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区在线播放国内精品自产拍,亚洲欧美久久夜夜综合网,亚洲福利国产精品合集在线看,香蕉亚洲一级国产欧美

  •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學術 出書 購物車

    首頁 > 優(yōu)秀范文 > 分析公司的財務狀況

    分析公司的財務狀況樣例十一篇

    時間:2023-08-15 09:27:33

    序論:速發(fā)表網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分析公司的財務狀況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chuàng)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lián)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分析公司的財務狀況

    篇1

    文章編號:1672―3198(2014)21―0123―01

    股份回購是指上市公司回購其自身發(fā)行在外的股份,以達到減資或調整股本結構等目的的一種公司理財行為,是上市公司提升股票價值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從股份回購的運作機制來看,股份回購在資產負債表上直接表現為公司實收資本的減少,企業(yè)資本結構、所有權結構的變化,從實質上影響公司的利潤指標和盈利能力指標。

    1股份回購的意義

    1.1優(yōu)化資本結構

    上市公司通過一切有效手段來實現企業(yè)價值的最大化,其中通過股份回購在某一時期能減少該企業(yè)的實收資本,提高資產負債率,這樣能緩解企業(yè)面臨的一些問題,給企業(yè)帶來利益。同時,在實際操作中,通過股份回購增加企業(yè)負債比例,使企業(yè)的資產收益率高于企業(yè)債務,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企業(yè)的資產收益率,這樣就避免企業(yè)花周折去借債來達到這一目的,而在短時間內便能有效地改善公司的資本結構。

    1.2穩(wěn)定公司股價

    股票價格由股票內在價值和資本市場來決定。通常在經濟出現問題的情況下,股市就會陷入較低迷的狀態(tài),引起公司大量拋售股票,導致股價下跌和資金流動性減弱的惡性循環(huán)。在股價下降時,公司回購自己的股票,導致公司股票數量減少,采取此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公司的股票價格,使投資者看到公司的價值提升及可觀發(fā)展前景,這樣就能吸引大量投資者進行投資,從而幫助公司保障穩(wěn)定的財務結構,維護公司的股票價格。

    1.3改善股利分配

    股票回購經常被作為公司對股東的一種回報手段,與現金股利相比較,是一種更為靈活的股利分配方式。首先,股利分配是依據股東的持股比例進行的,但股票回購卻不一定,并不是所有股東都會有平等的待遇;其次,對未來公司的股利分配,股東仍具有對剩余索取權,但股票回購后,需要股東放棄公司的部分所有權;再次,股利分配講求的是股利的持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一旦公司中斷了分配,便被股東認為是公司的經營出現了問題,由于股票回購是一種特殊的分配方式,它可以將現金快速地轉到股東的手中,而且對未來股利的派發(fā)沒有任何壓力。

    上市公司股份回購對上市公司的治理具有不可替代的現實作用,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利弊,股份公司股份回購在起作用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存在著局限性。結合案例具體分析股份回購對公司存在的影響。

    2股份回購對上市公司財務狀況的影響

    2.1案例背景

    寧波華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寧波華翔”)2011年―2012年期間先后開展了兩次股份回購。第一次股份回購發(fā)生在2011年5-11月,公司計劃回購總資金不超過2億元,以不超過14.5元/股的價格,回購股份不超過1,379萬股。第二次股份回購發(fā)生在2012年1-8月,公司擬動用不超過5億元,回購價格不高于7元/股,回購股份不超過7143萬股。兩次回購發(fā)生時間十分緊湊,回購方式同為集中競價交易。

    2.2股份回購對寧波華翔財務狀況的影響

    (1)回購資金過大,減弱盈利能力。

    寧波華翔公司第一次回購實際支付14,420.85萬元,第二次回購實際支付金額為15,982.45萬元。在短短不到兩年內公司進行股份回購支付的資金超過30,403.3萬元,短期內大規(guī)模的回購給企業(yè)盈利能力帶來很大影響。寧波華翔公司凈資產收益率在2010―2012年分別是15.91%、10.57%、9.40%(數據來源:和訊網),從數據可以看出,凈資產收益率的降低,說明企業(yè)自有資本獲取收益的能力越弱,運營效益也越差。在回購后企業(yè)獲利水平低,沒有足夠的資金來彌補股份回購所支付的巨額資金,導致公司盈利能力減弱。

    (2)支付方式單一,削弱償債能力。

    寧波華翔公司使用現金回購,這樣必定會減少流動資產,但由于負債基本保持不變,使資產負債率提升,尤其是寧波華翔在短短兩年里進行了兩次回購,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公司償債能力。寧波華翔公司2010―2012年負債比率變化表。見表1。

    公司主要采用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等指標對短期償債能力做出評價。通常,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的高低直接反映出企業(yè)償債能力的強弱。表2數據顯示,寧波華翔公司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逐年下降,2010年―2012年流動比率分別是2.33、1.96、1.44,速動比率分別是1.80、1.45、103;隨著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的大大降低,影響寧波華翔的償債能力;從資產負債率來看,2010―2012年寧波華翔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分別是0.27、0.30、0.41,資產負債率逐年增加,實施兩次回購后資產負債率增加了13%,資產負債率越高表明企業(yè)償債能力越弱。隨著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的大大降低、資產負債率的逐年增加和權益負債率的逐漸下降,寧波華翔公司的償債能力大大降低,寧波華翔公司在短

    3股份回購問題的解決措施

    3.1拓寬融資渠道,以解決回購所需資金

    在我國,影響上市公司股票回購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回購資金不足,而且大多數上市公司基本依靠自有資金進行回購,這樣就加大了回購的難度,所以,上市公司需要拓寬回購的融資渠道,可以考慮融資回購。上市公司使用大量資金進行股份回購,這會對公司的支付壓力變大,導致企業(yè)的利益受損。寧波華翔公司由于股份回購金額過大,企業(yè)現有的資金不足,導致企業(yè)盈利能力下降,因此,寧波華翔公司應拓寬融資渠道,以解決回購所需資金,以保證金額大不會對企業(yè)的長期穩(wěn)定發(fā)展產生重大影響。公司在實施回購時,應該充分考慮使用債券融資方式來進行股份回購,從而保障股票回購的順利進行。由于發(fā)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具有較低的資金成本,投資者可以在一定時期將其轉換成公司股票,所以,發(fā)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是極好的融資工具。

    3.2開展支付方式多樣化

    篇2

    一、引言

    近些年,統(tǒng)計方法在財務分析上的運用越來越廣泛。在國外,Fitz Patrick最早進行了一項單變量破產預測研究;1966年Beaver.W.H在對公司財務的分析中引進了單變量統(tǒng)計分析,提出財務預警分析模型;而1968年美國學者Edward Altman建立的Z-score模型則奠定了多變量財務預警模型的理論分析基礎。在我國,多元統(tǒng)計方法也是越來越多的運用到了實證研究中,1986年,吳世農、黃世忠介紹了企業(yè)破產分析指標和預測模型,并引領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研究;2004年我國學者王學民把因子分析方法運用到了股票評估中,并且得出了評價標準。而在這幾年,統(tǒng)計學中的因子分析法更是被越來越多的學者們所運用,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心理學,醫(yī)學,經濟學,氣象學等領域中。

    因子分析法作為眾多有效的統(tǒng)計方法之一,近些年在財務信息分析上得到了廣泛運用。因子分析的概念起源于20世紀初Karl Pearson和Charles Spearmen等人關于智力測試的統(tǒng)計分析,以最少的信息丟失為前提,將眾多的原有變量綜合成較少的幾個綜合指標,既能大大減少參與數據建模的變量個數,同時也不會造成信息的大量丟失,達到有效的降維。

    二、運用因子分析法進行分析

    本文選取了20家房地產上市公司作為樣本進行研究,數據選自上交所公布的各公司2011年年報。

    (一)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本文選取了11個財務指標,它們是:資產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每股收益,資產負債率,每股凈資產,凈利潤增長率,總資產報酬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這些指標從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未來發(fā)展能力四個方面反應了企業(yè)的財務狀況。

    (二)判斷選取的指標是否適合做因子分析

    運用統(tǒng)計軟件SPSS 18.0計算所選變量的相關系數矩陣,并進行巴特利特球度檢驗和KMO檢驗。從得出的指標可以看出,KMO的值為0.348,根據Kaiser給出的標準,檢驗中KMO的值低于0.6表示原有變量不太適合作因子分析。但是根據巴特利特球度檢驗統(tǒng)計量的觀測值為148.681,概率P值接近于0,小于給定的顯著性水平=0.05,則應拒絕原假設,認為原變量適合作因子分析。

    (三)因子提取

    根據SPSS軟件的運算結果,各個變量的共同度較高,普遍在0.7以上,信息丟失較少,因子提取較為理想。從因子提取的解釋總方差表上也可以看出,原變量一共提取了五個公共因子,這五個公共因子共解釋了原有變量總方差的87.753%,即累計方差貢獻率達87.753%??傮w說來,原有變量的信息丟失較少,因子分析效果較理想。

    (四)計算因子得分

    接下來對各公司進行綜合評價,采用計算因子加權總分的方法。這里,僅從單純的數量上考慮,以各因子方差的貢獻率占總方差貢獻率的比重進行加權,得出20家公司的綜合得分:

    F=(25.378F1+20.808F2+17.365F3+12.122F4+12.080F5)/87.753

    即:F=0.2892F1+0.2371F2+0.1979F3+0.1381F4+0.1377F5

    運用EXCEL計算20家樣本公司的綜合因子得分,下表為20家公司的綜合得分情況。

    三、結論

    (一)結果評價

    綜合得分反映了企業(yè)業(yè)績的一個整體狀況,是從多個方面進行分析的結果。得分為正值且分值較大的公司在財務方面有較好的表現,相對來說更值得投資者投資。在得分排名中,華夏幸福排名第一,從搜集的數據也可以看出它的每股收益、凈資產收益率在這20家公司中都是最高的,每股凈資產也是相對較高,說明該企業(yè)的盈利能力和股本擴張能力較強。而中江地產排名最低,這也體現在該公司凈資產收益率、資產凈利率和每股凈資產這些財務指標都較低,說明投資該企業(yè)風險較高,獲利能力較差。

    (二)因子分析法的優(yōu)缺點

    從上面的實證研究可以看出,利用多元統(tǒng)計方法分析的指標來自于財務報表,對于數據的取得簡單易行,而且通過因子分析法可以對選取的評價指標進行有效的降維,更加清楚地反應企業(yè)的綜合業(yè)績,這種分析方法是基于SPSS軟件這一平臺上進行操作的,所以數據的變換和計算都較為簡單方便,比較直觀,能夠較合理的評價出企業(yè)業(yè)績的綜合情況。但是,財務報表中的數據有可能是粉飾之后的,這樣企業(yè)的情況就無法真實的反應出來。另一方面,傳統(tǒng)的財務分析指標會更多的注重短期收益,而導致管理者過分注重短期收益,而忽視了企業(yè)長期的戰(zhàn)略目標。

    綜上所述,運用因子分析法能夠得出企業(yè)業(yè)績綜合評價函數,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做出綜合評價,從方法上來說算法簡單,輔助于多元統(tǒng)計軟件能夠更方便的從多個指標中綜合成為少數的綜合評價因子,較為直觀的為財務信息使用者提供財務評價信息。

    參考文獻:

    [1]何曉群.多元統(tǒng)計分析[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篇3

    力公司是從事電能的生產和銷售的經濟單位,它由發(fā)電、變電、輸電、配電等子系統(tǒng)構成。電力行業(yè)是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yè),也是國家的基礎性產業(yè),不僅關系到一個國家國民經濟的發(fā)展,更關系國家的安全,因此正確、公允地評價電力公司的財務狀況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和政治意義。我們通常是從電力行業(yè)上市公司公布的財務報表中了解公司財務狀況,但是報表中數量眾多的財務指標是從不同側面反映該公司實際運作情況,單獨分析和評價任何一個財務指標,很難全面揭示公司的財務狀況及其經營成果,只有將反映公司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和營運能力等財務指標納入一個有機整體之中,并采取適當的方法進行綜合,才能對公司財務狀況作出評價和判斷。因子分析法正是一種進行綜合評價的有效方法。

    一、因子分析模型

    因子分析法是一種通過降維將數據進行簡化的技術。該方法通過研究眾多變量之間的內部關系,建立觀測數據的基本結構,并用少數幾個獨立的假想變量來表示其基本的數據結構。這些假想的變量(公共因子)比原始指標變量的數量大大減少,并且能夠在不丟失重要信息的條件下,反映出原來眾多變量的主要信息,它的實際含義也更為明確,有利于進行綜合的分析和評價。假設有n家電力行業(yè)上市公司,每個公司都觀測到p個財務指標,設經過轉化后的公共因子變量記為f1,f2…fm ,則模型

    x1=a11f1+a12f2+…+a1mfm+e1

    x2=a21f1+a22f2+…+a2mfm+e2

    ………

    xp=ap1f1+ap2f2+…+apmfm+ep

    稱為因子模型,其矩陣形式為 x=af+e,其中,f1,f2…fm為x各分量的公共因子,各fi的均值為0,方差為1,相互獨立;ei為xi的特定因子,只對xi起作用。各ei均值為0,方差為bi2,且各ei相互獨立。f與e相互獨立,x均值為0,矩陣a稱為因子載荷陣。在實際問題中,要根據所觀察的數據x,求出a及公共因子f,然后再進行具體的分析。

    二、電力行業(yè)上市公司實證分析

    本文根據電力行業(yè)上市公司的財務信息將反映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和營運能力等財務指標作為一個整體,采用因子分析法進行綜合,評價和判斷電力行業(yè)主要上市公司財務狀況的優(yōu)劣。在影響電力行業(yè)上市公司綜合實力眾多因素中,通過綜合分析,找出各個因素之間的相關關系,從而對公司的財務狀況作出綜合的評價。

    (一)選定指標及收集數據樣本

    本文根據系統(tǒng)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則選取評價指標,并結合電力行業(yè)上市公司的經營特點,選取了凈利潤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主營業(yè)務利潤率、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毛利率、每股收益9個評價指標。

    截止2011年底,電力行業(yè)的上市公司共有56家,本文的財務數據均取自各上市公司2011年的年報。

    (二)估計因子載荷矩陣

    確立統(tǒng)計指標后,由于這些指標的計量單位不同,因此這些指標值不能簡單相加;同時,盡管已經將一些相關性極強的指標剔除,但有些指標之間仍存在一定的相關關系,從而導致信息量重復,因此要對其進行初步處理。以2011年的電力行業(yè)上市公司數據為例,采用因子分析法對這些公司的財務狀況進行綜合評價,運用spss19.0軟件進行操作,結果如下:

    首先,判斷樣本指標數據是否適合進行因子分析,這就需要做kmo和bartlett的檢驗。其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

    根據統(tǒng)計學家kaiset的結論,kmo取值大于0.5則適合進行因子分析,表1中kmo值為0.72,由此認為樣本數據適合進行因子分析;bartlett檢驗給出的相伴概率為0.000,小于顯著水平0.05,因此拒絕其零假設,這個結論也說明樣本數據適合于因子分析。

    其次,在表1結果的基礎上再進一步看共同度表(因篇幅有限,此表省略),它給出了每個變量的共同度,該表顯示因子分析的變量共同度在0.724-0.978之間,此結果表明變量中的大部分信息均能夠被公共因子提取,由此說明因子分析的結果有效。

    再次,以spss19.0軟件計算方差貢獻率。根據9個財務指標的初始值,運用spss軟件對其作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設定按照特征值

    于0.85的標準提取因子,提取前4個因子(分別設為facl、fac2、fac3和fac4)作為公共因子,如表2所示。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由表2可見,這4個因子的特征值別為2.46、2.191、2.127、1.055,方差貢獻率分別為27.337% 、24.345%、23.634%和11.718%,累計方差貢獻率為87.034%。這說明前4個因子的特征值之和占總特征值87.034%,結果顯示這4個因子反映了原評價指標85%以上的信息,因此提取前4個因子作為公共因子。

    (三)因子旋轉

    計算主成分載荷,構建因子載荷矩陣。因子載荷矩陣中某一行表示原有變量 xi與公共因子的相關關系。因子載荷矩陣中某一列表示某一個公共因子能夠解釋的原有變量 xi的信息量。為了便于對公共因子進行專業(yè)解釋,將因子載荷矩陣進行旋轉,經過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如表3所示。

    由表3可見,每個公共因子只有在少數幾個指標上的因子載荷較大,因此可按高載荷將9個指標分成四類。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在fac1上載荷比較大,可將fac1命名為償債能力因子;主營業(yè)務利潤率和銷售毛利率在fac2載荷比較大,可將fac2命名為盈利能力因子;凈利潤增長率、凈資產收益率、每股收益在fac3上載荷比較大,可將fac3命名為發(fā)展能力因子;應收賬款周轉率在fac4上載荷比較大,可將fac4命名為營運能力因子。

    (四)計算因子得分并綜合評價

    以各因子的方差貢獻率為權,由各因子的線性組合得到綜合評價指標函數公式,即綜合得分f。

    f=(w1fac1+w2fac2+…+wmfacm)/(w1+w2+…+wm)

    此處wi為旋轉后因子的方差貢獻率。

    f=(27.337%×fac1+24.345%×fac2+23.634%×fac3+11.718%×fac4)/87.034%

    把經過標準化后的數據代入綜合評價因子模型,就可以計算出上市公司的綜合得分,由綜合得分得出電力行業(yè)上市公司財務狀況的排名(因篇幅有限,此處未列出各因子的單項排名,綜合評分的排名也只列示排名前10位和后10位的公司)。結果排序見表4和表5。

    從fac1(償債能力因子)得分比較來看,排名前五位的湖南發(fā)展、富春環(huán)保、申能股份、深南電a和廣州控股的償債能力較強;排名最后三位的黔源電力、st東熱和長江電力的償債能力則較弱。從fac2(盈利能力因子)得分比較來看,排名前五位的長江電力、川投能源、凱迪電力、哈投股份和明星電力盈利能力較強;而排名最后三位的深南電a、st東熱和st漳澤盈利能力較弱。從fac3(發(fā)展能力因子)得分比較來看,排名前五位的深南電a、遠程電纜、金馬集團、大唐發(fā)電和金山股份的發(fā)展能力較強,而排名最后三位的st祥龍、st漳澤和st東熱發(fā)展能力較弱。從fac4(營運能力因子)得分比較來看,排名前五位的文山電力、樂山電力、涪陵電力、明星電力和西昌電力營運能力較強;而排名最后三位的凱迪電力、st東熱和國電電力營運能力較弱。由表4和表5可見,綜合財務狀況的評價(綜合得分)結果為:財務狀況較好的是排名前五位的湖南發(fā)展、富春環(huán)保、文山電力、明星電力和西昌電力;而排名最后五位的st祥龍、st東熱、st漳澤、st能山和深南電a的財務狀況相對較差。

    三、結論和建議

    分析數據的結果顯示,56家電力行業(yè)上市公司中有28家因子得分都存在負值,這就說明這28家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較差,其余得分大于0的公司其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相對于其他行業(yè)也總體偏低,因此,本文提出要改善我國電力行業(yè)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提高其整體經營績效,應該從提高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發(fā)展能力和營運能力四個方面入手。

    從償債能力來看,電力行業(yè)56家上市公司2011年平均資產負債率為65.54%,其中五大發(fā)電集團的資產負債率都在75%以上,而虧損嚴重的st漳澤更是高達93.7%。資產負債率反映了企業(yè)全部資金中有多大的比例是通過借債籌集的,是企業(yè)資產對負債的保障程度,資產負債率越高,說明借入資金在全部資金中所占比重越高,資產對負債的保障程度越低,不能償還負債的風險越高。資產負債率越高,則負債比重越高,由此帶來的每年的債務利息也就越高。債務利息越高,財務杠桿程度越高,企業(yè)經營惡化時加劇所有者損失的風險也越大。

    電力行業(yè)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偏高的主要原因是投資增長過快,因此,要降低資產負債率首先要適當控制投資規(guī)模,在確保電力系統(tǒng)安全和滿足經濟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前提下,電力行

    業(yè)上市公司可適當調整投資節(jié)奏,重點挖掘現有資產潛力,提高其利用效率,降低負債水平從而降低資產負債率,與此同時,還要進一步控制負債所帶來的負擔和風險,要合理安排短期債務和長期債務的融資期限,盡量做到負債與資產的期限結構匹配,降低償付風險。目前,電力行業(yè)上市公司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偏低,2011年平均流動比率為93.18%,平均速動比率為79.78%,在目前信貸偏緊的情況下,電力企業(yè)應適當控制短期融資規(guī)模,提高流動比率,降低短期償債風險,與此同時,開展多渠道融資,加大金融市場參與力度,創(chuàng)新融資方式,通過信托、保險和資產證券化等新型融資工具降低資產負債率。

    從盈利能力來看,電力行業(yè)56家上市公司2011年每股平均收益為0.184元,而同期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為0.26元,由此說明電力行業(yè)上市公司2011年整體獲利能力比較差。當前我國電力需求快速增長,電力投資需求剛性比較強,利潤增長是改善公司財務狀況的重要手段。利潤增長的一個有效途徑就是降低成本,然而在我國火電發(fā)電量仍然占電力供應的80%以上,年耗煤量占煤炭總產量超過50%,電煤成本占到了火電生產成本的70%-80%,在經濟持續(xù)高速發(fā)展背景下,電力需求的快速增長令電煤價格持續(xù)上漲,但是在我國目前“市場煤”和“計劃電”并存的體制下,電價不到位煤價上漲一直是火電企業(yè)利潤偏低的主要原因。在2008年和2010年,st漳澤就是因為電煤價格的大幅上漲而陷入虧損的境地。雖然2011年內電價進行了兩次調整,可是電煤價格卻比2010年上漲約15%,結果電價調整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火電企業(yè)的經營壓力,卻無法從根本上扭轉電煤價格上漲對火電企業(yè)經濟效益造成的影響。因此,從國家政策層面,應盡快完善電價機制,穩(wěn)步推進電價改革,實施居民階梯電價改革方案,開展競價上網和輸配電價改革試點,推進銷售電價分類改革,完善水電、核電及可再生能源發(fā)電定價機制,通過這些舉措使電價水平和電價結構逐步趨向合理水平,從而改善電力企業(yè)的盈利水平。

    由于公司擴張規(guī)模所引發(fā)的巨額財務費用和管理費用也是電力行業(yè)上市公司利潤減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公司要強化標準化建設和集約化管理,切實降低各項成本,深化內部資產挖潛,提升盈利水平。

    從發(fā)展能力和營運能力來看,電力行業(yè)56家上市公司2011年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2.53%,平均應收賬款周轉率為24.85%,整體的發(fā)展能力較低,營運能力較弱。公司應抓住戰(zhàn)略機遇,加大業(yè)務資源的開拓力度,繼續(xù)完善產業(yè)合理布局,優(yōu)化發(fā)展結構;繼續(xù)做強發(fā)電產業(yè),做精非電產業(yè),促進多元協(xié)同。同時積極開展優(yōu)質資產收購,實現投資效益最大化。在營運能力方面應建立以現金流為核心的資金管理制度,強化資金管理,提高資金利用效益,控制負債規(guī)模,改善債務結構。資金實施集中管理、統(tǒng)一調度,集約經營,實現集中、在控的現金流管理,使資金運作有序進行。對于資本性支出,建立跟蹤機制,加強資金動態(tài)管理。優(yōu)化資金配置,減少資金沉淀,加速資金回籠,提高資金運作效益和使用效率。

    參考文獻:

    1.張新民,錢愛民.財務報表分析[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2.王化成.財務報表分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篇4

    一、引言

    高速公路行業(yè)在計重收費,路網貫通效應和經濟繁榮周期等多重利好因素下,成就了行業(yè)的整體快速成長態(tài)勢,呈現了2002-2007年的黃金時代。現在進入了平穩(wěn)增長期,而未來的宏觀經濟面走好帶來的貨運需求,以及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帶來的出行需求都將不足夠刺激現在的行業(yè)業(yè)績增長。目前公司需要從經營方面提高業(yè)績增長點,保持企業(yè)的競爭力。一般可以從財務指標的定量分析和行業(yè)及公司情況的定性分析兩個方面進行財務評價。

    由于目前的財務指標定性分析主要有比較分析法、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法等,這些方法都存在指標信息重疊以及指標權重有較大的主觀性等不足。而因子分析法在盡可能不損失太多信息的情況下,將眾多具有相關性的變量簡化為少數幾個高度概括數據信息的因子,每個因子反映問題的一個方面,根據各主因子方差貢獻率的大小來確定綜合評價函數的權數,能夠克服采用主觀法給出指標權數的缺點。本文將構建評價上市公司財務狀況的財務指標評價體系,通過對公路行業(yè)上市公司財務數據進行因子分析,綜合評價各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為投資者決策和提升公司的競爭力提供參考建議。

    二、基于因子分析的財務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影響企業(yè)財務狀況的因素在于企業(yè)的資源以及企業(yè)有效配置資源的能力。資源包括企業(yè)內外部兩個方面,外部資源主要指企業(yè)的市場占有率和聲譽,內部資源主要指企業(yè)內部所擁有的資金、資產和人力資源;企業(yè)的能力主要體現在企業(yè)對債務、流動資金和利潤的掌控程度上。因此,本文以規(guī)模實力來直接考察企業(yè)的內部資源,以收益能力來間接考察企業(yè)的外部資源,以償債能力和成長能力來直接考察企業(yè)配置資源能力的強弱。據此,本文選取了9個財務指標構建上市公司財務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

    三、公路行業(yè)上市公司競爭力的因子分析

    (一)樣本來源說明

    本文所有指標的原始數據均來自中國上市公司資訊網和新浪財經網公布的各公司2008年年報,所研究的樣本均取自在滬、深兩市上市的公路行業(yè)類所屬的17家上市公司。

    (二)利用SPSS軟件進行因子分析

    1.運用SPSS13對樣本數據進行分析可以得到因子解釋原有變量總方差的情況如表2和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如表3。

    2.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得到包含特征值、方差貢獻率和累計貢獻率的總方差解釋表。前3個因子的累積貢獻率已達到81.262%,因此選這3個因子已經足夠描述上市公司的競爭力水平(按方差的累計貢獻率≥80%來確定)。

    3.取上述3個因子建立初始因子載荷矩陣,對初始因子載荷矩陣按方差最大正交旋轉法進行旋轉,得到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表3)。

    由表3可以看出,第一個主因子在X1每股收益、X8每股營業(yè)現金凈流量、X9資產現金回收率上有較大的載荷,因此可以命名為盈利和現金獲取能力因子;第二個因子主要由X6營業(yè)收入增長率、X7總資產增長率、X2凈資產收益率、X5凈資產增長率決定,可以命名為成長因子;第三個因子主要由X4資產負債率、X2凈資產收益率、X5凈資產增長率決定,可以命名為償債因子。

    4.為了考查上市公司的競爭力狀況,并對其進行分析和綜合評價,采用回歸方法求出因子得分矩陣,得到3個主因子的得分F1、F2、F3,以貢獻率為權數,構建綜合評價函數。

    綜合得分=(0.36064×F1+0.23066×F2+0.22132×F3)/0.81262,經計算得到樣本17家上市公司的綜合因子總得分如表4。

    四、因子得分評價及結論

    由各因子得分及綜合得分可得出以下結論:

    一是上市公司財務評價綜合得分排名與F1盈利,現金獲取能力因子得分排名呈現出較高的關聯(lián)度。2008年公路行業(yè)上市公司財務評價得分前五名的現資、福建高速、贛粵高速、皖通高速、山東高速的盈利因子得分排名也是前五位;而綜合得分最靠后的深高速、東莞控股、S延邊路、ST東北高、湖南投資、華北高速的盈利因子排名也是比較靠后的。這說明持續(xù)較強的盈利能力是財務評價的關鍵,投資者應選擇有持續(xù)性盈利能力優(yōu)勢的公司作為長期價值投資更有保障,而上市公司也需要重點提高其持續(xù)的盈利能力,保持其良好的財務評價。

    二是從成長力因子F2得分來看,福建高速、五洲交通得分最高,而成長因子得分低的公司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S延邊路、ST東北高、湖南投資、華北高速的盈利能力較差,成長能力也不夠就會呈現競爭弱勢;而綜合得分最高的上市公司現資,由于前期公司的發(fā)展以及目前的瓶頸導致后期的成長能力不足,因此公司決策層應該盡快找到提升競爭力的突破口,畢竟只有提升公司的競爭力,才能進一步提升業(yè)績點,保持穩(wěn)定的增長。

    三是從償債因子得分F3來看,綜合得分排名與償債因子得分并沒有保持正相關。得分排名第一和第二的現資、福建高速償債因子得分排名分別是7和6,得分居中;綜合排名最后的華北高速、S延邊路償債因子得分排名也比較靠后,相反綜合得分排名居中的償債因子得分比較靠前。這說明并不是償債能力越強越好,如果盈利能力高,而沒有一定的債務發(fā)揮競爭力的杠桿效應,反而使資本結構不能最好地發(fā)揮效應;償債能力太差也會降低財務評價的綜合因子得分。因此,保持償債能力的穩(wěn)定性才能保持良好的財務狀況。

    總體來說,由于公路行業(yè)是防御性行業(yè),盈利主要與車流量和通行費收入有關,經營業(yè)績隨經濟衰退而滯后,隨經濟企穩(wěn)而恢復。正因如此,行業(yè)的業(yè)績來源調整幅度不大,公路行業(yè)上市公司只有盡量改善公司自身的財務狀況,才能在穩(wěn)定的收入結構下使公司的價值最大化。從文中的因子得分及結論可以看出,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財務評價主要與盈利因子、成長因子和償債因子相關,公司應主要從這些方面入手改善公司的財務狀況。

    【參考文獻】

    [1] 陳孝新.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上市公司經營業(yè)績綜合評價[J].科技廣場,2006(09).

    [2] 相廣萍.因子分析方法在上市公司經營業(yè)績評價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08(10).

    篇5

    二、研究設計

    1.指標選擇

    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可以從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長能力四個方面來體現。本文根據這四方面選取以下8個基本財務指標進行財務狀況影響的實證研究。第一類指標反映上市公司的償債能力,包括流動比率(X1)和資產負債率(X2)。二者可以分別衡量公司的短期和長期的償債能力,是負債水平及風險程度的重要標志。第二類指標反映上市公司的營運能力,包括存貨周轉率(X3)和總資產周轉率(X4)。這兩個指標分別反映存貨以及資產總額的周轉速度,可以較好地體現公司的資產管理水平和營運水平。第三類指標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包括凈資產收益率(X5)和主營業(yè)務利潤率(X6)。凈資產收益率反映股東權益的收益水平,可以衡量公司對股東投入資本的利用效率,主營業(yè)務利潤率反映公司的主營業(yè)務獲利水平,只有當公司主營業(yè)務突出,才能在競爭中占據優(yōu)勢地位。二者均體現了公司的盈利水平,是投資者較為關心的指標。最后一類指標反映上市公司的成長能力,包括凈利潤增長率(X7)和總資產增長率(X8)。凈利潤增長率反映了企業(yè)實現價值最大化的擴張速度,是綜合衡量企業(yè)資產營運、管理業(yè)績以及成長狀況和發(fā)展能力的重要指標。總資產增長率反映企業(yè)本期資產規(guī)模的增長情況,總資產增長率越高,表明企業(yè)一定時期內資產經營規(guī)模擴張的速度越快,二者都是財務狀況評價的重要指標。

    本文將以上述指標作為上市公司財務狀況的評價指標。Xi(i=1,2……8)為2006年中期財務指標,用于分析新準則實施前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2007年同期數據用Yi(i=1,2……8)代表,用于分析新準則實施后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F表示新準則實施前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得分,S為新準則實施后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得分。

    2.樣本選擇與研究方法

    本文選擇深滬兩市的A股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截止至2007年6月30日,深滬兩市共有A股上市公司1481家,剔除了ST公司178家,金融、保險業(yè)的上市公司19家以及一些數據不全的公司,此外,為了使2007年中報數據與2006年同期具有可比性,本文剔除了2006年以后上市的公司134家,最終獲得的樣本公司共1082家。本文所用的上市公司數據均來源于WIND數據庫,計算過程利用SPSS11.5軟件完成。

    本文用2006年中報的數據計算實施新會計準則前各行業(yè)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得分,然后采用2007年的數據用同樣方法檢驗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可能對各行業(yè)上市公司財務狀況的影響,得出綜合得分,并采用比較分析法分析新準則實施可能給企業(yè)財務狀況帶來的變化。

    三、新會計準則實施對上市公司財務狀況影響的實證研究

    為了對所選取的基本指標在新會計準則實施前后的差異變化有總體的了解,首先對其進行顯著性檢驗。從T檢驗結果來看,償債能力指標流動比率的P值為0.439,沒有通過檢驗,資產負債率的P值為0.086,雖也沒有通過檢驗,但相比流動比率的差異顯著。也就是說,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對上市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沒有顯著影響,但可能影響到其長期的償債水平。在營運能力和盈利能力方面,存貨周轉率、主營業(yè)務利潤率的P值分別為0.961和0.364,沒有在5%水平通過統(tǒng)計檢驗,而總資產周轉率和凈資產收益率的P值均為0.000,可見新準則的變化對這兩項指標產生了重大影響,體現了新會計準則的資產負債觀,新準則所引起的營運能力和盈利能力的變化值得深入研究。在成長能力方面,凈利潤增長率和總資產增長率兩個指標的P值也都為0.000,在1%水平通過檢驗,新準則實施前后,各上市公司成長能力的變化較為顯著。從整體上看可見,新會計準則實施前后,大部分指標數據具有顯著差異,可見新準則的實施在財務數據上會給各上市公司帶來重大影響。

    接下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對反映新準則實施前上市公司財務狀況的指標(X1-X8)進行了實證分析,得出的四個主成分特征根解釋了總體方差的68.089%,根據正交旋轉后的因子矩陣能夠確定四個主因子分別從償債能力(F1)、營運能力(F2)、盈利能力(F3)和成長能力(F4)四個方面解釋了新會計準則實施前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根據SPSS的運行結果,可以求出因子F1-F4的分值,并將新會計準則實施前上市公司財務狀況的總得分(F)定義為:

    F=22.578/68.089F1+18.185/68.089F2+14.957/68.089F3+12.369/68.089F4

    采用相同方法對(Y1-Y8)進行主成分分析,得到新準則實施后上市公司財務狀況總得分(S)的計算公式為:

    S=22.480/69.087S1+19.744/69.087S2+14.333/69.087S3+12.530/69.087S4

    根據公式可以計算出各上市公司在實施新會計準則前后的財務狀況得分。本文針對實施前后的得分結果分別進行排名,并按行業(yè)歸納排名在前后100名以內的上市公司數量,具體排名情況見表1和表2。

    從表1中可以看出,采掘業(yè)和農、林、牧、漁業(yè)的上市公司在新會計準則實施前后進入財務狀況排名前100名的數量基本上沒有什么顯著的改變,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yè),建筑業(yè)和批發(fā)零售業(yè)在新準則實施后進入排名前100名的上市公司數量較實施前有所降低,分別由5家、4家和20家降低為2家、0家和13家,房地產業(yè)也略有下降,由實施前的1家變?yōu)?家。而新準則的實施又使得交通運輸、倉儲業(yè),社會服務業(yè),信息技術業(yè)和綜合類上市公司進入排名前100的數量有所上升,其中,交通運輸、倉儲業(yè)從實施前的3家增加到6家,社會服務業(yè)和信息技術業(yè)則比實施前增加了3倍,分別從1家和2家增加到3家和6家,綜合類的上市公司也由原來的6家增為8家,此外,傳播與文化產業(yè)和制造業(yè)的數量在實施后略有上升,分別由0家、53家上升為1家和56家。由此可以推斷,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可能降低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yè),建筑業(yè),批發(fā)零售業(yè)以及房地產業(yè)的業(yè)績水平,并改善交通運輸業(yè)、倉儲業(yè),社會服務業(yè),信息技術業(yè),傳播與文化產業(yè)、制造業(yè)以及綜合類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

    表2列出的是各行業(yè)財務狀況排名后100名的上司公司數量。其中,采掘業(yè)和農、林、牧、漁業(yè)在新準則實施后與實施前的數量差異不大,信息技術業(yè)也沒有顯著變化。傳播與文化產業(yè),交通運輸、倉儲業(yè),批發(fā)和零售貿易,社會服務業(yè)與制造業(yè)在實施后進入后100名的公司數量有所降低,而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yè),房地產業(yè),建筑業(yè)和綜合類公司的數量有明顯上升。

    表1和表2相結合來看,采掘業(yè)和農、林、牧、漁業(yè)在新準則實施前后沒有顯著改變,新準則的實施可能不會對這兩類上市公司產生較顯著的影響。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yè),建筑業(yè)以及房地產業(yè)在新準則實施以后,綜合狀況排名進入前100名的公司數量減少,與進入排名后100名的公司數量增加相對應,新準則的實施可能使得這幾個行業(yè)的上市公司財務狀況惡化。交通運輸、倉儲業(yè),社會服務業(yè),傳播與文化產業(yè)以及制造業(yè)在實施后進入前100排名的公司數量增加與進入排名后100的公司數量下降相對應,也就是說新準則的實施可能會增加這幾類行業(yè)上市公司的業(yè)績。對于批發(fā)零售業(yè)和綜合類的上市公司,在新準則實施前后,無論排名前100名還是后100名,入榜的數量均同時下降或上升,這里無法明確判斷新準則的實施對這兩個行業(yè)上市公司的影響情況。對于信息技術業(yè),實施后進入前100名的公司數量有所增加,而后100名的公司數量沒有變化,新準則的實施還是適當地改善了該類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

    表3列出了各行業(yè)上市公司財務狀況的平均得分,并對實施前后的得分情況分別進行了排名。從表中可以看出,批發(fā)和零售貿易,采掘業(yè),制造業(yè)以及農、林、牧、漁業(yè)在新準則實施前后的財務狀況沒有顯著變化;交通運輸、倉儲業(yè),信息技術業(yè),社會服務業(yè)以及傳播與文化產業(yè)在新準則實施后的行業(yè)財務狀況好于新準則實施前;建筑業(yè),綜合類,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yè)以及房地產業(yè)在新準則實施后行業(yè)的業(yè)績情況有所下降。

    總的來說,無論是總體還是個體,新會計準則對采掘業(yè)和農、林、牧、漁業(yè)的財務狀況均沒有重大的影響,新準則實施后,交通運輸、倉儲業(yè),信息技術業(yè),社會服務業(yè)以及傳播與文化產業(yè)在行業(yè)總體和上市公司個體方面,財務狀況都較新準則實施前有很大改善,而建筑業(yè),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yè)以及房地產的上市公司恰好相反,新準則實施后在行業(yè)總體和上市公司個體方面,財務狀況均有不同程度的惡化。對于批發(fā)和零售貿易以及制造業(yè)的上市公司來說,新準則對這兩類行業(yè)的總體影響不大,但是對上市公司個體的影響較為明顯,新準則使得個別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有所好轉,對于批發(fā)零售貿易類上市公司個體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對于綜合類的上市公司來說,新準則的實施降低了該類行業(yè)總體上的綜合業(yè)績狀況,但在上市公司個體方面,這一結論并不明顯。

    四、研究結論及局限性

    根據以上的實證分析我們可以得出:

    1.新會計準則實施前后,大多數上市公司的財務評價指標具有顯著差異,其中,新準則的實施對短期償債能力沒有影響但對長期償債能力的變化起到一定作用,對上市公司的成長能力影響顯著。

    2.通過對實施新準則前后的上市公司財務狀況計算綜合評分并排名可以得出:新準則的實施對采掘業(yè)和農、林、牧、漁業(yè)的財務狀況不產生重大影響,可能改善交通運輸、倉儲業(yè),信息技術業(yè),社會服務業(yè)以及傳播與文化產業(yè)的財務狀況,使得建筑業(yè),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yè)以及房地產業(yè)的財務狀況均有不同程度的惡化,新準則對批發(fā)和零售貿易以及制造業(yè)總體影響不大,但是個體的影響較為明顯。

    新會計準則實施的影響研究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綜合評價問題,由于時間有限,研究不免具有局限性,主要表現在:

    篇6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上市公司;綜合財務狀況

    Key words: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listed companies;comprehensive financial conditions

    中圖分類號:F23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11-0037-03

    0引言

    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了《企業(yè)會計準則―基本準則》與其它38項具體準則,這標志著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發(fā)展要求,與國際慣例趨同的企業(yè)會計準則體系正式建立。新準則的實施,帶來了會計核算屬性和核算方式的一系列改變,在更大程度上滿足了投資者、債權人等的信息需求,減少信息不對稱,提高投資和信貸決策的有效性,促進市場經濟健康有序地發(fā)展。這些改變雖然不會影響上市公司的實質業(yè)績,但無疑會給上市公司的財務業(yè)績帶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在對報表和財務指標進行分析時,不能僅僅看數據的高低,還應該考慮新準則的影響因素,正確分析公司的投資價值,關注引起這些指標變化的性質屬性,以利于更好地通過財務分析來判斷公司的經營業(yè)績和財務狀況。

    新準則的執(zhí)行究竟會對上市公司的財務業(yè)績產生什么具體影響,這種影響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影響的程度有多大、利益相關者應該如何看待這種變化等等一系列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特別對于新舊準則變化而引起的財務數據前后不一致或者缺乏連續(xù)性的情況,如何透過數據抓住會計業(yè)務的實質,降低報表使用者的困惑成為當務之急。

    1模型構建

    本文選取了深滬兩市280家A股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排除了ST公司,金融、保險業(yè)的上市公司,相應數據不全的公司,同時為了使2007年年報數據與2006年同期具有可比性,本文還排除了2006年以后上市的公司。在所選樣本中農、林、牧、漁業(yè)18家,采掘業(yè)18家,制造業(yè)36家,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yè)25家,建筑業(yè)18家,交通運輸、倉儲業(yè)25家,信息技術業(yè)30家,批發(fā)和零售貿易30家,房地產業(yè)25家,社會服務業(yè)20家,傳播與文化產業(yè)7家,綜合類28家。本文所用的上市公司數據均來源于國泰安CSMAR數據庫,數據處理采用EXCEL數據分析工具,計算過程利用SPSS l1.5軟件完成。

    1.1 指標選擇不同的財務指標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出上市公司某一方面的性質特征,對于評價企業(yè)一定時期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一個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好壞,通常由償債能力、資產管理水平、盈利能力和發(fā)展趨勢這四個方面來體現,不同的能力對應著不同的指標。本文根據這四個方面選擇八個具體評價指標,定義Xi(i=1,2…8)為新準則實施前即2006年的所選八個財務指標,Yi(i=1,2…8)為新準則實施后即2007年的所選指標。F表示2006年上市公司的綜合財務狀況得分,S為2007年上市公司的綜合財務狀況得分,具體變量定義如表1所列。

    1.2 統(tǒng)計性檢驗為了對所選取的財務指標在新會計準則實施前后的差異變化有總體的了解,首先對其進行統(tǒng)計性檢驗,檢驗結果見表2。

    從T檢驗的結果來看,償債能力指標中流動比率通過了檢驗,資產負債率的P值為0.154,沒有通過檢驗。也就是說,短期償債能力的變化較為顯著,長期償債能力沒有顯著差異。資產管理能力指標都未在5%的水平上通過檢驗。盈利能力方面,凈資產收益率在1%的水平上通過了檢驗;主營業(yè)務利潤率P值為0.764,沒有顯著變化。成長能力方面,凈利潤增長率和總資產增長率都通過了檢驗,說明新會計準則實施前后,上市公司成長能力有顯著變化。從整體上看,新會計準則實施前后,大部分指標有顯著差異,可見新準則的實施對公司財務數據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由于各行業(yè)所處環(huán)境不一樣,各項會計準則的變化對各行業(yè)上市公司財務指標影響的方向和程度不同,財務比率顯著性檢驗所得到的綜合變化只能代表整體的變化,不能代表對所有上市公司各行業(yè)的影響,因此下面本文將構建模型,分析新準則實施對不同行業(yè)類別的影響方向和程度。

    1.3 綜合評分在進行T檢驗以后,本節(jié)對實施前和實施后的八個指標分別進行因子分析,建立上市公司綜合財務狀況的評價模型,計算出財務狀況的綜合評分,以此分析評價新會計準則實施前后上市公司綜合財務狀況的變化情況。

    表3給出了總方差分解的結果,得出四個特征根大1的主成分,用這四個主因子代表8項指標所含的信息,解釋了總體方差的71.638%。將提取的四個主因子設為fl、f2、f3、f4,采用SPSS計算出的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以及因子得分系數矩陣見表4和表5。

    根據表4 正交旋轉后的因子矩陣可以得出變量與四個主成分之間的關系,表示為:

    X1=-0.019f1+0.870f2-0.022f3-0.020f4

    X2=-0.286f1-0.799f2+0.047f3-0.133f4

    X3=0.449f1-0.247f2-0.188f3+0.520f4

    X4=-0.743f1-0.089f2+0.188f3+0.227f4

    X5=-0.036f1+0.097f2+0.715f3+0.497f4

    X6=0.839f1+0.198f2+0.180f3+0.068f4

    X7=-0.177f1+0.157f2+0.083f3+0.781f4

    X8=-0.014f1-0.118f2+0.872f3-0.140f4

    然后,根據因子得分系數和原始變量的標準值計算出每個觀測量的因子得分數。

    根據表5的運行結果,旋轉后的因子表達式為:

    f1’=-0.127X1-0.083X2+0.318X3-0.472X4+0.010X5+0.545X6-0.134X7+0.064X8

    f2’=0.593X1-0.493X2-0.268X3+0.020X4+0.036X5+0.021X6+0.068X7-0.061X8

    f3’=-0.009X1+0.032X2-0.196X3+0.057X4+0.462X5+0.183X6-0.069X7+0.680X8

    f4’=-0.083X1-0.058X2+0.495X3+0.174X4+0.308X5+0.013X6+0.647X7-0.247X8

    根據SPSS的運行結果,可以求出fl’、f2’、f3’和f4’的回歸因子分屬變量Fl、F2、F3和F4,并將新會計準則實施前上市公司綜合財務狀況的總得分(F)定義為:

    F=23.679/71.638F1+20.118/71.638F2+15.192/71.638F3+12.649/71.638F4

    根據這個公式就可計算出新準則實施前上市公司的綜合財務狀況得分,再采用相同方法,定義新準則實施后上市公司的綜合財務狀況得分公式:

    S=24.011/69.899S1+17.639/69.899S2+14.689/69.899S3+13.561/69.899S4

    4應用分析

    利用上文建立出來的模型,從兩個角度對綜合財務狀況進行研究。首先,對新準則實施前后各行業(yè)企業(yè)排名前100和后100位進行統(tǒng)計分析,從行業(yè)內的個體綜合財務狀況的變化角度研究的,然后,對行業(yè)總得分進行排名分析,這是從行業(yè)總體綜合財務狀況變化角度觀察的。

    4.1 上市公司行業(yè)個體對實施前后的得分結果分別進行排名,并按證監(jiān)會行業(yè)分類歸納了排名在前后100名的上市公司數量,具體排名情況見表6。

    結合表6和表7的分析來看可以得出一下四點結論:

    (1)新準則的實施可能使得農、林、牧、漁業(yè),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yè),交通運輸、倉儲業(yè)上市公司綜合財務狀況惡化。

    (2)新準則的實施可能會提升建筑業(yè),制造業(yè),批發(fā)零售業(yè)上市公司的業(yè)績。

    (3)對于傳播與文化產業(yè),新準則實施后進入前100名的公司數量略有增加,而后100名的公司數量沒有變化,新準則的實施還是適當地改善了該類上市公司的綜合財務狀況。社會服務業(yè)在新準則實施后進入后100名的公司數量有所減少,而前100名的公司數量沒有變化,新準則的實施適當地改善了該類上市公司的綜合財務狀況。房地產業(yè)上市公司在新準則實施后進入后100名的公司數量略有增加,而前100名的公司數量沒有變化,新準則的實施適當地降低了該類上市公司的財務業(yè)績。

    (4)采掘業(yè)、信息技術業(yè)、綜合類上市公司在新準則實施后,無論排名前100名還是后100名,入榜的數量均同時下降或上升,這里無法明確判斷新準則的實施對這三個行業(yè)上市公司的影響情況。

    4.2 上市公司行業(yè)總體為了更進一步檢驗上述結論,將所有樣本的綜合財務狀況得分按行業(yè)歸集,統(tǒng)計出新準則實施前后各行業(yè)上市公司綜合財務狀況平均得分,并進行排名比較,如表8。

    表8列出了各行業(yè)上市公司綜合財務狀況的平均得分,并對實施前后的得分情況分別進行了排名。從上表可以看出制造業(yè),批發(fā)零售業(yè),房地產業(yè),傳播與文化產業(yè)在新準則實施后的行業(yè)綜合財務狀況得到提高;采掘業(yè),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yè),社會服務業(yè)在新準則實施后行業(yè)的業(yè)績情況有所下降。建筑業(yè),信息技術業(yè),綜合類在新準則實施前后的綜合財務狀況沒有顯著變化;農、林、牧、漁業(yè),交通運輸、倉儲業(yè)在新準則實施后行業(yè)的業(yè)績情況略有下降??梢娺@一統(tǒng)計分析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上述四條結論。

    5結論

    從整體上看,新會計準則實施前后,新準則的實施引起公司財務指標產生了重大變化,特別是對短期償債能力、凈資產收益率影響顯著,上市公司成長能力也有較大變化。

    新準則實施后,制造業(yè),批發(fā)零售業(yè),傳播與文化產業(yè)在行業(yè)總體和上市公司個體方面,綜合財務狀況都較新準則實施前有很大改善,采掘業(yè),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yè),農、林、牧、漁業(yè),交通運輸、倉儲業(yè)的上市公司均有不同程度的惡化。對于建筑業(yè)上市公司來說,新準則對這類行業(yè)的總體影響不大,但是對上市公司個體的影響較為明顯,新準則使得若干建筑業(yè)上市公司的綜合財務狀況有得到好轉。對于信息技術業(yè),綜合類上市公司個體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新準則的實施降低了社會服務業(yè)總體上的綜合業(yè)績狀況,但在上市公司個體方面,這一結論并不明顯。對于房地產業(yè)的上市公司來說,新準則提升了該類行業(yè)總體上的綜合業(yè)績狀況,但在上市公司個體方面并不明顯。

    鑒于新會計準則的實施所產生的這些影響,企業(yè)主體應該將準則所引起的本行業(yè)在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所有差異進行匯總和分析,深入理解新會計準則對上市公司的政策含義和導向作用,總結其中的各種問題,有針對性地加強對上市公司的財務監(jiān)管。新會計準則有利于提高我國上市公司的財務透明度,提高會計信息的決策有用性,但也帶來了賬面業(yè)績的波動和不確定性,導致公司的賬面利潤不能直接反映公司的經營業(yè)績,這些都影響投資者的風險預期和決策。因此,需要投資者轉變投資理念,從利潤表觀向資產負債表觀轉變,要關注上市公司的資產質量,關注公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進行投資時應考慮新準則的影響因素,正確分析公司的投資價值,理性決策。

    參考文獻:

    [1]趙莉.資產減值會計政策選擇的實證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07.

    [2]顏金梅.論新會計準則對上市公司財務經濟分析的影響[J].會計之友,2007,3(上):30-31.

    [3]夏鵬. 新企業(yè)會計準則出臺:歷史背景與現實意義[J].財會月刊,2006,3:24-25.

    [4]尹夏楠.新舊會計準則的差異及其對上市公司的影響[J].商場現代化,2006,48:358-359.

    篇7

    目前,我國學者對上市汽車公司財務狀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經營績效和競爭力方面。王澤平與孫世敏(2010)指出,國內上市汽車公司的經營績效不高,并建議從企業(yè)內、外部環(huán)境的視角進行改進;胡彥蓉與劉洪久(2012)以上市汽車公司的財務指標為出發(fā)點,分析了國內上市汽車公司的競爭力水平。分析結果為,國內上市汽車公司的成長能力、盈利能力、償債能力以及運營能力的評價值與它們各自的綜合競爭力評價結果不一致。諸如此類的研究成果為汽車上市公司的發(fā)展提供了相關借鑒,但現有研究在指標選取方面反應問題不盡全面,且指標間相互影響較大,只能為股東的選擇和上市公司的診斷提供思路。為此,本文依據當前我國上市汽車公司的特點,建立具有現階段特色的財務狀況評價指標體系,并采用因子分析對我國23家汽車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進行評價,在處理多維相關變量空間時可以消除評價指標間的相關影響,并且根據各項指標值的變異程度來確定權數,這樣可以避免由于人為因素帶來的偏差,為相關決策者提供更科學、更可靠的分析數據。

    二、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我國具有代表性的23家上市汽車制造類企業(yè)為分析的樣本,這些樣本的數據來源均為各自的年報總結。

    (二)指標選取 考慮到我國目前的國情,以及現階段汽車公司發(fā)展的特點,本文選取評價財務狀況四個方面的能力:獲利能力、償債能力、運營能力、發(fā)展能力作為評價體系的框架。這四方面能力指標體系的構建是從9項指標出發(fā)的,如表1所示:

    (三)研究方法 為反映結果的全面性和真實性,消除變量間的相關性,本文選取因子分析法對我國汽車上市公司財務狀況進行評價,因子分析在充分考慮到各指標間可能存在的相關性,利用降維原理將較多的變量指標用較少的幾個線性無關的綜合變量指標表示,在減少變量指標的同時,也減少了原指標信息的損失,可以對收集的指標數據進行全面的分析。

    三、實證結果與分析

    (二)因子分析 具體為:

    (1)確定因子個數。樣本數據進行標準化后,利用軟件SPSS16.0對數據進行因子分析,運行結果如表2所示:

    結合表2,根據Kaiser在1959年提出一項保留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的原則,應從9個評價指標中提取3個因子反映財務狀況,此時累計方差貢獻率為73.782%,涵蓋了樣本的大部分信息,達到了在降維的同時,損失信息量較少,可較好反映我國汽車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

    (2)公共因子命名及解釋。評價指標在因子上的旋轉后因子載荷矩陣如表3所示:

    從表3中相應特征向量可知,在第一個因子中凈資產收益率、銷售利潤率、每股收益、資本保值增值率具有較大相關系數,主要概括我國汽車上市公司的獲利能力和發(fā)展能力,反映了公司的獲利現狀和潛在獲利能力,因此可稱為“效益因子”;在第二個因子中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產權比率具有較大相關系數,主要概括公司償債、償息的能力,因此可稱為“償債因子”;第三個因子的“流動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這兩項的相關性很強,它們主要反映了汽車在其自身的資產各項管理、使用及資產流動能力。因此可成為“管理因子”。

    (3)因子得分計算。由軟件SPSS16.0對指標數據進行處理后,因子得分系數矩陣,如表4所示。

    (三)結果分析 通過對我國23家上市汽車公司綜合財務狀況分析可以得出:金龍汽車、江鈴汽車、廣汽長豐的綜合得分名列前三名,體現了這三家公司整體財務狀況較好。從單因子得分的角度來分析可知,金龍汽車的管理因子得分排名為22,江鈴汽車的償債因子得分排名為19,廣汽長豐的管理因子得分排名為17,它們的排名相對來說是靠后的。也就是說,即使三家公司的整體財務狀況較好,但局部仍存在不足,致使它們的財務狀況存在不穩(wěn)定性,若運營和管理不當,將拖垮公司整體實力。此外,從各因子的權重來看,效益因子為0.5275,償債因子為0.2819,管理因子為0.1906,獲利能力和發(fā)展能力明顯高于償債能力和運營能力,說明上市汽車公司的競爭力的提高主要在于獲利能力和發(fā)展能力,這也反映了我國上市汽車公司償債能力和管理能力較差的現狀。

    亞星客車、金杯汽車、華域汽車的綜合得分排名分別倒數前三,可以得出這三家公司在獲利、發(fā)展、償債以及管理方面的能力都相對不足。但從單個因子看,他們的管理因子得分排名分別為12、9和8。排名中等偏上,而作為主要提高競爭力的效益因子得分卻比較靠后,排名分別為22、19和18。因此,若這三家公司在保持管理能力不變情況下,適當提高獲利能力和發(fā)展能力,將會大大改善其現有財務狀況。

    四、結論與建議

    綜上數據分析的結果可知,目前我國汽車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大致如下:整體差強人意、單因子(獲利能力、發(fā)展能力、償債能力和運營能力)發(fā)展不協(xié)調、后續(xù)發(fā)展動力匱乏。本文對現階段我國上市汽車公司財務狀況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大研發(fā)投入,增強產學研相結合 加大研發(fā)投入就是為企業(yè)的創(chuàng)新培育“種子”。目前我國汽車行業(yè)的瓶頸就是車型的設計、發(fā)動機技術的突破。應通過加大產品的研發(fā)投入,積極創(chuàng)新,以增強市場競爭力。產品的研發(fā)可以與高校合作,或進行企業(yè)間研發(fā)合作,同擔風險同受益。

    (二)優(yōu)化資本結構,合理選擇籌資方式 一方面企業(yè)要合理優(yōu)化短期債務資本與長期債務資本的比例關系,科學的償還債務先后順序。另一方面充分考慮融資成本與風險的關系,選擇財務風險較低的籌資方式。通過資本優(yōu)化和籌資方式的統(tǒng)籌發(fā)展來不斷提高公司償債能力。

    (三)調整公司人才結構,引進先進技術人才 公司結構是否合理,工作人員技術是否先進,很大程度上影響公司的運營管理能力,合理的人力資源配置,先進技術人才的引進,可提高公司的研發(fā)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管理水平,從而加強企業(yè)的運營與成長能力。

    (四)建立知識共享平臺 各汽車上市公司通過建立知識共享平臺,可獲得豐富的異質資源,對優(yōu)化資源配置,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提供技術保障,極大推動技術成果的轉化和財務狀況的改善。

    參考文獻:

    篇8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03-0-01

    引言

    隨著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任何信息都會公開透明的展現到公眾的面前,所以民眾對上市公司的經濟狀況了解的比較詳細,財務狀況的下降會直接影響到上市公司的股票,所以務報告相當重要,要注重對財務報告的評價,以此來鞭策財務部門認真對待工作,把相關的財務報表做的真實有用。這樣才能有利于公司領導做出正確的決策,有利于公司效益的增加和未來的發(fā)展。

    一、財務報告概述

    現代企業(yè)的財務報告主要包括基本的財務報表、附表和附注,其中財務報表還分為主表和附表,主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等。財務報表主要是指企業(yè)向外提供的反應本企業(yè)的某一個日期或者某短時間內的經營成果或者經濟狀況的文件。財務報表不僅提供給外人看,能夠讓外人直接看出公司的經營狀況,最主要的是提供給公司老板和財務工作者反映企業(yè)相關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信息,有助于他們根據公司的財務狀況做出正確的經濟決策,對公司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財務報告可以提供給投資人、債權人、相關部門和社會公眾,這都是國家規(guī)定,符合國家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有利于公司發(fā)展的,所謂多一層監(jiān)督就多一層保險。財務的各種報表都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的,每一個步驟都必須認真對待,每一個公司都必須有專門的會計和財務部門,財務部門的工作人員都有明確的分工,也會有彼此的限制作用,對公司的發(fā)展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二、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質量評價的現狀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財務報表的重要性,對財務報表的質量評價也越來越重視,所以現在我國也基本形成了一套質量評價體系。

    首先,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質量評價的主題、目標和對象。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主要是向外提供財務信息,來滿足不同的使用者的需求,使用者包括投資人、債權人(員工等)以及企業(yè)的決策者。就企業(yè)的投資人來說,企業(yè)的經濟狀況決定了是否給予投資,以及投資的比例,這對企業(yè)的擴大再生產有相當大的作用。債權人則關心公司的償債能力以及付薪酬的能力,員工可以根據財務報表來思考是否繼續(xù)工作下去或者是否跳槽。對于公司的領導來說,對于公司的財務政策的實施和正確決策的制定有相當大的作用。

    其次,財務報告質量評價的分析方法是運用一定的數學模型和相關的匯總整理的數據進行分析,包括很多分析方法,有比較分析法、趨勢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比重分析法等等。其中比較分析法是將相同或者相似的公司的財務狀況進行比較找出差距并進行評價。趨勢分析法是將本上市公司的一段時間內的財務報表進行比較,然后進行分析得出結論并進行質量評價。比率分析法是將會計中的某幾個相關的指標按照其相關的關系進行評價的方法。因素分析法是通過替換某個財務指標的方式來確定某種因素的重要性,達到評價的目的。比重分析法是通過分析某項指標的比重來顯示各個項目之間的關系。

    最后,我國證監(jiān)會、證券交易所都要對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進行質量評價,其評價的方法就是:首先對年報進行分析,尤其是注冊會計師所提供的審計報告,然后對公司的基本財務信息進行比較分析,最后針對行業(yè)中的問題和趨勢進行風險評估和質量評價。

    三、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質量評價體系構建

    上市公司可以在公司內部建立一個評價小組,專門針對財務報告進行質量評價。因為公司內部員工對本公司的業(yè)務比較熟悉,能夠更好地進行分析和利用。也可以邀請別的公司的財務部門進行對本公司的財務報告進行質量評價,以一個客觀的角度進行分析,有利于公司的進步,還可以互相進行評價,這樣既可以互幫互助還可以揚長避短,對于公司的發(fā)展有很大的作用。還可以通過聽取或學習別的公司的財務報告的質量評價報告的經驗,來分析本公司的狀況,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充電,不斷地與時俱進,不斷地進步,讓公司的發(fā)展越來越好。在進行質量評價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從局部到整體的思路,先將財務報表分成幾部分,讓后運用層次分析法對每一部分附權重,然后對于每一部分的因素根據其質量進行打分,然后進行運算,最后將每一部分的得分相加,則是進行質量評價的最后結果,得分高即質量好,然后就完成了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的質量評價。

    四、結語

    上市公司的經濟狀況不僅僅要對股東負責,還得對廣大股民負責,所以財務報表成為廣大民眾獲取公司信息的途徑,并且法律法規(guī)也規(guī)定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要對外公布,財務報告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公司的經濟狀況,關系到公司投資人、債權人等各方的利益。所以對財務報告的質量評價是相當重要的,通過分析我國上市公司目前的質量評價的狀況,進行質量評價體系的建立,這樣有利于上市公司的發(fā)展,以及國家經濟的更好更快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齊云云,谷栗.農業(yè)類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商業(yè)會計,2016(10):71-73+51.

    [2]劉明珠.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質量評價體系研究[J].商業(yè)會計,2015(14):90-91.

    [3]呂旭.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質量評價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4.

    篇9

    一、財務狀況理論概述

    (一)財務狀況分析定義

    所謂財務狀況分析,指的是為了更好地增強財務管理的科學化、制度化和規(guī)范化,確保公司企業(yè)財務運行和財務管理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對公司現有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進行評價。

    (二)財務狀況分析意義

    財務狀況分析是反映財務狀況的一項重要的會計要素,也是財務報表分析的一項重要內容,加強對公司財務狀況的分析,通過考察和了解企業(yè)財務的實際情況,有助于促進企業(yè)加強資金循環(huán),保證經營的順利發(fā)展。

    二、青州星海實業(yè)有限公司財務狀況分析

    (一)青州星海實業(yè)有限公司基本概況

    青州星海實業(yè)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開發(fā)、設計、生產、維修和銷售于一家的多型企業(yè),公司成立于1993年8月,廠區(qū)面積5萬余平方米,注冊資本650萬元。毗鄰禧龍新北環(huán)商區(qū),地理位置優(yōu)越,交通便利,緊鄰三環(huán)北路,是青州最大物流企業(yè)之一,經營范圍包括了食用菌研究,開發(fā)、生產、銷售、建材、鋼材、百貨、五金等。

    (二)青州星海實業(yè)有限公司現金流量表分析

    從青州星海實業(yè)有限公司現金的流入結構來看,現金流入總量為232756903.85元,其中經營活動流入量為226899657.52元,占全部現金流入量總量的97.48%,投資活動流入量和籌資活動流入量分別為176636.74元和5680609.59元,占全部現金流入量總量的比重分別為0.08%和2.44%。由此,青州星海實業(yè)有限公司現金流入中經營活動為主要的現金流入來源。

    從青州星海實業(yè)有限公司現金的流出結構來看,現金流出總量為214381982.13元,其中經營活動流出量為198160756.02元,占全部現金流出量總量的92.34%,投資活動流出量和籌資活動流出量分別為8102698.84元和8118527.27元,占全部現金流出量總量的比重分別為3.78%和3.79%。

    從青州星海實業(yè)有限公司現金流入流出比例來看,總體的現金流入流出比例為1.085,表明2014年度青州星海實業(yè)有限公司每投入1元現金則會有1.085元的現金流入。分類來看,經營活動現金流入流出比例為1.5,投資活動現金流入流出比例為0.02,籌資活動現金流入流出比例為0.70。

    (三)青州星海實業(yè)有限公司資產負債表分析

    資產負債表分析,是指基于資產負債表而進行的財務分析。資產負債表反映了公司在特定時點的財務狀況,是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結果的集中體現。通過分析公司的資產負債表,能夠揭示出公司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公司經營穩(wěn)健與否或經營風險的大小,以及公司經營管理總體水平的高低等。

    2014年度青州星海實業(yè)有限公司流動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為68.86%,非流動性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為31.14%。公司的流動資產所占比重較高。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是相互制約的,非流動資產比重過低或者流動資產比重過高都不利于公司的盈利和長遠的發(fā)展。

    2014年度青州星海實業(yè)有限公司的流動負債量占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總計數據的18.02%,長期負債量占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總計的18.44%,由此,青州星海實業(yè)有限公司的債務資本比例為36.46%,所有者權益資本占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總計的63.54%,高出企業(yè)債務資本,可以有效的降低企業(yè)債務風險,減少企業(yè)債務危機。

    青州星海實業(yè)有限公司流動比率較高,短期償債能力較強,速動比率和現金比率較高,其直接償債能力較強,信用可靠。由此,青州星海實業(yè)有限公司的負債率較低,償還債務能力較強。

    (四)青州星海實業(yè)有限公司利潤表分析

    通過收支結構和業(yè)務結構分析,分析與評價各專業(yè)業(yè)績成長對公司總體效益的貢獻,以及不同分公司經營成果對公司總體盈利水平的貢獻。通過利潤表分析,可以評價企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它反映的盈利水平對于上市公司的投資者更為關注,它是資本市場的“晴雨表”。

    青州星海實業(yè)有限公司2014年營業(yè)利潤占營業(yè)收入的比重為2.46%,比上一年度增長了0.71%。海爾濱星海實業(yè)有限公司2014年利潤總額比重為7.23%,比2013年增長了5.44%。海爾濱星海實業(yè)有限公司2014年凈利潤比重為5.06%,比2013年增長了3.18%。

    三、青州星海實業(yè)有限公司存在的問題研究

    (一)資金周轉慢

    資金周轉慢是青州星海實業(yè)有限公司財務狀況的一個主要問題。資金周轉慢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存貸結構不合理,從一些工業(yè)企業(yè)調查的情況看,上半年應收貨款凈額普遍上漲,致使回籠周期拉長,銷售貨款的回籠率下降,既影響了工業(yè)企業(yè)的資金周轉,也導致了與其他業(yè)務單位的相互拖欠,使企業(yè)聲譽受到不良影響。

    (二)盈利結構單一

    青州星海實業(yè)有限公司財務狀況的另一個主要問題表現在盈利結構單一。青州星海實業(yè)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開發(fā)、設計、生產、維修和銷售于一家的多型企業(yè),經營范圍包括了食用菌研究,開發(fā)、生產、銷售、建材、鋼材、百貨、五金等。

    (三)資產結構不合理

    資產結構不合理是青州星海實業(yè)有限公司財務狀況的另一個主要問題。資產結構影響著企業(yè)的效益,沒有合理的資產結構,企業(yè)將無法獲得最大的利益。資產結構指流動資產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長期投資等非流動資產之間的比例關系。

    四、青州星海實業(yè)有限公司問題解決對策

    (一)加強資金管理

    加強資金管理是解決青州星海實業(yè)有限公司財務狀況面臨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目前,企業(yè)資金管理普遍存在著資金管理意識淡薄,資金管理人員綜合素質較低,資金管理混亂、資金管理監(jiān)督機制缺乏等問題,嚴重影響著企業(yè)資金管理的科學化和規(guī)范化。

    (二)積極開發(fā)新產品

    積極開發(fā)新產品也是解決青州星海實業(yè)有限公司財務狀況面臨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積極開發(fā)新產品是解決企業(yè)盈利結構單一問題的關鍵和核心。通過積極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將創(chuàng)新置于企業(yè)發(fā)展的重要位置,在充分考量和預測市場需求和產品發(fā)展趨勢的基礎上,加強新產品的開發(fā)和利用。

    (三)資產結構優(yōu)化

    建立產權清晰、權責分明、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yè)制度,優(yōu)化企業(yè)在產權清晰基礎上形成的企業(yè)治理結構,對企業(yè)改革的成敗具有重大的意義。對于股份企業(yè)上市公司,在資本結構優(yōu)化的過程中,建立一種使約束與激勵機制均能夠有效發(fā)揮作用的合理的企業(yè)治理結構,促使企業(yè)實現企業(yè)價值的最大化,對于我國剛剛起步的資本市場的發(fā)育與完善而言,也是相當重要的。

    五、結論

    財務狀況分析是為了更好地增強財務管理的科學化、制度化和規(guī)范化,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確保財務管理的安全性、科學性和穩(wěn)定性,需要從加強資金管理、積極開發(fā)新產品、優(yōu)化資產結構等方面入手。以不斷增強企業(yè)財務管理的制度化、規(guī)范化和科學化。

    參考文獻:

    [1] 趙春雷.淺談企業(yè)財務狀況分析方法[J].會計之友(中旬刊),2006(11):37-38.

    [2] 李娜.淺談上市公司財務狀況分析[J].華商,2008(16):21-23.

    [3] 劉彤彤.淺析現金流量表對企業(yè)財務狀況的分析方法[J].科技致富向導,2012(35):66-67.

    篇10

    通過計算結果及警情分析得知,在2004-2006年間中短期償債能力都達到了重警警限。說明這三年間財務狀況不斷惡化,負債率居高不下,速動比率也越來越低,警限從淺警發(fā)展到巨警,說明該公司的償債能力出現重大問題,一步步惡化。公司在償債能力方面出現財務危機,具有嚴重的風險。

    二、盈利能力風險預警應用(見表4.2)

    通過計算及警情分析可知,凈資產收益連續(xù)三年都屬于重警及以上警限,總資產報酬率總體狀況也表現出嚴重的財務風險,主營業(yè)務利潤率為重警及以上警限,說明公司的經營績效變得十分差,連最基本的獲利能力都出現了重大問題。

    三、資產營運能力風險預警應用(見表4.3)

    通過計算及警情分析可知,在這三年中總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及應收賬款周轉率都為重警或以上警限。說明該公司的總體管理水平十分低,資產利用效率低,資產流動性差。同時該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率都在巨警警限,說明沈陽合金公司的壞帳損失大,大量債務不能收回,導致資產流動變慢,從而使公司的償債能力變差。

    四、發(fā)展能力風險預警應用(見表4.4)

    通過計算及警情分析可知,該公司從2001-2003年間,銷售增長率逐年下降,且都處于巨警警限,說明該公司的成長狀況和發(fā)展能力不容樂觀,同時也說明該公司的增長速度,企業(yè)市場前景都不行。 資本積累率這三年都有所提高,且呈連續(xù)增長的勢頭。但2004,2005年都處于重警及以上警限,2006年雖然處于無警警限,但這只能表明該公司2006年的發(fā)展狀況相比之前有所改善,不能說明總體的狀況。

    篇11

    財務評價是選擇一系列財務指標,對公司的經營業(yè)績和財務風險進行多方面、多層次的綜合分析和評估。1919年,美國杜邦公司的brown提出杜邦財務分析體系,該體系以凈資產收益率指標為核心,綜合分析公司獲利能力、營運能力和資本結構情況。wall(1928)提出沃爾比重評分法,選擇流動比率、產權比率等七種財務指標按權重考察公司負債水平和償債能力。pinches等(1973)采用因子分析法對公司48種財務指標進行綜合分析;muresan和wolitzer(2004)利用利潤率、資產利用率等指標全面分析公司財務狀況。我國財政部從1993年到2005年,陸續(xù)頒布和修改了《公司效績評價操作細則》,該細則由反映公司財務效益、償債能力等四部分評價內容共28項指標構成。

    總體來看,目前財務評價體系主要是以應計制為基礎,以會計利潤為核心設計相應的指標和權重進行分析。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其局限性也逐漸暴露出來。本文以現金制為基礎設計了相應財務指標,更真實地反映公司財務狀況,以進一步完善現有的評價體系。

    基于現金制的財務指標設計

    (一)理論基礎

    應計制會計注重的是收益數量,但一個公司要維持長期穩(wěn)定發(fā)展,應當保持相當的收益和現金流,而且現金流甚至比收益的重要性更大。因為只要公司有足夠多的現金流入,即使公司在短期內出現虧損也可以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相反,如果公司缺少現金流,即使賬面上有利潤,也可能會因無法償還銀行債務而破產。此外,詹森(1986)提出自由現金流(free cash flow)這一概念,它反映了企業(yè)經營所產生的可以向所有資本供應者提供的現金流,企業(yè)為股東創(chuàng)造財富主要體現為自由現金流的增加,公司自由現金流越大,表明其內部產生現金的能力就越大,其可自由運用的內源資金也就越多,公司財務狀況就越健康。因此,對自由現金流分析和預測是評估公司價值的重要手段(richard和stewart,1999;湯谷良和朱蕾,2002)。

    (二)現金流指標設計

    應計制利潤容易受到會計政策、會計方法以及管理者意愿的影響而導致財務信息失真,現金制以公司實際的現金收支為基礎,且需要與第三方機構—銀行的對賬單等資料一致,因此更加真實可信。在考察應計制和現金制基礎下不同會計信息的特征后,本文提出改進財務評價體系的基本思路:有關收入和利潤指標采用現金制信息(現金流量表數據),保證其客觀性;有關資產和負債指標采用應計制信息(資產負債表數據),保證其全面性。同時在指標的設計時,深入研究利潤表與現金流量表的勾稽關系,盡量使應計制與現金制指標的計算口徑保持一致,使其具有可比性。具體而言,包括以下七個現金流指標:

    1.每股現金收益。反映普通股在經營中獲得的現金收益,作為每股收益指標的替代;該指標越大,表明公司真實盈利能力越高。計算公式為:

    每股現金收益=(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當期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遞延資產的攤銷-支付利息、籌資費用的現金+取得投資收益收到的現金)/總股本

    2.總資產現金報酬率。反映全部資產獲取現金的能力,充分體現了企業(yè)當期收益的質量狀況,作為總資產報酬率指標的替代。該指標越大,表明公司資產實際的獲利能力越高。計算公式為:

    總資產現金報酬率=(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當期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遞延資產攤銷+取得投資收益收到的現金+支付所得稅現金)/平均總資產

    3.即付現金比率。反映貨幣資金支付流動負債的能力,該指標越大,企業(yè)的貨幣資金越多,能夠保障企業(yè)按時償還到期債務,作為速動比率的替代。計算公式為:

    即付現金比率=(現金+短期證券)/流動負債

    4.自由現金流對財務費用比。反映公司通過生產經營活動滿足所有必需的資本支出后,可供自主使用現金支付財務費用的保障程度,作為利息保障倍數的替代;該比率越大,表明實際償還債務利息的能力越強。計算公式為:

    自由現金流對財務費用比=(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全部資本支出)/財務費用

    5.主營業(yè)務現金收益率。反映主營業(yè)務收入中轉化為現金的比例,該指標越大,表明公司產品銷售收現能力越強,收益質量越高。計算公式為:

    主營業(yè)務現金收益率=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主營業(yè)務收入

    6.每股自由現金流。反映公司滿足所有必需的資本支出后可供自主使用的現金,它是公司持續(xù)經營的基礎。該指標越大,表明公司生產經營產生現金的能力越強,公司的財務運營狀況越健康。計算公式為:

    每股自由現金流=(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全部資本支出)/總股本

    7.自由現金流占凈資產比率。反映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維持和擴大生產規(guī)模的能力,它是公司發(fā)展的根本保證。該指標越大,表明支持公司發(fā)展的資金越充足,因為公司的發(fā)展不僅要以主營業(yè)務收入的增長為基礎,更要有持續(xù)有效的現金流入作為保障。計算公式為:

    自由現金流占凈資產比率=(經營凈現金流-全部資本支出)/凈資產

    現金流指標的檢驗

    本文將傳統(tǒng)財務指標與現金流指標進行對比分析,并選取了幾家典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暴露前后的財務狀況(見表1和表2),財務數據來源于公司年報。

    對比表1與表2可以發(fā)現:1998年猴王公司的總資產報酬率(0.06)、速動比率(1.72)等傳統(tǒng)指標都顯示其業(yè)績不錯;但根據現金流指標,猴王公司的總資產現金報酬率(-0.004)、每股自由現金流(-0.012)等均比較低,表明公司財務狀況較差,1999年受到稽查后真實的財務狀況得以完全顯現。與此相似,2000年銀廣廈的每股收益(0.83)、已獲利息倍數(10.4)、凈利潤增長率(2.8)等傳統(tǒng)指標均表明銀廣廈業(yè)績優(yōu)秀;然而,銀廣廈的每股現金收益(0.02)、自由現金流對財務費用比率(-1.62)、自由現金流占凈資產比率(-0.21)等現金流指標表明公司實際經營狀況較差。同樣,現金流指標能更好地反映億安科技、中科創(chuàng)業(yè)和銀河科技真實的財務狀況。因此,現金流指標能更真實、準確地反映公司財務狀況,更準確地評估公司價值。

    研究結論與展望

    本文針對傳統(tǒng)財務評價體系中存在的缺陷,在深入考察應計制和現金制基礎下不同會計信息的特征、以及利潤表與現金流量表的勾稽關系后,設計了基于現金流的財務指標,進一步改進與完善現有的財務評價體系。研究表明:基于現金流的財務指標能更真實、全面地評價公司經營業(yè)績和財務風險,有助于投資者更準確地評估公司價值。當然,在進行財務綜合評價時,由于現金流和會計利潤反映了不同維度的會計信息,因此可以將現金制和應計制指標有機結合,綜合分析各項財務指標,全面評價公司財務狀況。

    參考文獻: