交下列文件和履約保證金:

    (一)競買申請書;

    (二)營業(yè)執(zhí)照副本、法定代表證明書、法人代表身份證影印件(競買人為個人的提供身份證影印件);

    (三)不低于公告數額的履約保證金。

    本條所稱履約保證金是指自簽訂《出讓合同》之日起五日內有效的、能在拍賣人指定的銀行即時兌現的銀行支票或匯票。

    按公告規(guī)定可以郵寄競買申請文件的,競買人可以掛號郵寄。但須在競買申請截止日前拍賣人收到的方為有效申請文件。

    第三十五條  競買人應對競買申請書的承諾承擔責任并全面履行。

    第三十六條  競買的費用由競買人承擔。

    第三十七條  拍賣委員會對競投人提供的申請文件進行審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無效申請:

    (一)申請文件在競買申請截止日后收到的;

    (二)申請文件不齊全或不符合規(guī)定的;

    (三)申請文件字跡不清,無法辨認的;

    (四)申請人不具備資格的;

    (五)委托他人,委托文件不齊全或不符合規(guī)定的。

    被認定為無效申請的,拍賣人無須對競買人進行解釋。

    第三十八條  拍賣人對符合資格的競買人發(fā)給編號的競買標志牌。

    競買標志牌代表競買人的資格。拍賣進行中,在新開價之前,競買人不得撤回已經舉出的競價標志牌。

    第三十九條  拍賣人應在公告的時間、地點進行拍賣。拍賣由拍賣主持人主持,由記錄員對拍賣全過程作筆錄。

    第四十條  拍賣按以下程序進行:

    (一)競買人顯示標志牌,主持人點算競買人;

    (二)主持人簡介土地的位置、面積、用途、使用年期、規(guī)劃要求和其他有關事項;

    (三)主持人宣布起價和第一次應價后叫價遞增的幅度;

    (四)主持人報出起價;

    (五)競買人應價;

    (六)主持人連續(xù)兩次宣布最后應價而沒有再應價的,主持人落槌;

    (七)主持人宣布最后應價者為競得人;

    (八)拍賣人與競得人簽署《拍賣成交確認書》。

    第四十一條  《拍賣成交確認書》應包括下列內容:

    (一)拍賣人、競得人的名稱(姓名)、地址;

    (二)拍賣標的;

    (三)拍賣成交時間、地點;

    (四)競得人對銀行支票、匯票即時支付的承諾;

    (五)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時間、地點;

    (六)違約責任及爭議解決的方式;

    (七)其他需要約定的事項。

    第四十二條  拍賣成交后,競得人應即時與拍賣人簽訂《出讓合同》。但由于工作程序的原因,不能即時簽訂的,可延至下一個工作日。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三條  中標人或競得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視為違約,招標人、拍賣人可取消其中標、競得資格。中標人或競得人須按中標價或成交價的20%向招標人、拍賣人支付違約金。招標人、拍賣人另行出讓的價格低于中標價或成交價的,中標人或競得人須按實際差額支付賠償金。

    (一)中標人或競得人開出的銀行支票或匯票在有效期內不能兌現或不能全部兌現的;

    (二)中標人或競得人不在規(guī)定的時間簽訂《出讓合同》的。

    第四十四條  投標人、競買人提供虛偽文件隱瞞事實的,招標人、拍賣人可取消其投標、競買資格;中標或競得的,取消其中標或競得資格,終止《出讓合同》,撤銷《房地產證》;造成損失的,按本規(guī)定第四十三條的規(guī)定賠償。

    第四十五條  中標人或競得人通過行賄等非法手段中標或競得的,招標人、拍賣人可取消其中標或競得資格,終止《出讓合同》、撤銷《房地產證》。

    第四十六條  對泄露標底、保留價和徇私舞弊的招標、拍賣委員會委員及招標、拍賣工作人員,由行政監(jiān)察部門追究其行政責任,并一律清除出公務員隊伍。情節(jié)嚴重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篇2

    第二條在本縣行政區(qū)內以招標、拍賣或者掛牌方式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招標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出讓人)招標公告,邀請?zhí)囟ɑ蛘卟惶囟ǖ墓?、法人和其他組織參加國有土地使用權投標,根據投標結果確定土地使用者的行為。

    本辦法所稱拍賣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出讓人拍賣公告,由競買人在指定時間、地點進行公開競價,根據出價結果確定土地使用者的行為。

    本辦法所稱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出讓人掛牌公告,按公告規(guī)定的期限將擬出讓宗地的交易條件在指定的土地交易場所掛牌公布,接受競買人的報價申請并更新掛牌價格,根據掛牌期限截止時的出價結果確定土地使用者的行為。

    第三條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縣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活動的組織實施。

    第四條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活動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五條商業(yè)、旅游、娛樂和商品住宅等各類經營性用地,必須通過公開招標、拍賣或掛牌的方式出讓。

    前款規(guī)定以外用途的土地供地計劃公布后,同一宗土地有兩個以上意向用地者的,也應當采用招標、拍賣或掛牌的方式出讓。

    第六條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方案由出讓人會同城市規(guī)劃等部門研究擬定,報縣政府批準后實施。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或掛牌方案申報之前,縣城市規(guī)劃部門應當制定詳細規(guī)劃,提出規(guī)劃條件并附圖。

    第七條出讓人應當根據土地估價結果和政府產業(yè)政策綜合確定標底或者底價。

    確定招標標底,拍賣和掛牌的起叫價、起始價、底價,投標、競買保證金,應當實行集體決策。

    招標標底和拍賣掛牌的底價,在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活動結束之前應當保密。

    第八條招標拍賣掛牌活動結束后,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在10個工作日內將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結果在土地有形市場或者指定的場所、媒介公布;出讓人公布出讓結果,不得向受讓人收取費用。

    第九條中標人或者競得人依照《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約定付清全部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后,應當依法申請辦理土地登記,領取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書。

    第十條中標人或者競得人必須按照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條件開發(fā)、利用土地,不得擅自改變規(guī)劃用途和條件。

    第二章招標

    第十一條土地使用權招標可以采用公開招標或者邀請招標的方式。具體招標方式,由出讓人根據實際情況決定。

    第十二條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當公開招標出讓:

    (一)除獲取較高出讓金外,具有特定的社會、公益建設條件;

    (二)土地用途受嚴格限制。

    對土地使用者有資格限制或有特別要求的,可以對符合條件的用地申請者進行邀請招標。

    第十三條出讓人應當編制招標文件。招標文件應當包括招標公告或者招標邀請書、招標地塊宗地圖、土地使用條件、評標標準和方法、投標格式文書、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草案等內容。

    第十四條公開招標的,出讓人應當于提交投標文件截止時間之前至少30日,在縣級以上主要報刊或者其他媒體招標公告。招標公告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出讓人名稱、地址;

    (二)土地的位置、面積、使用期限、用途、規(guī)劃設計要求;

    (三)投標人的范圍和應當具備的條件;

    (四)投標人索取招標文件及相關資料的時間、地點及工本費;

    (五)履約保證金的交付方式、時間;

    (六)投標地點和提交投標文件截止時間;

    (七)評標標準和方法;

    (八)開標地點、時間;

    (九)出讓人認為需要公告的其他事項。

    第十五條邀請招標的,出讓人應當于提交投標文件截止時間之前至少30日,向3個以上具有招標地塊開發(fā)能力的單位和個人發(fā)招標邀請書。招標邀請書應當包括本辦法第十四條第二款第一、二、五、六、七、八項的內容以及出讓人認為需要載明的其他事項。

    第十六條出讓人應當組織潛在投標人踏勘招標土地現場,并對潛在的投標人提出的異議進行解釋。投標人也可自行踏勘土地現場。投標文件一經按程序送達,視為無異議。

    第十七條投標人應當按照招標文件的要求編制投標文件,并在提交投標文件截止時間前,將投標文件送達投標地點。出讓人收到投標文件后,應當簽收保存,不得開啟。投標人少于3個的,出讓人可以依據本辦法重新組織招標。在提交投標文件截止時間后送達的投標文件,出讓人應當拒收。

    第十八條出讓人對已發(fā)出的招標文件進行修改的,應當在提交投標文件截止時間之前至少15日進行相應公告,并以書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標文件收受人。投標人可以在提交投標文件截止時間前修改或撤回投標文件。

    第十九條投標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

    (一)相互串通投標報價;

    (二)與出讓人串通投標;

    (三)向出讓人或者評標委員會成員行賄;

    (四)以其他方式弄虛作假,騙取中標。

    第二十條開標應當在招標文件確定的提交投標文件截止時間的同一時間公開進行,開標地點應當為招標文件預先確定的地點。

    開標由出讓人主持,通知所有投標人參加。

    開標過程應當記錄并存檔備查。

    第二十一條開標依照按下列程序進行:

    (一)檢查投標文件的密封情況;

    (二)點算投標文件;

    (三)開啟投標文件;

    (四)對投標文件進行審查,對不符合規(guī)定的投標文件宣布無效。

    第二十二條下列投標文件無效:

    (一)招標文件確定的截止時間后提交的;

    (二)投標文件不符合招標文件規(guī)定的;

    (三)重復投標的;

    (四)委托他人投標,委托文件不齊全或者不符合規(guī)定的;

    (五)投標文件字跡不清、無法辨認的。

    第二十三條評標由出讓人組建的評標委員會負責。評標委員會人員由出讓人的代表和有關土地、規(guī)劃、經濟等方面的專業(yè)人員組成,成員為5人以上單數,其中有關專業(yè)人員不得少于成員總數的三分之二。評標委員會成員的名單在中標結果確定前必須保密。

    第二十四條評標委員會應當按照招標文件確定的評標標準和方法,對投標文件進行評審和比較,評標委員會完成評標后,應當向出讓人提出書面評標報告,并推薦合格的中標候選人。

    出讓人根據評標委員會提出的書面評標報告和推薦的候選人確定中標人;出讓人也可以授權評標委員會直接確定中標人。

    評標委員會推薦中標候選人或者直接確定中標人,應當獲得三分之二以上成員通過。

    國家另有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定。

    第二十五條評標委員會經評審,認為所有的投標都不符合招標文件要求的,可以否決所有的投標。

    第二十六條中標人確定后,出讓人應當向中標人發(fā)出中標通知書,并同時將中標結果通知所有投標人。

    中標人交付的履約保證金折抵出讓金;沒有中標的,出讓人應當自招標結束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退還履約保證金,不計利息。

    第二十七條中標人應當在收到中標通知書之日起30日內,按照招標文件規(guī)定與出讓人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并按合同約定支付出讓金。計劃、城市規(guī)劃等部門應當依據簽訂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為中標人辦理基本建設立項、規(guī)劃許可等手續(xù)。

    第三章拍賣

    第二十八條出讓人應當編制拍賣文件。拍賣文件應當包括拍賣公告、拍賣地塊宗地圖、土地使用條件、競買申請書文本、拍賣成交確認書文本、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草案等內容。

    需要競買人具備一定條件的,應當在拍賣文件中事先載明;未事先載明的,出讓人不得以此限制競買人參加土地競買。

    第二十九條出讓人應于拍賣前至少30日在縣級以上主要報刊或者其他媒體拍賣公告。拍賣公告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出讓人的名稱、地址;

    (二)土地的位置、面積、地塊現狀、使用期限、用途、規(guī)劃設計要求;

    (三)競買人的范圍和應當具備的條件;

    (四)拍賣的地點、時間;

    (五)履約保證金的交付時間、方式;

    (六)給付成交價款的方式;

    (七)競買人索取拍賣文件及相關資料的時間、地點及工本費;

    (八)參加競買的申請方法和申請的截止時間;

    (九)出讓人認為需要公告的其他事項。

    第三十條出讓人應當按照拍賣文件的要求,對競買申請人的條件進行審查,并對符合條件的登記編號。

    第三十一條下列競買申請書無效:

    (一)在拍賣文件確定的截止時間后收到的;

    (二)競買申請人的條件不符合拍賣文件規(guī)定的;

    (三)委托他人申請,委托文件不齊全或者不符合規(guī)定的;

    (四)競買申請書字跡不清、無法辨認的。

    第三十二條出讓人應當組織競買申請人踏勘拍賣土地現場,并對申請人提出的異議進行解釋;競買申請人也可自行踏勘土地現場。

    第三十三條出讓人對已發(fā)出的拍賣文件進行必要的修改的,應當在競買申請截止時間之前至少15日進行相應公告,并以書面形式通知所有競買申請人。競買申請人可以在競買申請截止時間前撤回競買申請書。

    第三十四條出讓人應當在拍賣文件確定的時間及地點進行拍賣。拍賣過程應當記錄并存檔備查。

    第三十五條拍賣會依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競買人顯示標志牌,主持人點算競買人;

    (二)主持人介紹拍賣地塊的位置、面積、用途、使用年限、規(guī)劃要求和其他有關事項;

    (三)主持人宣布起叫價和應價規(guī)則以及應價的最低遞增幅度;

    (四)主持人報出起叫價;

    (五)競買人舉牌應價;

    (六)主持人確認該應價后繼續(xù)競價;

    (七)主持人在拍賣中可根據競買人競價情況調整拍賣增價幅度;

    (八)主持人連續(xù)兩次宣布同一應價而沒有再應價的,主持人在第三次報出最后應價的同時落槌表示拍賣成交,宣布該應價者為競得人;

    (九)出讓人與競得人簽訂拍賣成交確認書。

    出讓人對拍賣地塊設有(或沒有)底價的,主持人應當在拍賣前予以聲明。競買人不足三人或者競買人的最高應價未達到底價時,主持人應當終止拍賣。

    第三十六條競得人交付的履約保證金折抵出讓金,其他競買人支付的保證金,出讓人應當自拍賣結束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予以退還,不計利息。

    第三十七條競得人應當在簽訂拍賣成交確認書之日起30日內,按照拍賣文件的規(guī)定與出讓人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并按合同約定支付出讓金。計劃、城市規(guī)劃等部門應當依據簽訂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為競得人辦理基本建設立項、規(guī)劃許可等手續(xù)。

    第四章掛牌

    第三十八條出讓人應當編制掛牌出讓文件。掛牌文件應當包括掛牌出讓公告、掛牌地塊宗地圖、土地使用條件、競買申請書、掛牌成交確認書文本、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草案等內容。

    第三十九條出讓人應當至少在掛牌開始前20日掛牌公告。掛牌公告應當包括下列內容:(一)出讓人的名稱、地址;

    (二)出讓宗地的位置、面積、地塊現狀、使用期限、用途、規(guī)劃設計要求;

    (三)競買人的范圍、資格;

    (四)掛牌的地點、時間、報價方式;

    (五)履約保證金的交付時間、方式;

    (六)索取掛牌文件(競買申請書)的時間、地點及工本費;

    (七)確定競得人的標準和方法;

    (八)其他需要公告的事項。

    第四十條出讓人應當對競買申請人的資格進行審查,并對符合條件的登記編號。

    第四十一條下列競買申請書及報價單無效:

    (一)在掛牌文件確定的截止時間后收到的;

    (二)競買申請人的資格不符合掛牌文件規(guī)定的;

    (三)委托他人申請,委托文件不齊全或者不符合規(guī)定的;

    (四)競買申請書字跡不清、無法辨認的。

    第四十二條出讓人應當組織競買人踏勘掛牌土地現場,并對競買人提出的異議進行解釋。競買人也可自行踏勘土地現場。

    第四十三條出讓人對已發(fā)出的掛牌文件進行必要修改的,應當在開始掛牌前15日進行相應公告。競買申請人可以在競買申請截止時間前撤回競買申請書。

    第四十四條出讓人應當在掛牌文件確定的時間及地點進行掛牌。掛牌過程應當記錄并存檔備查。

    第四十五條掛牌依照以下程序進行:(一)在掛牌公告規(guī)定的掛牌起始日,出讓人將掛牌宗地的位置、面積、地塊現狀、使用期限、用途、規(guī)劃設計要求、起始價、增價規(guī)則及增價幅度等,在掛牌公告規(guī)定的土地交易場所掛牌公布,設有(或沒有)底價的,應予聲明;

    (二)符合條件的競買人填寫報價單報價;

    (三)出讓人確認該報價后,更新顯示掛牌價格;

    (四)出讓人繼續(xù)接受新的報價;

    (五)出讓人在掛牌公告規(guī)定的掛牌截止時間確定競得人。

    第四十六條掛牌時間不得少于10個工作日。掛牌期間可根據競買人競價情況調整增價幅度。

    第四十七條掛牌期限屆滿,按照下列規(guī)定確定是否成交:(一)在掛牌期限內只有一個競買人報價,且報價大于或等于底價,并符合其他條件的,掛牌成交;

    (二)在掛牌期限內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競買人報價的,出價最高者為競得人;報價相同的,先提交報價單者為競得人,但報價低于底價者除外;

    (三)在掛牌期限內無應價者或者競買人的報價均低于底價或均不符合其他條件的,掛牌不成交。

    在掛牌期限截止時仍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競買人要求報價的,出讓人應當對掛牌宗地進行現場競價,出價最高者為競得人。

    第四十八條競得人交付的履約保證金折抵出讓金,其他競買人支付的保證金,出讓人應當自掛牌結束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予以退還,不計利息。

    第四十九條競得人應當在簽訂掛牌成交確認書之日起30日內(小宗土地面積的在7個工作日內),按照掛牌文件的規(guī)定與出讓人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并按合同約定支付出讓金。計劃、城市規(guī)劃等部門應當依據簽訂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為競得人辦理基本建設立項、規(guī)劃許可等手續(xù)。

    第五章法律責任

    第五十條中標人或者競得人未按規(guī)定與出讓人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取消其受讓資格,所交付的履約保證金不予退還。

    篇3

    申請人_______與拍賣有限責任公司擬定于____年____月____日與_____(地點)對(拍賣物的名稱)等___件物品舉行公開拍賣。為使拍賣委托人和競買人均有合法的拍賣、競買資格,拍賣物符合國家法、法規(guī)規(guī)定,拍賣程序合法,特申請貴處對該次拍賣活動進行公證?,F將有關該拍賣活動的各項資料及拍賣方案呈上,請予審查,并請派員臨拍賣現場監(jiān)督指導。

    申請人:__________

    篇4

    1 臨床資料

    患者,男,61歲,因車禍傷及頭部、胸部后意識不清1小時,呼吸困難20分鐘,于2011年7月6日入院。入院時,呈昏迷狀態(tài),呼吸表淺,全身皮膚多處擦傷,右顱頂可見約長3cm頭皮裂傷伴滲血,雙側外耳道見血液流出,雙側瞳孔不等大,左:右≈3mm:5mm,對光反射消失。鼻腔出血。雙側鎖骨、右側肋骨及肩胛骨有骨擦感。右肺呼吸音低。壓眶刺激可見左側肢體活動,雙下肢巴氏征陽性。于7月8日在全麻下行腦內血腫清除+去骨瓣減壓術,術后給予脫水、抗感染等治療。7月24日(術后第16天),發(fā)現患者雙下肢腫脹,皮溫降低,足背動脈波動微弱,行床邊彩超檢查,示雙下肢股總、股深、右側股、右側大隱靜脈血栓形成。采用絕對臥床休息、抬高患肢并制動、抗感染治療等防止血栓脫落引起相關并發(fā)癥。7月29日經右頸內靜脈行下腔靜脈濾器置入術,術后給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療。8月18日患者轉入普通病房。

    2 DVT原因分析

    2.1 血管內皮損傷: 正常血管內膜是血小板聚集的生理屏障,當血管內膜損傷后,內膜下膠原纖維顯露,使血小板附著釋放出組織活酶,激活內外凝血系統,而發(fā)生靜脈血栓形成。血管內膜損傷因素有化學性、機械性、感染性,臨床常見原因是靜脈注射有刺激性的藥物,如高滲液體、某些抗生素等。

    2.2 血液淤滯:正常的靜脈血流對活化的凝血因子起稀釋和清除作用,手術后患者臥床,活動明顯減少,血流緩慢,易使靜脈血液淤滯在髂股靜脈瓣袋及小腿肌肉的靜脈叢內,局部凝血酶聚集,纖維蛋白活性下降,易導致局部血栓形成。

    2.3 血液高凝狀態(tài):手術創(chuàng)傷出血,不僅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統,而且損傷血管內膜,激活血中的XⅡ因子,啟動內源性凝血系統。

    3 護理

    3.1 患肢護理:①全面了解病情,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血栓形成后10~14d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使血栓緊密黏附于靜脈內膜,減輕局部疼痛,促使炎癥反應消退。雙下肢置功能位,用軟枕墊高,高于心臟水平20~30cm,同時膝關節(jié)屈曲15°[2]。這種可使髂股靜脈呈松弛不受壓狀態(tài),有利于靜脈回流,減輕血液淤滯,緩解腫脹疼痛。避免膝下墊枕,以免影響靜脈回流。②密切觀察左下肢皮溫、末梢循環(huán)色澤變化、水腫及足背動脈波動情況,每天測量雙下肢同一部位的周徑,觀察并記錄肢體腫脹程度與肢體疼痛程度的變化,并做好記錄和交接班。③患肢供血障礙,局部壓迫易引起缺血缺氧,要注意保持床單的平整、清潔。及時更換污染的床單,防止壓瘡。護士每天為患者2h翻身一次,翻身時避免拖拉等動作。④注意患肢保暖,室溫在25℃左右,防止室溫過低導致血管痙攣。⑤避免摩擦和用力按摩患肢,禁止實施壓迫性檢查。

    3.2 并發(fā)癥的護理:DVT主要并發(fā)癥是急性肺栓塞、腦栓塞,肺栓塞多發(fā)生在DVT后1~2周,因此給予患者絕對臥床休息,保持大便通暢,嚴禁擠壓、按摩雙下肢,以防血栓脫落發(fā)生肺栓塞。嚴密觀察有無栓子脫落以致出現肺栓塞的表現,如患者突發(fā)胸痛、呼吸困難、咳嗽、咯血、發(fā)紺甚至休克,應考慮肺栓塞發(fā)生。若突發(fā)意識障礙、口角歪斜、口齒不清、流涎提示有腦栓塞的發(fā)生。

    3.3 飲食護理:進低鹽低脂易消化的飲食,以減少血液粘稠度,低鹽可改善血管壁的通透性,減輕組織水腫。保持大便通暢,因血栓形成與乙狀結腸的宿便有關,避免因便秘時負壓增高導致下肢靜脈回流受阻。大便秘結時給予開塞露塞肛或者灌腸。

    3.4 保護靜脈:在護理操作中應盡量避免在患者下肢進行靜脈輸液、輸血等操作。穿刺時應選擇靜脈的小分支,穿刺針頭易細,同時提高穿刺技術,力求一陣見血,避免在同一靜脈反復穿刺。對使用刺激性藥物時,應注意用藥后要用生理鹽水沖管,避免發(fā)生靜脈炎,盡量保護好靜脈。靜脈留置針每3~5天更換一次,持續(xù)靜脈滴注不超過48小時。也可以根據情況給予深靜脈置管進行輸液,可以減少外周靜脈穿刺,并可以監(jiān)測中心靜脈壓,有利于指導補液治療。

    3.5 抗凝及溶栓治療的護理:用藥前了解病人有無出血性疾病,用藥期間監(jiān)測肝、腎功能及凝血功能,保持部分凝血活酶活化時間是對照值的1.5倍為較理想。用藥后觀察有無出血征象,如牙齦出血、鼻腔出血、傷口滲血或血腫,靜脈穿刺處及全身皮膚黏膜有無出血點及瘀斑,痰中是否帶血,每日定時做尿常規(guī)檢查和大便潛血試驗。要特別注意有無頭痛、嘔吐、意識障礙等顱內出血跡象。溶栓后病人不宜過早下床活動,患肢不能過冷或過熱。

    4 小結

    該患者因手術創(chuàng)傷、術后臥床時間長,均增加血栓的發(fā)生率,但有資料顯示,未采用預見性護理措施的患者DVT發(fā)病率為18%,提示早期對患者進行DVT的預見性護理可降低DVT的發(fā)生[3]。通過對該患者的治療和護理,我們體會到護理工作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 趙勇強.易栓研究概況[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7,27(1):49-52.

    篇5

    第三條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四條本辦法所稱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標出讓,是指招標人招標公告,邀請?zhí)囟ɑ虿惶囟ǖ墓?、法人和其他組織參加國有土地使用權投標,根據投標結果確定土地使用者的行為。

    本辦法所稱國有土地使用權拍賣出讓,是指拍賣人拍賣公告,由競買人在指定時間、地點進行公開競價,根據出價結果確定土地使用者的行為。

    本辦法所稱國有土地使用權掛牌出讓,是指掛牌人掛牌公告,按公告規(guī)定的期限將擬出讓宗地的交易條件在指定的土地交易場所掛牌公布,接受競買人的報價申請并更新掛牌價格,根據掛牌期限截止時的出價結果確定土地使用者的行為。

    第五條本辦法所稱招標人、拍賣人、掛牌人是指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統稱出讓人)。市土地收購儲備中心承辦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具體工作。

    本辦法所稱投標人、競買人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的企業(yè)、其他組織和個人。但招標公告、招標邀請書或拍賣公告、掛牌公告對投標人、競買人范圍有限制的,按規(guī)定辦理。本辦法所稱中標人、競得人是指按本辦法所規(guī)定的程序和條件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投標人、競買人。

    第六條商業(yè)、旅游、娛樂、金融、商品住宅等各類經營性用地,一律實行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

    第七條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活動應當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

    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計劃、城市規(guī)劃、建設、房地產等有關部門根據社會發(fā)展計劃、產業(yè)政策、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城市規(guī)劃和土地市場狀況,擬定土地使用權出讓計劃,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及時向社會公開。

    第八條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出讓計劃,會同市土地收購儲備中心、城市規(guī)劃等有關部門共同擬定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地塊的用途、年限、出讓方式、時間和其他條件等方案,依法定程序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市土地收購儲備中心根據批準的出讓方案,做好勘測定界,繪制宗地圖,組織土地資產評估,編制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文件等具體工作。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文件應當包括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公告、投標或者競買須知、宗地圖、土地使用條件、標書或者競買申請書、報價單、成交確認書、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文本。

    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底價(標底)在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活動結束之前應當保密,一旦泄露,應立即停止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后續(xù)工作。

    第九條招標出讓可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公開招標或邀請招標方式。采用邀請招標的,應根據商業(yè)信譽和資金狀況綜合選擇,被邀請的投標人不得少于3人。

    第十條招標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基本程序:

    (一)出讓人于投標截止日前20日招標公告或發(fā)出招標邀請書。招標公告或招標邀請書應當包括:

    (1)出讓人的名稱和地址;

    (2)出讓宗地的位置、現狀、面積、使用年期、用途、規(guī)劃設計要求;

    (3)投標人的資格要求及申請取得投標資格的辦法;

    (4)索取招標文件的時間、地點及方式;

    (5)招標時間、地點、投標期限、投標方式等;

    (6)確定中標人的標準和方法;

    (7)投標保證金;

    (8)其他需要公告的事項。

    出讓人更改招標公告或招標邀請書內容的,應在投標截止日15日前作出相應公告或以書面形式通知被邀請投標人。

    (二)投標人報名并提供資格證明材料。

    (三)出讓人依據招標公告對投標人資格進行審查,其中涉及專業(yè)資質要求的投標人資格應當征求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意見。經審查合格的投標人領取空白標書及有關招標文件,并交付投標保證金。

    (四)出讓人組織投標人勘察招標地塊現場,進行答疑。

    (五)投標人編制標書,并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將標書投入標箱。

    (六)招標人通知各投標人及有關部門人員召開開標會議,當眾啟封、宣讀標書,進行評標。

    評標由出讓人代表、有關專家組成的評標小組進行,其成員人數為5人以上的單數。

    投標人有權查詢開標記錄及附件。

    (七)出讓人根據評標結果確定中標人,出讓人可用以下其中一項條件確定中標人:

    (1)能夠滿足招標文件的實質性要求且價格最高的;

    (2)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招標文件規(guī)定的各項標準,經評標小組綜合評定最優(yōu)者。

    (八)出讓人將中標結果向中標人和未中標人發(fā)出書面通知。

    (九)中標人在接到中標通知書后10日內與出讓人根據招標文件和投標文件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十)中標人應當在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guī)定的期限內付清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依法辦理土地登記及領取土地使用權證書。

    第十一條拍賣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基本程序:

    (一)出讓人在拍賣前20日拍賣公告。拍賣公告內容參照第十條第一項。

    出讓人更改拍賣公告內容的,應在競買申請截止日7日前作出相應的公告。

    (二)競買人報名,并領取競買申請書及有關文件。

    (三)競買人在競買申請截止日前遞交競買申請書,并提交有關資格證明材料。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無效申請:

    (1)申請文件在競買申請截止日之后收到的;

    (2)申請文件不齊全或不符合規(guī)定的;

    (3)申請文件字跡不清或難以辨認的;

    (4)申請人不具備資格的;

    (5)委托他人,委托文件不齊全或不符合規(guī)定的。

    (四)出讓人依據拍賣公告對競買人資格進行審查,其中涉及專業(yè)資質要求的競買人資格應當征求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意見。符合條件的發(fā)給競買資格證書和統一編號的應價牌。競買人交付競買保證金。

    (五)出讓人組織競買人勘察拍賣地塊現場,進行答疑。

    (六)拍賣會在公告的時間、地點按下列程序進行:

    (1)主持人點算競買人;

    (2)主持人介紹拍賣宗地的位置、面積、用途、使用年期、規(guī)劃要求和其他有關事項;

    (3)主持人宣布底價和增價規(guī)則及增價幅度。沒有底價的,應當明確提示;

    (4)主持人報出底價;

    (5)競買人舉牌應價或者報價;

    (6)主持人確認該應價后繼續(xù)競價;

    (7)主持人連續(xù)三次宣布同一應價而沒有再應價的,主持人落槌表示拍賣成交;

    (8)競買人不足三人,或者競買人的最高價未達到底價時,主持人應當終止拍賣;

    (9)主持人宣布最高應價者為競得人;

    (10)出讓人與競得人簽訂《公開成交確認書》。

    (七)競得人應在拍賣成交后當日與出讓人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并交付成交價30%的土地出讓金,余款在30日內付清。

    (八)競得人在規(guī)定期限內依法辦理土地登記,領取土地使用權證書。

    第十二條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基本程序:

    (一)出讓人在掛牌起始日前20日掛牌公告。掛牌公告內容參照第十條第一項。

    出讓人更改掛牌公告內容的,應在掛牌截止日7日前作出相應的公告。

    (二)競買人報名,并提交有關資格證明材料,經審查合乎掛牌公告資格要求的,交付競買保證金;其中涉及專業(yè)資質要求的競買人資格出讓人應當征求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意見。

    (三)在掛牌公告規(guī)定的起始日,出讓人將掛牌宗地的位置、面積、用途、使用年期、規(guī)劃要求、起始價、增價規(guī)則及增價幅度等,在公告規(guī)定的土地交易場所掛牌公布。

    (四)符合條件的競買人填寫報價單報價。

    (五)出讓人確認該報價后,更新顯示掛牌價格。

    (六)競買人繼續(xù)報價。

    (七)出讓人在掛牌公告規(guī)定的掛牌截止時間確定競得人,出讓人與競得人簽訂《公開成交確認書》。

    (八)競得人應在成交當日與出讓人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并交付成交價30%的土地出讓金,余款在30日內付清。

    (九)競得人在規(guī)定期限內依法辦理土地登記,領取土地使用權證書。

    第十三條掛牌時間不得少于10個工作日。掛牌期間可根據競買人競價情況調整增價幅度。

    第十四條掛牌期限屆滿,按照下列規(guī)定確定是否成交:

    (一)在掛牌期限內只有一個競買人報價,且報價高于底價,并符合其他條件的,掛牌成交。

    (二)在掛牌期限內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競買人報價的,出價最高者為競得人;報價相同的,先提交報價單者為競得人。但報價低于底價者除外。

    (三)在掛牌期限內無應價者或者競買人的報價均低于底價或均不符合其他條件的,掛牌不成交。

    第十五條在招標、拍賣、掛牌活動中,若所有投標人、競買人報出的最高價均低于招標、拍賣、掛牌底價或達不到中標條件的,出讓人可以宣布停止該地塊的招標、拍賣、掛牌活動。

    第十六條招標、拍賣、掛牌活動結束后,出讓人應在10個工作日內將出讓結果在原招標、拍賣、掛牌公告的媒介上公布。

    出讓人公布結果,不得向中標人、競得人收取費用。

    第十七條中標人、競得人已交付的投標、競買保證金可抵作土地出讓金。未中標人、未競得人交付的投標、競買保證金,出讓人應在招標拍賣掛牌活動結束后5個工作日內退還。

    第十八條土地招標、拍賣、掛牌成交后,中標人或競得人不按規(guī)定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視為放棄中標或競得,所交付的保證金不予退還。出讓人依法追究中標人、競得人的違約責任。

    第十九條中標人或競得人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后,未按規(guī)定期限交付土地出讓金,經催告在合理期限內仍未交付的,出讓人可依法解除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收回土地使用權,并追究中標人或競得人的違約賠償責任。

    第二十條中標人或競得人已按規(guī)定交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出讓人未按約定提供土地的,中標人或競得人有權依法解除合同。出讓人須返還保證金和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同時按合同約定承擔違約賠償責任。

    第二十一條中標人或競得人以行賄、弄虛作假、串通壓價等非法手段取得土地使用權的,中標或競得結果無效;給出讓人和其他投標人、競買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二條應當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而擅自采用協議方式出讓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二十三條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在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活動中,接受賄賂、泄露秘密、、、的,由有關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篇6

    第三條市財政局(國資委辦)負責國有資產公開轉讓的管理監(jiān)督工作。

    第四條國有資產公開轉讓活動應遵循自愿、等價有償、“公開、公平、公正”的誠實信用原則。

    第五條國有資產公開轉讓的底價按國家有關法律和政策規(guī)定確定。底價必須嚴格保密。

    第六條對實行公開招標、掛牌轉讓形式的,應成立評審小組。評審小組由市財政局(國資委辦)、體改辦、監(jiān)察局、經貿委等部門的有關人員組成。

    第七條以整體或部分國有資產產權為其他企業(yè)、個人作抵押擔保的,在實行公開轉讓時需清償債務,經債權人同意后方可實施。

    第八條本辦法所稱委托人是指行使國有資產所有權的政府授權部門或機構,以及對其他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擁有國有資產產權的單位。被出讓的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本身不得作為委托人。招標人、掛牌人是指實行公開招標、掛牌轉讓成立的評審小組。拍賣人是指依照《拍賣法》設立的從事拍賣活動的企業(yè)法人。拍賣人由評審小組選擇確定。

    本辦法所稱投標人、競買人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包括在中國境內注冊的外商投資企業(yè)等外國投資者),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本辦法所稱競得人、買受人是指按本辦法所規(guī)定的程序和條件取得國有資產產權的投標人、競買人。

    第九條投標人、競買人應了解招標、拍賣或掛牌的國有資產的情況,遵守規(guī)則,依法參與競投或競買。投標人、競買人可以委托人參加國有資產公開招標、拍賣或掛牌轉讓活動。

    第十條通過公開轉讓方式取得國有資產產權的,憑《國有資產轉讓合同書》以及交納的價款憑證,到有關部門辦理產權權屬變更等相關手續(xù)。

    國有資產轉讓合同應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一)轉讓與受讓雙方的名稱與住所;

    (二)轉讓方的國有資產的基本情況;

    (三)轉讓方涉及的職工安置方案;

    (四)轉讓方涉及的債權、債務處理方案;

    (五)轉讓方式、轉讓價格、價款支付時間和方式及付款條件;

    (六)產權分割事項;

    (七)轉讓涉及的有關稅費負擔;

    (八)合同爭議的解決方式;

    (九)合同各方的違約責任;

    (十)合同變更和解除的條件;

    (十一)轉讓和受讓雙方認為必要的其他條款。

    第十一條國有資產公開招標的基本程序

    (一)招標人于投標截止日前20個工作日招標公告。招標公告包括下列內容:

    1、國有資產及占有方(經營方)的基本情況;

    2、投標人的資格條件;

    3、投標人報名地點、截止時間;

    4、給付中標價的方式;

    5、評標方法;

    6、開標時間、地點;

    7、招標人認為需要公告的其他事項。

    招標人更改公告事項的,應在投標截止日7日前作出相應公告。

    (二)投標人報名,并提供資格證明文件。

    (三)招標人對投標人資格進行審查,經審查合格的投標人領取空白標書及有關投標文件,并交付投標保證金。投標保證金以國有資產評估值10%的標準(最低不得少于1萬元人民幣)交付。

    (四)招標人根據需要,可組織投標人進行實地勘察。

    (五)投標人編制標書投入標箱。下列標書為無效標書:

    1、超過投標時間所投的標書;

    2、標書或標書附件不齊全或不符合規(guī)定的;

    3、標書或標書附件字跡不清或難以辨認的;

    4、投標人不具備資格的;

    5、委托他人,因委托文件不齊或不符合規(guī)定的;

    6、重復投標的。

    對被認定為無效標書的,招標人無須對投標人進行解釋。

    (六)招標人通知各投標人及有關部門參加開標會議,當眾啟封,宣讀標書,進行驗標及宣布標底。

    (七)招標人按公告的條件及程序確定中標人,并向中標人或未中標人發(fā)出書面通知。

    (八)中標人與委托人應當自中標通知書發(fā)出之日起30日內簽訂《國有資產轉讓合同書》,并在合同生效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交付全部轉讓款。如數額較大、一次性付清確有困難的,可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但首期付款不得低于全部轉讓款的30%。其他款項在一年內付清,并應提供合法擔保,且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向轉讓方支付延期付款期間利息。

    第十二條國有資產公開拍賣的基本程序

    (一)拍賣人于拍賣正式開始前20個工作日拍賣公告。拍賣公告包括下列內容:

    1、國有資產出賣人(占有方或經營方)的基本情況;

    2、擬公開拍賣的國有資產的基本情況;

    3、競買人的資格條件;

    4、競買人報名地點、截止時間;

    5、競買申請截止日期;

    6、拍賣時間、地點;

    7、拍賣人認為需要公告的其他事項。

    拍賣人更改公告事項的,應在競買申請截止日7日前作出相應公告。

    (二)競買人報名,并領取競買申請書及有關文件材料。

    (三)競買人在競買申請截止日前遞交競買申請書,并提交有關資格證明。國有企業(yè)整體改制的,競買人還需提供企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

    (四)拍賣人對競買人資格進行審查,經審查符合條件的發(fā)給競買人資格證書和統一編號的應價牌。

    (五)競買人與拍賣人簽訂競買承諾書,就國有資產公開轉讓的有關條件作出承諾。

    (六)競買人交付保證金,保證金以國有資產評估價值10%的標準(最低不得少于1萬元人民幣)交付。

    (七)拍賣人負責提供拍賣資產的有關基本情況資料,以備競買人查詢。必要時拍賣人可組織競買人進行實地勘察。

    (八)拍賣人按公告的時間、地點組織拍賣活動;競買人按規(guī)定的時間、地點進場應價競買。

    (九)拍賣主持人按照“應價最高者得”的原則,宣布最終買受人。

    (十)拍賣人與買受人當場簽訂《拍賣成交確認書》。

    (十一)買受人應當在拍賣成交后當日與委托人簽訂《國有資產轉讓合同書》。

    (十二)國有資產轉讓的全部價款,受讓方應按照轉讓合同的約定支付。轉讓價款原則上應一次付清。如金額較大、一次付清確有困難的,可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采取分期付款方式的,首期付款不得低于全部轉讓款的30%,并在合同生效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支付;其他款項應當提供合法的擔保,并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向轉讓方支付延期付款期間利息,付款期限不得超過1年。

    第十三條國有資產公開掛牌轉讓的基本程序

    (一)掛牌人于正式掛牌轉讓日開始前20個工作日掛牌轉讓公告。掛牌轉讓公告應包括下列內容:

    1、掛牌國有資產占有方(經營方)的基本情況;

    2、掛牌國有資產的基本情況;

    3、競買人的資格條件;

    4、競買人報名地點、截止時間;

    5、掛牌轉讓地點、有效期限(不少于7天);

    6、掛牌轉讓起始價、增價規(guī)則和增幅;

    7、掛牌人認為需要公告的其他事項。掛牌人更改公告內容的,應在正式掛牌轉讓起始日7日前作出相應公告。

    (二)競買人報名,填寫競買人登記表,并提交有關資格證明。

    (三)掛牌人對競買人資格進行審查,經審查符合條件的發(fā)給統一印制的報價單。

    (四)競買人與掛牌人簽訂競買承諾書,就國有資產公開轉讓的有關條件作出承諾。

    (五)競買人交付保證金,保證金以國有資產評估價值10%的標準(最低不得少于1萬元人民幣)交付。

    (六)競買人填寫報價單報價。

    (七)掛牌人按照下列原則確定最終買受人:

    1、掛牌轉讓有效期內只有一位競買人報價,且報價高于底價的,掛牌轉讓成交。

    2、掛牌轉讓有效期限內有2位或2位以上競買人報價,且均為轉讓標的占有方(經營方)外部競買人的,報價最高者為最終買受人;報價相同的,先提交報價單的人為最終買受人。

    3、掛牌轉讓有效期限內有2位或2位以上競買人報價,既有轉讓標的占有方(經營方)內部競買人,也有外部競買人的,報價最高者為最終買受人;報價相同的,優(yōu)先考慮內部競買人為最終買受人。

    4、掛牌轉讓有效期限內有2位或2位以上競買人報價,且均為轉讓標的占有方(經營方)內部競買人的,報價最高者為最終買受人;報價相同的,由評審小組在綜合考慮競買人的經營管理能力和個人素質等因素后確定最終買受人。

    (八)買受人應當自掛牌轉讓成交通知書發(fā)出之日起30日內與委托人簽訂《國有資產轉讓合同書》,并在合同生效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交付全部轉讓款。如金額較大、一次付清確有困難的,可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但首期付款不得低于全部轉讓款的30%。其他款項在一年內付清,并應提供合法擔保,且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向轉讓方支付延期付款期間利息。

    (九)掛牌轉讓有效期內無競買人報價,或競買人的報價均低于底價的,掛牌轉讓取消。國有資產公開轉讓可轉為協議轉讓或其他形式轉讓。

    第十四條與招標、拍賣和掛牌有關的工作人員在國有資產公開轉讓活動中,接受賄賂、泄露秘密、、的,當事人承擔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情節(jié)嚴重,構成犯罪的,當事人承擔刑事責任。

    第十五條投標人、競買人以行賄、弄虛作假、串通壓價等非法手段取得國有資產產權的,可取消其買受人資格,終止轉讓合同,收回國有資產產權,沒收其已交付的保證金和定金,并承擔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情節(jié)嚴重構成犯罪的,當事人承擔刑事責任。

    篇7

    中圖分類號 R5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5)34-0036-02

    doi:10.14033/ki.cfmr.2015.34.014

    近年來,隨著我國醫(y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患者的生活質量得以改善。其中,在骨科手術領域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手術被廣泛應用,但是大部分患者術后會出現深靜脈血栓的并發(fā)癥,主要表現為靜脈炎、下肢疼痛及肺栓塞等。目前,這種骨科手術導致的下肢的靜脈血栓越來越備受重視[1]。相關數據顯示,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將高達一半以上。另一方面,不同麻醉方式的選擇也會影響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深靜脈血栓的發(fā)生[2]。本文將選取筆者所在醫(yī)院四年的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為研究對象,闡明全身麻醉和連續(xù)硬膜外麻醉兩種方法在降低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上的有效性、安全性和適用性,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在筆者所在醫(yī)院進行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的患者11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經確診為ASAⅠ~Ⅲ級,男66例,女44例,最小55歲,最大73歲,體重53~75 kg,經彩色多普勒超聲等檢查,肝腎功能和血尿便常規(guī)檢查正常;術前血小板、凝血情況及心電圖正常。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基礎臨床特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1.2 方法

    治療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對照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兩組患者術前12 h需空腹,且近期未用藥。兩組患者需同時建立心率、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和平均動脈壓等檢測體系。治療組需要選擇患者L2~3作為穿刺點,穿刺成功后再將硬膜外導管向頭側置入管3 cm處,同時注入1%利多卡因和0.25%地卡因9~18 ml,術中用0.5%羅哌卡因維持麻醉。對照組依次靜脈注射地西泮0.07~0.09 mg/kg、芬太尼13 μg/kg、維庫溴銨0.12 mg/kg等進行誘導麻醉,等6 min后注射異丙酚2~5 mg/kg,再給予1.0%異氟烷同時間隔給予芬太尼輔助維持麻醉(藥品均由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提供,批次20150527)。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3 h和術后24 h血凝指標變化情況和深靜脈血栓發(fā)生情況,比較兩組患者麻醉時間、術中出血量及手術時間;其中,需要記錄各點采靜脈血行凝血酶原時間(PT)、凝血酶時間(TT)、纖維蛋白原(Fbg)和血小板(PLC)。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治療后兩組患者基本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分別進行全身麻醉和連續(xù)硬膜外麻醉后,治療組患者的纖維蛋白原與血小板含量均明顯低于對照組,但凝血酶時間和凝血酶原時間均長于對照組(P

    2.2 兩組深靜脈血栓發(fā)生情況比較

    治療組患者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為10.5%,顯著低于對照組的49.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手術一般情況比較

    治療組和對照組麻醉時間、術中出血和手術時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

    3 討論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快和人工關節(jié)技術的提高,人們更加關注骨科術后患者的生活質量[3-4],本文就全身麻醉和連續(xù)硬膜外麻醉兩種方式對降低深靜脈血栓的發(fā)生率進行分析,主要有兩點差異:第一全麻能降低下肢的血流量,有助于血栓的發(fā)生,而硬膜外麻醉能擴張血管,與全麻作用相反;第二全麻能使血液黏滯度升高、紅細胞變形降低,則硬膜外麻醉具有相反的作用[5-6]。另一數據顯示,硬膜外麻醉患者的血小板和纖維蛋白原含量均低于全麻患者,而凝血酶原時間和凝血酶時間均較全麻組患者長,表明全麻組患者的凝血情況嚴重,更易發(fā)生深靜脈血栓。雖然藥物治療能夠使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有所下降,但是嚴重疾病、老年患者以及部分大手術等高危人群的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依然很高。因此,需要從形成深靜脈血栓的原因著手,找到合理而安全有效的方法來值得臨床推廣。

    目前,對于血栓形成的初期,炎性細胞、血小板、靜脈內皮細胞等之間的調控及相互作用,造成纖容及抗纖、凝血及抗凝系統失衡,從而使得機體微環(huán)境向有利于血栓形成的發(fā)展機制并未完全明確,尚無比較可靠的深靜脈血栓早期診斷及預測標志物。與深靜脈血栓形成有關的因素有很多,常見的有年齡、肥胖、深靜脈血栓病史、肺疾病、骨折史、水腫、感染等因素[7]。

    在不考慮客觀因素的情況下,連續(xù)硬膜外麻醉用于骨科圍術期具有連續(xù)鎮(zhèn)痛效果好、術中出血量少、肌肉松弛好等優(yōu)點。雖然全身麻醉對全膝置換術后深靜脈血栓的發(fā)生有推動作用,但是在實際臨床上術前常伴有支氣管炎、高血壓、心肺功能弱等的患者機體代償和耐受性差[8]。

    綜上所述,隨著連續(xù)硬膜外麻醉和人工關節(jié)技術的日臻成熟及對骨科中常見的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認識的深入,硬膜外麻醉大大降低了患者深靜脈血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提高了臨床療效,且具有在骨關節(jié)外科領域中巨大潛力。

    參考文獻

    [1]張苗芳.不同麻醉方法對老年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術后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的影響對比[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5,23(1):16-17.

    [2]李云龍,王華,葉慧儀,等.不同麻醉方法對下肢骨關節(jié)手術患者圍術期凝血功能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8):9-10.

    [3]劉達,張譯,張波,等.不同麻醉方式對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術后血液流變學及 DVT 的影響作用[J].中國現代醫(yī)學雜志,2014,24(31):79-82.

    [4]陸文博,楊世忠,邵學泉.全身麻醉與連續(xù)硬膜外麻醉對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圍術期血液保護及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報,2013,10(35):109-111.

    [5]陳虎,曹力.麻醉方式與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及預防[J].實用骨科雜志,2011,17(4):336-339.

    [6]姚杰,孟盡海,王文娟,等.不同麻醉方法對骨科手術患者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影響[J].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35(1):29-31.

    篇8

    各縣、區(qū)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連云港市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辦法》已于2003年4月25日經市十一屆政府第5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印發(fā)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zhí)行。

    二三年五月十三日

    連云港市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辦法

    第一條、為規(guī)范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行為,優(yōu)化土地資源和土地資產配置,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土地使用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和國土資源部《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guī)定》以及《江蘇省土地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的規(guī)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在本市行政區(qū)域內以招標、拍賣或者掛牌方式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招標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市、縣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出讓人)、招標公告,邀請?zhí)囟ɑ蛘卟惶囟ǖ墓?、法人和其他組織參加國有土地使用權投標,根據投標結果確定土地使用者的行為;所稱拍賣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出讓人拍賣公告,由競買人在指定時間、地點進行公開競價,根據出價結果確定土地使用者的行為;所稱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出讓人掛牌公告,按公告規(guī)定的期限將擬出讓宗地的交易條件在指定的土地交易場所掛牌公布,接受競買人的報價申請并更新掛牌價格,根據掛牌期限截止時的出價結果確定土地使用者的行為。

    第三條、招標、拍賣或者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四條、商業(yè)、旅游、娛樂和商品住宅等各類經營性用地和其他具有競投性的項目用地(含政府征用、收回、收購的土地使用權等)、,原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租賃以及土地的聯營合作等交易,實現抵押權涉及的土地使用權轉讓,法院判決需拍賣變現用于償還債務的土地使用權轉讓等,必須以招標、拍賣或者掛牌方式出讓。

    前款規(guī)定以外類型的土地的供地計劃公布后,同一宗地有兩個以上意向用地者的,也應當采用招標、拍賣或者掛牌方式出讓。

    第五條、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或者掛牌出讓活動,應當有計劃地進行。

    市、縣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城市規(guī)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社會經濟發(fā)展計劃、產業(yè)政策、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城市規(guī)劃和土地市場狀況,編制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計劃,報經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及時向社會公布。

    第六條、市、縣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出讓計劃,會同城市規(guī)劃、建設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共同擬定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地塊的用途、年限、出讓方式、時間和其他條件等方案,報經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市、縣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第七條、按照本辦法第四條規(guī)定,應當采取招標、拍賣或者掛牌方式出讓的用地,由出讓人向市、縣人民政府城市規(guī)劃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辦理地塊規(guī)劃設計條件等規(guī)劃手續(xù)。經過市、縣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以招標、拍賣或者掛牌方式確定受讓人后,計劃部門辦理項目立項或備案手續(xù),城市規(guī)劃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城市規(guī)劃要求核發(fā)規(guī)劃有關證件。

    第八條、出讓人應當根據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地塊的情況,編制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文件。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文件應當包括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公告、投標或者競買須知、宗地圖、土地使用條件、標書或者競買申請書、報價單、成交確認書、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文本。

    第九條、出讓人應當至少在投標、拍賣或者掛牌開始日前20日招標、拍賣或者掛牌公告,公布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宗地的基本情況和招標拍賣掛牌的時間、地點。

    第十條、招標拍賣掛牌公告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出讓人的名稱和地址;

    (二)、出讓宗地的位置、現狀、面積、使用年期、用途、規(guī)劃設計條件;

    (三)、投標人、競買人的資格要求及申請取得投標、競買資格的辦法;

    (四)、索取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文件的時間、地點及方式;

    (五)、招標拍賣掛牌時間、地點、投標掛牌期限、投標和競價方式等;

    (六)、確定中標人、競得人的標準和方法;

    (七)、投標、競買保證金;

    (八)、其他需要公告的事項。

    第十一條、市、縣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土地估價結果和政府產業(yè)政策綜合確定標底或者底價。

    確定招標標底,拍賣和掛牌的起叫價、起始價、底價,投標、競買保證金,應當實行集體決策。

    招標標底和拍賣掛牌的底價,在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活動結束之前應當保密。

    第十二條、投標人、競買人應當在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公告規(guī)定的時間內報名。出讓人應當對投標申請人、競買申請人進行資格審查。對符合招標拍賣掛牌公告規(guī)定條件的,應當通知其參加招標拍賣掛牌活動。

    第十三條、市、縣人民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為投標人、競買人查詢擬出讓土地的有關情況提供便利。

    第十四條、投標人或競買人應當勘察投標或競買的土地,對土地現狀有異議的,應當在投標或競買前提出。標書一經投入標箱或競買人參加競買應價的,視為無異議。

    第十五條、投標、開標依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投標人在投標截止時間前將標書投入標箱。招標公告允許郵寄標書的,投標人可以郵寄,但出讓人在投標截止時間前收到的方為有效;

    標書投入標箱后,不可撤回。投標人應當對標書和有關書面承諾承擔責任。

    (二)、出讓人在按照招標公告規(guī)定的時間、地點開標,邀請所有投標人參加。由投標人或者其推選的代表檢查標箱的密封情況,當眾開啟標箱,宣布投標人名稱、投標價格和投標文件的主要內容。投標人少于三人的,出讓人應當依照本辦法重新招標。

    (三)、評標小組進行評標。評標小組由出讓人代表、有關專家組成,成員人數為五人以上的單數。

    評標小組可以要求投標人對投標文件作出必要的澄清或者說明,但是澄清或者說明不得超出投標文件的范圍或者改變投標文件的實質性內容。

    評標小組應當按照招標文件確定的評標標準和方法,對投標文件進行評審。

    (四)、招標人根據評標結果,確定中標人。

    第十六條、對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招標文件中規(guī)定的各項綜合評價標準,或者能夠滿足招標文件的實質性要求且價格最高的投標人,應當確定為中標人。

    第十七條、拍賣會依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主持人點算競買人;

    (二)、主持人介紹拍賣宗地的位置、面積、用途、使用年限、規(guī)劃要求和其他有關事項;

    (三)、主持人宣布起叫價和增價規(guī)則及增價幅度。沒有底價的,應當明確提示;

    (四)、主持人報出起叫價;

    (五)、競買人舉牌應價或者報價;

    (六)、主持人確認該應價后繼續(xù)競價;

    (七)、主持人連續(xù)三次宣布同一應價而沒有再應價的,主持人落槌表示拍賣成交;

    (八)、主持人宣布最高價者為競得人。

    第十八條、競買人不足三人,或者競買人的最高應價未達到底價時,主持人應當終止拍賣。

    拍賣主持人在拍賣中可根據競買人競價情況調整拍賣增價幅度。

    第十九條、掛牌依照以下程序進行:

    (一)、在掛牌公告規(guī)定的掛牌起始日,出讓人將掛牌宗地的位置、面積、用途、使用年期、規(guī)劃要求、起始價、增價規(guī)則及增價幅度等,在掛牌公告規(guī)定的土地交易場所掛牌公布;

    (二)、符合條件的競買人填寫報價單報價;

    (三)、出讓人確認該報價后,更新顯示掛牌價格;

    (四)、出讓人繼續(xù)接受新的報價;

    (五)、出讓人在掛牌公告規(guī)定的掛牌截止時間確定競得人。

    第二十條、掛牌時間不得少于10個工作日。掛牌期間可根據競買人競價情況調整增價幅度。

    第二十一條、掛牌期限屆滿,按照下列規(guī)定確定是否成交:

    (一)、在掛牌期限內只有一個競買人報價,且報價高于底價,并符合其他條件的,掛牌成交;

    (二)、在掛牌期限內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競買人報價的,出價最高者為競得人;報價相同的,先提交報價者為競得人,但報價低于底價者除外;競得人并應同時符合規(guī)定的其他條件;

    (三)、在掛牌期限內無應價者或者競買人的報價均低于底價或均不符合其他條件的,掛牌不成交。

    在掛牌期限截止時仍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競買人要求報價的,出讓人應當對掛牌宗地進行現場競價,出價最高者為競得人。

    第二十二條、以招標、拍賣或者掛牌方式確定中標人、競得人后,出讓人應當與中標人、競得人簽訂成交確認書。

    成交確認書應當包括出讓人和中標人、競得人的名稱、地址,出讓標的,成交時間、地點、價款,以及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時間、地點等內容。

    成交確認書對出讓人和中標人、競得人具有合同效力。簽訂成交確認書后,出讓人改變競得結果,或者中標人、競得人放棄中標宗地、競得宗地的,應當依法承擔責任。

    第二十三條、中標人、競得人應當按照成交確認書約定的時間,與出讓人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中標人、競得人支付的投標、競買保證金,抵作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其他投標人、競買人支付的投標、競買保證金,出讓人必須在招標拍賣掛牌活動結束后5個工作日內予以退還,不計利息。

    第二十四條、招標拍賣掛牌活動結束后,出讓人應當在10個工作日內將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結果在土地有形市場或者指定的場所、媒介公布。

    出讓人公布出讓結果,不得向受讓人收取費用。

    第二十五條、受讓人依照《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約定付清全部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后,應當依法申請辦理土地登記,領取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書。

    第二十六條、應當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而擅自采用協議方式出讓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二十七條、中標人、競得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中標、競得結果無效;造成損失的,中標人、競得人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一)、投標人、競買人提供虛假文件隱瞞事實的;

    (二)、中標人、競得人采取行賄、惡意串通等非法手段中標或者競得的。

    第二十八條、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在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活動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泄露標底和底價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篇9

    本規(guī)定所稱招標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以下簡稱出讓人)招標公告,邀請?zhí)囟ɑ蛘卟惶囟ǖ墓瘛⒎ㄈ撕推渌M織參加國有土地使用權投標,根據投標結果確定土地使用者的行為。

    本規(guī)定所稱拍賣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出讓人拍賣公告,由競買人在指定時間、地點進行公開競價,根據出價結果確定土地使用者的行為。

    本規(guī)定所稱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出讓人掛牌公告,按公告規(guī)定的期限將擬出讓宗地的交易條件在指定的土地交易場所掛牌公布,接受競買人的報價申請并更新掛牌價格,根據掛牌期限截止時的出價結果確定土地使用者的行為。

    第三條招標、拍賣或者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四條商業(yè)、旅游、娛樂和商品住宅等各類經營性用地,必須以招標、拍賣或者掛牌方式出讓。

    前款規(guī)定以外用途的土地的供地計劃公布后,同一宗地有兩個以上意向用地者的,也應當采用招標、拍賣或者掛牌方式出讓。

    第五條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或者掛牌出讓活動,應當有計劃地進行。

    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社會經濟發(fā)展計劃、產業(yè)政策、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城市規(guī)劃和土地市場狀況,編制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計劃,報經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及時向社會公開。

    第六條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出讓計劃,會同城市規(guī)劃等有關部門共同擬訂擬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地塊的用途、年限、出讓方式、時間和其他條件等方案,報經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第七條出讓人應當根據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地塊的情況,編制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文件。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文件應當包括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公告、投標或者競買須知、宗地圖、土地使用條件、標書或者競買申請書、報價單、成交確認書、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文本。

    第八條出讓人應當至少在投標、拍賣或者掛牌開始日前20日招標、拍賣或者掛牌公告,公布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宗地的基本情況和招標拍賣掛牌的時間、地點。

    第九條招標拍賣掛牌公告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出讓人的名稱和地址;

    (二)出讓宗地的位置、現狀、面積、使用年期、用途、規(guī)劃設計要求;

    (三)投標人、競買人的資格要求及申請取得投標、競買資格的辦法;

    (四)索取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文件的時間、地點及方式;

    (五)招標拍賣掛牌時間、地點、投標掛牌期限、投標和競價方式等;

    (六)確定中標人、競得人的標準和方法;

    (七)投標、競買保證金;

    (八)其他需要公告的事項。

    第十條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土地估價結果和政府產業(yè)政策綜合確定標底或者底價。

    確定招標標底,拍賣和掛牌的起叫價、起始價、底價,投標、競買保證金,應當實行集體決策。

    招標標底和拍賣掛牌的底價,在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活動結束之前應當保密。

    第十一條出讓人應當對投標申請人、競買申請人進行資格審查。對符合招標拍賣掛牌公告規(guī)定條件的,應當通知其參加招標拍賣掛牌活動。

    第十二條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為投標人、競買人查詢擬出讓土地的有關情況提供便利。

    第十三條投標、開標依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投標人在投標截止時間前將標書投入標箱。招標公告允許郵寄標書的,投標人可以郵寄,但出讓人在投標截止時間前收到的方為有效;

    標書投入標箱后,不可撤回。投標人應對標書和有關書面承諾承擔責任。

    (二)出讓人按照招標公告規(guī)定的時間、地點開標,邀請所有投標人參加。由投標人或者其推選的代表檢查標箱的密封情況,當眾開啟標箱,宣布投標人名稱、投標價格和投標文件的主要內容。投標人少于三人的,出讓人應當依照本規(guī)定重新招標。

    (三)評標小組進行評標。評標小組由出讓人代表、有關專家組成,成員人數為五人以上的單數。

    評標小組可以要求投標人對投標文件作出必要的澄清或者說明,但是澄清或者說明不得超出投標文件的范圍或者改變投標文件的實質性內容。

    評標小組應當按照招標文件確定的評標標準和方法,對投標文件進行評審。

    (四)招標人根據評標結果,確定中標人。

    第十四條對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招標文件中規(guī)定的各項綜合評價標準,或者能夠滿足招標文件的實質性要求且價格最高的投標人,應當確定為中標人。

    第十五條拍賣會依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主持人點算競買人;

    (二)主持人介紹拍賣宗地的位置、面積、用途、使用年期、規(guī)劃要求和其他有關事項;

    (三)主持人宣布起叫價和增價規(guī)則及增價幅度。沒有底價的,應當明確提示;

    (四)主持人報出起叫價;

    (五)競買人舉牌應價或者報價;

    (六)主持人確認該應價后繼續(xù)競價;

    (七)主持人連續(xù)三次宣布同一應價而沒有再應價的,主持人落槌表示拍賣成交;

    (八)主持人宣布最高應價者為競得人。

    第十六條競買人不足三人,或者競買人的最高應價未達到底價時,主持人應當終止拍賣。

    拍賣主持人在拍賣中可根據競買人競價情況調整拍賣增價幅度。

    第十七條掛牌依照以下程序進行:

    (一)在掛牌公告規(guī)定的掛牌起始日,出讓人將掛牌宗地的位置、面積、用途、使用年期、規(guī)劃要求、起始價、增價規(guī)則及增價幅度等,在掛牌公告規(guī)定的土地交易場所掛牌公布;

    (二)符合條件的競買人填寫報價單報價;

    (三)出讓人確認該報價后,更新顯示掛牌價格;

    (四)出讓人繼續(xù)接受新的報價;

    (五)出讓人在掛牌公告規(guī)定的掛牌截止時間確定競得人。

    第十八條掛牌時間不得少于10個工作日。掛牌期間可根據競買人競價情況調整增價幅度。

    第十九條掛牌期限屆滿,按照下列規(guī)定確定是否成交:

    (一)在掛牌期限內只有一個競買人報價,且報價高于底價,并符合其他條件的,掛牌成交;

    (二)在掛牌期限內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競買人報價的,出價最高者為競得人;報價相同的,先提交報價單者為競得人,但報價低于底價者除外;

    (三)在掛牌期限內無應價者或者競買人的報價均低于底價或均不符合其他條件的,掛牌不成交。

    在掛牌期限截止時仍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競買人要求報價的,出讓人應當對掛牌宗地進行現場競價,出價最高者為競得人。

    第二十條以招標、拍賣或者掛牌方式確定中標人、競得人后,出讓人應當與中標人、競得人簽訂成交確認書。

    成交確認書應當包括出讓人和中標人、競得人的名稱、地址,出讓標的,成交時間、地點、價款,以及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時間、地點等內容。

    成交確認書對出讓人和中標人、競得人具有合同效力。簽訂成交確認書后,出讓人改變競得結果,或者中標人、競得人放棄中標宗地、競得宗地的,應當依法承擔責任。

    第二十一條中標人、競得人應當按照成交確認書約定的時間,與出讓人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中標人、競得人支付的投標、競買保證金,抵作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其他投標人、競買人支付的投標、競買保證金,出讓人必須在招標拍賣掛牌活動結束后5個工作日內予以退還,不計利息。

    第二十二條招標拍賣掛牌活動結束后,出讓人應在10個工作日內將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結果在土地有形市場或者指定的場所、媒介公布。

    出讓人公布出讓結果,不得向受讓人收取費用。

    第二十三條受讓人依照《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約定付清全部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后,應當依法申請辦理土地登記,領取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書。

    第二十四條應當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而擅自采用協議方式出讓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二十五條中標人、競得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中標、競得結果無效;造成損失的,中標人、競得人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一)投標人、競買人提供虛假文件隱瞞事實的;

    (二)中標人、競得人采取行賄、惡意串通等非法手段中標或者競得的。

    篇10

    第二條采礦權招標拍賣掛牌活動,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采礦權有償出讓,是指國土資源部門以招標、拍賣、掛牌、協議等方式向申請人有償授予采礦權的行為。

    其中,采礦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由縣國土資源局委托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組織實施。

    第四條本辦法所稱采礦權招標,是指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招標公告,邀請?zhí)囟ɑ蛘卟惶囟ǖ耐稑巳藚⒓油稑?,根據投標結果確定采礦權中標人的活動。

    本辦法所稱采礦權拍賣,是指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拍賣公告,由競買人在指定的時間、地點進行公開競價,根據出價結果確定采礦權競得人的活動。

    本辦法所稱采礦權掛牌,是指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掛牌公告,在掛牌公告規(guī)定的期限和場所接受競買人的報價申請并更新掛牌價格,根據掛牌期限截止時的出價結果確定采礦權競得人的活動。

    本辦法所稱協議出讓,是指法律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以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規(guī)定因特殊情形不適于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授予的,經上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同意,縣政府批準,可以協議方式出讓。

    第二章采礦權出讓的條件和方式

    第五條采礦權出讓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符合《縣礦產資源規(guī)劃》要求;

    (二)符合安全生產、水土保持、環(huán)境保護等有關規(guī)定;

    (三)有經評審通過的地質(調查)報告;

    (四)具有與礦產資源儲量相適應的開發(fā)利用方案;

    (五)擬出讓礦區(qū)范圍內政策處理到位,無土地、山林、墳墓、道路等爭議糾紛;

    (六)采礦權設立經上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第六條對符合擬設立采礦權條件的,縣國土資源局應會同縣安監(jiān)、林業(yè)、公安、水利、環(huán)保等部門進行聯合踏勘,預先征求相關部門意見,以保證有償出讓順利實施。

    第三章采礦權出讓的實施

    第一節(jié)一般規(guī)定

    第七條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采礦權的,縣國土資源局應當編制包括礦區(qū)位置、有效期限、礦種、儲量、出讓方式和采礦權價款等內容的招標拍賣掛牌方案,報縣人民政府審定。

    第八條縣國土資源局應當根據招標拍賣掛牌方案,會同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編制招標拍賣掛牌文件。

    招標拍賣掛牌文件,應當包括招標拍賣掛牌公告、標書、競買申請書、報價單、礦產地的地質報告、礦產資源開發(fā)利用和礦山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要求、成交確認書等。

    第九條招標拍賣掛牌公告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名稱和地址;

    (二)出讓采礦權的礦種、位置、儲量、出讓年限、生產規(guī)模、礦區(qū)范圍面積;

    (三)擬招標拍賣掛牌的開采礦區(qū)的基本情況;

    (四)投標人、競買人的資格要求及申請取得投標、競買資格的辦法;

    (五)獲取招標拍賣掛牌文件的辦法;

    (六)招標拍賣掛牌的時間、地點;

    (七)投標或者競價方式;

    (八)確定中標人或者競得人的標準和方法;

    (九)投標、競買保證金及其繳納方式和處置方式;

    (十)其他需要公告的事項。

    第十條采礦權招標拍賣掛牌設有標底、底價的,在招標拍賣掛牌活動結束之前,招標標底、拍賣掛牌底價必須保密,且不得變更。

    第十一條采礦權出讓價款,由縣國土資源局委托有資質評估機構評估,省國土資源廳備案,并根據評估結果和國家產業(yè)政策等綜合因素集體決策,擬定采礦權出讓方案上報縣政府審定。

    第十二條招拍掛出讓礦區(qū)所涉及的山林、青苗、墳墓、道路和依附于探礦權采礦權的固定資產及其地上附著物等一系列政策處理,由礦產資源所在地的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村民委員會具體負責政策處理,縣國土資源局予以配合,并簽訂相關協議。

    第十三條因國家建設或社會公益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需在出讓范圍內進行工程建設的。建設單位必須向縣國土資源局提出申請,經采礦權人協商后,報縣政府同意并報上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可以變更礦區(qū)范圍或提前收回采礦權,但應當按照有關規(guī)定給予適當補償。

    第十四條委托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應當依規(guī)定對投標申請人、競買申請人進行資格審查。對符合投標、競買條件的,應當通知投標人、競買人參加招標拍賣掛牌活動以及繳納投標、競買保證金的金額、時間和地點。

    第十五條投標人、競買人應按規(guī)定繳納保證金后,方可參加采礦權招標拍賣掛牌活動。逾期未繳納的,視為放棄。

    第十六條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采礦權的,競買保證金按出讓起始價的30%繳納。競價幅度按出讓起始價的1.5%-2%遞增。

    第十七條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確定中標人、競得人后,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應當根據招標拍賣掛牌情況與中標人、競得人簽訂成交確認書。中標人、競得人逾期不簽訂的,中標、競得結果無效,所繳納的投標、競買保證金不予退還。

    成交確認書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和中標人、競得人的名稱、地址;

    (二)成交時間、地點;

    (三)中標、競得的礦區(qū)的基本情況;

    (四)采礦權價款;

    (五)采礦權價款的繳納時間、方式;

    (六)礦產資源開發(fā)利用和礦山環(huán)境保護要求;

    (七)辦理登記時間;

    (八)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和中標人、競得人約定的其他事項。

    成交確認書具有合同效力。

    第十八條縣國土資源局應在頒發(fā)許可證前,按《采礦權有償出讓合同》約定,一次性收取采礦權出讓價款。

    采礦權出讓價款在扣除地質勘查、評估及委托拍賣的中介費用、公告費用、場地租用及招標拍賣掛牌會議費用后,按規(guī)定比例上交省財政外,其余由縣政府安排,專項用于地質礦產勘查、礦產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礦山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地質災害防治等有關工作。

    第十九條中標人、競得人繳納的投標、競買保證金,可以抵作出讓價款。其他投標人、競買人繳納的投標、競買保證金,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須在招標拍賣掛牌活動結束后5個工作日內予以退還,投標、競買保證金,不計利息。

    第二十條招標拍賣掛牌活動結束后,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應當在10個工作日內將中標、競得結果在指定的場所、媒介公布。

    第二十一條招標拍賣掛牌活動結束后,采礦權中標人、競得人應在成交確認書約定的時間內,與縣國土資源局簽訂《采礦權有償出讓合同》。并持礦產資源開發(fā)利用方案、水土保持方案、環(huán)境影響評估報告、工商營業(yè)執(zhí)照等資料,到縣國土資源局辦理采礦權登記手續(xù),按規(guī)定繳納礦山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備用金和繳納資源補償費。

    第二十二條中標人、競得人提供虛假文件隱瞞事實、惡意串通、向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行賄或者采取其他非法手段中標或者競價,中標、競得結果無效,所繳納的投標、競買保證金不予退還。

    第二十三條縣國土資源局應當按照成交確認書所約定的時間為中標人、競得人辦理登記,頒發(fā)采礦許可證,并依法保護中標人、競得人的合法權益。

    第二十四條鄉(xiāng)鎮(zhèn)政府應積極配合縣國土資源局對本轄區(qū)內的礦山違法行為進行查處及對礦山資源開發(fā)利用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督促和指導礦山企業(yè)依法、合理、科學地利用礦產資源。

    第二節(jié)招標

    第二十五條采礦權招標的,投標人不得少于3人。少于3人的,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應當重新組織招標或改變出讓方式。

    第二十六條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應當確定投標人編制投標文件所需的合理時間;但是自招標文件發(fā)出之日起至投標人提交投標文件截止之日,最短時間不得少于30日。

    第二十七條投標、開標、評標依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投標人按照招標文件的要求編制投標文件,在提交投標文件截止之日前,將投標文件密封后送達指定地點,并附具對投標文件承擔責任的書面承諾。

    在提交投標文件截止之日前,投標人可以補充、修改但不得撤回文件。補充、修改的內容作為投標文件的組成部分。

    (二)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簽收投標文件后,在開標之前不得開啟。

    (三)開標應當在投標文件確定的時間、地點公開進行。開標由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持,邀請全部投標人參加。

    開標時,由投標人或者其推選的代表檢查投標文件的密封情況,當眾拆封,宣讀投標人名稱、投標價格和投標文件的主要內容。

    (四)評標由評標小組負責。評標小組由出讓人代表、有關專家組成,成員為5人以上單數,評標專家應當由縣綜合評標專家?guī)祀S時抽取。評標小組應當按照招標文件確定的評標標準和方法,對投標文件進行評審。評審時,可以要求投標人對投標文件作出必要的澄清或者說明,但該澄清或者說明不得超出投標文件的范圍或者改變投標文件的實質內容。

    在中標結果公布前,評標小組成員名單須保密。

    (五)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根據評標結果,確定中標人??h國土資源局也可授權評標小組直接確定中標人。

    第二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投標文件無效:

    (一)超過投標時間所投的投標文件或截止日后所收到的郵寄投標文件;

    (二)投標文件或投標文件附件不齊全或不符合招標文件規(guī)定的;

    (三)委托他人,委托文件不齊全或不符合規(guī)定的;

    (四)重復投標的;

    (五)投標人未參加開標會議的。

    第二十九條中標人確定后,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應書面報告縣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和縣國土資源局,并通知中標人在接到通知之日起5日內簽訂成交確認書,同時將中標結果通知所有投標人。

    第三節(jié)拍賣

    第三十條采礦權拍賣的,競買人不得少于3人,少于3人的,縣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應當宣布本次拍賣無效,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可以重新組織拍賣或改變出讓方式。

    第三十一條采礦權拍賣的,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應當于拍賣日20日之前拍賣公告。

    第三十二條拍賣會依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主持人點算競買人;

    (二)主持人介紹擬拍賣采礦權的礦種、位置、出讓年限、生產規(guī)模及其他事項;

    (三)主持人宣布起叫價和增價規(guī)則及增價幅度;

    (四)主持人報出起叫價;

    (五)競買人應價;

    (六)競買人的最高應價經拍賣主持人落槌表示拍賣成交,拍賣主持人宣布該最高應價的競買人為競得人;

    (七)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和競得人當場簽訂成交確認書。

    第三十三條采礦權拍賣無底價的,拍賣主持人應當在拍賣前予以說明;有底價的,競買人的最高應價未達到底價的,該應價不發(fā)生效力,拍賣主持人應當終止拍賣。

    拍賣主持人在拍賣中可根據競買人競價情況調整拍賣增價幅度。

    第四節(jié)掛牌

    第三十四條采礦權掛牌的,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應當于掛牌起始日20日前掛牌公告。

    第三十五條掛牌依照以下程序進行:

    (一)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在掛牌起始日,將起始價、增價規(guī)則、增價幅度、掛牌時間等,在掛牌公告指定的場所掛牌公布;

    (二)符合條件的競買人填寫報價單報價;

    (三)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確認該報價后,更新顯示掛牌信息;

    (四)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繼續(xù)接受新的報價;

    (五)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在掛牌公告規(guī)定的掛牌截止時間內確定競得人。

    第三十六條掛牌時間不得少于10個工作日??h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在掛牌期間可根據競買人競價情況調整增價幅度。

    第三十七條掛牌期限界滿,按下列規(guī)定確定是否成交:

    (一)在掛牌期限截止時,只有一個競買人報價,且報價不低于起始價的,并符合其他條件的,掛牌成交。如未設底價的,報價高于起始價,并符合其他條件的,掛牌成交。

    (二)在掛牌期限內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競買人報價的,出價最高者為競得人;報價相同的,先提交報價單者為競得人,但報價低于起始價除外;

    (三)在掛牌期限內無人競買的,掛牌不成交。

    (四)在掛牌期限截止前30分鐘仍有競買人要求報價的,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應當以當時掛牌價為起始價進行現場競價,出價最高且高于起始價的競買人為競得人。

    第三十八條掛牌成交的,競得人和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應當場簽訂成交確認書。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應書面報告縣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和縣國土資源局。

    第四章附則

    第三十九條國家工作人員在采礦權有償出讓活動中,、、造成重大損失和嚴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篇11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進行海事訴訟,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本法。本法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本法對涉外海事訴訟有不同規(guī)定的,適用該國際條約的規(guī)定,但中華人民共和國聲明保留的條款除外。

    第四條海事法院受理當事人因海事侵權糾紛、海商合同糾紛以及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海事糾紛提起的訴訟。

    第五條海事法院及其所在地的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審理海事案件的,適用本法。

    第二章管轄

    第六條海事訴訟的地域管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guī)定。

    下列海事訴訟的地域管轄,依照以下規(guī)定:

    (一)因海事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九條至第三十一條的規(guī)定以外,還可以由船籍港所在地海事法院管轄;

    (二)因海上運輸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的規(guī)定以外,還可以由轉運港所在地海事法院管轄;

    (三)因海船租用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交船港、還船港、船籍港所在地、被告住所地海事法院管轄;

    (四)因海上保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保賠標的物所在地、事故發(fā)生地、被告住所地海事法院管轄;

    (五)因海船的船員勞務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原告住所地、合同簽訂地、船員登船港或者離船港所在地、被告住所地海事法院管轄;

    (六)因海事擔保糾紛提起的訴訟,由擔保物所在地、被告住所地海事法院管轄;因船舶抵押糾紛提起的訴訟,還可以由船籍港所在地海事法院管轄;

    (七)因海船的船舶所有權、占有權、使用權、優(yōu)先權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船舶所在地、船籍港所在地、被告住所地海事法院管轄。

    第七條下列海事訴訟,由本條規(guī)定的海事法院專屬管轄:

    (一)因沿海港口作業(yè)糾紛提起的訴訟,由港口所在地海事法院管轄;

    (二)因船舶排放、泄漏、傾倒油類或者其他有害物質,海上生產、作業(yè)或者拆船、修船作業(yè)造成海域污染損害提起的訴訟,由污染發(fā)生地、損害結果地或者采取預防污染措施地海事法院管轄;

    (三)因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有管轄權的海域履行的海洋勘探開發(fā)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合同履行地海事法院管轄。

    第八條海事糾紛的當事人都是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yè)或者組織,當事人書面協議選擇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法院管轄的,即使與糾紛有實際聯系的地點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法院對該糾紛也具有管轄權。

    第九條當事人申請認定海上財產無主的,向財產所在地海事法院提出;申請因海上事故宣告死亡的,向處理海事事故主管機關所在地或者受理相關海事案件的海事法院提出。

    第十條海事法院與地方人民法院之間因管轄權發(fā)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了的,報請他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第十一條當事人申請執(zhí)行海事仲裁裁決,申請承認和執(zhí)行外國法院判決、裁定以及國外海事仲裁裁決的,向被執(zhí)行的財產所在地或者被執(zhí)行人住所地海事法院提出。被執(zhí)行的財產所在地或者被執(zhí)行人住所地沒有海事法院的,向被執(zhí)行的財產所在地或者被執(zhí)行人住所地的中級人民法院提出。

    第三章海事請求保全

    第一節(jié)一般規(guī)定

    第十二條海事請求保全是指海事法院根據海事請求人的申請,為保障其海事請求的實現,對被請求人的財產所采取的強制措施。

    第十三條當事人在前申請海事請求保全,應當向被保全的財產所在地海事法院提出。

    第十四條海事請求保全不受當事人之間關于該海事請求的訴訟管轄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的約束。

    第十五條海事請求人申請海事請求保全,應當向海事法院提交書面申請。申請書應當載明海事請求事項、申請理由、保全的標的物以及要求提供擔保的數額,并附有關證據。

    第十六條海事法院受理海事請求保全申請,可以責令海事請求人提供擔保。海事請求人不提供的,駁回其申請。

    第十七條海事法院接受申請后,應當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采取海事請求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執(zhí)行;對不符合海事請求保全條件的,裁定駁回其申請。

    當事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定書之日起五日內申請復議一次。海事法院應當在收到復議申請之日起五日內作出復議決定。復議期間不停止裁定的執(zhí)行。

    利害關系人對海事請求保全提出異議,海事法院經審查,認為理由成立的,應當解除對其財產的保全。

    第十八條被請求人提供擔保,或者當事人有正當理由申請解除海事請求保全的,海事法院應當及時解除保全。

    海事請求人在本法規(guī)定的期間內,未提訟或者未按照仲裁協議申請仲裁的,海事法院應當及時解除保全或者返還擔保。

    第十九條海事請求保全執(zhí)行后,有關海事糾紛未進入訴訟或者仲裁程序的,當事人就該海事請求,可以向采取海事請求保全的海事法院或者其他有管轄權的海事法院提訟,但當事人之間訂有訴訟管轄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的除外。

    第二十條海事請求人申請海事請求保全錯誤的,應當賠償被請求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因此所遭受的損失。

    第二節(jié)船舶的扣押與拍賣

    第二十一條下列海事請求,可以申請扣押船舶:

    (一)船舶營運造成的財產滅失或者損壞;

    (二)與船舶營運直接有關的人身傷亡;

    (三)海難救助;

    (四)船舶對環(huán)境、海岸或者有關利益方造成的損害或者損害威脅;為預防、減少或者消除此種損害而采取的措施;為此種損害而支付的賠償;為恢復環(huán)境而實際采取或者準備采取的合理措施的費用;第三方因此種損害而蒙受或者可能蒙受的損失;以及與本項所指的性質類似的損害、費用或者損失;

    (五)與起浮、清除、回收或者摧毀沉船、殘骸、擱淺船、被棄船或者使其無害有關的費用,包括與起浮、清除、回收或者摧毀仍在或者曾在該船上的物件或者使其無害的費用,以及與維護放棄的船舶和維持其船員有關的費用;

    (六)船舶的使用或者租用的協議;

    (七)貨物運輸或者旅客運輸的協議;

    (八)船載貨物(包括行李)或者與其有關的滅失或者損壞;

    (九)共同海損;

    (十)拖航;

    (十一)引航;

    (十二)為船舶營運、管理、維護、維修提供物資或者服務;

    (十三)船舶的建造、改建、修理、改裝或者裝備;

    (十四)港口、運河、碼頭、港灣以及其他水道規(guī)費和費用;

    (十五)船員的工資和其他款項,包括應當為船員支付的遣返費和社會保險費;

    (十六)為船舶或者船舶所有人支付的費用;

    (十七)船舶所有人或者光船承租人應當支付或者他人為其支付的船舶保險費(包括互保會費);

    (十八)船舶所有人或者光船承租人應當支付的或者他人為其支付的與船舶有關的傭金、經紀費或者費;

    (十九)有關船舶所有權或者占有的糾紛;

    (二十)船舶共有人之間有關船舶的使用或者收益的糾紛;

    (二十一)船舶抵押權或者同樣性質的權利;

    (二十二)因船舶買賣合同產生的糾紛。

    第二十二條非因本法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的海事請求不得申請扣押船舶,但為執(zhí)行判決、仲裁裁決以及其他法律文書的除外。

    第二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海事法院可以扣押當事船舶:

    (一)船舶所有人對海事請求負有責任,并且在實施扣押時是該船的所有人;

    (二)船舶的光船承租人對海事請求負有責任,并且在實施扣押時是該船的光船承租人或者所有人;

    (三)具有船舶抵押權或者同樣性質的權利的海事請求;

    (四)有關船舶所有權或者占有的海事請求;

    (五)具有船舶優(yōu)先權的海事請求。

    海事法院可以扣押對海事請求負有責任的船舶所有人、光船承租人、定期租船人或者航次租船人在實施扣押時所有的其他船舶,但與船舶所有權或者占有有關的請求除外。

    從事軍事、政府公務的船舶不得被扣押。

    第二十四條海事請求人不得因同一海事請求申請扣押已被扣押過的船舶,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被請求人未提供充分的擔保;

    (二)擔保人有可能不能全部或者部分履行擔保義務;

    (三)海事請求人因合理的原因同意釋放被扣押的船舶或者返還已提供的擔保;或者不能通過合理措施阻止釋放被扣押的船舶或者返還已提供的擔保。

    第二十五條海事請求人申請扣押當事船舶,不能立即查明被請求人名稱的,不影響申請的提出。

    第二十六條海事法院在或者解除扣押船舶命令的同時,可以向有關部門發(fā)出協助執(zhí)行通知書,通知書應當載明協助執(zhí)行的范圍和內容,有關部門有義務協助執(zhí)行。海事法院認為必要,可以直接派員登輪監(jiān)護。

    第二十七條海事法院裁定對船舶實施保全后,經海事請求人同意,可以采取限制船舶處分或者抵押等方式允許該船舶繼續(xù)營運。

    第二十八條海事請求保全扣押船舶的期限為三十日。

    海事請求人在三十日內提訟或者申請仲裁以及在訴訟或者仲裁過程中申請扣押船舶的,扣押船舶不受前款規(guī)定期限的限制。

    第二十九條船舶扣押期間屆滿,被請求人不提供擔保,而且船舶不宜繼續(xù)扣押的,海事請求人可以在提訟或者申請仲裁后,向扣押船舶的海事法院申請拍賣船舶。

    第三十條海事法院收到拍賣船舶的申請后,應當進行審查,作出準予或者不準予拍賣船舶的裁定。

    當事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定書之日起五日內申請復議一次。海事法院應當在收到復議申請之日起五日內作出復議決定。復議期間停止裁定的執(zhí)行。

    第三十一條海事請求人提交拍賣船舶申請后,又申請終止拍賣的,是否準許由海事法院裁定。海事法院裁定終止拍賣船舶的,為準備拍賣船舶所發(fā)生的費用由海事請求人承擔。

    第三十二條海事法院裁定拍賣船舶,應當通過報紙或者其他新聞媒體公告。拍賣外籍船舶的,應當通過對外發(fā)行的報紙或者其他新聞媒體公告。

    公告包括以下內容:

    (一)被拍賣船舶的名稱和國籍;

    (二)拍賣船舶的理由和依據;

    (三)拍賣船舶委員會的組成;

    (四)拍賣船舶的時間和地點;

    (五)被拍賣船舶的展示時間和地點;

    (六)參加競買應當辦理的手續(xù);

    (七)辦理債權登記事項;

    (八)需要公告的其他事項。

    拍賣船舶的公告期間不少于三十日。

    第三十三條海事法院應當在拍賣船舶三十日前,向被拍賣船舶登記國的登記機關和已知的船舶優(yōu)先權人、抵押權人和船舶所有人發(fā)出通知。

    通知內容包括被拍賣船舶的名稱、拍賣船舶的時間和地點、拍賣船舶的理由和依據以及債權登記等。

    通知方式包括書面方式和能夠確認收悉的其他適當方式。

    第三十四條拍賣船舶由拍賣船舶委員會實施。拍賣船舶委員會由海事法院指定的本院執(zhí)行人員和聘請的拍賣師、驗船師三人或者五人組成。

    拍賣船舶委員會組織對船舶鑒定、估價;組織和主持拍賣;與競買人簽訂拍賣成交確認書;辦理船舶移交手續(xù)。

    拍賣船舶委員會對海事法院負責,受海事法院監(jiān)督。

    第三十五條競買人應當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向拍賣船舶委員會登記。登記時應當交驗本人、企業(yè)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組織負責人身份證明和委托人的授權委托書,并交納一定數額的買船保證金。

    第三十六條拍賣船舶委員會應當在拍賣船舶前,展示被拍賣船舶,并提供察看被拍賣船舶的條件和有關資料。

    第三十七條買受人在簽署拍賣成交確認書后,應當立即交付不低于百分之二十的船舶價款,其余價款在成交之日起七日內付清,但拍賣船舶委員會與買受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三十八條買受人付清全部價款后,原船舶所有人應當在指定的期限內于船舶停泊地以船舶現狀向買受人移交船舶。拍賣船舶委員會組織和監(jiān)督船舶的移交,并在船舶移交后與買受人簽署船舶移交完畢確認書。

    移交船舶完畢,海事法院解除扣押船舶命令。

    第三十九條船舶移交后,海事法院應當通過報紙或者其他新聞媒體公告,公布船舶已經公開拍賣并移交給買受人。

    第四十條買受人接收船舶后,應當持拍賣成交確認書和有關材料,向船舶登記機關辦理船舶所有權登記手續(xù)。原船舶所有人應當向原船舶登記機關辦理船舶所有權注銷登記。原船舶所有人不辦理船舶所有權注銷登記的,不影響船舶所有權的轉讓。

    第四十一條競買人之間惡意串通的,拍賣無效。參與惡意串通的競買人應當承擔拍賣船舶費用并賠償有關損失。海事法院可以對參與惡意串通的競買人處最高應價百分之十以上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二條除本節(jié)規(guī)定的以外,拍賣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的有關規(guī)定。

    第四十三條執(zhí)行程序中拍賣被扣押船舶清償債務的,可以參照本節(jié)有關規(guī)定。

    第三節(jié)船載貨物的扣押與拍賣

    第四十四條海事請求人為保障其海事請求的實現,可以申請扣押船載貨物。

    申請扣押的船載貨物,應當屬于被請求人所有。

    第四十五條海事請求人申請扣押船載貨物的價值,應當與其債權數額相當。

    第四十六條海事請求保全扣押船載貨物的期限為十五日。

    海事請求人在十五日內提訟或者申請仲裁以及在訴訟或者仲裁過程中申請扣押船載貨物的,扣押船載貨物不受前款規(guī)定期限的限制。

    第四十七條船載貨物扣押期間屆滿,被請求人不提供擔保,而且貨物不宜繼續(xù)扣押的,海事請求人可以在提訟或者申請仲裁后,向扣押船載貨物的海事法院申請拍賣貨物。

    對無法保管、不易保管或者保管費用可能超過其價值的物品,海事請求人可以申請?zhí)崆芭馁u。

    第四十八條海事法院收到拍賣船載貨物的申請后,應當進行審查,在七日內作出準予或者不準予拍賣船載貨物的裁定。

    當事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定書之日起五日內申請復議一次。海事法院應當在收到復議申請之日起五日內作出復議決定。復議期間停止裁定的執(zhí)行。

    第四十九條拍賣船載貨物由海事法院指定的本院執(zhí)行人員和聘請的拍賣師組成的拍賣組織實施,或者由海事法院委托的機構實施。

    拍賣船載貨物,本節(jié)沒有規(guī)定的,參照本章第二節(jié)拍賣船舶的有關規(guī)定。

    第五十條海事請求人對與海事請求有關的船用燃油、船用物料申請海事請求保全,適用本節(jié)規(guī)定。

    第四章海事強制令

    第五十一條海事強制令是指海事法院根據海事請求人的申請,為使其合法權益免受侵害,責令被請求人作為或者不作為的強制措施。

    第五十二條當事人在前申請海事強制令,應當向海事糾紛發(fā)生地海事法院提出。

    第五十三條海事強制令不受當事人之間關于該海事請求的訴訟管轄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的約束。

    第五十四條海事請求人申請海事強制令,應當向海事法院提交書面申請。申請書應當載明申請理由,并附有關證據。

    第五十五條海事法院受理海事強制令申請,可以責令海事請求人提供擔保。海事請求人不提供的,駁回其申請。

    第五十六條作出海事強制令,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請求人有具體的海事請求;

    (二)需要糾正被請求人違反法律規(guī)定或者合同約定的行為;

    (三)情況緊急,不立即作出海事強制令將造成損害或者使損害擴大。

    第五十七條海事法院接受申請后,應當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作出海事強制令的,應當立即執(zhí)行;對不符合海事強制令條件的,裁定駁回其申請。

    第五十八條當事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定書之日起五日內申請復議一次。海事法院應當在收到復議申請之日起五日內作出復議決定。復議期間不停止裁定的執(zhí)行。

    利害關系人對海事強制令提出異議,海事法院經審查,認為理由成立的,應當裁定撤銷海事強制令。

    第五十九條被請求人拒不執(zhí)行海事強制令的,海事法院可以根據情節(jié)輕重處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個人的罰款金額,為一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對單位的罰款金額,為三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

    拘留的期限,為十五日以下。

    第六十條海事請求人申請海事強制令錯誤的,應當賠償被請求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因此所遭受的損失。

    第六十一條海事強制令執(zhí)行后,有關海事糾紛未進入訴訟或者仲裁程序的,當事人就該海事請求,可以向作出海事強制令的海事法院或者其他有管轄權的海事法院提訟,但當事人之間訂有訴訟管轄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的除外。

    第五章海事證據保全

    第六十二條海事證據保全是指海事法院根據海事請求人的申請,對有關海事請求的證據予以提取、保存或者封存的強制措施。

    第六十三條當事人在前申請海事證據保全,應當向被保全的證據所在地海事法院提出。

    第六十四條海事證據保全不受當事人之間關于該海事請求的訴訟管轄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的約束。

    第六十五條海事請求人申請海事證據保全,應當向海事法院提交書面申請。申請書應當載明請求保全的證據、該證據與海事請求的聯系、申請理由。

    第六十六條海事法院受理海事證據保全申請,可以責令海事請求人提供擔保。海事請求人不提供的,駁回其申請。

    第六十七條采取海事證據保全,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請求人是海事請求的當事人;

    (二)請求保全的證據對該海事請求具有證明作用;

    (三)被請求人是與請求保全的證據有關的人;

    (四)情況緊急,不立即采取證據保全就會使該海事請求的證據滅失或者難以取得。

    第六十八條海事法院接受申請后,應當在四十八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采取海事證據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執(zhí)行;對不符合海事證據保全條件的,裁定駁回其申請。

    第六十九條當事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定書之日起五日內申請復議一次。海事法院應當在收到復議申請之日起五日內作出復議決定。復議期間不停止裁定的執(zhí)行。被請求人申請復議的理由成立的,應當將保全的證據返還被請求人。

    利害關系人對海事證據保全提出異議,海事法院經審查,認為理由成立的,應當裁定撤銷海事證據保全;已經執(zhí)行的,應當將與利害關系人有關的證據返還利害關系人。

    第七十條海事法院進行海事證據保全,根據具體情況,可以對證據予以封存,也可以提取復制件、副本,或者進行拍照、錄相,制作節(jié)錄本、調查筆錄等。確有必要的,也可以提取證據原件。

    第七十一條海事請求人申請海事證據保全錯誤的,應當賠償被請求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因此所遭受的損失。

    第七十二條海事證據保全后,有關海事糾紛未進入訴訟或者仲裁程序的,當事人就該海事請求,可以向采取證據保全的海事法院或者其他有管轄權的海事法院提訟,但當事人之間訂有訴訟管轄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的除外。

    第六章海事擔保

    第七十三條海事擔保包括本法規(guī)定的海事請求保全、海事強制令、海事證據保全等程序中所涉及的擔保。

    擔保的方式為提供現金或者保證、設置抵押或者質押。

    第七十四條海事請求人的擔保應當提交給海事法院;被請求人的擔??梢蕴峤唤o海事法院,也可以提供給海事請求人。

    第七十五條海事請求人提供的擔保,其方式、數額由海事法院決定。被請求人提供的擔保,其方式、數額由海事請求人和被請求人協商;協商不成的,由海事法院決定。

    第七十六條海事請求人要求被請求人就海事請求保全提供擔保的數額,應當與其債權數額相當,但不得超過被保全的財產價值。

    海事請求人提供擔保的數額,應當相當于因其申請可能給被請求人造成的損失。具體數額由海事法院決定。

    第七十七條擔保提供后,提供擔保的人有正當理由的,可以向海事法院申請減少、變更或者取消該擔保。

    第七十八條海事請求人請求擔保的數額過高,造成被請求人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七十九條設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和先予執(zhí)行等程序所涉及的擔保,可以參照本章規(guī)定。

    第七章送達

    第八十條海事訴訟法律文書的送達,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guī)定,還可以采用下列方式:

    (一)向受送達人委托的訴訟人送達;

    (二)向受送達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設立的代表機構、分支機構或者業(yè)務代辦人送達;

    (三)通過能夠確認收悉的其他適當方式送達。

    有關扣押船舶的法律文書也可以向當事船舶的船長送達。

    第八十一條有義務接受法律文書的人拒絕簽收,送達人在送達回證上記明情況,經送達人、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將法律文書留在其住所或者辦公處所的,視為送達。

    第八章審判程序

    第一節(jié)審理船舶碰撞案件的規(guī)定

    第八十二條原告在時、被告在答辯時,應當如實填寫《海事事故調查表》。

    第八十三條海事法院向當事人送達狀或者答辯狀時,不附送有關證據材料。

    第八十四條當事人應當在開庭審理前完成舉證。當事人完成舉證并向海事法院出具完成舉證說明書后,可以申請查閱有關船舶碰撞的事實證據材料。

    第八十五條當事人不能其在《海事事故調查表》中的陳述和已經完成的舉證,但有新的證據,并有充分的理由說明該證據不能在舉證期間內提交的除外。

    第八十六條船舶檢驗、估價應當由國家授權或者其他具有專業(yè)資格的機構或者個人承擔。非經國家授權或者未取得專業(yè)資格的機構或者個人所作的檢驗或者估價結論,海事法院不予采納。

    第八十七條海事法院審理船舶碰撞案件,應當在立案后一年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

    第二節(jié)審理共同海損案件的規(guī)定

    第八十八條當事人就共同海損的糾紛,可以協議委托理算機構理算,也可以直接向海事法院提訟。海事法院受理未經理算的共同海損糾紛,可以委托理算機構理算。

    第八十九條理算機構作出的共同海損理算報告,當事人沒有提出異議的,可以作為分攤責任的依據;當事人提出異議的,由海事法院決定是否采納。

    第九十條當事人可以不受因同一海損事故提起的共同海損訴訟程序的影響,就非共同海損損失向責任人提訟。

    第九十一條當事人就同一海損事故向受理共同海損案件的海事法院提起非共同海損的訴訟,以及對共同海損分攤向責任人提起追償訴訟的,海事法院可以合并審理。

    第九十二條海事法院審理共同海損案件,應當在立案后一年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

    第三節(jié)海上保險人行使代位請求賠償權利的規(guī)定

    第九十三條因第三人造成保險事故,保險人向被保險人支付保險賠償后,在保險賠償范圍內可以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第三人請求賠償的權利。

    第九十四條保險人行使代位請求賠償權利時,被保險人未向造成保險事故的第三人提訟的,保險人應當以自己的名義向該第三人提訟。

    第九十五條保險人行使代位請求賠償權利時,被保險人已經向造成保險事故的第三人提訟的,保險人可以向受理該案的法院提出變更當事人的請求,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第三人請求賠償的權利。

    被保險人取得的保險賠償不能彌補第三人造成的全部損失的,保險人和被保險人可以作為共同原告向第三人請求賠償。

    第九十六條保險人依照本法第九十四條、第九十五條的規(guī)定提訟或者申請參加訴訟的,應當向受理該案的海事法院提交保險人支付保險賠償的憑證,以及參加訴訟應當提交的其他文件。

    第九十七條對船舶造成油污損害的賠償請求,受損害人可以向造成油污損害的船舶所有人提出,也可以直接向承擔船舶所有人油污損害責任的保險人或者提供財務保證的其他人提出。

    油污損害責任的保險人或者提供財務保證的其他人被的,有權要求造成油污損害的船舶所有人參加訴訟。

    第四節(jié)簡易程序、督促程序和公示催告程序

    第九十八條海事法院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海事案件,可以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的規(guī)定。

    第九十九條債權人基于海事事由請求債務人給付金錢或者有價證券,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有關規(guī)定的,可以向有管轄權的海事法院申請支付令。

    債務人是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企業(yè)或者組織,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有住所、代表機構或者分支機構并能夠送達支付令的,債權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海事法院申請支付令。

    第一百條提單等提貨憑證持有人,因提貨憑證失控或者滅失,可以向貨物所在地海事法院申請公示催告。

    第九章設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程序

    第一百零一條船舶所有人、承租人、經營人、救助人、保險人在發(fā)生海事事故后,依法申請責任限制的,可以向海事法院申請設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

    船舶造成油污損害的,船舶所有人及其責任保險人或者提供財務保證的其他人為取得法律規(guī)定的責任限制的權利,應當向海事法院設立油污損害的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

    設立責任限制基金的申請可以在前或者訴訟中提出,但最遲應當在一審判決作出前提出。

    第一百零二條當事人在前申請設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的,應當向事故發(fā)生地、合同履行地或者船舶扣押地海事法院提出。

    第一百零三條設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不受當事人之間關于訴訟管轄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的約束。

    第一百零四條申請人向海事法院申請設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應當提交書面申請。申請書應當載明申請設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的數額、理由,以及已知的利害關系人的名稱、地址和通訊方法,并附有關證據。

    第一百零五條海事法院受理設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申請后,應當在七日內向已知的利害關系人發(fā)出通知,同時通過報紙或者其他新聞媒體公告。

    通知和公告包括下列內容:

    (一)申請人的名稱;

    (二)申請的事實和理由;

    (三)設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事項;

    (四)辦理債權登記事項;

    (五)需要告知的其他事項。

    第一百零六條利害關系人對申請人申請設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有異議的,應當在收到通知之日起七日內或者未收到通知的在公告之日起三十日內,以書面形式向海事法院提出。

    海事法院收到利害關系人提出的書面異議后,應當進行審查,在十五日內作出裁定。異議成立的,裁定駁回申請人的申請;異議不成立的,裁定準予申請人設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

    當事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定書之日起七日內提起上訴。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十五日內作出裁定。

    第一百零七條利害關系人在規(guī)定的期間內沒有提出異議的,海事法院裁定準予申請人設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

    第一百零八條準予申請人設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的裁定生效后,申請人應當在海事法院設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

    設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可以提供現金,也可以提供經海事法院認可的擔保。

    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的數額,為海事賠償責任限額和自事故發(fā)生之日起至基金設立之日止的利息。以擔保方式設立基金的,擔保數額為基金數額及其在基金設立期間的利息。

    以現金設立基金的,基金到達海事法院指定帳戶之日為基金設立之日。以擔保設立基金的,海事法院接受擔保之日為基金設立之日。

    第一百零九條設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以后,當事人就有關海事糾紛應當向設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的海事法院提訟,但當事人之間訂有訴訟管轄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的除外。

    第一百一十條申請人申請設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錯誤的,應當賠償利害關系人因此所遭受的損失。

    第十章債權登記與受償程序

    第一百一十一條海事法院裁定強制拍賣船舶的公告后,債權人應當在公告期間,就與被拍賣船舶有關的債權申請登記。公告期間屆滿不登記的,視為放棄在本次拍賣船舶價款中受償的權利。

    第一百一十二條海事法院受理設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的公告后,債權人應當在公告期間就與特定場合發(fā)生的海事事故有關的債權申請登記。公告期間屆滿不登記的,視為放棄債權。

    第一百一十三條債權人向海事法院申請登記債權的,應當提交書面申請,并提供有關債權證據。

    債權證據,包括證明債權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仲裁裁決書和公證債權文書,以及其他證明具有海事請求的證據材料。

    第一百一十四條海事法院應當對債權人的申請進行審查,對提供債權證據的,裁定準予登記;對不提供債權證據的,裁定駁回申請。

    第一百一十五條債權人提供證明債權的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仲裁裁決書或者公證債權文書的,海事法院經審查認定上述文書真實合法的,裁定予以確認。

    第一百一十六條債權人提供其他海事請求證據的,應當在辦理債權登記以后,在受理債權登記的海事法院提起確權訴訟。當事人之間有仲裁協議的,應當及時申請仲裁。

    海事法院對確權訴訟作出的判決、裁定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不得提起上訴。

    第一百一十七條海事法院審理并確認債權后,應當向債權人發(fā)出債權人會議通知書,組織召開債權人會議。

    第一百一十八條債權人會議可以協商提出船舶價款或者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的分配方案,簽訂受償協議。

    受償協議經海事法院裁定認可,具有法律效力。

    債權人會議協商不成的,由海事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以及其他有關法律規(guī)定的受償順序,裁定船舶價款或者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的分配方案。

    第一百一十九條拍賣船舶所得價款及其利息,或者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及其利息,應當一并予以分配。

    分配船舶價款時,應當由責任人承擔的訴訟費用,為保存、拍賣船舶和分配船舶價款產生的費用,以及為債權人的共同利益支付的其他費用,應當從船舶價款中先行撥付。

    清償債務后的余款,應當退還船舶原所有人或者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設立人。

    第十一章船舶優(yōu)先權催告程序

    第一百二十條船舶轉讓時,受讓人可以向海事法院申請船舶優(yōu)先權催告,催促船舶優(yōu)先權人及時主張權利,消滅該船舶附有的船舶優(yōu)先權。

    第一百二十一條受讓人申請船舶優(yōu)先權催告的,應當向轉讓船舶交付地或者受讓人住所地海事法院提出。

    第一百二十二條申請船舶優(yōu)先權催告,應當向海事法院提交申請書、船舶轉讓合同、船舶技術資料等文件。申請書應當載明船舶的名稱、申請船舶優(yōu)先權催告的事實和理由。

    第一百二十三條海事法院在收到申請書以及有關文件后,應當進行審查,在七日內作出準予或者不準予申請的裁定。

    受讓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第一百二十四條海事法院在準予申請的裁定生效后,應當通過報紙或者其他新聞媒體公告,催促船舶優(yōu)先權人在催告期間主張船舶優(yōu)先權。

    船舶優(yōu)先權催告期間為六十日。

    第一百二十五條船舶優(yōu)先權催告期間,船舶優(yōu)先權人主張權利的,應當在海事法院辦理登記;不主張權利的,視為放棄船舶優(yōu)先權。

    相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