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区在线播放国内精品自产拍,亚洲欧美久久夜夜综合网,亚洲福利国产精品合集在线看,香蕉亚洲一级国产欧美

  •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學術 出書 購物車

    首頁 > 優(yōu)秀范文 > 老年人口腔健康宣教

    老年人口腔健康宣教樣例十一篇

    時間:2023-09-22 09:18:32

    序論:速發(fā)表網(wǎng)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jīng)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老年人口腔健康宣教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chuàng)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lián)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老年人口腔健康宣教

    篇1

    對55~65歲5名老年人進行調查其中口腔知識缺乏1名日常不良習慣1名沒有定期洗牙17名。牙齒缺失沒有積極修補1名。

    口腔健康教育內容;要積極防治各種能引發(fā)牙齒松動、脫落的疾病要少吃堅硬的食物要養(yǎng)成常刷牙和常漱口的習慣要做到定期洗牙的習慣要及時修補缺失牙。

    口腔健康教育方法:①老年人的要積極防治引發(fā)牙齒松動、脫落的疾病如;牙周病、牙髓病和骨質疏松等疾病。②老年人要少吃堅硬的食物人若經(jīng)常吃一些堅硬的食物會使牙齒上包裹的琺瑯質過度磨損而受到破壞牙本質暴露在外使牙髓神經(jīng)失去保護從而引發(fā)比較嚴重的牙病。老年人應盡量少吃甘蔗、榛子、檳榔等堅硬的食物更不能用牙齒去啟瓶蓋、咬核桃殼以防牙齒受到損害。③老年人要定期洗牙。刷牙是不能代替洗牙的洗牙是不會破壞牙齒的。老年人認為天天刷牙就可以了沒必要去洗牙這種觀點是不對的。因為牙刷只能刷到牙齒的正面和上面卻無法刷到牙齒的背面和側面。若長期只刷牙不洗牙的話那么在其牙齒的背面和側面就會形成大量的牙菌斑和牙結石。這些牙菌斑和牙結石會逐漸腐蝕掉牙齒表面的琺瑯質使牙本質暴露在外從而引發(fā)牙髓炎等疾病。常用的超聲波潔牙機通過震動來分離附著于各個牙面上的牙菌斑和牙結石從而達到徹底清洗牙齒的目的。所以老年人要養(yǎng)成定期洗牙的習慣最好是每年洗牙~次。④老年人要養(yǎng)成常漱口、常刷牙的習慣。進食之后最好及時漱口因為會有效地把食物殘渣從牙齒表面或牙縫里沖洗出來減少口腔內的細菌生長繁殖。長期堅持刷牙可以有效地防治牙菌斑和牙結石的形成。⑤老年人的牙齒脫落后要得到及時的修補。人的每顆牙齒都有不可代替的作用牙齒缺失會使口腔咀嚼功能下降加重腸胃負擔從而影響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吸收。

    結果

    篇2

    1.1 對象

    采用分層等容量隨機抽樣方法,抽取浦東新區(qū)上鋼社區(qū)的3個居委,每個居委各隨機抽取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100人,共計300人,進行第一次口腔健康狀況調查,并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及隨機數(shù)余數(shù)分組法,分成實驗組及對照組各150人。實驗組中男72人,女78人,平均年齡(61.4±3.4)歲;對照組中男74人,女76人,平均年齡(61.7±2.9)歲。所有對象均為具有常住戶籍的人口,且神志清楚,有個人獨立行為能力。兩組對象的年齡、性別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口腔健康檢查 按照WHO《口腔健康檢查方法》[2] 和《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方案》的有關要求進行干預前、后的檢查,內容包括冠齲的齲齒(D)、因齲補牙(F)、根齲、牙齦出血、牙結石、牙周袋等情況。

    1.2.2 干預措施

    實驗組:集中進行6次口腔健康教育和3次口腔健康檢查,熱線電話及個性指導則按需提供。干預的具體內容為:① 每3個月開展1次個性化的口腔健康教育,形式有集體講座、互相討論、交流及個別解答等。內容有齲病、牙周病等口腔常見病的病因、癥狀及預防方法;牙缺失修復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項;如何正確刷牙;口腔健康與合理飲食;牙齒敏感、食物嵌塞等現(xiàn)象的原因及處理等。② 開通愛牙熱線,接受個別交流、專項指導。③ 制定口腔保健計劃,督促實施并根據(jù)實際口腔健康情況適時進行調整、修正。④ 每半年進行1次口腔檢查,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并實施牙周潔治、齲齒預防性充填、幫助制定義齒修復方案等。干預2年后進行效果評價。

    對照組:不進行專門口腔保健指導、口腔健康檢查及健康教育,患者自行門診,常規(guī)治療。

    1.3 統(tǒng)計分析

    2 結果

    共有293名對象完成2年干預,其中實驗組失訪1人,對照組失訪6人。

    2.1 干預前、后齲齒患病情況比較

    3 討論

    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中老年人的齲齒數(shù)比10年前增加了16.00%。上鋼社區(qū)作為老齡化社區(qū),45歲及以上中老年人口的比例為63.50%,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對于已經(jīng)步入老年行列的老年人及即將步入老年行列的中年人來說,如何在社區(qū)口腔衛(wèi)生工作者的指導下,加強口腔預防,有效維護口腔健康,提高生活質量,顯得尤為重要。

    調查顯示,上鋼社區(qū)中老年人的口腔冠齲患齲率為64.00%,齲均為2.21,低于上海市73.73%和3.38的總體水平[3],也低于全國75.2%和3.8的水平[4]?;箭x率及齲均均無性別差異, F的比例為20.40%,而同樣指標河南為6.84%,海南為14.19%[5-6],上海市為16.07%,說明上鋼社區(qū)中老年人的齲齒充填情況要好于上海市及部分省份。根面齲患齲率為21.67%,這與河南、海南的調查結果基本一致,但比全國57%的根齲患齲率低。牙齦出血、牙石、牙周袋(≥4mm)及牙周附著喪失的檢出率分別是80.67%、91.33%、55.33%及42.00%,略高于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牙周健康率(13.67%)和上海市平均水平(14.59%)相當。

    全程式口腔干預是指以社區(qū)為載體,社區(qū)口腔醫(yī)生為主體,聯(lián)合社區(qū)預防保健人員及居委衛(wèi)生專管干部,充分發(fā)揮社區(qū)全程、便捷、有效、可及的特點,為社區(qū)居民提供“家庭醫(yī)生”式的口腔保健指導及服務,變被動的疾病治療為主動的早期預防,讓居民養(yǎng)成定期復查的習慣,以提高居民的口腔衛(wèi)生知識及健康水平。本研究通過對實驗組不同性別中老年人的口腔健康全程干預,其冠齲患齲率及牙周健康指標均比對照組有了明顯改善,因齲補牙的比例達54.65%,較干預前的20.40%及干預后對照組的23.20%均有顯著提高,說明全程干預對幫助社區(qū)居民樹立正確的口腔就診行為,提高口腔健康水平具有良好的作用。同時,本調查發(fā)現(xiàn),干預過程尚不能很好地降低居民的齲齒發(fā)病率,這可能與干預時間有限,短時間內還不足以有效防止齲齒發(fā)生有關,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通過全程式的口腔干預,變被動的疾病治療為主動的早期預防,實現(xiàn)全程口腔健康管理,是社區(qū)口腔衛(wèi)生工作的未來且長期任務[7],也是職責所在。社區(qū)口腔衛(wèi)生工作者的工作側重點要有別于口腔??漆t(yī)院,要以口腔預防保健為抓手,設計一套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科學化的能使大家接受和可操作性強的健康教育模式,借鑒家庭醫(yī)生制服務模式,讓每一位社區(qū)口腔衛(wèi)生工作者都成為居民的 “家庭口腔醫(yī)生”,為居民提供醫(yī)療服務的同時,更能為其制定個性化的健康指導計劃,定期的口腔宣教及口腔檢查。社區(qū)口腔醫(yī)生要堅持醫(yī)防并重,預防為主,注重全程干預,為實現(xiàn)社區(qū)居民的口腔健康做出應有的努力。

    4 參考文獻

    王慶武, 李曉瑜. 口腔健康教育及必要措施干預對老年人口腔保健KAP的影響[J]. 延安大學學報, 2011, 9(3): 59-60.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Oral Health Surveys: Basic Methods[R]. Geneva: WHO,1997.

    李國強, 曹新明. 上海中老年人齲齒等三大口腔疾病狀況淺析[C]. 中華口腔醫(yī)學會老年口腔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換屆選舉暨第四屆全國老年口腔醫(yī)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2008:71-72

    胡德渝. 我國口腔健康、疾病趨勢及發(fā)展方向[J]. 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 2009, 2(9): 513-516.

    王薇,楊汴生,何健,等. 65~74歲老年人口腔疾病流行病學調查[J]. 實用預防醫(yī)學, 2006, 13(3): 607-609.

    篇3

    【關鍵詞】老年人;口腔特點;保健措施

    1.老年人的口腔特點 老年人的口腔狀況與全身情況一樣,隨著年齡增長都會發(fā)生相應的變化,如牙體和牙髓結構的變化,礦化程度增高,牙周膜與表面組織結構消失,粘膜變薄,膠原密度增加等。又由于老年人口腔內唾液腺退行性變,唾液分泌減少,牙齒的自潔能力下降,同時牙齦萎縮與牙周附著水平喪失明顯,使食物嵌塞與食物殘渣滯留,給口腔內致病菌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易致齲齒及繼發(fā)齲,牙縫增寬,牙根暴露,牙列完整性破壞,義齒佩戴增加等情況造成老年人生活質量降低,影響他們整體的健康水平。

    2.老年人口腔保健的措施

    2.1 提高老年人自我口腔保健能力和意識:針對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口腔衛(wèi)生問題、心理狀態(tài)改變以及舊傳統(tǒng)觀念與習慣,開展口腔衛(wèi)生健康教育宣傳活動,選擇老年人適合用的牙刷,可選頭小毛軟。牙刷柄不易滑脫的牙刷,做到正確刷牙,定期潔牙,正規(guī)剔牙,每次餐后漱口[]的良好習慣。同時對有義齒的老年人,保護基牙不受不良因素的刺激,有牙列缺失的,及時修復。

    2.2 定期口腔健康咨詢和檢查:老年人應每半年檢查1次,但最好3個月檢查1次,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由于老年人身體狀態(tài)的改變,加之口腔情況較差,檢查與清潔是十分必要的。在每次檢查時,對老年人的口腔狀態(tài)、口腔健康的認識變化、心理狀態(tài)的改變,做出相應咨詢和有效的建議。糾正不良的衛(wèi)生習慣與生活方式,給與特殊的口腔護理是必不可少的。

    2.3 補充營養(yǎng):人體進入老年期后,細胞活性下降并逐漸衰老,機體各器官的形態(tài)和功能發(fā)生退行性變化,口腔組織也隨之衰老,消化功能減弱,味覺及口腔功能下降,對食物愛好和需要發(fā)生明顯的變化。因此,老年人應減少食糖量,改用糖代品,增加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的攝入量,合理使用氟化物;在調整飲食的同時,做好口腔保健操,提高口腔各組織適應能力,減緩老化的速度,增進健康。

    2.4 治療全身疾病:老年人往往伴發(fā)一定的全身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免疫功能減退等。這些疾病有的與口腔疾病成正相關,如糖尿病和牙周病,有的會影響到口腔疾病的治療和預后。因此,有必要控制或治愈全身疾病,這對維護口腔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2.5 提供老年衛(wèi)生社區(qū)服務:在社區(qū)開展健康教育,口腔健康咨詢,定期口腔健康檢查及建立社區(qū)健康檔案,進行口腔健康診斷,不斷提高老年人對口腔衛(wèi)生的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減少口腔疾病的發(fā)生。

    3.小結:口腔保健對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延年益壽,提高生活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建立有效的口腔保健策略和措施,讓全社會都來關注每一位老年人的口腔保健,使其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篇4

    目前隨著我國人口老年人口比重的逐年提高,口腔疾患作為老年人群眾的常見問題,也受到大家的關注,本次研究通過調查800名社區(qū)老年患者的口腔健康現(xiàn)狀和醫(yī)療狀況調查,發(fā)現(xiàn)這一人群的一些普遍特征,也是今后開展社區(qū)工作的一個參考。

    資料與方法

    社區(qū)老年人:總人數(shù)800人,男357,女443;年齡55~75歲,以2006~2007年本社區(qū)老年患者門診符合入選條件(入選條件:55~75歲;溝通無障礙;可配合口腔檢查與問卷調查)。

    研究方法:基礎資料部分為發(fā)放調查問卷統(tǒng)計一般情況及資料結果,總計發(fā)出問卷800份,回收800份;口腔??茩z查部分以口腔科查體、就診病歷記錄及??茊栱椀馁Y料匯總統(tǒng)計分析[1]。

    結 果

    基礎資料顯示:55~65歲522人,其中至少有1項慢性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等)201人(40%);66~75歲378人,其中至少有1項慢性病231人(62%)。

    口腔專科檢查部分顯示:檢出各種齲、牙體牙髓及根尖周病變疾病人數(shù)504人(63%);檢出牙周病768人(96%),有牙周治療需求的總計不足28%;牙列缺損(包括無法保留的殘冠和殘根)和牙列缺失681人(85%),有修復治療史和現(xiàn)要求修復治療的患者總計不足33%,近期有修復計劃的約15%;口腔黏膜病32人(4%),其中以潰瘍、白斑、地圖舌、口干綜合癥多見,3例診斷不明轉診上級醫(yī)院。據(jù)統(tǒng)計該調查人群中86%患者要求治療或拔除主訴牙,而對于臨床檢見的其他口腔問題不予關注或要求暫緩治療,集中表現(xiàn)在對牙周問題及牙列缺損重視不足。

    討 論

    通過對社區(qū)老人這一人群口腔健康調查的匯總,55~75歲年齡段各種常見口腔疾病患病率高,與一般人群橫向比較遠高于平均患病率[2]。同時口腔健康狀況的好壞直接影響老年人的咀嚼消化、營養(yǎng)吸收,進而關系其身體素質和日常生活質量。而結果顯示該年齡段慢性病患病比率本身基數(shù)就大,所以保障口腔健康顯得尤為重要。針對老年人對口腔健康疾病及相關保健知識了解途徑少、信息窄更新慢的現(xiàn)狀[3],加強宣教增強老年口腔健康意識和大力發(fā)展老年口腔醫(yī)療服務成必為社區(qū)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篇5

    1 調查對象和方法

    1.1 調查對象。共調查260名部隊離退休老干部及家屬,其中男性115人,占44.2%,女性145人,占55.8%,年齡56歲~82歲之間。調查性別與年齡情況(表1)。

    1.2 調查方法。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1971年出版的《口腔健康調查的基本方法》手冊為標準,采用一人一表制,將問診與口腔結果填表相結合,選用標準口腔器械,對被調查的口腔粘膜、牙體、牙周及缺牙情況按照齲病,牙周病,楔形缺損、磨損及牙列缺失進行檢查詢問,做詳細記錄,進行統(tǒng)計[1]。

    2 結果

    調查對象各年齡組患病情況(表2)。

    260名離退休干部及家屬中,患齲總計為194人占74.6%,牙周病129人占49.6%,楔形缺損151人占58.1%,牙列缺失69人占26.5%。

    3 討論

    3.1 齲病。本組調查齲病的發(fā)病率為74.6%。發(fā)病率較高,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口腔自潔能力較差,牙齦逐漸萎縮,導致食物嵌塞,牙頸部及牙根外露,齲壞以根面齲和環(huán)形齲多見。

    3.2 牙周病。本組調查中牙周病發(fā)病率為49.6%。在老年人中多見牙周炎、牙齦炎、牙齦萎縮、牙齒松動及牙根暴露。造成以上原因主要是:①由于老年人多臟器的退形性變。②慢性病的長期困擾使得抵抗力下降。③牙結石的長期刺激沒有及時清潔,應加強老年牙周病患者口腔衛(wèi)生保健知識的宣教,定期潔牙,注重平時的口腔機能訓練,如:叩齒、牙齦按摩、鼓漱、運舌等,以減少牙周病的發(fā)病率[2]。

    3.3楔形缺損、磨損。楔形缺損磨損多見于前磨牙,嚴重時可誘發(fā)牙髓炎,這主要是因為老年人的牙齦多已萎縮,牙頸部牙骨質暴露,加上長期不正確的刷牙方式,造成損害。

    3.4 牙列缺失。隨著年齡的增加,缺牙數(shù)及牙列缺失者明顯增多。牙列缺失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口腔保健知識,齲病及牙周病患病率較高,沒有及時治療,再加上老年人行動不方便而放棄治療,延誤了治療時機,這說明老年口腔疾病的防治工作是非常值得關注的,全社會及其子女們應該加強對老年人的關心愛護和幫助,醫(yī)務工作者應進一步加強對老年人口腔保健知識的宣傳,使得他們能度過一個幸福的晚年。

    參考文獻

    篇6

    【中圖分類號】R78【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05-0045-02

    人口老齡化是世界上的普遍趨勢,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也受到人們的日益關注??谇患不季褪浅3S绊懤夏耆松钯|量的一大疾苦。牙齒缺失一直被視為老年人特征之一,多數(shù)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列缺損或缺失,而牙體、壓裂缺損和缺失除了使咀嚼、消化、語言等功能收到障礙外,對面容美觀甚至心理精神方面和全身健康狀態(tài)都會產(chǎn)生不良影響,因此口腔修復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1]由于老年人口腔情況較為復雜,常常是幾種口腔疾病并存,加之老年人多有骨質疏松與牙槽骨吸收、神經(jīng)肌肉功能退化和一些系統(tǒng)性疾病,這就給口腔修復帶來很多困難。現(xiàn)將本院實施的 80 例老年口腔疾病的修復情況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2 年 2 月―2014年 2月邯鄲市曲周縣中醫(yī)院收治的老年口腔疾病修復患者80例,其中,51例男性,29例女性,年齡 52~83歲,平均724 歲;

    12方法所有患者在進行口腔修復治療前均進行認真的口腔檢查,同時拍攝患者的全口或局部牙片,與顳下頜關節(jié)有關的患者在治療前后均進行關節(jié)側位片拍攝。對每一位老年患者的性別、年齡、牙位的缺失情況、牙位的余留情況、食物嵌塞情況、顳下頜關節(jié)、咬 關系等情況進行詳細記錄,以便修復治療后統(tǒng)計分析工作的進行。同時對患有口腔疾病的患者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包括松動牙齒的拔除,根據(jù)殘冠、殘根情況采取保存或拔除治療,對牙周病、齲病、牙髓病等給予相應治療[2]

    13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 SPSS16 0 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 標準差表示,同期組間比較采用 t 檢驗,P < 0 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80 例病例中54例 (675%)為活動義齒修復 ,共缺失牙齒 434 顆,平均每人缺失 804 顆。26 例(325%)為固定義齒修復。 54 例老年患者中,全口義齒 21 例,上半口義齒 5例,下半口義齒 17 例,贗復體 11 例。 26例固定義齒修復中,男 18 例,女 8 例,共修復 117 個牙單位;其中,男 80個牙單位,女 37 個牙單位表1修復情況列表

    3討論

    在老年人中部分牙齒缺失非常普遍,隨著年齡增長,缺牙患病率及缺牙數(shù)目均成相應的遞增,此外,缺牙患病率又受文化程度、衛(wèi)生習慣、生活環(huán)境及經(jīng)濟狀況等因素影響,[3]老年人大多未有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教育、對口腔疾病的重視不夠、口腔衛(wèi)生不良,對口腔醫(yī)生安排的治療不理解不配合等等狀況。資料表明,我國老年人的牙列缺失率為 6 98% ~14 25%,牙列缺損率為11 50% ~ 88 13% ,并且修復率較低,其中不良修復占大多數(shù),與國際上“8020 目標”差距很大。近年來我國老年口腔醫(yī)學借鑒發(fā)達國家經(jīng)驗,發(fā)展較迅速,初步建立了具有老年特性化的防治學科體系,在老年人口腔疾患的生理特點、口腔治療模式、殘根殘冠的保留、新技術新項目的應用等方面均取得了長足進步。

    31牙體缺損和牙列缺損、缺失的主要病因 齲病、牙周病、外傷、腫瘤和先天畸形等。齲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據(jù)調查統(tǒng)計,我國人口需要治療的乳、恒牙數(shù)平均每人為 2 5 個牙。35 ~ 44 歲年齡組和 65 ~ 74 歲年齡組的牙體缺損率( 需冠修復) 分別為 10 47%和 35 94%。65 ~74 歲老年人組中,需要義齒修復治療的占 29 08%。

    32口腔修復內容 包括美學修復、功能修復及治療性修復。美學修復是針對牙冠顏色異常( 如四環(huán)素牙、氟斑牙等) 、畸形牙( 如錐形牙、釉質發(fā)育不良等) 、前牙牙間隙過大、牙冠形態(tài)異常、牙齒排列輕度錯位等的有限調整; 功能修復包括牙體缺損、牙列缺損、牙列缺失的修復及頜面部缺損的修復; 治療性修復包括牙周病和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綜合征的矯治?;顒恿x齒是老年修復治療的主要方法,咬合重建及防治食物嵌塞、顳下頜關節(jié)病是老年口腔修復的特點。

    33口腔修復方法 臨床上需口腔修復的主要疾病包括:牙列缺損、牙列缺失、牙體缺損、牙周病、顳下頜關節(jié)病和頜面缺損,其中牙列缺損、牙列缺失、牙體缺損是口腔修復治療的常見病[4]。首先選擇材料上,若選用塑料可摘局部義齒,則壽命較短,機械性能差,舒適度低,且不易清洗,不利于口腔健康,但塑料可摘局部義齒價格便宜,易修改,更換時易操作,是治療過程中需全口義齒的一個過渡。而固定義齒具有體積小,舒適度高的優(yōu)點,深受廣大患者的歡迎,讓患者感覺不到異物感,患者發(fā)音也不會受到阻礙,日常生活中容易進行取戴,所以在選擇口腔修復方法時,需結合患者情況具體分析,選擇正確的修復方法[5]。

    參考文獻

    [1]邱蔚六 劉正老年口腔醫(yī)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456

    [2]潘維青,姚新星老年人全口義齒修復的臨床體會[J]亞太傳統(tǒng)醫(yī)學,2010,6(8):119-120

    篇7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9-0205-02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口腔衛(wèi)生宣教工作的開展,人們的口腔保健意識有很大的提高,口腔疾病常常是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一大疾病。多數(shù)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列缺損或缺失,為了維持適當?shù)木捉?、消化、語言等功能及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口腔修復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1造成老年人口腔健康問題的因素

    1.1生理因素:老年人各組織器官隨著年齡增長發(fā)生較為明顯的退行性變化。

    1.1.1隨著年齡增長,牙釉質的釉板組織會出現(xiàn)裂痕,同時其裂痕間隙內的水分喪失,最終會導致牙齒的裂開。與此同時,牙釉質的顏色會改變,且滲透性降低。

    1.1.2牙本質的變化。牙本質在老年時期容易變成硬化牙本質,且牙體脆性系數(shù)變大。同時,隨著牙體的髓腔空間變小,會造成拔牙的難度增大,使根管治療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1.1.3牙周組織的變化。老年人牙周組織的細胞活性降低,會出現(xiàn)牙周組織的萎縮的現(xiàn)象。同時,牙周膜腔變窄,血管的形態(tài)出現(xiàn)異常。有些甚至出現(xiàn)牙的頸部及根部的分叉,造成壓根暴露在外面,使牙體出現(xiàn)松動。

    1.1.4顳下頜關節(jié)的改變。顳下頜關節(jié)盤及髁狀突關節(jié)區(qū)的各種纖維在老年時會出現(xiàn)分布紊亂的現(xiàn)象,如成纖維細胞變少而膠原纖維明顯增多。導致皮質骨的吸收增大,從而改變關節(jié)的正常面的結構。

    1.1.5口腔粘膜的變化。代謝功能的衰退容易導致老年人口腔粘膜組織的變化。如:黏膜細胞萎縮。而黏膜組織脫水會降低組織張力和彈性,引起黏膜組織逐漸變薄及缺乏水分。同時,血管分布的降低,會導致?lián)p傷的組織修復時間長,從而引起其他的口腔相關疾病的發(fā)生。

    1.2行為習慣因素。

    1.2.1齲病多好發(fā)于沒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平時口腔衛(wèi)生及護理較差及機體營養(yǎng)不良等的人群,而齲病中發(fā)生率最高要數(shù)根面齲和頸部齲。

    1.2.2牙周病大多是由老年人的平時口腔衛(wèi)生觀念較差、飲食時食物嵌塞、及傷及牙周組織的創(chuàng)傷等因素引起。

    1.2.3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吸煙、飲酒、習慣進食較燙的食物等,會導致老年人的口腔黏膜出現(xiàn)白斑。當然,牙頜組織的改變及口腔修復物本身的不良作用等也可導致白斑的發(fā)生。

    2老年人口腔修復治療臨床分析

    2.1老年人口腔修復的類型和特點。

    2.1.1固定修復:活動修復是以前較常用的修復類型。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如今口腔修復多以固定修復為主。固定修復能有效利用殘根殘冠,增強口腔的咀嚼功能。

    2.1.2活動義齒:固定義齒能用于一部人老年人,當牙齒缺失量較多時,活動性修復是主要修復方法。在進行活動性修復設計時,應從修復對老年人所帶來的靈活性和穩(wěn)定性考慮。在設計活動義齒時要保持連續(xù)性的思維模式,即為方便以后的義齒修復維護,應在設計時多設計便于以后使用的備用卡環(huán)。

    2.1.3種植義齒:種植義齒被譽為人類的第三付牙齒,近年來,由于各種牙齒材料及修復技術的不斷更新,使種植義齒得以廣泛運用于口腔、頜面部及耳鼻喉等的器官問題的修復治療。以前種植義齒在老年人的口腔修復中一直受到限制,但是近年來,種植義齒的口腔修復方法越來越得到人們的接受,并取得了很好效果。

    從修復的目的進行分類,口腔修復又可以分為美學修復、功能性修復和治療性修復。其中,功能修復的內容為牙體、牙列方面的修復以及缺損頜面部的修復;而治療性修復冊則對牙周病和顳下頜關節(jié)紊亂綜合征的矯正治療。

    2.2老年人口腔修復特點。作為醫(yī)務人員,在對老年人進行口腔治療時,應針對老年人不同的口腔特點,采用適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適應水平的修復方案,使該方案遵循生理學和生物學的原則。并做好對老年人口腔修復前及修復后的的相關健康教育,使其重視口腔衛(wèi)生,降低口腔疾病的發(fā)生。

    2.3老年人口腔修復治療方法。

    2.3.1治療模式:為老年人制訂治療計劃時,在治療中修復體的設計制作要充分考慮老年人的特點,由口腔修復科的醫(yī)師在綜合考慮患者的口腔疾病、全身系統(tǒng)病史、患者及家屬的承受能力及配合程度后制作切實可行的、能為醫(yī)患雙方都接受的方案,各分科嚴格按照計劃進行拔補治后再轉口腔修復醫(yī)師進行牙體及牙列的重建,以恢復適當?shù)囊Ш瞎δ?。實施修復的方案既要考慮到老年人的口腔狀況,又要考慮到義齒在老年患者口腔中使用的效果如何。

    2.3.2口腔修復方法的選擇:塑料可摘局部義齒通常戴用時間較短,因為其機械性能較差,戴用不舒適,不利于口腔衛(wèi)生。但因其相對便宜、易于修改,在其他牙齒隨后亦需拔除修復時,可較容易地修改加牙。作為老年患者的暫時義齒,有利于患者適應將來的全口義齒。與可摘局部義齒修復相比,固定義齒體積小、無異物感、舒適、不妨礙發(fā)音,患者不需要取戴,咀嚼舒適。老年患者選擇修復方法時應綜合考慮患者的全身情況、口腔衛(wèi)生、余留牙狀況等多種因素。

    2.4修復過程。由于老年人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的某個特殊階段,其渴望得到應有的尊重和人文的關懷。醫(yī)生及護士應讓其充分知情同意,并能夠在和諧的氣氛中順利接受治療。許多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和愉悅的心情是可是治療很多種疾病的,因此,讓接受口腔修復治療的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對醫(yī)生信任,對醫(yī)療環(huán)境滿意,對醫(yī)療技術滿意就顯得尤為重要。

    總之,老年人無論在生理、病理、心理狀態(tài)方面都有其特殊性。要使老年人牙列缺損或缺失獲得良好的修復效果,口腔科醫(yī)師不僅必須具備良好的系統(tǒng)知識與專業(yè)技能,而且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把握問題的關鍵。在整個修復過程中應注意做到全身與局部的相互兼顧、治療與護理的相互配合及治病與防病的相互結合,不斷改變老年人口腔疾病治療條件,總結臨床經(jīng)驗,為發(fā)展老年口腔醫(yī)學事業(yè)不斷進行探索。

    篇8

    摘要:目的:調查分析襄樊市老年牙病患者口腔健康知識、態(tài)度和行為,為老年人群牙病防治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方法:采用現(xiàn)場調查方法對350名老年牙病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結果:老年牙病患者口腔健康知識知曉率較低,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群對口腔健康知識的了解及口腔保健態(tài)度和行為有顯著差別(P<0.05)。結論:襄樊市需進一步完善口腔保健服務體系,加大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知識教育力度,并針對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群采用相應的方式施教。

    關鍵詞:口腔健康;知識態(tài)度行為;老年牙病患者

    我國已經(jīng)進入老年社會,到口腔科就診的老年患者越來越多,了解他們的口腔健康信念、行為及對口腔健康知識的知曉情況,既能為社區(qū)牙病防治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又能使臨床醫(yī)生采取有針對性的牙病防治措施。筆者于2004年8月~2005年2月對來我科就診的350名老年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現(xiàn)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取2004年8月~2005年2月來襄樊市中心醫(yī)院口腔科就診的老年患者共350名為調查對象。

    12 調查方法和調查內容

    本次口腔健康問卷調查基本采用"第二次全國口腔健康問卷調查"內容,單選題和多選題相結合,被調查者在理解的基礎上自行答卷,文盲者則由調查者以詢問的方式代填。調查內容包括4個方面:基本狀況(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職業(yè)、文化程度等)、口腔保健知識(包括最好的口腔保健措施是什么、煙酒有害口腔健康嗎、正確的刷牙方法是什么、潔牙的目的及次數(shù)等)、口腔保健態(tài)度(包括是否希望每年作口腔普查、是否有定期潔牙愿望、是否認為牙病重要并能及時就醫(yī)等)、口腔保健行為(包括是否刷牙兩次/日、是否2~3月更換牙刷、是否采用豎刷法、是否飯后刷牙等)。

    13 統(tǒng)計處理

    用Excel 2000進行資料輸入,采用SPSS 11.5統(tǒng)計軟件進行χ2檢驗。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本次接受調查的共有350名,其中男性180人(占51.4%),女性170人(占48.6%)。65~69歲為201人(占57.4%);70~74歲為82人(占23.4%);75~79歲為56人(占16.0%);80歲以上為11人(占3.2%)。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為105人(占30.0%),初中108人(占30.9%),高中75人(占21.4%),大專以上62人(占17.7%)。職業(yè)分布:離退休人員245人(占70.0%),干部教師、公司職員、服務人員、工人和個體經(jīng)營者共98人(占28.0%),其他7人(占2.0%)。

    22 口腔保健知識

    調查對象中,"最好的口腔保健措施是什么"的知曉率為50.9%,"煙酒有害口腔健康嗎"的正確回答率為61.4%,"正確的刷牙方法是什么" 知曉率為20.6%,"潔牙的目的及次數(shù)"答對率為48.3%。知曉率與受教育程度有密切關系,隨著文化程度增高,4項口腔保健知識知曉率均隨之提高(P<0.05),見表1。表1 文化程度與口腔健康知識知曉情況(略)

    23 口腔保健態(tài)度

    調查對象中,希望每年作口腔普查者為64.9%,有定期潔牙愿望者為45.4%,認為牙病重要并能及時就醫(yī)者為86.0%。分析不同文化層次人群的口腔保健態(tài)度可見,隨著文化程度增高,口腔保健態(tài)度增強,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口腔保健態(tài)度存在顯著差異(P<0.05),見表2。表2文化程度與口腔保健態(tài)度(略)

    23 口腔保健行為

    調查的對象中,每日兩次刷牙率(41.1%)相對較高,豎刷率(22.6%)、飯后刷牙率(28.3%)、2~3月更換牙刷率(21.4%)均較低。隨著文化程度增高,這4項健康行為的比率也增高(P<0.05),見表3。表3 文化程度與口腔健康行為文化程度(略)

    3 討論

    本次調查顯示,襄樊市老年牙病患者對口腔健康有關知識的綜合知曉率較低,很多人知道刷牙是最好的口腔保健方法,也認識到煙酒對口腔健康有危害,但不清楚正確的刷牙方法,不了解牙結石及其正確處理方法。多數(shù)襄樊市老年牙病患者對口腔保健有積極態(tài)度,認為牙病需要治療,但卻忽視口腔健康的維護,每年愿意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檢查者只占45.4%,這些結果與相關調查是一致的[1]。刷牙是最基本的口腔保健行為,正確刷牙可有效去除菌斑,借助牙刷按摩作用,增進牙齦組織血液循環(huán)和上皮組織角化,增強牙周組織的防御能力,是保持口腔健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2]。橫刷會導致牙體缺損、牙齦萎縮、牙根暴露、牙槽骨吸收等[3,4]。由于不知道正確的刷牙方法,只有22.6%的人采用豎刷、28.3%的人是飯后刷牙、21.4%的人2~3月更換一次牙刷。

    牙病是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常見疾病,把口腔保健落實到社區(qū),提高老年人對口腔健康知識的認知,建立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行為,對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十分重要。本調查雖然以就醫(yī)的老年牙病患者為調查對象,但是其結果對于估計襄樊市老年人口的口腔健康知識、態(tài)度和行為是可靠的,本調查的結果應高于整體實際結果。據(jù)此,可以說襄樊市老年人口腔保健仍處于啟蒙狀態(tài),多數(shù)人未建立健康行為,說明口腔保健需求量大,迫切要求我們進一步完善口腔保健服務體系,深入社區(qū)設立口腔健康教育點,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密切結合牙病防治,扎扎實實地開展工作。調查中發(fā)現(xiàn)個體文化程度是影響口腔知識知曉程度的一個重要因素,文化程度低者接受的知識較少,其口腔保健知識也少,口腔保健行為也差,此與有關調查結果一致[3]。但是,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意識卻很高,說明隨著我國經(jīng)濟文化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對自身的健康也重視起來。鑒于老年人文化程度偏低,對新知識的接受較慢,教育內容和方式要貼近這一人群,并且對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宣教方式,內容力求通俗,并輔以形象化教育,使他們喜聞樂見,逐漸充實老年人口腔保健知識,增強參與意識,從而建立正確的口腔健康行為。

    參考文獻

    1 鄧耀羚,嚴玉潔,等. 上海市閔行區(qū)1650名城鎮(zhèn)居民口腔健康知識與行為調查分析. 口腔醫(yī)學,2003,23(2):107~108.

    篇9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207-01

    隨著文化、科學、經(jīng)濟和醫(yī)療保健的發(fā)展,人類的壽命普遍延長,老年人在社會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人口老齡化的現(xiàn)象已日趨明顯,每個老年人的口腔都有或多或少的問題,而牙體、牙列的缺損,尤其牙列的缺失是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方面。在給老年人進行口腔修復及護理的同時,更應該重視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征,在治療中綜合考慮這些因素,才能設計和制作出更適合老年人的修復體,對保持老年人群身心健康,延年益壽,提高生活質量有重要意義。

    1 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點

    1.1 生理特點。

    1.1.1 全身變化。老年人身體的各個器官都呈現(xiàn)增齡性變化,身體免疫功能降低,抵抗力下降,易發(fā)心腦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肺心病、腦血管病等全身性疾病。會有行動不便,適應和理解能變差,記憶力減退,身體耐受力低下,不能很好的配合醫(yī)生。某些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會影響到口腔疾病的治療。

    1.1.2 口腔的變化。

    1.1.2.1 牙齒。缺牙數(shù)量多,占全口牙列的四分之一以上時,就會影響到口腔的正常功能,余留牙頜面磨損過多,伴有齲病、楔狀缺損、松動、殘根、牙齦退縮、食物嵌塞、伸長松動等。

    1.1.2.2 牙槽骨及頜骨。牙缺失后,牙槽骨會逐漸吸收萎縮,隨著全口牙列的缺失,上頜骨的外形逐漸縮小,下牙弓逐漸變大,面下三分之一距離變短,使上下頜關系失調,影響美觀、功能。

    1.1.2.3 黏膜和唾液腺。老年人口腔黏膜變薄、色淡干燥,彈性下降,若有破損愈合能力較慢,常有口干、燒灼感和味覺異常。唾液流速較慢,機械沖洗作用下降,口腔自潔能力變差,抗菌作用減弱,易患齲病和感染性疾病。

    1.2 心理特點。老年人由于身體各器官功能逐漸退化,臨床上會表現(xiàn)出與其他人群不同的心理特點。

    1.2.1 固執(zhí)心理。有些老年人性格較固執(zhí),常會根據(jù)其他患者的修復效果而不顧是否符合自身條件,堅決要求醫(yī)生給予同樣的修復方式,醫(yī)生和家屬勸說也無效,難以溝通。

    1.2.2 急躁和期望值過高。老年人耐受力較差,若等候時間較長,修復過程復雜,易導致急躁情緒。由于對口腔修復知識的缺乏,修復后不愿意復診,希望一次就能完成修復治療,渴望義齒有天然牙一樣的美觀、自然和功能等過高的心理期望值。

    1.2.3 其他方面。部分患者由于經(jīng)濟的困擾和對口腔疾病認知程度的不同,認為自己年齡大了,花錢裝假牙不值得,即使缺牙也不愿意去醫(yī)院修復。

    2 修復治療的護理

    2.1 治療前的護理。護士應熱情接待病人,言行禮貌,幫助患者克服緊張情緒。在進行修復前,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老人交談,向病人介紹修復體的種類、優(yōu)點、缺點及所需費用,并選用與缺牙相似的修復體標本讓病人觀看,使其對修復體外觀有初步了解。告知患者義齒與天然牙不同,結合病人的口腔情況將預期效果告知病人,治療后能夠部分恢復病人的口腔功能,每個人都能很好的適應義齒,由于個體的差異,會表現(xiàn)在適應時間長短不一樣,讓病人對修復的義齒有正確的認識。應尊重和關心老年患者,增強患者配戴義齒的信心,并與家屬進行溝通,取得家庭的支持與幫助,愉快的接受口腔修復治療。根據(jù)患者的要求及經(jīng)濟情況,幫助選擇合適的義齒,對治療過程給予詳細的解釋,建立良好的醫(yī)護患關系。一般老年人的行動比較遲緩,可幫助攙扶到牙椅上,將治療時所需物品準備好。

    2.2 治療中的護理。在治療中修復體的設計和制作要充分考慮老年人的特點,活動義齒是老年修復治療的主要方法。老年人身體耐受力較差,治療時應盡量遷就患者取舒適,告訴病人,若有不適可舉手示意,切勿亂動和抓醫(yī)生操作的手,以免鉆針損傷口腔組織。若病人起坐比較困難,治療時應使用吸唾器或護士幫助患者起身漱口,在冬天應配備溫水。如治療時間較長,應讓病人休息片刻,以減輕長時間張口所產(chǎn)生的疲勞。在備牙時,應檢查車針是否穩(wěn)固,防止脫落。在修復治療的過程中護士應密切配合醫(yī)生,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意識的變化,告訴患者在取模時材料有一定的流動性,可能會引起惡心等不適,并告知如何配合醫(yī)生以減輕不適的方法,及時安撫患者情緒,使其精神放松,協(xié)助醫(yī)生對老年患者順利完成治療。

    2.3 治療后的護理。耐心、詳細的向患者介紹義齒的摘戴方法、注意事項和口腔衛(wèi)生保健知識宣教。告知病人初戴義齒時有明顯的異物感,發(fā)音不清,口水增多等現(xiàn)象,耐心戴用1~2周即可習慣,要鼓勵患者多說話,多練習,逐步適應。告知患者義齒和天然牙不同,不可能恢復到天然牙的咀嚼功能,美觀效果也有一定的限度,從而幫助患者建立切合實際的期望。戴義齒后如感疼痛可暫時將義齒取下休息,但在復診前須戴上義齒并至少使用2小時以上,這樣能準確找到痛點,便于醫(yī)生修改。由于老年人普遍存在聽力差,記憶力差,理解能力差,動作遲緩,要求家屬盡量陪護,還要將注意事項寫在紙上交與患者及家屬。以前配戴過義齒的病人,會前后比較義齒,要鼓勵病人堅持配戴新義齒,才能適應義齒,讓其發(fā)揮功能作用。

    3 義齒的護理

    義齒的護理對所覆蓋的基牙及牙周組織的健康有重要意義,合理的義齒護理可清洗掉義齒基托上的軟垢、細菌及念珠菌,防止菌斑形成及細菌釋放毒性產(chǎn)物,從而保護覆蓋基牙及牙周組織健康,預防義齒性口炎的發(fā)生。護理措施包括:

    3.1 每次進食后,應及時將義齒取出清洗并漱口,睡覺前將義齒摘下,泡在冷水中,以維護口腔組織健康。

    3.2 每日用牙膏和牙刷清洗義齒,不可用酒精和沸水浸泡,否則義齒會變形。

    3.3 用專用的假牙清潔片定期浸泡,可有效去除菌斑和色素。

    4 健康教育

    4.1 定期口腔保健檢查。耐心詳細的講解,宣傳口腔保健知識,加深患者對健康知識的了解,可達到有病早治、無病預防的目的。

    4.2 合理膳食,提高機體抵抗力,糾正不良習慣,戒煙、戒酒。

    4.3 增強使用義齒信心。鼓勵病人建立信心去練習,盡量將義齒戴在口中練習使用,義齒需耐心使用,逐步適應,一些不適癥狀數(shù)日內即可消除。

    4.4 做好復診前的準備工作。為了準確的找到疼痛點和減少復診次數(shù),復診前半天須戴義齒,復診時囑患者咀嚼食物反復試用并調整。

    4.5 做好隨訪工作,定期電話隨訪,給予健康指導。

    參考文獻

    篇10

    (2)對輕度癡呆者要提醒、督促病人早晚刷牙。對癱瘓、臥床不起的癡呆老人,可協(xié)助其漱口,具體方法如下:病人側臥,頭側向護理者一側。將干毛巾圍于頸部,以防弄濕被褥;用盤或碗置于病人口角處,以便病人吐口水、漱口;讓病人自己漱口、刷牙。

    (3)對嚴重癡呆老人不會刷牙者,要幫助病人清洗口腔,方法如下:用冷開水或1%食鹽水棉球或鹽水紗布,裹食指擦洗病人口腔粘膜及牙的3個面(外面、咬面、內面)。其手法是順齒縫由齒根擦向齒面,再由舌面到舌根。注意防止病人咬傷手指。也可用打濕了的棉簽擦洗口腔。

    (4)對清醒的病人,可讓其用吸管吸入漱口水,再將漱口水吐入口角邊的盆內。對神志不清的病人,要防止他們將棉球誤吸入氣管,造成窒息。洗完后用手電筒檢查口腔內部是否已清洗干凈,再在其唇部涂石蠟油或甘油。有口腔潰瘍者,可涂1%龍膽紫、冰硼散;有假牙的病人,在飯后或睡前取下假牙,用牙刷刷洗,冷水沖凈,放冷清水中浸泡,次晨再替病人裝上;如暫時不用假牙,可浸泡在清水中,每天換水1次。

    同時,由于人到老年后,機體的各種機能和全身組織器官的機能都會減退,表現(xiàn)在口腔方面為粘膜萎縮、唾液分泌減少,味覺異常,牙槽骨吸收、牙齒部分或全部脫落,直接影響到口腔咀嚼功能。少牙或無牙老人咀嚼功能的降低,使許多食物的進食受到限制,極易造成老人的營養(yǎng)不良。這就需要根據(jù)老人的口腔特點做好口腔保健并注意科學飲食。老年期修復能力降低,加之在失牙過程中營養(yǎng)不良,使得口腔粘膜及有關組織對張力、壓力和疾病的反應極敏感,微小的機械刺激都會產(chǎn)生較大的反應。為了減少缺牙所致的不良作用,失牙老人應注意飲食營養(yǎng):

    (1)應食易于咀嚼和利于消化并富有營養(yǎng)的食品,可多食肉湯、乳類制品、雞蛋、軟魚和水果等。

    (2)應多食富有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因為維生素對維持組織器官的正常結構與功能有很大關系。礦物質,尤其是鈣、磷對骨質的影響較大。

    (3)應食一定數(shù)量的蛋白質,老年人每天攝入蛋白質以男性75克,女性65克為宜。按這一要求食用足夠量的蛋白質,有利于口腔支持組織的健康耐力。

    篇11

    [中圖分類號]R78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6455(2011)10-1607-03

    Aninvestigation on situation of oral health in 616 bank staffs

    WANG Bao-hong1,ZHAO Zhen-huai1,LI Xian-rong2

    (1.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The Second Hospital Affiliated to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04,Shaan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ituation of oral health in 616 bank staffs.Methods The situation of dental caries,missing teeth,wedge-shaped defects,gingivitis and periodontal disease were examined.ResultsThe prevalence and severity were found to increase with age.inadequate attention to the oral health and worsere oral hygiene may be the main factors that cause the lost of oral health.ConclusionIt is important to examine oral disease.Oral common disease should be prevented and cured.

    Key words:bank staffs;surveys;oral disease

    隨著中國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各學科都加強了對老年醫(yī)學的關注與研究,我國于2003年成立了老年口腔醫(yī)學,以研究老年口腔疾病的防治特點。但是與世界水平相比,我國老年人口的口腔健康狀況較差,無論是齲齒發(fā)病率、牙周病患病率,失牙數(shù)都較高。眾所周知,齲齒、牙周病都屬慢性流行性疾病,因此,了解中年人甚至是青年人的口腔健康狀況,并據(jù)此做出早期的預防治療措施,對老年牙病的預防、治療都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為此,筆者對前來查體的616例西安市中國銀行職員的口腔健康狀況進行了調查,并進行了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調查對象:來我院體檢的西安市中國銀行616例(男293例,女323例)職員,男女之比為0.91,年齡25~70歲。

    1.2調查方法:采取常規(guī)口腔視、探、叩、問診檢查,統(tǒng)計齲齒情況、楔狀缺損情況、失牙狀況、修復狀況及牙齦炎及牙周炎的發(fā)病情況。檢查由一個醫(yī)師完成,調查指標根據(jù)我國齲病、牙周病調查標準[1-2],以確保檢查結果可靠。

    2調查結果(見表1~5)

    2.1齲齒:患齲率=總患齲人數(shù)/同期人口;齲均=總患齲牙數(shù)/受檢人數(shù);平均數(shù)(患者齲均)=患齲牙數(shù)/患齲人數(shù)。從此次調查結果來看,在青年人中,患齲率還是相當高的,幾乎有1/2的人患有齲齒,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患齲率及人均患齲的數(shù)量都在增加。另外,有齲而未治療的人數(shù)也是相當可觀,在25~34歲組中,42%的齲齒未得到治療,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一比例在逐漸下降,到45~54歲組達到最小,但是55歲以上的老年組中,因齲未治療的比例達到最高。

    2.2楔狀缺損情況:從表2中可以看出,受檢人群中,人均楔狀缺損的數(shù)量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而且楔狀缺損的患者中人均楔狀缺損的數(shù)量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2.3缺牙狀況:在此次調查中,年輕人缺牙百分比為19.4%,且隨著年齡增長,缺牙的百分比有增高的趨勢,缺牙的數(shù)量也隨之增高,但與此同時,缺牙的修復狀況不容樂觀,尤其是在低年齡組,大部分的缺牙需要進行修復。

    2.4義齒狀況:在此次調查中,活動義齒修復仍是目前義齒修復的主流,精密附著體與種植義齒在45~54歲組中有較高的使用率。

    2.5牙齦、牙周狀況:從表5中可以看出,受檢人群中,牙齦炎的發(fā)病率高達43.2%,男性牙齦炎及牙周炎的發(fā)病率均高于女性,而且牙周病的發(fā)病率隨年齡增大而遞增。

    3討論

    本次調查對象為銀行職員,這一群體文化水平及收入均較高,對自身的健康有較高的關注度,他們基本能做到每天刷牙。但是口腔衛(wèi)生差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且口腔衛(wèi)生狀況隨年齡增大而惡化,與許多口腔疾病的發(fā)生有密切關系。

    3.1齲齒情況:在我國齲病的發(fā)病率因民族、地區(qū)、性別和年齡的不同而存在差異,一般平均為50%[1]。本組調查齲病的發(fā)生率高達53.9%,與文獻報道[1]的基本相符。在這些齲患中,未治療的齲患占到42%,接近1/2。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齲齒排在心血管和癌癥之后,列為全世界需要防治的第3位疾病,看來是很有必要的。

    在年齡分組中,年輕人齲壞未治療的比例較高,隨著年齡的增長,未治齲患的百分比逐漸下降,說明越是青年人,越不注意口腔健康。產(chǎn)生此情況的原因可能為,在齲生成的早期,并未引起功能喪失,或者功能喪失的程度不足以引起人們的重視。隨著功能喪失的加重,增強了人們就醫(yī)的意愿,但是口腔疾病的特點是早期治療能得到最好的結果。因此,應該采取措施加強人們的就醫(yī)意識,養(yǎng)成定期口腔檢查、口腔疾病早期治療的習慣。隨著中國老齡化社會的進程,投入到老年群體的醫(yī)療費用會占到很大比例,尤其是口腔疾病的治療。保護好今天的中青年人的口腔健康,可以減輕老年社會的負擔,這對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中老年期是齲病好發(fā)的第3個高峰期[2]。本研究結果表明:55歲以上的老年人齲病的患病率為66%,是齲病高發(fā)期??赡苁且驗槔夏耆送僖旱姆置跍p少,牙齦退縮使牙頸部暴露于口腔環(huán)境中而易發(fā)齲病,尤其是根面齲的發(fā)生明顯增多。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老年人生理變化因素外,其中一部分齲壞是活動義齒修復引起的,所以對老年人齲齒的預防還應著眼于修復后的口腔衛(wèi)生教育,同時提高修復質量,尤其是活動義齒的質量。

    3.2 楔狀缺損:牙體楔狀缺損是與年齡、機械摩擦、化學侵蝕和應力疲勞等多因素有關的疾病[3]。楔形缺損多見于前磨牙,嚴重時可誘發(fā)牙髓炎。本次調查顯示楔形缺損的發(fā)生率及缺損的數(shù)量隨年齡增大而增加,這主要是因為老年人的牙齦多已萎縮,牙頸部牙骨質暴露,也就是說牙頸部應力薄弱區(qū)暴露,再加上長期酸蝕及硬毛牙刷橫刷造成。橫刷式刷牙對牙齒是一種不良機械刺激,危害性很大,極易導致楔狀缺損,故有人稱楔形缺損為刷牙缺損[4]。隨著老年人口腔余留牙數(shù)目的減少,楔形缺損的牙數(shù)也逐漸減少,但楔形缺損的發(fā)生率幾乎達百分之百。

    3.3缺齒及義齒修復狀況:缺齒是影響老年人口腔健康的最突出因素。在檢查中筆者發(fā)現(xiàn)老年人缺牙人數(shù)、缺牙數(shù)、人均缺牙數(shù)均隨年齡增大而增高。缺齒使老年人咀嚼受限,影響消化功能,從而影響老年人的身體健康。而且從義齒修復情況來看,缺牙的修復率不足50%,這與我國第2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相符[5]。

    部分老年人缺牙后未能及時修復,修復體中活動義齒居多,并可見許多不良修復體。由此提醒我們,在加大老年患者的醫(yī)療費用投入同時,努力提高醫(yī)療技術水平,使固定義齒、精密附著體、種植義齒的應用得到普及,讓患者的修復體更舒適、耐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3.4牙齦炎及牙周?。赫{查結果顯示:受檢人群中,牙齦炎的發(fā)病率高達43.2%,而且男性牙齦炎及牙周炎的發(fā)病率均高于女性。這可能與女性更注意口腔衛(wèi)生有關,而且男性吸煙者人數(shù)較女性多,吸煙可減弱牙齦的防御功能,使牙齦炎與牙周病更易發(fā)生;同時發(fā)現(xiàn),牙周疾病隨著年齡增長而加重,這可能與增齡性改變、全身情況改變以及局部因素有關[6]。

    牙齦炎的始動因子是細菌,牙石是牙齦炎的主要刺激物,而牙石是以口腔內的細菌、食物殘渣所形成的菌斑為母體,形成牙垢,接著唾液中的鈣鹽沉積而成。所以,牙石是鈣化了的菌斑。因此應積極盡早治療青年人的牙齦炎,提倡早晚刷牙、飯后漱口及定期潔牙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減少食物殘渣的滯留,盡可能減少菌斑、軟垢的形成。

    牙周病是老年人所易患的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是老年人牙齒缺失的重要原因。牙周炎的發(fā)生發(fā)展主要是微生物與宿主相互作用的結果。老年人由于機體的增齡性變化,牙周組織的免疫功能降低,更易受致病菌的侵襲。并且筆者此次的調查發(fā)現(xiàn),老年缺牙患者口腔衛(wèi)生普遍較差。雖然大多數(shù)人每天至少刷牙一次,但清潔效果不好,且沒有定期潔治的習慣。因此對老年患者進行口腔衛(wèi)生宣教及牙周治療是十分必要的。

    4結論

    常見的口腔疾病(齲病、牙周病、楔狀缺損、牙缺失等)在老年人中的患病率較高,使老年人咀嚼功能受限,給全身健康帶來一定影響。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患者也隨之增加,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日益受到重視。為了更好地加強老年人口腔保健,我們應加強老年前期的口腔保健與牙病防治,積極高效治療老年期的口腔疾病,延緩口腔衰老,增進全身健康,使老年人都能安享晚年。

    [參考文獻]

    [1]岳松齡.口腔內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7:70-73.

    [2]樊明文.牙體牙髓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582-591.

    [3]文 星,喬現(xiàn)若,任戰(zhàn)平,等.836名退休職工牙齒楔狀缺損調查及病因分析[J].中華老年口腔醫(yī)學雜志,2005,5(2):73-75.

    [4]Bergstom J,Eliasson S.Cervial abrasion to relation to toothbrushing and periodontal Health [J].Scand J Pent Res,1998,96: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