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区在线播放国内精品自产拍,亚洲欧美久久夜夜综合网,亚洲福利国产精品合集在线看,香蕉亚洲一级国产欧美

  •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學術 出書 購物車

    首頁 > 優(yōu)秀范文 > 手術室的護理

    手術室的護理樣例十一篇

    時間:2024-01-19 16:07:16

    序論:速發(fā)表網(wǎng)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jīng)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手術室的護理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chuàng)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lián)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手術室的護理

    篇1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290

    舒適護理(comfort care)包括生理舒適、心理舒適、社會舒適、靈魂舒適4個方面[1~2],是一種整體的、個性化的、創(chuàng)造性的、有效的護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靈魂上達到最愉快的狀態(tài),或縮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

    手術室護理是針對手術和麻醉過程中對患者造成的心理、生理功能紊亂而采取的各種護理措施。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和醫(y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工作的內(nèi)容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由過去單純的疾病護理轉變?yōu)槌o理疾病外,更注重患者心理、精神方面的需要,要求手術室護理工作不能僅限于配合手術等單純的技術操作,而應更注重“以人為本”的手術全過程護理。我院在開展“術前、術中、術后”的整體護理中開展入了舒適護理研究,取得良好的效果?,F(xiàn)總結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本組患者224例,男118例,女106例,年齡3個月~85歲。全麻氣管插管靜脈復合麻醉93例,連續(xù)硬膜外麻醉94例,局部浸潤麻醉13例。普外科手術36例,婦科手術33例,心胸外科手術34例,神經(jīng)外科手術30例,骨科手術30例,泌尿外科手術27例,眼科手術21例,口腔科手術13例。224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110例,觀察組114例。兩組患者年齡、文化程度、職業(yè)分布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增加以下護理內(nèi)容。①術前心理舒適護理:手術室護士用和藹的微笑,親切的語言安慰和引導患者正確認識疾病,向他們介紹手術室的環(huán)境及進入手術室的準備工作,告知在手術期間有手術室護士陪伴他度過手術期并對其進行護理。向患者提供有關手術、麻醉和術后恢復過程的信息,讓患者大致了解手術、麻醉的目的、意義、過程和預后,提高患者對手術及麻醉的應激能力,解除患者術前恐懼心理,使他們盡可能放松。②術中心理、生理舒適護理: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室溫控制保持在22~25℃,相對濕度保持在35%~50%;在患者聽得見的距離內(nèi)減輕喧鬧聲。擺前,將所有用來維持的臂撐、頭架、布類或護腕均加上襯墊,以減輕患者的生理不適感,幫助放松緊張情緒,可以用安撫的語言與患者交談。手術中,患者常對術中身體暴露往往感到羞怯,護理時給予解釋,并做到最小范圍的暴露,維護患者的自尊心。注射穿刺時動作輕柔熟練,避免因多次穿刺造成患者精神緊張,心理恐懼以及生命體征的劇烈波動。③術后心理舒適護理:應用溫鹽水擦拭凈患者皮膚上的消毒液及血跡,為患者穿好衣褲或蓋好被單,待患者麻醉清醒后面帶微笑地問道:“手術已做完,感覺還好嗎?我們送你回病房”?;颊哌^床時選擇搬移布單法或卷軸法,以減輕因震動帶給患者的疼痛不適。

    術后隨訪:術后3天內(nèi)回訪患者,了解術后一般情況,如生命體征、傷口恢復情況、有無術后并發(fā)癥,患者感受,詢問可改進意見等。通過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對護理工作的反饋意見,從患者角度發(fā)現(xiàn)護理工作的成績與不足,以指導以后的工作。

    結果

    術后5~10天內(nèi)對患者進行滿意狀況調(diào)查,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之間存在差異(P<0.05),說明應用舒適護理這一理論,觀察組中患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改善均優(yōu)于對照組。結果見表1。

    討論

    隨著現(xiàn)代護理學的發(fā)展,人們已經(jīng)普遍意識到,手術室的護理工作并不是簡單的配合,而是應當注重“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護理理念,為患者在相對短暫但極為重要的手術過程中提供高質(zhì)量的有效護理過程,以使其達到心理、社會、生理以及靈性的舒適[3]。手術室護士必須具備過硬的業(yè)務能力,熟練的操作技能,避免反復操作給患者帶來的痛苦。通過學習舒適護理相關理論,提高溝通交流技巧,通過術前訪視為患者提供與手術相關的知識和信息,減輕或消除患者術前焦慮、緊張和恐懼心理,增強安全感、信任感、和舒適度,為患者消除顧慮,建立可信愉樂的工作環(huán)境[4]。將舒適護理運用于手術室護理工作中,使患者在接受手術時充滿了信心,感受到舒適與親人般的溫暖,在心理上獲得滿足感和安全感,從而為手術的順利進行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并為改善護患關系,降低患者焦慮及抑郁程度,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運用舒適護理為患者減輕手術帶來的不適,并融入到手術室整體護理中,不僅補充完善了手術護理的內(nèi)涵,而且給手術室護士提高業(yè)務素質(zhì)帶來了新的動力,也進一步提高了護理服務的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孫百華,宋守華.舒適護理在手術護理中的應用[J].家庭護士,2008,6(1C):249-450.

    篇2

    腹腔鏡在今天的醫(yī)學界中已經(jīng)成為了常用的手術技術,其以手術速度快、手術精準性高、患者出血少、術后恢復快為特點,是臨床中受到醫(yī)生和患者廣泛歡迎的一種技術。隨著當前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和人民大眾生活水平的提高,腹腔疾病患者的數(shù)量也在隨之不斷增加,這就要求醫(yī)務工作者做好相關的醫(yī)學研究,保障患者的身體健康[1]。同時,患者在入院期間的護理工作也是其能否快速痊愈和減少并發(fā)癥的關鍵之處[2]。手術室護理路徑是當前腹腔鏡手術護理中的一個新概念,其能夠對患者產(chǎn)生顯著地積極作用。因此,手術室護理路徑也成為了當今護理學界研究的熱門課題。本次研究選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4月收治的98例腹腔鏡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4月收治的98例腹腔鏡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9例。對照組中男29例,女20例;年齡16~67歲,平均年齡(49.68±7.03)歲;病程0.5~9.0年,平均病程(1.36±3.04)年;其中胃腸類疾病13例,婦科疾病16例,脾臟肝臟疾病15例,其他疾病5例。觀察組中男30例,女19例;年齡17~69歲,平均年齡(50.26±7.87)歲;病程0.3~8.0年,平均病程(1.44±2.93)年;其中胃腸類疾病15例,婦科疾病15例,脾臟肝臟疾病13例,其他疾病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采取手術室護理路徑進行護理,主要方法如下。①對患者進行嚴格的術前檢查,對血壓、心臟、病史等相關情況做統(tǒng)計觀察,確定患者能夠進行腹腔鏡手術后才能進行下一步準備。同時,患者往往在手術前對自己的病情不夠了解,因此會產(chǎn)生焦慮、緊張等不利于病情和手術的情緒,護理人員要在術前對患者做好心理輔導工作,為其講述如何配合手術,如何快速痊愈等,取得患者的信任[3-5]。②在手術期間幫助患者調(diào)整好仰臥姿勢,準備好相關消毒工具,檢查腹腔鏡手術器械。對患者手術區(qū)域做好消毒工作,調(diào)整好室內(nèi)溫度和光度,將氣腹機保持在12~15mmHg(1mmHg=0.133kPa),時刻關注患者變化和檢測儀器數(shù)據(jù)[6,7]。③提前將病房溫度調(diào)至26~28℃,患者手術后保持平臥位,禁止使用枕頭,需要時及時給予患者靜脈補液。術后8h給予患者適量營養(yǎng)液,術后1d內(nèi)嚴禁進行任何活動。需要注意患者采取頭部低于臀部的姿勢能夠減少其肩部的疼痛[8-10]。

    1.3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術后焦慮情況、術后刀口感染情況。采用本院自制問卷調(diào)查患者滿意度,分為滿意、一般滿意及不滿意,滿意度=(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shù)×100%。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住院時間、住院費用、術后焦慮情況比較

    護理后,對照組患者住院時間為(11.12±2.45)d,住院費用為(6678.50±667.21)元,術后焦慮值為(47.68±4.33)分;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為(7.34±1.61)d,住院費用為(4546.11±359.48)元,術后焦慮值為(31.78±3.65)分;觀察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術后焦慮值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術后刀口感染情況比較

    對照組術后刀口出現(xiàn)感染8例(16.33%),觀察組術后刀口出現(xiàn)感染2例(4.08%);觀察組術后刀口感染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患者滿意20例,一般滿意15例,不滿意14例,護理滿意度為71.43%;觀察組患者滿意38例,一般滿意10例,不滿意1例,護理滿意度為97.96%;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雖然在今天發(fā)達的醫(yī)學科技狀態(tài)下,腹腔鏡手術較傳統(tǒng)外科手術能夠更多的減少患者的痛苦,加快患者的痊愈,但是其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并發(fā)癥和感染幾率,這就要求醫(yī)護工作者在對患者的護理方面多下功夫,這也是切實提高腹腔鏡手術療效的關鍵步驟[11-13]。傳統(tǒng)的護理方式在人本化、具體化程度上仍然迫切需要提高,其缺少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和全程化的護理程式。手術室護理路徑能夠通過與患者密切溝通取得其信任,通過對患者制定具體護理方案進行護理,是效果較好的一種護理方法[14,15]。本次研究選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4月收治的98例腹腔鏡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經(jīng)過常規(guī)護理方法與手術室護理路徑方法的對比后,結果顯示,護理后,對照組患者住院時間為(11.12±2.45)d,住院費用為(6678.50±667.21)元,術后焦慮值為(47.68±4.33)分;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為(7.34±1.61)d,住院費用為(4546.11±359.48)元,術后焦慮值為(31.78±3.65)分;觀察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術后焦慮值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術后刀口出現(xiàn)感染8例(16.33%),觀察組術后刀口出現(xiàn)感染2例(4.08%);觀察組術后刀口感染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滿意20例,一般滿意15例,不滿意14例,護理滿意度為71.43%;觀察組患者滿意38例,一般滿意10例,不滿意1例,護理滿意度為97.96%;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手術室護理路徑在腹腔鏡手術護理中的應用具有顯著的臨床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李艷春,李冬梅.手術室護理路徑在腹腔鏡手術護理中的應用研究.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342-343.

    [2]許秀香.手術室護理路徑在腹腔鏡手術護理中的應用分析.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34):243-244.

    [3]李倩,辛友紅,周雪梅.手術室護理路徑在腹腔鏡手術護理中的應用分析.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1):93.

    [4]馬瑩瑩.手術室護理路徑在腹腔鏡手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5,9(21):240-241.

    [5]阮啟薇.手術室護理路徑在腹腔鏡手術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2(31):2649-2650.

    [6]郭蕊.手術室護理路徑在腹腔鏡手術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醫(yī)學信息,2015,28(49):133.

    [7]張敏.手術室護理路徑對腹腔鏡手術護理效果及對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1(16):258-259.

    [8]王君娣.手術室護理路徑在腹腔鏡手術護理中的應用.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16,32(4):127-128.

    [9]周玲珍,方閩寧,黃招美.手術室護理路徑在腹腔鏡手術護理中的應用.中外醫(yī)學研究,2016,14(22):68-69.

    [10]石妍妍.手術室護理路徑在婦科腹腔鏡手術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0(10):226-227.

    [11]耿海清,李小瓊.評價手術室護理路徑在腹腔鏡手術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22):4462-4463.

    [12]梁立杰.手術室護理路徑在腹腔鏡手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醫(yī)藥前沿,2016,6(16):268-269.

    [13]王慧新.手術室護理路徑在腹腔鏡手術中的效果分析.醫(yī)學信息,2016,29(28):214.

    篇3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0)-05-0060-01

    心理護理是整個護理學科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在患者康復過程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外科手術患者的心理特點和心理需要有其特殊性,這就要求護士區(qū)分不同情況,采取相應的心理護理護措施,幫助患者度過手術這一關鍵時刻,爭取早日康復。我們通過對312例擇期手術患者的心理分析,進行了心理護理,取得良好的效果?,F(xiàn)談幾點體會。

    1 手術患者的心理特點

    1.1 緊張焦慮患者的求生欲望強烈,把生的希望寄托在醫(yī)護人員身上,所求“神刀一把,妙手回春”。一進手術室就表現(xiàn)出非常緊張,迫切需要知道誰為自己做手術,以及怎樣做手術。最擔心的是會不會讓實習生在自己身上“練刀”,手術能否成功,擔心麻醉及手術意外,會不會有并發(fā)癥、后遺癥。疼痛能否忍受……有的患者在麻醉前四處張望,他心目中的某主作、某醫(yī)生有沒有來,能否按時手術,麻醉后自己是否清醒。有些患者受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擔心沒有給醫(yī)生送“紅包”或送了遭拒絕后,醫(yī)師能否盡心為自己手術。

    1.2 恐懼不安 對手術室的環(huán)境及看到手術的器械,心理恐懼不安,對周圍的響動過于敏感,有的甚至測血壓、皮膚消毒都感到畏懼和躲避。有些清醒患者要求醫(yī)師給予藥物讓其入睡,以掩飾自己恐懼焦慮情緒。

    1.3 悲觀、絕望 因手術喪失勞動力或導致形象變化對生活失去信心。有些患者擔心手術效果,情緒十分低沉,甚至產(chǎn)生自殺念頭。

    1.4 疼痛 主要受心理的影響,注意力過分集中,緊張、意志脆弱,測試麻醉平面時不講實話,不痛也說痛,以求麻醉師多上麻藥。

    1.5 變態(tài)心理 表現(xiàn)為缺失感和易怒、多疑、性格孤僻等。發(fā)生原因是與患者素質(zhì)密切相關,但也不應排除環(huán)境因素的作用。

    2 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

    篇4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6-0147-02

    我院于2010年2月開始啟用層流凈化手術室,其內(nèi)走廊及3個手術間全部采用層流系統(tǒng)進行空氣凈化。其原理是將一切進入手術間的空氣包括新鮮空氣及再循環(huán)的空氣經(jīng)高效過濾后,由天花板勻速流下,污染空氣由回風口過濾出手術室。手術術間氣壓始終高于周圍氣壓,使空氣只能單向流動,保證了手術室空氣的潔凈度。通過兩年多的運轉,各項指標達到潔凈手術室的要求,降低了手術切口感染率。

    手術室是感染的高??剖抑?,它擔負對病人進行手術和急危重病人的搶救任務。因此,其工作質(zhì)量直接影響手術病人的預后及醫(yī)院的醫(yī)療效果,感染嚴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隨著醫(yī)院醫(yī)療條件的改善,我國醫(yī)院潔凈手術室應用越來越普遍,潔凈手術室的配備已成為醫(yī)院建設的重要指標之一,這對于減少外源性手術感染起到了重要作用。我院于2010年2月開始啟用層流凈化手術室,其內(nèi)走廊及3個手術間全部采用層流系統(tǒng)進行空氣凈化,以達到潔凈手術室的要求,降低手術切口感染率,使醫(yī)院感染管理工作得到了可靠的保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xiàn)介紹如下。

    1 手術室結構與布局

    1.1 位置。手術室位于11樓,與ICU為相同樓層,便于工作。

    1.2 層流級別及要求。1個百級凈化手術間,用于關節(jié)置換及脊柱手術。2個手術間為千級凈化,安排胸外科、整形外科、泌尿外科、等普通外科的一類無菌手術。其余3個手術間為非層流手術間安排婦產(chǎn)科、急診等手術。接臺手術時,應先做無菌手術再做感染手術。不可在同一手術間同時施行無菌和感染兩種手術。特殊感染手術在手術間施行后必須嚴格進行物表及環(huán)境消毒,并實行物表及空氣培養(yǎng)達標后方可啟用。走廊為十萬級凈化[1]。為了達到手術間相對密閉的要求,手術間不設窗戶,采用自動門,后門與外走廊相遇,平時關閉,在手術結束時運送污染器械、敷料、污物,為保持手術間空氣的潔凈,兩側門不能同時開啟。

    1.3 布局。儀器間、洗手間、無菌間位于內(nèi)走廊,最近手術病人入口處的手術間,用于污染手術與急癥手術。外走廊通往器械打包室。工作人員由非限制區(qū)進入半限制區(qū)更衣后再進入限制區(qū),由潔凈區(qū)的內(nèi)走廊門進入手術間;病人更衣后經(jīng)電梯進入手術部大廳,經(jīng)對接交換車后由潔凈區(qū)的外走廊進入手術間。手術污染的器械及敷料經(jīng)外走廊送至處置間。

    2 管理方法[2]

    2.1 嚴格控制人員進出。門衛(wèi)按手術通知單發(fā)放手術衣、帽、鑰匙、鞋及手牌,出手術室收回手牌及鑰匙。非手術人員禁止入內(nèi)。嚴格限制參觀及學習人員。

    2.2 工作人員進入手術間的要求。進入手術間的工作人員必須按要求更換手術衣、拖鞋,戴好口罩及帽子,經(jīng)緩沖走廊進入手術間,不得隨意走動及亂竄手術間。

    2.3 手術患者進入手術間要求。手術患者術前經(jīng)衛(wèi)生處理后更換手術衣,經(jīng)換車室換車,戴帽之后方可進入手術間,防止毛發(fā)脫落。

    2.4 室內(nèi)固定一定數(shù)量的物品。按專科相對固定手術間,所用物品定位放置,如輸血器、縫線、電刀頭、吸引器、吸引頭、創(chuàng)可貼等。術后由巡回護士補齊。

    2.5 手術間只允許放置必需的設備。如電刀、麻醉機等。進入手術間的物品應擦拭干凈,去除外包裝,減少灰塵帶入。物品擺放要避開回風口,以免影響空氣回流。

    2.6 術后污物的處理。術后污染的敷料、垃圾分別放入污物袋及垃圾袋,由工人從外走廊運走。器械、污桶、吸引瓶由工人浸泡消毒,刷洗后根據(jù)房間號備用。器械刷洗后由外走廊直接進入器械間,保養(yǎng)、打包、高壓消毒。

    2.7 手術間的消毒、清潔。手術間地面及物品表面采用濕式清掃,過濾網(wǎng)每周清洗消毒,防止自身污染,均由保潔工人完成。潔凈手術部的一切清潔工作必須采用濕式打掃、在潔凈室凈化空調(diào)系統(tǒng)運動中進行。手術間無影燈、手術床、器械車、壁柜表面及地面應在每天手術前、后用清水、消毒液各擦拭1次。每周進行徹底清掃1次,每月再進行衛(wèi)生大掃除1次。使用的清潔工具不宜用掉纖維的織物材料制作。設備、物品進入潔凈手術部前,應安裝完畢、擦拭干凈。手術人員隔離鞋每日用消毒液清洗1次,清掃工作結束后,凈化空調(diào)系統(tǒng)要繼續(xù)進行,直到恢復規(guī)定的潔凈程度級別為止,一般不短于該潔凈室自凈時間。[3]

    2.8 術前、術后注意事項。全部手術結束后由值班護士關閉層流系統(tǒng),防止系統(tǒng)磨損。每日術前1h,由夜班護士開啟層流開關,進行空氣凈化

    2.9 建立登記管理制度。

    2.9.1 工作日志。建立手術間使用登記本,和有無特別工作及內(nèi)容等。

    2.9.2 管理記錄。測定項目、儀器校正、潔凈室運行、停機、突發(fā)事故等。

    2.9.3 潔凈室設施維護、檢查、修理記錄。風機、過濾器等設備及其他儀器的檢修、更換初、中、高效過濾器的日期、內(nèi)容等。

    2.9.4 清掃記錄。時間和內(nèi)容等。

    3 效果

    通過每月對手術間及內(nèi)走廊空氣采用自然沉降法采樣、培養(yǎng),均符合一類空氣凈化要求。醫(yī)院感染科也多次進行了采樣、培養(yǎng),均符合衛(wèi)生部頒發(fā)的消毒隔離規(guī)范要求。凈化手術室的空氣無菌程度高,大大減少了手術的切口感染率,為手術提供了安全的保障。

    參考文獻

    篇5

    Operating room whole nursing

    Zhang Xiufang

    Abstract:Objective:Discussion whole nursing in the operating room utilization clinical effect,seeks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 to improve the nursing grade of service. Methods:Whole nursing utilizes after the technique makes a house-call,in the technique nursing and the technique makes a follow-up visit,uses case of illness to compare the research and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from the operating room development whole nursing implementation method,the procedure and compares with the traditional nursing method,and discusses its clinical effect. Results:Operating room development whole nursing can provide the security,the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 for the surgery patient,causes the operating room the grade of service distinct enhancement.After implementation whole nursing,the medical trouble dispute reduces obviously,the medic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cooperation is good,the patient family member degree of satisfaction also had the distinct enhancement. Conclusion:Whole nursing is promotes one kind of effective management pattern which the nursing quality enhances,the patient to be able by the positive manner to coordinate the surgery,the medic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cooperation tacit understanding,after the patient technique to be restored to health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out of hospital.

    Keywords:Whole nursing Operating room Experience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0)12-0067-02

    1 術前整體護理

    1.1 整體護理重視術前護理的重要性,使患者術前出現(xiàn)的心理波動得到有效控制,改善手術質(zhì)量和效率[2]。手術前一天下午巡回護士到病房對次日需進行手術的患者進行術前探視。通過查閱病歷、了解患者各項檢查、生化檢查結果、職業(yè)、文化背景及社會關系等。用圖片或照片展示手術室的環(huán)境布局、麻醉機、監(jiān)護儀、無影燈等。了解患者的藥敏史、家族史、手術史及有無不良嗜好等。要求患者手術前常規(guī)禁食12 h,禁飲4 h~6 h,貴重物品、假牙等可由親屬或病房護士長保管,請不要帶人手術室。告知患者手術前備皮及皮膚清潔的重要性,告知患者術前排空膀胱的重要性,注意詢問女性患者的月經(jīng)周期。向病房護士了解護理計劃,向主管醫(yī)生了解麻醉方法、手術步驟、手術及特殊器械等。

    1.2 到病人床旁進行自我介紹,把術前訪視卡送到患者及家屬的手中,并解釋術前準備及注意事項,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動,改善病人的心理狀態(tài)[3],杰出對手術的顧慮和擔心,針對提出的疑問做出解釋,減輕病人的思想負擔。與患者談話時,做到和藹可親,對不清楚不明白的事情不要含糊回答患者。根據(jù)患者文化層次的不同,靈活掌握語言的溝通藝術,對于文化層次較低的患者,盡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或方言。對于文化層次較高的患者,盡量采用醫(yī)學術語。

    1.3 護士根據(jù)收集的資料和手術種類,預測手術中可能出現(xiàn)的護理問題,制定一套科學詳細的手術室護理計劃,為手術的順利進行創(chuàng)造條件。器械護士將根據(jù)手術情況,熟悉手術步驟,了解解剖結構,備齊術中用物,迅速、正確、主動的傳遞器械,從始至終配合手術完成。

    2 術中整體護理

    2.1 提前調(diào)節(jié)室內(nèi)溫度至適宜的溫度,以對待親人的態(tài)度與病人打招呼,降最病人對手術間的陌生感迅速,同時保持環(huán)境安靜,為病人營造一個舒適的環(huán)境。待患者穩(wěn)妥地躺在手術床上后,護士用幾分鐘時間專門與其進行心理溝通,讓其感到自己是這里最重要的人,并簡單介紹手術室的布局、現(xiàn)代化的儀器設備以及與麻醉配合的必要性,術中可能體驗到的一些不適,如牽拉痛等存在的感覺與注意事項。建立靜脈輸液通道時,應告知患者可能感覺到輕微疼痛,但可以忍受,疼痛很快消失,保證患者精神上得以松弛,解除患者的恐懼心理。再次詢問患者術前禁飲、禁食情況,防止意外發(fā)生。

    2.2 護士以得當?shù)姆绞絽f(xié)助麻醉醫(yī)生安置,鼓勵病人配合以取得最佳的麻醉效果。根據(jù)手術的性質(zhì)和病人具體情況安置病人于適當?shù)?,盡可能使病人舒適,同時要注意保護病人的尊嚴和隱私,避免過分暴露。

    2.3 在手術過程中,護士應盡可能陪在病人身邊,隨時注意病情,安慰病人。對清醒的病人,要掌握語言的藝術,明確不良的語言對病人產(chǎn)生的副反應。如果術中病人出現(xiàn)不良的疾病信息,語言應謹慎,以免對病人產(chǎn)生不良的刺激。如病人出現(xiàn)意外,應冷靜處理,不可驚慌失措,要努力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和情緒,順利度過手術期。在術中,手術室護士不僅要保證術中需要的器械、敷料、藥物萬無一失,而且還要動態(tài)地管理病人,做好術中監(jiān)測與常規(guī)護理,做好意外情況的預防、發(fā)現(xiàn)與搶救配合工作。保持輸液通暢,做好術殊藥物的應用和護理等。使病人安全地耐受手術,并保障手術成功。

    3 術后整體護理

    按照整體護理理念[4],護理過程應延伸至術后病房內(nèi),患者回到病房后仍能得到手術護理人員的關懷、照護。術后除做好對患者保暖、傷口包扎等一般護理外,更重要的是做好病人的心理安慰工作。無論術中清醒,還是全麻中醒過來的患者,術后都渴望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實情況和手術效果。手術室護士要用親切的語言進行安慰和鼓勵。告訴其手術進行得很順利,病灶已切除,只要術后配合治療,就能很快康復。做好術后隨訪,了解手術、麻醉有無并發(fā)癥,了解護理、治療的情況。術后第2或第3天對病人進行探視,了解病人術后切口疼痛、傷口愈合及有無感染等情況,了解病人有無因擺放而引起的神經(jīng)肢體損傷,以及病人對手術室工作的滿意度。術后回訪的目的是取得圍術期整體護理效果的反饋,積累工作經(jīng)驗并通過反饋指導今后的工作,使手術室的護理工作能做的更好。

    4 體會

    通過一段時間整體護理的運行,我認識到手術室護理工作不能僅局限于單純的手術配合,而應將整體化、人性化的觀念融入到護理工作中,為服務對象提供全方位的護理[5],使手術室的各方面工作更規(guī)范,也讓手術室護士轉變了護理觀念,體現(xiàn)了自我價值。

    手術室整體護理不僅擴展了手術室護理活動的范圍,還提高了護士的自身素質(zhì),通過術前訪視,護士掌握了許多醫(yī)學基礎知識,對手術護士的業(yè)務水平是一個很大的提高,從而增強了護理人員對知識的渴求和增強了競爭意識,促使護士自覺的學習,拓寬知識面,提高了全面的綜合素質(zhì)。通過對手術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和術前指導,尊重患者的需求,有效地減輕患者緊張焦慮的程度,使其精神放松,情緒穩(wěn)定,為主動配合手術做好準備,在心理上感到被關心和尊重。通過對自身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和提高,使手術室護士的整體素質(zhì)得到提高,從而進一步提高了護理質(zhì)量,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安全意識和風險意識,發(fā)揮了護理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獲得了工作上的滿足感。

    我覺得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組織護士學習人際溝通技巧及心理學、社會學知識,讓她們在實踐中完善整體護理理念[6],更好的為患者服務。

    參考文獻

    [1] Roberts KT,Robinson KM,Stewart C,et al.An integrated mental health clinical rotation.J Nurs Educ,2009,48(8):454-9

    [2] Lockey J,Ul-Hassan M.Holistic approach to pre-operative assessment for cataract patients.Br J Nurs,2009,18(5):323-4,326-7

    [3] Yesilbalkan OU,Karadakovan A,G ker E.The effectiveness of nursing education as an intervention to decrease fatigue in Turkish patients receiving chemotherapy.Oncol Nurs Forum,2009,36(4):E215-22

    篇6

    術前1天由巡回護士到病房探望患者。首先向患者做自我介紹對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要用不同的語言。使患者對其產(chǎn)生信賴感了解患者的一般情況了解患者擔心的問題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焦慮程度。巡回護士應當掌握相關的心理學、倫理學和社會知識建立融洽的護患關系做到與患者相互信賴相互理解。這是做好心理護理的前提和關鍵。

    患者對疼痛的擔心:巡回護士應向患者介紹一般情況下手術是在充分麻醉安全無痛的情況下進行的。我院的麻醉師都具有豐富地麻醉臨床經(jīng)驗。了解患者所選麻醉方式指導患者提前訓練麻醉時的擺放使麻醉區(qū)域充分暴露麻醉成功后手術醫(yī)生才會開始手術。

    介紹手術中的護理:告訴患者第天上午會到病房接他到手術室整個手術過程有任何不適或需要請患者如實反映。巡回護士會隨時為你解決也可向手術醫(yī)生或麻醉師反應。參與手術的醫(yī)生、護士、麻醉師將一直守候在你身邊直至手術結束。手術中除全麻手術外均能聽到術中器械聲及各種儀器的響聲告患者不要害怕使其放心。

    介紹手術室的環(huán)境:手術室內(nèi)的溫、濕度是恒定予最適于人體的環(huán)境。但如果手術中感覺到冷或熱了也可及時反應不要忍耐。每個手術間的設備齊全術中會為你提供手術中所需的一切器械用品保證你手術的順利進行。

    介紹術中輸液輸血情況:手術開始前會先建立1~條靜脈輸液或輸血通路以便術中及時給藥或預防術中出血。術中醫(yī)生會根據(jù)出血情況判斷是否輸血。請不必擔心輸血可能會帶來的血清感染情況現(xiàn)在每一位供血者在獻血前都會做充分的檢查。我們在取血和輸血前也會嚴格遵守三查十二對制度確保每一袋血都安全無誤。

    術中護理

    手術當天巡回護士通過術前與患者的交談彼此間并不陌生反而加深了印象。嚴格遵守手術室查對制度將患者安置在手術床上后讓其先休息一下此時可邊準備邊向患者做心理指導使其精神放松迅速建立靜脈輸液輸血通路。對清醒患者要耐心詢問有沒有不適的情況。做每一項操作前都要向患者解釋取得配合。麻醉后根據(jù)手術需要巡回護士幫助患者擺好手術需要的。此時除了要使患者肢體處于功能位防止神經(jīng)肌肉的損傷還要在各個容易發(fā)生壓瘡的部位墊上軟枕或棉墊防止術后壓瘡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如在患者外展的手臂上套保暖套手術醫(yī)生準備消毒時才將患者身上蓋的被子移開并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術中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注意心電監(jiān)護的參數(shù)隨時觀察其肢體語言等。及時分析判斷及時發(fā)現(xiàn)病情動態(tài)變化配合麻醉師妥善處理以免操作被動造成不良后果。手術過程中要保持安靜以免增加患者的緊張情緒。手術中不談論與手術無關的話題否則患者會感到醫(yī)務人員的責任心不強。隨時給患者以安慰體貼與關懷可使患者精神得以松弛情緒得以穩(wěn)定從而使手術順利進行。

    術后護理

    手術結束后巡回護士同麻醉師共同送患者回病房向病房護士交代手術中的情況麻醉、切口、引流管情況及術后注意事項。鼓勵患者增加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告訴患者術后會再次看望他以了解術后切口情況及患者對手術中護理的意見鼓勵其安心養(yǎng)病早日康復出院。

    討論

    通過術前訪視及麻醉的訓練術中能較快的與麻醉師配合從而加快了手術準備時間。

    篇7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之間在我院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的200例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其中試驗組100例,男52例,女48例,年齡23~71歲,平均(32.4±2.1)歲;對照組100例,男49例,女51例,年齡22~70歲,平均年齡(31.7±2.3)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基本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方式,試驗組在此基礎上實施細節(jié)護理,主要包括:手術前進行訪視交流,告知患者麻醉方式、術中以及如何配合治療等注意事項,對手術室內(nèi)各項物品進行仔細檢查,確保手術設備、物品處于完好備用狀態(tài)?;颊哌M入手術室時要熱情接待,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緩解其緊張焦慮的情緒;認真、仔細核對患者信息,確?;颊甙踩?。手術前將手術室溫度根據(jù)手術性質(zhì)、情況控制室溫在23~26℃之間,并且保持室內(nèi)空氣的濕潤,患者進入手術室后根據(jù)患者需要調(diào)整室溫,同時要注意對患者重要部位的保暖,注意對患者隱私的保護。手術過程中用到的沖洗液體放在36~38℃的保溫箱中,避免使用時給患者帶來不適;③密切觀察手術過程中醫(yī)療設備的檢測狀況,同時要時刻關注患者的身體特征等基本情況,及時詢問患者的感受,如有不適要立即進行調(diào)整;④對患者進行護理時,動作要保持迅速而又輕柔,避免讓患者感到不適。⑤在整個手術過程中及時對患者的心理進行護理,給予患者關懷與鼓勵,建立信任,讓患者在自然放松的狀態(tài)下配合麻醉及手術。

    1.3觀察指標及評判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對手術護理質(zhì)量的評價以及患者的滿意度。其中對手術護理質(zhì)量的評價內(nèi)容包括護理人員職業(yè)素養(yǎng)、術前護理評分、術中護理評分、術后護理評分及心率波動和血壓波動情況,各項評分滿分為10分;術后滿意度包括非常滿意、滿意、不太滿意和不滿意四種類型。1.4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用均數(shù)±標準差(x-±s)進行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對手術護理質(zhì)量的評價

    通過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試驗組患者對護理人員職業(yè)素養(yǎng)、術前護理評分、術中護理評分、術后護理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并且心率波動和血壓波動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對比兩組患者的滿意度

    通過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試驗組患者出現(xiàn)非常滿意、滿意、不太滿意和不滿意的人數(shù)分別為51、39、6、4,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的25、40、25、10。

    篇8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1.257

    手術室一般情況

    建設布局:手術室依據(jù)國家建設部2002年頒布的潔凈手術室的建設標準,我院設立一級手術間2間、二級手術間2間、三級手術間8間、四級手術間1間,共13間手術間。手術室設護士長1名、行政組長4名、??平M長4名、??谱o士21名。

    具體方法

    自我管理控制法:自我管理控制是指護士個人對自己的工作行為及工作質(zhì)量進行控制。通過制定工作承諾、學習筆記、撰寫配合體會、工作記錄等方法來實現(xiàn)自我管理控制。①首先根據(jù)護理部的要求,制定出個人的工作承諾,能夠達到的工作目標。每周2次的業(yè)務學習,認真記錄筆記,完善自我,每月底上交行政組長查閱。②每月根據(jù)不同層次的手術配合,書寫配合體會若干篇,從中找出不足,提高護理質(zhì)量和業(yè)務能力,每月由??平M長查閱、評定,每季度護士長抽查,找出優(yōu)秀者,供護士會上學習,共同提高。③對護士個人分管的工作認真好記錄。④每月護士本人對自己的工作進行自我評定,質(zhì)控小組根據(jù)查閱的實際情況和護士的自我評價總結后打分。

    內(nèi)部控制法:①建立建全各項規(guī)章制度、操作規(guī)程、工作質(zhì)量標準,如:手術室的管理標準、急診物品管理標準等,每個標準內(nèi)設檢查項目,每月由行政組長逐項檢查。②手術間責任制管理,每位護士負責一個手術間或輔助房間。從手術間的設施到環(huán)境衛(wèi)生系統(tǒng)的管理,每日手術后由在本手術間工作的護士負責整理全均要簽字,以示負責。③手術配合??苹?提高護理質(zhì)量,根據(jù)專科特點將手術室護士分組管理,使其系統(tǒng)化的掌握配合技術及儀器的使用,達到與醫(yī)生默契配合的目的。④分層進行護理質(zhì)量監(jiān)控,確保各項質(zhì)量檢查標準的落實。我們采用三級查房制度,即:護士長、行政、業(yè)務組長、??谱o士。每月護理查房4次,每月召開1次查房總結護士會。會議內(nèi)容包括:當月護理數(shù)量、質(zhì)量完成情況以及存在的護理質(zhì)量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大家集思廣益,進行討論,查找問題原因,提高預防的措施,不斷完善科學的規(guī)章制度,改進工作方法。同時,按量化標準與獎金掛勾。

    外部控制法:依靠手術科室的工作人員、病人對手術室護理質(zhì)量進行監(jiān)控。①發(fā)放調(diào)查表,由手術科室的醫(yī)生對護士進行評價,每月一次,內(nèi)容為:護士的個人素質(zhì)、配合能力、業(yè)務水平、儀器操作能力、工作態(tài)度、無菌操作、帶教能力等七方面。②對從醫(yī)生調(diào)查表收集的內(nèi)容,利用護士會進行反饋、質(zhì)量分析、個別談心、力求改正。③利用術后回訪病人,爭求病人意見,對手術室護士的服務態(tài)度、告知解釋、技術操作等方面進行議價?;厥諉柧碛嬎悴∪藢κ中g室工作的滿意率。

    討論

    體會:①充分調(diào)動護士的積極性和責任感:以往管理者只注重檢查,忽視了護士本身的主觀能動性和自覺性,從而不能有效地調(diào)動護士的工作積極性。通過目標管理,有利于護士專業(yè)素質(zhì)的提高,使護士目的明確、工作主動、減少差錯,有利于自我成長和發(fā)掘人才,實現(xiàn)護士自我管理。②??苹芾硖岣咦o士的技能,達到了高質(zhì)量、高效率的完成護理目標。隨著分科越來越細,專科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這要求手術室護士具有精湛的??萍寄?采用專科化的管理,做到優(yōu)質(zhì)高效的服務。④不斷地改進工作方法,提高護理質(zhì)量。

    科學的管理手段是提高護理質(zhì)量的保證,21世紀是質(zhì)量的世紀,管理者應重視質(zhì)量管理,不斷總結經(jīng)驗,從經(jīng)驗型管理向科學管理型管理轉變,并逐步走向全面的質(zhì)量管理。

    2009年我國衛(wèi)生事業(yè)發(fā)展情況公布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病床使用率達到59.4%

    本刊訊長期以來,相對于大醫(yī)院的人山人海,基層醫(yī)療機構門診量可以用門可羅雀來形容,而這一現(xiàn)象在醫(yī)改開局之年已有顯著改善。在日前衛(wèi)生部公布的《2009年中國衛(wèi)生事業(yè)發(fā)展情況簡報》中顯示,我國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和城市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去年入院人數(shù)分別較前年增長10.2%、17.4%,且醫(yī)療服務效率有所提高,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病床使用率達到59.4%。

    篇9

    我院從1991年7月到1992年7月,重點觀察手術患者1000例,其中,年齡最大的為87歲,年齡最小的為7歲,有80%為農(nóng)村患者,20%為城鎮(zhèn)居民。手術種類有外科手術,婦科手術,五官科手術,口腔科手術。通過觀察我們認為,一個要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其心理反應大從較為強烈,以恐懼、焦慮、適應心理差為重,其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后的心理活動,臨床表現(xiàn),不同于其他患者,他們更需要心理護理。

    2 一般心理特征

    2.1多愁、憂郁、渴求:

    手術患者手術前有90%以上患者,精神過廢緊張,考慮問題多,感悟易沖動,夜間失眠部分患者怕手術拖延時間長,醫(yī)學費用大,經(jīng)濟負擔不起,尤其農(nóng)村患者,擔心醫(yī)護人員看不起,手術不給細心做,同時,還總是渴望由技術高明的醫(yī)生給自己做手術,醫(yī)護人員對自己的重視和關心,想尋找一切機會同醫(yī)護人員交談,從中渴望得到一點精神安慰和了解自己的病情及手術中的一切情況,這種焦慮和憂郁必須會加重患者的病情。

    2.2恐懼、緊張

    對手術盼望很久的患者,一旦知道自己將要實行手術時卻又產(chǎn)生了懼怕,自憐,緊張的心理??謶中睦矶喟l(fā)生在大手術或腫瘤的患者根據(jù)不同病人的表現(xiàn)形式又可分為抑郁型、激動型。

    2.2.1抑制心理

    多見大手術和中老年女患者,由于對手術缺乏正確認識及對手術室這種特殊環(huán)境的陌生又增加了一份神秘感,所以,把手術看得特別可怕,想起刀子、剪子、血就發(fā)抖,患者表現(xiàn)為神經(jīng)抑制,反應遲緩,表現(xiàn)呆板,若有所思,問其話時突然醒悟,肢體活動僵硬不靈活,如仰壁動腿等。鼻尖出汗,發(fā)抖,雙手下意識“緊張握床單”等

    2.2.2激動心理

    由于過度恐懼心理壓力過大,無法忍受,采取自我解潮的方式,常在推進手術室途中就痛哭流泣。表現(xiàn)為神經(jīng)衰弱癥侯群,持續(xù)不安,心煩意亂,多見于兒童及女性病人。

    2.2.3產(chǎn)婦心理

    即發(fā)生在剖膚產(chǎn)患者,異常表現(xiàn)多在孩子推出后,有的特別高興,喜笑顏開,并不停的與你談論生活,也有因過度高興而痛哭者,有因不如意而哭泣的,一是自己不稱心,二是想到回去后要面對家人遺憾的面孔,二者都可引起予宮收縮不好,術中出血量增加。這些均說明,外在病理或生理因素與內(nèi)在心理因素是相互參透,相互影響的,有的起著惡性循環(huán)。

    3 心理護理

    3.1手術前的心理護理:

    3.1.1患者在手術前都有恐懼心理,表現(xiàn)為心緒緊張,恐懼,白天坐臥不安,夜間睡眠不佳,甚至有的用鎮(zhèn)靜劑都無劑于事,給手術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手術室護士在手術前一天應到病房看眼患者,做好解釋安慰工作,講清手術的意義和注意事項,使患者和家屬正確對待手術,手術是對機體有一定創(chuàng)傷的治療措施,在實施前,必須爭得患者和家屬的同意,在決定手術時要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本病的性質(zhì)。發(fā)展與轉歸,解釋手術的目的,說明手術本身是一種創(chuàng)傷。有時能在麻醉和術中,術后會發(fā)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只有這些問題得到患者及家屬的充分理解后他們才能在萬一出現(xiàn)不測時以積極的態(tài)度配合醫(yī)護人員進行搶救治療。

    3.1.2了解患者的近期情況,如:有無心慌、氣促及其他不適,對女性患者需了解其月經(jīng)情況,以便根據(jù)具體情況決定手術日期,并向患者講述手術前的注意事項。禁食水的目的,對患者提出的各項問題,我們都要采取親切的語言,和葛態(tài)度耐心的進行回答和解釋。從而,保證患者術前有穩(wěn)定的情緒和良好的睡眠。為接受手術做好充分的準備。

    3.1.3對于急診手術患者,醫(yī)護人員要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患者,同時,要安慰患者使患者有安全感,并向患者及家屬講明病情和拖延手術的后果,以取得家屬和患者的配合,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3.2手術中的心理護理

    3.2.1當手術室護士去病房接患者時,態(tài)度一定要和葛,動作一定要輕柔,病人進了手術室由于環(huán)境的變化可刺激患者心情緊張,使患者逐漸適應這里的環(huán)境,準確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動實施個體心理護理,積極配合手術,使手術順利進行。

    3.2.2語言是心理護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相互溝通的紐帶和橋梁術中要正確的運用語言,準確的表達情感,和病人談些比較輕松愉快的問題,分散其注意力,緩解緊張情緒,談話時態(tài)度要和葛可親,必要時做些手勢和動作, 同時也要做個好聽眾,認真聽病人的談話,不要隨意發(fā)言,當病人過度激動哭泣時應給予安慰,也可誘導繼續(xù)談些別的話題,在手術中醫(yī)護人員要用心工作不要閑談,不要談易使病人誤解的話,以免引起某些心源性疾病,使語言在心理護理中起到應有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患者的合作,更好的配合手術。

    3.3手術后的心理護理:

    當手術室護士護送患者回病室后,首先要向患者及家屬交待好術后注意事項。多數(shù)患者都會希望手術治療能達到立即好轉,但實際上無論大小手術都對身體有一定的損害,術后常切口疼痛難忍,這樣會使患者想到是否手術時損傷其他部位等各種離奇的想法。增加了患者的思想顧慮,這是患者很想知道手術的結果如何,當手術室護士出現(xiàn)在他的面前時,患者會得到很大的安慰,因為通過交談,他可知道手術非常成功,術后的轉歸也一定很好。此時,那些離奇的想法就會消失,心情也會舒暢,手術后的思想顧慮就會解除。同時要做好耐心的細致的解釋工作,還要做好保護性醫(yī)療,需要和家屬交待的都要避開患者,以防引起情緒波動,影響切口愈合,此外,要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取得家屬的配合,通過家屬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共同搞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可增加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典型病例:

    病例1;姓名:王淑榮,性別:女,年齡53歲,診斷:予宮肌瘤?;颊呋加鑼m肌瘤三個月,反復性出血,血色素3.5g,因多次住院對治療缺乏信心,恐怕術后改變女性特征,所以對手術非??謶?,精神緊張,通過耐心的解釋講清了手術的利害關系,解除了患者的思想顧慮,同意手術,術后一期愈合。

    篇10

    1 無痛導尿的優(yōu)點

    1.1 減輕疼痛 術前患者正處于精神緊張狀態(tài),對各種刺激高度敏感。尿道有豐富的神經(jīng)支配,交感和副交感神經(jīng)分布于整個尿道。清醒狀態(tài)下行導尿管置入的患者,導尿時可表現(xiàn)出膀胱痙攣和恥骨上區(qū)、膀胱三角區(qū)受刺激而引起尿道口疼痛。麻醉后患者痛覺消失,肌肉松弛,神經(jīng)反射遲鈍,所以導尿時無疼痛的感覺[1]。

    1.2 提高導尿成功率 術前導尿患者因缺乏醫(yī)學知識,對導尿存在顧慮。此時行導尿術,由于尿管刺激尿道括約肌可引起尿道括約肌強烈收縮,使尿道阻力增大,導致尿管通過困難,很容易出現(xiàn)尿道粘膜損傷及水腫。麻醉后,尿道括約肌松弛,減輕了尿管對尿道黏膜的刺激,尿管很容易通過。

    1.3 減少尿路感染

    導尿盡可能要進行嚴格的無菌操作,而病房一般達不到無菌要求,在手術室進行無痛導尿,無菌操作更嚴密,粘膜損傷減少,降低了尿路感染率,便于術后康復。同時,患者在無痛狀態(tài)下接受操作,便于術后尿管的保留。

    1.4 增強人性化護理理念 導尿時患者需暴露特殊的部位。由于病房人多,環(huán)境開放,一般遮擋不夠嚴密,在這種情況下,導尿會給患者帶來害羞和緊張的心理。在手術室進行無痛導尿克服了這一不便。同時,在手術室進行無痛導尿,減少了患者由病房到手術室這段時間內(nèi)被動搬運,改變等過程中引起的疼痛不適。

    2 無痛導尿的方法

    2.1 表面麻醉下導尿 使用鹽酸丁卡因或利多卡因行粘膜表面麻醉后留置導尿管[2],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增進護患之間的感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和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丁卡因為一種局部麻醉劑作用于外周神經(jīng)組織,阻斷神經(jīng)沖動傳遞,性質(zhì)穩(wěn)定,安全性好,經(jīng)尿道黏膜吸收,起效快,作用時間較利多卡因時間長,對黏膜無刺激性,故效果更佳。近年來有使用丁卡因或利多卡因膠漿行表面麻醉[3],因膠漿制劑具有代替石蠟油的作用,使用更便捷有效,具有麻醉鎮(zhèn)痛作用,可松弛括約?。獬虻蜡d攣,患者的無痛效果更好 ,提高了一次置管的成功率,減少了尿道黏膜的損傷概率,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原則。

    2.2 椎管內(nèi)麻醉下導尿

    硬膜外麻醉后插管,由于脊神經(jīng)阻滯了下行的神經(jīng),患者不適感減少。入室時護士向患者做好了解釋工作,插管時再做詳細說明 患者雖做了硬膜外麻醉,但頭腦清醒,清醒狀態(tài)下留置導管,大腦皮層對這一短暫的記憶在術后留置尿管期間逐漸適應,患者能接受尿管的存在。因此,硬膜外麻醉后留置尿管在術后一段時間內(nèi)不適及疼痛的發(fā)生率減少,其舒適度較好[4]。

    腰麻是局麻藥通過腦脊液直接作用于脊神經(jīng)根,與硬膜外麻醉比較,腰麻阻滯效果更好,包括感覺、運動及自主神經(jīng)纖維均能較好地阻滯,除了鎮(zhèn)痛效果確切外,也能獲得較好的肌肉松弛,而且起效快。據(jù)臨床觀察,單純硬膜外麻醉注藥10 min內(nèi),一般不能達到完全鎮(zhèn)痛,如此時插尿管,患者仍有疼痛不適感。而腰硬聯(lián)合麻醉注藥后3 min達到滿意的效果。此時導尿既無痛覺,又能保證手術的按時進行。腰硬聯(lián)合麻醉后,尿道擴約肌松弛,阻力消失,留置尿管順利,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減少了泌尿系感染的機會[5]。

    2.3 全麻誘導下導尿

    全麻誘導后患者處于意識消失的麻醉狀態(tài),具有鎮(zhèn)痛完善、肌肉松馳、神經(jīng)反射遲鈍的特點,此時行導尿術,患者全身肌肉松弛,尿道阻力消失,無疼痛感,血壓、心率較麻醉前、后無顯著變化。此外,全麻狀態(tài)下導尿可以消除患者面對導尿時普遍的尷尬和恐懼心態(tài),保護患者的自尊心[6]。

    但是全麻患者麻醉誘導后行導尿術,雖然意識喪失,肌肉放松,鎮(zhèn)痛效果好,但是由于患者對導尿過程無任何感知,進入蘇醒期后。意識尚未完全恢復,對留置尿管的刺激在心理上、生理上均不耐受,從而引起掙扎、扭動,甚至試圖拔出尿管 ,護士語言安慰提醒患者也不接受,需強行制動,致使尿管脫出率增加,影響康復,甚至出現(xiàn)手術并發(fā)癥,造成危險。應用丁卡因膠漿于麻醉前清醒時導尿,使患者提前適應應激原的刺激,并通過操作前的溝通解釋,提高耐受尿管的心理閾值,降低應激水平,即使患者蘇醒期有躁動跡象,只要即時給予適當?shù)陌参刻嵝眩颊咭惨子谂浜辖邮?從而降低躁動的發(fā)生[7]。

    而孫建良等設計、試制了具有鎮(zhèn)痛作用的新型“一次性無痛導管”,也可減少術后患者因導尿管引起的躁動。它主要由導管、氣囊、緩釋輸注泵(貯藥囊)及釋藥孔等組成。全麻誘導后至手術前按常規(guī)導尿術插入一次性無痛導尿管后,往貯藥囊內(nèi)注入2%利多卡因,以1.8~2.7 ml/h的速度滲入尿道,起黏膜麻醉作用,具有給藥均勻,持續(xù)鎮(zhèn)痛的特點,不失為一種改善留置尿管期間患者舒適度的好方法[8-9]。

    3 結論

    無痛導尿術不僅減輕了導尿時對機體的損傷,使導尿操作順利,而且提高了術后患者留置尿管的舒適度。它是一種安全、舒適的護理操作技術,它體現(xiàn)了對患者的人文關懷,也是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體現(xiàn)。醫(yī)務人員應該改變舊的術前準備觀念,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導尿時機,在手術患者中盡量開展無痛性操作,減少不良因素對患者的影響,同時也提高了護理質(zhì)量和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參 考 文 獻

    [1]張虎連,任榮愛.無痛導尿的護理.護理研究,2007,21(2):542.

    [2] 梁關華,張玉蓉,秦玲.表面麻醉后留置導尿管的臨床觀察.護士進修雜志,2007,22(17):1625.

    [3] 譚云,彭逕英,盧少萍.利多卡因膠漿在老年男性病人導尿中的應用.現(xiàn)代護理,2007,13(15):1447.

    [4] 孫曉錚,張春萍,翟 慧.手術病人硬膜外麻醉前后留置尿管舒適度比較.齊魯護理雜志,2006,12(12):2455.

    [5] 程麗琴.剖宮產(chǎn)病人腰硬聯(lián)合麻醉前后留置導尿比較.臨床護理雜志,2007,6(3):12.

    [6] 周建英,余靜,徐軍,等.全麻誘導后導尿術的應用效果研究.浙江臨床醫(yī)學,2007,9(12):1699.

    篇11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3)17-154-03

    手術治療是外科疾病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手術室護理是針對手術前后及術中這一特定階段如手術、麻醉、術后恢復等的需求而采取的各項護理措施。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及健康要求的提高,廣大手術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護理模式提出更高要求,手術室護理不再局限于單純的手術配合操作,而要強調(diào)“以患者為中心”的手術全程護理。2008年1月以來,我院認真學習“舒適護理”(即蕭氏雙C護理模式)理論,并嘗試將舒適護理研究融入“術前訪視,術中護理,術后隨訪”的整體護理中,建立起適合我院實際的手術室舒適護理模式,并與接受常規(guī)護理患者的效果(包括術后疼痛、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患者陪護滿意度及舒適度等)進行比較,現(xiàn)將詳細情況報道如下,供業(yè)內(nèi)同事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1月~2011年5月在我科實施手術患者2624例,男1522例,女1102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1312例。其中對照組男752例,女560例;年齡6個月~87歲,平均(50.2±9.8)歲;麻醉方式:脊髓麻醉609例,全麻氣管插管靜脈復合麻醉491例,局部浸潤麻醉212例;手術科室:普外科301例,心胸外科術133例,腦外科150例,泌尿外科67例,婦科233例,骨科221例,口腔科85例,耳鼻喉科78例,眼科44例。實驗組男770例,女542例;年齡7個月~89歲,平均(52.0±11.1)歲;麻醉方式:脊髓麻醉645例,全麻氣管插管靜脈復合麻醉484例,局部浸潤麻醉183例;手術科室:普外科327例,心胸外科術119例,腦外科1496例,泌尿外科53例,婦科241例,骨科238例,口腔科79例,耳鼻喉科68例,眼科41例。本研究經(jīng)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在性別、年齡、麻醉方式、手術科室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實驗組采用舒適護理模式,兩組均于術前1d及麻醉前測定血壓及心率并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進行自我評定;參考WHO疼痛程度分級標準測定術后疼痛;術后24h內(nèi)統(tǒng)計常見并發(fā)癥(切口出血、呼吸道感染、皮下氣腫腹脹、切口感染、胃腸道反應等)發(fā)生率;出院前調(diào)查患者的遵護行為、自我護理知識、相關知識技能、陪護滿意度及舒適度。

    1.3 常規(guī)護理

    1.3.1 術前訪視 術前1d巡回護士交待有關注意事項如手術室環(huán)境、配合等,解除患者顧慮;同時通過訪視了解患者一般情況,過敏及特殊要求,以便術中更好地配合醫(yī)生完成手術。

    1.3.2 術中常規(guī)護理 包括:(1)做好核對工作;(2)建立靜脈通道,擺好,備好一切手術用物;(3)協(xié)助手術人員穿衣,與器械護士認真清點器械、敷料等,并做好登記;(4)術中隨時觀察患者病情變化、手術進展情況,配合提供搶救等物品;(5)督促手術間各類人員的無菌操作,保持手術間安靜整潔;(6)術中如有標本需準備標本杯,督促醫(yī)生作好標本留置工作;(7)認真填寫記賬單,核對手術通知單的診斷、手術方式,手術人員是否與實際相符等。

    1.4 舒適護理

    1.4.1 術前訪視 術前訪視是手術室護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手術本身即是一種有創(chuàng)療法,術前患者和家屬往往對手術的必要性、可靠性、安全性、手術費用等產(chǎn)生一定顧慮。因此接到通知單后,手術室護士閱讀患者病歷、化驗單等資料,向主治醫(yī)生了解麻醉方法、手術方式、特殊,術中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等,再到病房進行術前訪視。親切友好地介紹自己,認真傾聽患者主訴,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手術室環(huán)境、手術過程、麻醉方式、患者術前準備(禁食、禁水、睡眠充足等)及術中配合要求、可能出現(xiàn)的不適及應對方法等。鼓勵患者提問,根據(jù)患者顧慮及其文化素質(zhì)等特點,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疾病手術相關知識的交談,介紹成功的實例、醫(yī)護人員個人資歷和精湛技術等,以增加安全感,消除恐懼、焦慮心理,幫助樹立信心。手術患者進入手術室的流程及要求、配合麻醉和手術的方法、脾切除優(yōu)點、手術過程、我院醫(yī)療實力、護理經(jīng)驗及成功案例等。

    1.4.2 術中舒適護理

    1.4.2.1 心理舒適護理 巡回護士應熱情迎接進入手術室的患者,親切同患者打招呼,勿用床號、病名或手術名稱代替稱號。此時患者緊張、焦慮、不安等情緒可能會增強,應借助術前訪視時了解的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語言激勵和動作安撫(如握住患者的手),做好心理舒適護理,激發(fā)患者對手術成功的信心,降低患者恐懼、焦慮、抑郁等心理,保持平穩(wěn)的血壓、心率等以配合術中麻醉。考慮到陌生環(huán)境和聲響易使患者產(chǎn)生恐懼不安心理,在進行各種操作前,巡回護士除細致周到進行介紹外,各種動作輕柔準確,避免產(chǎn)生不必要的噪音;在患者聽得見的距離內(nèi)不允許有喧鬧聲,適當關閉儀器報警裝置或采用低音技術,給患者創(chuàng)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

    1.4.2.2 生理舒適護理 根據(jù)患者的習慣調(diào)整手術間的溫度和濕度(一般室溫控制在22~25℃,濕度50%~60%)?;颊咝g中擺放時,巡回護士始終守護身邊,確?;颊甙踩?;盡最小范圍地暴露患者身體,維護患者的隱私及自尊。各項操作均向患者解釋其目的、意義和必要性。擺放手術時遵循總體原則為“患者舒適、安全、無并發(fā)癥、充分暴露術野,便于醫(yī)生操作”。

    1.4.2.3 舒適護理 術中盡量減少手術所引來的不適,包括:支持的臂撐、頭架、護腕等加上襯墊,以增加舒適度,也可減輕對血管、神經(jīng)等的壓迫;仰臥位時,為患者伸展的雙臂墊上海綿墊,防止損傷臂叢神經(jīng),同時雙臂與身體的夾角以60°~75°為好;截石位時,擱腳端有海綿墊包裹,在患者小腿下墊中單,中單應先向腿內(nèi)旋方向包裹,以避免對腓總神經(jīng)的損傷[3]。四肢有畸形者,關節(jié)下方墊軟枕,保持其功能位置。

    1.4.2.4 基礎舒適護理 巡回護士全程陪伴手術,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準確及時地執(zhí)行醫(yī)囑;根據(jù)手術類型備好相應急救藥品和器械;術中適當對患者進行肢體安撫,如撫摸患兒額頭、輕握患者雙手等,增強患者安全感;定時對患者受壓部位進行適量按摩,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注意患者術中保溫,防止著涼;為防止全麻患者出現(xiàn)結膜干燥,可用四環(huán)素眼膏涂抹眼部。因手術探查、牽拉內(nèi)臟等原因,患者可能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不適,應囑患者頭側偏,防止窒息,或用和藹可親的語言安慰患者。醫(yī)護人員不談論與手術無關且易引起患者猜忌的話題,對接受矯形、燒燙傷、婦科等手術者,更要注意言詞,勿傷及患者自尊心。如遇到生命體征異常時,一定要沉著冷靜地處理,切忌大聲說話,以免引起患者的緊張。

    1.4.3 術后舒適護理 手術結束后,擦去血跡和消毒液痕跡,注意保護切口及各種引流管;搬運患者時妥善放置各種引流管、引流袋等;護送回病房途中,密切觀察患者面色、神志等變化。向家屬交代術后注意事項,囑其配合治療和護理;按全麻術后護理常規(guī),安置舒適的;出血是術后早期觀察及護理的重點,嚴密監(jiān)測生命體征及腹部切口敷料情況。

    術后隨訪的舒適護理:手術后第2天,手術室護士到病房做術后訪視,觀察患者神志、精神面貌,了解體溫、血壓、傷口疼痛等情況;高度認可患者在術中的配合,耐心解釋、解決患者的需求,使患者在術后康復中感覺生理和心理舒適。隨訪中要求護士儀表整潔,言語親切,溝通講究技巧,通過交談,誠懇詢問,如實認真做好記錄,進一步完善舒適式護理模式工作流程。詢問是否下床活動,介紹活動重要性,鼓勵盡早下床進行適量活動。向患者及家屬進行術后指導,了解手術全程的舒適度及對手術室護理質(zhì)量的滿意度,并相應調(diào)整護理計劃,提高護理質(zhì)量。

    1.4.4 社會舒適的護理 因患者年齡、性格、文化程度和社會經(jīng)歷等不同,對疾病和手術引起的心理反應也有個體差異。應充分發(fā)揮家庭支持作用,讓家人、親友多在旁陪伴,安慰鼓勵患者,幫助其消除顧慮,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用()的形式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x2檢驗,P

    2 結果

    2.1 術前血壓、心率及焦慮水平的比較

    術前1d下午5點(T1)時,兩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心率及SAS評分組間相近;與T1比較,兩組患者麻醉前10min(T2)的血壓、心率及焦慮水平均顯著增加(P

    2.2 術后24h后疼痛、并發(fā)癥及恢復情況比較

    經(jīng)統(tǒng)計,實驗組術后24h后疼痛評分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低,首次下床時間明顯較短(P

    2.3 遵護行為、知識、技能及滿意度的比較

    經(jīng)統(tǒng)計,在遵護行為、知識、技能、滿意及舒適度方面,實驗組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

    3 討論

    由于患者及家屬對手術了解不全面,對手術及預后等的擔憂,常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心理行為異常,如焦慮、恐懼、抑郁等,會引起術前強烈應激反應,導致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功能紊亂,從而誘發(fā)高血壓、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切口延期愈合

    等并發(fā)癥[1-2],妨礙手術順利進行和術后恢復。手術室護理就是圍繞手術這一特定階段,針對麻醉、手術對患者造成的心理、生理機能等紊亂而采取的護理方法。眾所周知,高質(zhì)量的護理有助于患者術后功能的恢復和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3],因此,“以人為本”的舒適護理(theory of comfort care)[4]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本研究顯示,對于手術患者在“術前訪視,術中護理,術后隨訪”中加入舒適護理,強化病患接送制度執(zhí)行力、正確擺放、提前準備手術器械、強化術中或術后清點查對等[5],使原手術室護理的被動配合轉為深入病房與患者積極交流的主動工作模式,由單純的術中護理擴展到手術全程的護理,提高患者心理、生理兩方面的舒適程度[6-7],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明顯減輕(SAS焦慮評分顯著降低,P

    綜上所述,將舒適式護理模式運用到手術中,可充分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整體護理觀念和人性化關懷,提高治療效果,促進廣大護士及醫(yī)院的自身發(fā)展,值得進行更多的嘗試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周文娟,蘆菁菁.手術應激與心臟電生理變化的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06,6(12):40-41.

    [2] Cuzzocrea F,Gugliandolo MC,Larcan R,et al.A psychological preoperative program:effects on anxiety and cooperative behaviors[J].Paediatr Anaesth,2013,23(2):139-143.

    [3] Carter XW,Topolski R,Hatzigeorgiou C,et al.Role of anxiety in the comfort of nonsedated average-risk screening sigmoidoscopy[J].South Med J,2013,106(4):280-284.

    [4] Namasivayam P,O Connor M,Barnett T,et al.Nurse-family interaction in Malaysian palliative care settings: a focused literature review[J].Int J Palliat Nurs,2011,17(10):507-513.

    [5] 徐瑞英.從手術室護理缺陷談舒適護理[J].中外醫(yī)療,2012,32(28):151-152.

    [6] 李紫尹.舒適護理應用于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臨床效果[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1,49(10):61-62.

    [7] 林嫻,詹永忠,賴麗真,等.手術室病人舒適護理的探討[J].現(xiàn)代醫(yī)院,2009,9(4):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